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章 > 百家杂谈 >

⭐个人英雄主义的风采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个人英雄主义的风采》,很多网友都想阅读✨个人英雄主义的风采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在中国,有不少人都是崇拜个人英雄主义者的,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形式如小说,戏剧,曲艺,以及现代的影视艺术,都在不断地为世人留下了不少个人英雄主义者的精彩故事。在四大名著中,其中三部都是有介绍个人英雄主义者的。先看(西游记)吧:孙悟空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蜂拥而来,大有泰山压顶之势,可惜还是被孙悟空打得落花流水,狼狈而逃。最后还是要靠“如来神掌”才压住了这个“泼猴”。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个人英雄主义者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再看(水浒传):景阳冈上的大老虎害人不浅,全县的猎户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一齐对付老虎,结果怎样呢?不但未能捕获老虎,反而被老虎伤了多人。幸好武松来了,三拳两脚打死了老虎,为民除了一大害,武松也因此而名扬天下,流芳百世。在大老虎面前,“团队精神”能有什么作用呢?后来在“三打祝家庄”一战中,梁山好汉进展形势不利,全靠小李广花荣一箭射了祝家庄的信号灯,才扭转了局面。如果没有花荣这一箭,梁山好汉们会增加多少伤亡呢?在(三国演义)中,赵子龙单枪匹马冲入敌阵,连杀曹操五十多员大将,百万军中救出了阿斗,让世人知道什么叫做“万夫不当之勇”。如果没有赵子龙,就算派一万名士兵出战,能把阿斗救回来吗?张飞“长板桥上一声吼,吓跑曹操百万兵”,如果没有张飞,就算有十万兵马,也挡不住曹军。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等一系列战绩,更是把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现在才有不少人喜欢拜关公呢。在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宇将军一人一枪,与数百日本侵略者及其汉奸走狗在深山密林中展开激战,最后让侵略者在他的面前低下了头颅。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啊。再来看看现在中国的体育吧,中国运动员在各种世界性比赛(如奥运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中,获得了不少的金牌。但是,令人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金牌绝大多数都是个人项目得来的,有些团体赛(如射击,射箭,击剑,乒乓球等)也是由个人成绩决定的。在真正的团体项目中,也就只有女子排球这一块金牌价值最大,也算是为“团队精神”挽回了一点面子。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吧。大家都知道我国著名女歌唱家彭丽媛吧。当年如果要讲团队精神的话,她是应该在合唱团演出的,可是她偏偏要独唱,而且还唱得这么好,“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不是明摆着要“脱离群众”,大搞“个人英'雌'主义”吗?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当年她只是跟随合唱团演出的话,谁认识她呢?她能出名吗?她能有今天的地位吗?记得201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马上引起不少反对的声音:“这是集体的工作,为什么大奖只颁给一个人?”害得屠呦呦无法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奖”。还好后来在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那些“团队精神”的“忠实拥趸”们才一下子变得哑口无言。也幸亏屠呦呦够长寿,终于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了。这一次再也没有听到有人说半个“不”字了。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少歌颂个人英雄主义者的成语,例如:独占鳌头,独步天下,独当一面,独树一帜,独一无二,一呼百应,一代楷模,一往无前,一举成名,一言九鼎,一飞冲天,一马当先,一步登天,一挥而就,一箭双雕,一枝独秀,一身是胆,一鸣惊人,以一当十,勇冠三军,百里挑一,脱颖而出,鹤立鸡群,力压群雄,力排众议,力挽狂澜,艺高人胆大,以天下为己任。在中国数千年的岁月长河中,各个朝代各行各业的精英工匠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断地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从古代的“但得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到现代的“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更不用说那个“一个人发挥的作用相当于五个师”的“两弹一星”功臣了。现在,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在蔓延的时刻,当年的“抗击非典第一人”钟南山院士又一次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再次为国出战。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一场全民“抗'疫'战争”中,钟南山院士发挥的作用能相当于多少个师呢。鲁迅说:“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能够成为榜样的必定是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精英人物。古代由于科学落后,生产力低下,当然需要“众人拾柴火焰高”,但是,现在是科学发展时代了,国家要繁荣富强,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人数”。如果现在还有人说出“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之类的话,会有多少人信服呢?

发布时间:2022-10-28 14:49

上述文字是💠《个人英雄主义的风采》✨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温暖我的全部

夏天的光帜热无比,让每一个人都见之想躲,而冬天的光,却是令人难以忘怀。冬天的光,正如你我心中的一道光,不仅光明照亮大地,还能令你我感到温暖与活力。这样的光,可以是...

[百家杂谈] - 2023-12-23 21:37:43

为什么不要相信算命

社会很复杂,人生会迷茫。人一旦迷茫就会不知所措,内心不安,希望寻找心灵的归处,这时,有的人就去选择算命。算命在现在,以及人娄的历史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早在几干...

[百家杂谈] - 2019-03-05 21:00:15

野菜的味道

我们是在那家农家乐吃饭,无意中走进这个园子的。点完菜后坐在四周都是果树的小亭子里喝茶,看着眼前一条砖铺的小径曲里拐弯往林子深处而去,我忍不住好奇,就想进去看看。林...

[百家杂谈] - 2022-10-03 21:18:21

中国赞

2020年的新春佳节,正值人们合家团聚,准备庆祝新年的时刻,一场无情的新冠肺炎疫情悄然插入,正当它想借此时机得意地肆虐时,却被医学领域的专家们所识破。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

[百家杂谈] - 2022-10-28 11:26:51

“三沈”四季

秦巴腹地,龙凤呈祥的古城汉阴,建有一座享誉世界,俊逸千秋、万代流芳的“三沈纪念馆”。馆居面积虽不大,那四季之景色,无不令人感叹而敬畏仰慕。春天,三沈纪念馆呈现生命...

[百家杂谈] - 2022-09-29 19:29:07

品“相思一口粽”

年年端午又今朝,我女儿徐菁从台湾返上海,捎带回台北高记品粽礼盒,孝敬我这个患病在家静养的老爸,我发现其中十只像小小枕头似的相思一口粽,轻轻地剥开碧绿清香的箬叶,一...

[百家杂谈] - 2022-09-27 17:04:34

我生长的地方

执笔,我生长的地方,一座群山围绕的小村庄便在眼前清晰起来。生命最初十年关于它的一切成为我身上无法抹去的烙印。一以一用水泥砌成的粗糙、坚实厚重的圆井为中心,向周围辐...

[百家杂谈] - 2022-10-14 14:45:34

归依

庭院深深,台阶寂寂,淹没于众多民居中,任衰草在屋瓦上独对秋风,任斜阳扫过门旁的柴垛,半掩的门。我们祝家的“宝善堂”就这样迈入了它的老年,晚景不无凄凉。“宝善堂”是...

[百家杂谈] - 2022-11-11 13:20:41

《一座桥的哭天抢地》王德林

所有的风都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心碎海子这句诗穿越80余年的时光隧道,带着向晚的余晖晖和怅惘,来到一座桥边。桥不长,也不宽,叫望魂桥。桥头蒿草丛生,对面是方家坟...

[百家杂谈] - 2022-09-21 19:00:49

我写作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这是笛卡尔关于“灵魂”、也可称之为“精神体”的观念。“我写作故我在”,这是萨特根据笛氏的灵魂观,表明自己对写作生活的一种体认。偶尔翻阅萨特的书籍,...

[百家杂谈] - 2022-10-28 19:32:08

言多必失,聪明人不说的4句话

说怨话不如多笑笑! 不要遇到一点小事,就满世界抱怨老天不公。你可以偶尔发牢骚,但不能整天抱怨,没有人喜欢整天对着一张怨妇脸。 你要明白很多时候,抱怨是没有用的,抱怨一...

[百家杂谈] - 2019-03-05 07:07:40

走进阿里山

三十年前,央视春晚上的一首《阿里山的姑娘》,让我们对宝岛台湾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让我对遥远的阿里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三十年后,这歌声依然有着磁石一样的魅力,吸引着无...

[百家杂谈] - 2022-09-24 20:49:52

故乡的油菜花

几年前我从花市买回一盆盛开的海棠花,一连几天我的目光被它牵引,它的胭脂花瓣似含羞少女的脸,我心里莫名涌动着一种相见相知的情怀。我也曾从路边买回一钵茉莉花,油绿的叶...

[百家杂谈] - 2022-10-01 23:59:37

一架烤火炉一段生活记录

煤炭烤火炉,又称煤炭取暖炉。在隆冬腊月,天寒地冻的日子能为人们生暧驱寒,送上宜人的温存。在20纪80代前曾被厂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室和城乡居民家庭广泛使用。我老家是...

[百家杂谈] - 2022-11-05 01:03:46

最感人的情话说说留言短语

最感人的情话说说留言短语一 1、不准你做世界上第一幸福的人,因为有你我才是最幸福的。 2、不准你熬夜,熬夜很累地懂不?你累我会意疼。 3、跟我装,容易受伤,跟我狂,容易死亡...

[百家杂谈] - 2023-01-07 02:39:37

并非纸质形式的当代文学

上海福州路是条文化街,465号的上海书城在未开门营业前就有许多读者站在门外等待了。这是我去购书常见的情景,由此能看出在网络应用时代人们对传统阅读仍保留着一份浓浓的依恋...

[百家杂谈] - 2022-10-31 13:33:42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