当前位置: 主页 > 文章 > 百家杂谈 >

⭐纪念麦克库洛赫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纪念麦克库洛赫》,很多网友都想阅读✨纪念麦克库洛赫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18世纪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法德美等国的资产阶级也陆续登上政治舞台。所以说,18世纪是西方资产阶级得到迅猛发展的时期。事实上,18世纪也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黄金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许多伟大的经济学家为了完成为资产阶级统治做辩护的光荣使命,他们把对“庸俗”经济学的论证推到了顶峰,并因此取得了许多辉煌的理论成果。在18世纪,在西方古典“庸俗”经济学中,法国的让-萨伊,英国的詹姆斯-穆勒和约翰-麦克库洛赫是最杰出的三位作家。从出生时间上看,萨伊最早,他出生于1767年,6年后,穆勒才出生。而出生最晚的是麦克库洛赫,他出生于1789年。从他们对经济学的贡献上讲,萨伊最先提出了“生产要素价值论”,但是,在论证这个科学难题上,以上三位经济学家各自做出了自己“不朽”的业绩。对于萨伊,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做了介绍,他是法国里昂市一个商人的后代。1792年他加入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志愿军,但雅各宾派上台执政后,他就离开了军队。因为得到拿破仑的赏识,1797年萨伊被任命为法国议员,参加财政委员会的工作。1803年,萨伊发表了他的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因此他成了法国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对于穆勒不想多做介绍。他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他也是李嘉图理论的庸俗化者。穆勒和麦克库洛赫本是李嘉图学说的忠实追随者。面对反对论者对李嘉图理论的进攻,为了捍卫李嘉图学说,他们在对李嘉图学说的解释中,却对李嘉图理论进行了发展。1821年,穆勒发表了他的重要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纲要》。在此书中,穆勒提出了“直接劳动与蓄积劳动都是劳动,都能创造价值”的著名观点。但是,在此文要着重介绍麦克库洛赫。他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出生于苏格兰的威格顿郡。他最初在爱丁堡大学学法律,不久改读政治经济学。1820年麦克到伦敦讲授政治经济学。1825年他发表了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1828至1832年,他在伦敦大学讲座。1838年他被委任为英国皇家印刷所的主计官,直到逝世。那么,麦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一生到底做过哪些大事?用马克思的话说:“麦克库洛赫是李嘉图经济理论的庸俗化者,同时又是使这个经济理论解体的最可悲的样板。他不仅是李嘉图的庸俗化者,而且是詹姆斯-穆勒的庸俗化者。”(《剩余价值理论》第182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作为21世纪的人们,应当如何看待马克思对麦克的评价?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还得认真回顾西方“庸俗”经济学的发展历史。首先,“庸俗”经济学肇起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因为“斯密教条”为“庸俗”经济学开了方便之门。自从有了这扇大门后,许多古典经济学家就登堂入室了。于是,在这个新开辟的经济学殿堂里,开始做起了大学问。其次,古典经济学家们发现李嘉图的人类劳动价值论存在致命缺陷,这就是资本与劳动的交换,以及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不能遵守人类劳动价值规律。他们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因为解决这个世界级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是论证“按资分配”的合理性。现实意义是,为资产阶级执政天下提供理论武器。然而,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因为它还开启了人类探索价值新源泉的新征程。我们知道,如何才能解决(人类)劳动价值论遇到的两个重大矛盾,即如何才能使资本交换(人类)劳动以及平均利润符合人类劳动价值规律?如何才能证明“按资分配”的合理性?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在斯密和李嘉图以前只是提出了问题。只有到了萨伊开始,才对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着手解决。因为萨伊最先提出了“生产要素价值论”。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要论证各种非人类劳动生产要素(如资本、土地、科技、管理和信息等)也会创造价值。因为如果这个论证得到成功,那么,就可以判定在企业财富分配中,利润和地租是由资本和土地创造的,而再不用剥削人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如果这个论证成功,也就意味着人类财富和价值创造的源泉,除了人类劳动还有其他物质劳动(如资本和土地等)。于是,价值的源泉得到了拓宽,人类的财富必将大大增加。并且,人类必将从此告别人剥削人的野蛮历史,而一个崭新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新时代就会到来。但是,如何证明萨伊提出的“生产要素价值论”?这个证明就从萨伊开始,他为了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首先提出了“效用价值论”。认为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即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都能创造使用价值,也就说,它们对财富的生产都做出了自己不同的“贡献”。萨伊还把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称为“资本(土地)的生产性服务”。在此基础上,萨伊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应当看到,萨伊在论证中,已经认识到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这就是能够带来效用,这是他的杰出贡献。但是,萨伊说效用能决定价值就是错误的。因为,“效用价值论”违背了马克思开创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事实上,效用和稀少性与供求关系一样,只能决定商品的价格。此外,如果把效用作为价值的源泉和价值的实体,正如马克思所批评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效用是不能比较大小的。所以说,效用不能作为价值的统一尺度。对于萨伊所发明的“三位一体公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做了深刻而正确的批判。总的来说,马克思批判萨伊把资本和土地作为价值的新源泉,认为萨伊并没有找到这些生产要素之中,价值创造的实体,也就是没有找到价值创造的终极源泉。因为如果说,资本和土地会创造价值,那么,它们创造的价值如何比较大小呢?它们的价值又如何能够与人类创造的价值相交换呢?萨伊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所以萨伊的学说失败了。这个难题也可以这样表述,如果资本和土地也会生产价值,那么,在这些生产要素中,是何种劳动生产了价值?也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生产的价值之实体是什么?什么才是它们生产的价值之统一尺度?或者说,各种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终极源泉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难题,这个光荣使命首先落到了詹姆斯-穆勒肩上。穆勒通过研究,发现价值的终极源泉是人类过去的物化劳动。因为穆勒说过:“利润也叫工资,它是间接劳动即蓄积劳动的工资。”然而,关于物劳动也会创造价值的观点,马克思是坚决反对的。因为马克思说过:“而它(资本)包含的(人类)劳动并不由于进入生产过程而发生任何变化。”(《剩余价值理论》第3卷193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看来,马克思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因为物化劳动(死劳动)是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因此说,詹姆斯-穆勒的研究工作也失败了。然而,人类并没有停止对终极价值源泉的寻找。就在穆勒去世半个世纪零三年后,英国再次出现了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他就是约翰-麦克库洛赫。麦克拾起穆勒没有完成的科研工作,在寻找终极价值源泉的山道上继续攀登。皇天不负有心人,麦克终于做出了自己伟大的发现,因为他把劳动概念的外延扩大了。你听他说:“可以把劳动下定义为任何一种旨在引起某一合乎愿望的结果的作用或操作,而不管它是由人,由动物,由机器还是由自然力完成的。”(麦克库洛赫《为斯密国富论写的注释和补充论述》第4卷第75页)在麦克看来,任何对劳动对象施加物理的、机械的和化学的作用,都可以称为“劳动”。就这样,麦克把生产中各种要素发挥的“作用”、“服务”和“操作”,统统归结为“劳动”。于是,人类在认识终极价值源泉的征途上,又向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因为麦克把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做了统一,这就为寻找价值的统一尺度靠近了一大步。尽管麦克还没有进一步探讨,他所发明的“劳动”其本质到底是指什么。基于此,马克思对麦克发明的“劳动”概念做了正确的批判。马克思说:“把作为人的活动而且是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的劳动本身,与作为使用价值、作为物的商品所具有的物理等等的作用等同起来!就是他,把劳动的概念本身都丢掉了。”(《剩余价值理论》第3卷19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马克思在这里指出,麦克把机器和土地等的“劳动”(操作或服务)与“人类劳动”等同起来是完全错误的。在这里,马克思抓住的实质是,麦克不能把机器和土地的不同的“劳动”看作同一种“劳动”,更不能看作与人类劳动一样的“劳动”。正因此,麦克库洛赫并没有找到价值创造的终极源泉。不仅如此,马克思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操作”或“劳动”,还做了更精细的批判。马克思说:“但是,使用价值的‘操作’、‘作用’或‘劳动’的种类以及它们的自然尺度,都像这些使用价值本身一样是各不相同的。那么,什么是我们能够用来把它们加以比较的统一依据即尺度呢”(同上书201页)在这里,马克思依然批判麦克虽然扩大了“劳动”概念,但他的“劳动”依然不能成为价值的统一尺度,也不能做价值的实体。麦克库洛赫对自己发明的“劳动”概念之本质,即什么是价值的终极源泉,虽然有更深的认识,但是,他却是剽窃了萨伊和穆勒等人的观点。这个答案就是“物劳动”。因为,穆勒说过下面的话:“风的劳动对船产生了合乎愿望的作用,使船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的价值不会由于有关自然力的作用或者说劳动而增大,它根本不取决于它们,而取决于参与生产这一结果的资本量或者说过去劳动的产品,这正像小麦的磨粉费用不取决于推动磨的风或水的作用,而取决于这种操作中所耗费的资本量一样。”(麦克库洛赫《为斯密国富论写的注释和补充论述》第4卷第79页)在这段极其重要的话中,麦克库洛赫坚决反对价值的终极源泉会是自然力(或自然劳动)。相反,他却把价值的终极源泉确定为“人的直接劳动或人所生产的资本的劳动,或兼指两者”。(同上书84页)麦克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1825年爱丁堡版第291页还说道:“资本的利润只是积累劳动的工资的别名。”很显然,这种观点是“从穆勒和萨伊那里借来的”。(马克思)总之,在麦克库洛赫的艰苦努力中,他虽然有自己的理论新发现,但在最关键的时刻,他又踏上了过去穆勒走过的老路。这正是穆勒的失败之处。因为这个失败,使麦克离找到终极价值源泉只相差半步。而就是这半步,使他离攀上科学最高峰功亏一篑。然而,无论怎么说,麦克库洛赫在经济学科学上,还是做出了自己最伟大的贡献,我们应当永远记住他。

发布时间:2022-11-12 11:27

上述文字是💠《纪念麦克库洛赫》✨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世界读书日与读书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只是每一次365天轮回中的一瞬,而读书是生命中无法停止的脚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

[百家杂谈] - 2019-03-08 22:17:00

隆兴印象记

在隆兴乡犀牛村整整落户八年的“知青”老杨,听说当年插队的犀牛村水泥公路要动工了,心情非常激动,执意邀请笔者和原《新三江周刊》记者老邹一同前往。去村上的公路,是一条...

[百家杂谈] - 2022-10-03 18:07:04

埋沙

能来这里舒舒服服地享受一次沙疗,是我多年的奢望。前几年,去南疆调研当车子行驶在沙漠公路时,总会有光着脚在沙漠里行走的冲动,也总是因为N种原因,一次次地错过,没想到一...

[百家杂谈] - 2022-09-25 08:59:04

落叶飘飘

在我国浩瀚如海的古诗词中;描写秋冬落叶诗句比比皆是:如杜甫的“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韦应物的“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李白的“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百家杂谈] - 2022-11-04 13:03:17

原来这就叫“圈子定律”

眼睛纯净,才能看见美丽的风景;心灵干净,才能拥有纯粹的感情。 圈子定律来源于社会学里很著名的邓巴数字理论,也叫150定律: 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圈子的人数是1...

[百家杂谈] - 2019-03-01 10:26:34

小细雨

窗外,一场小雨如期而至。徒弟小方正在摆弄他的那套茶具,动作已经熟稔,进退之间,张弛有度,他说:“师傅,这饼极品普洱就必须用农夫山泉来泡,水质的好坏不用说了,光是这...

[百家杂谈] - 2022-09-28 07:31:31

祖父和一块会唱歌的美石

“上帝之吻”亿年奇石也,天地精华孕育而生。产于天池一脉。石有水晶黄唇,唇有褶皱,过渡自然,浑然天成,与常人嘴唇略大。其形威而不怒。有震慑八方,势吞四海之意。王者之气...

[百家杂谈] - 2022-10-07 17:55:02

当你很累很累的时候,进来看看

每个人都会累, 也许是累于身上承担的沉重责任, 也许是与罪恶的征战软弱, 也许是疲惫于应付各种人际关系…… 当你很累很累的时候, 闭上眼睛深呼吸, 卸下一切重担来到主耶稣...

[百家杂谈] - 2019-03-06 01:58:09

思絮拾零

——上帝早已告知你人世的艰险和人生的苦难,但你仍然拗不过自己的好奇和冲动,执意降临人间。这大约也算一种“文责自负”吧。——一位艺术家为一位作家落葬故土写道:“一个...

[百家杂谈] - 2022-10-11 22:20:28

我心中的女神

十月的秋风送走了花红柳绿,使大地变得成熟而富有神奇。山坡上硕果累累、低垂不语。回首望去一片金黄,那沉甸甸的稻谷随风摇曳。这是个收获的季节使人陶醉、让人思虑……年过...

[百家杂谈] - 2022-10-31 03:37:30

纽 带

十年前,邻居王老太一百岁生日。院子里吹拉弹唱,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欢庆的寿宴整整摆了两天,大戏也唱了两天。到了晚上,五彩缤纷的烟火照亮了整个天空,其废弃物足有半卡...

[百家杂谈] - 2022-10-04 07:19:25

我看家乡云最美

家乡的天空中,忽然飘来一片片白云,是从远方飘过来的。白云的下面是碧水青山,潺潺流水,春意盎然。这是春夏交替的季节,阳光也特别宠爱春天,总是把明媚的阳光过多的给予了...

[百家杂谈] - 2022-10-09 08:37:09

让你开心的个性说说心情短语

让你开的个性说说心情短语精选一: 一、 的悲哀就在于,当你想两肋插刀的时候,却只有一把刀。 二、 老天赐你一双翅膀,就应该被红烧… 三、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看你一人...

[百家杂谈] - 2022-12-02 04:48:22

读书时期的砍柴斫木

我读小学时期,便开始跟着比我大的或年纪仿佛的一帮兄弟们,上山去砍柴斫木。那时,大多是捐一条几十斤重的杂木,回到家里后便要把它砍断成几节,再用斧头慢慢地破开,架成正...

[百家杂谈] - 2022-09-29 12:03:29

做一个好女儿——常回家看看常同父母谈谈

1999年一曲《常回家看看》唱响了大江南北,惊醒了人们久已忽略的亲情之梦,撩起了人们亲情绵绵的思绪,敲响了人们反思自己的警钟。尽管这样,当今年“三八节”单位为女职工命出...

[百家杂谈] - 2022-10-24 23:31:01

【刘辉(文军)京味儿散文】  “一清二白”的日子里少许有恙 ...

头十余年前,大白菜就是大京城冬季里的当家菜。印象深刻,因记痕中自打童年少年中年都为自家“冬储”忙碌过。更深刻烙印的是:跺脚捂耳朵搓手掌的冬寒,没能阻止到菜地装车,...

[百家杂谈] - 2022-11-10 12: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