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章 > 百家杂谈 >

⭐难以忘却的约定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难以忘却的约定》,很多网友都想阅读✨难以忘却的约定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我出生在四面环长江的扬中新坝,父亲常年在很远的外地工作,但他只要回来都喜欢带我们去长江大堤看百舸争流、风吹浪涌之景,听惊涛拍岸、江水奔腾之声,感滚滚长江东逝水、奔流到海不复回之境,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长江对岸巍峨耸立的圌山,永远忘不了父亲曾经讲过的一个又一个圌山的故事。父亲早年在无锡丝织一厂工作,后到河南省创办固始县丝织厂,不久母亲也去工作。幼年,我特别盼望父亲回来,很多次问奶奶,“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奶奶总是说“快了,你看到圌山吗?你爸爸会从圌山那边回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扬中没有跨江大桥,唯一的汽车过江通道是圌山脚下大路镇至新坝栏杆桥的汽渡,圌山位于我家西北方向,由于扬中地势低洼,圌山十分凸显。从此我经常抬头看圌山,仿佛看到它,就看到父亲。有一天,我发现,我走,圌山也走;我走到哪,它就跟到哪;我停,它也停,仿佛是一座活山,始终跟人走动。父亲回来了,我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他笑着说,“这么小就知道思考问题了,是个好孩子,但这是一种错觉,其实它并没有动,就像月亮挂在天上,你始终看到它一样,长大了你就知道了。”“爸爸不在你身边,但这座山会一直跟着你,看着你长大,你将来要好好学习,做有用的人。”我似懂非懂,但从那时起也喜欢上了圌山。紧张繁忙的工作没有冲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在我即将上小学四年级时,父母带我们姊妹三人去河南固始上学。出发那天,艳阳高照,蓝天白云,圌山格外醒目,过了长江很快经过山下,我们三个孩子紧盯山上遥望,父亲看到我们兴高采烈的样子说:“圌山,古称瑞山,秦始皇东巡此地见瑞山耸峙长江之滨,形如巨龙,瑞气升腾,担心产生新皇帝,遂去掉‘瑞’字‘王’旁,并用方框将其框住,赐名圌山,在汉语字典中,‘圌’字,唯一只指此山。”停了一下继续说,“秦始皇这样做并没有压制住这片区域人才辈出,比如这里出过南宋理学家朱熹;清代张玉书官至宰相,编撰过《康熙字典》;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赵伯先。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做人才。”又指着山顶说,“看上面的宝塔,叫报恩塔,传说古时有位母亲怀着儿子即将临产,过江时,突遇狂风暴雨,小船翻船,有几位好心人跳江营救,把奄奄一息的母亲救助上岸,并顺利产下儿子。这个儿子长大后考取状元,为感谢这里人的救命之恩,在山顶修建了这座报恩塔。后来此塔成了长江航道上的标志,溯江而上,这是航行者见到的第一座塔,故又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我觉得父亲了不起,知道的东西真多!这次虽与圌山擦肩而过,但我第一次知道圌山是个有故事的山。到固始县一年多,父母又辞了工作,带着我们重回扬中。那天坐车回家又看到圌山,父亲说:“去年我们从南往北是离开家乡,今天我们从北到南看到圌山就回到家啦,圌山是我们进出扬中的标志。”我抬头望去,此时圌山就像一头趴在地上的老虎,“虎头”伸向长江,报恩塔矗立“虎背”。夜幕即将降临,我们到达大港汽渡坐等轮渡过江,父亲告诉我们历史上圌山就是军事要地,宋代名将韩世忠曾率军驻守,后建有圌山炮台,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曾英勇抗击从长江入侵的外国侵略军。1949年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炮打“紫石英号”,逼其投降。我们生活在圌山脚下,要传承它英勇顽强的精神。”原来圌山还是一座英雄山。回到扬中,回到原来的班级,发现自己尽管只离开一年,但两地所学内容还是有较大差别,初期难以跟上,父亲很着急,自己辅导不了,就主动找老师帮忙。这时我才知道父亲从小生活艰难,吃尽辛苦,3岁时我的爷爷去世,主要靠他姑母救济长大,东奔西闯后,深知文化的重要,下决心培养子女读书。我也才真正体会到父亲和母亲辞去河南工作的良苦用心。此间,父亲一度在新坝服装厂工作,主要负责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为企业成长成为当时全镇最大知名企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上初中后,学校组织团员去圌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终于登上了圌山。那次正遇“圌山黄明节”,山下大道一路摆满了各式摊位,农副产品琳琅满目,游人如织,人山人海。带队老师介绍,这是历史上形成的民俗节庆。在山上,我看到了“圌山抗英炮台遗址”纪念碑和古炮台遗迹,也看到了报恩塔,这是座砖塔,共七层,历经风雨,已经破损不堪,没有文字说明,感觉有点遗憾。老师的介绍是,明崇祯年间丹徒人陈观阳,自幼家境贫寒,经悬梁苦读考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为报答家乡父老养育之恩,鼓励后辈勤奋读书,倾其历年积蓄,在山顶建成此塔。圌山虽然海拔不高,但此情此景,登高望远,蓝天白云下,临江壁立,峭崖突兀,山势奇峻,形似巨龙,山路挤满了人,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远处大江横陈,云卷云舒,千里江堤千里风;水天相接,气势磅礴,万里长江万里浪。远望扬中像一只“洗澡盆”漂流在奔腾不息的长江之上,岛中绿树成荫,农田成块,港河交织,村庄依稀可见。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把这次所见所闻讲给父亲听,父亲听得津津有味。在谈到谁建的报恩塔时,父亲说他从未登过圌山,只是小时候听来的民间传说,应以老师讲的为准。但这次也引起了父亲对圌山极大兴趣,跟我相约要一同再去登山。时光飞逝,转瞬进入紧张的高中阶段,根本没有时间再去想登山之事。而父亲和母亲省吃俭用,在亲朋好友帮助下,终于建成两层楼住宅新房,开创了扬中全县市民建住宅楼房“将军楼”的先河。父亲还响应国家改革后期放号召,利用掌握的纺织技术,白手起家,创办了新坝丝织厂,整日忙里忙外,带领农民致富。但他却始终没有忘记培养我们读书改变命运的初衷,百忙之中关心我的学习。临近高考时,我缺乏信心,焦虑不安。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几次放下工作与我交流,他说:“你喜欢圌山,就要学习圌山精神,历经风霜,依然巍然屹立,像圌山上的松柏,坦然面对各种考验。爸爸办厂也有很多困难,扬中资源匮乏,‘两头在外’,发展经济谈何容易,但我每当看到圌山,就充满无尽力量。”父亲的话一下子让我清醒许多,原来父亲是靠圌山精神,勇于创新,一往无前。这段时间,扬中涌现出很多像我父亲这样的乡镇企业家,后人总结这一时期扬中人发展经济吃尽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我想我父亲就是其中千千万万个富有“四千四万”精神之人。想着父亲的话,抬头看着远处圌山,我梳理了思绪,决心紧紧抓住最后的时间迎考冲刺。高考结束后的一天,父亲突然问我想不想去苏州木渎镇灵岩山,感受一下吴越文化。想到他多次跟我相约去圌山,我说,“圌山近,还是去圌山吧。”父亲说他正好要去苏州洽谈业务,先去灵岩山,以后再去圌山。于是我陪父亲登上了苏州灵岩山,并在山顶留下了一张合影。这张照片我很珍惜,一直放在扬中老家镜框中。苏州之行带来好运,我被镇江的大学录取,后来妹妹和弟弟也分别到南京和苏州上了大学。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镇江工作,繁忙的学习和生活,早已把和父亲登圌山的约定忘记。等想起此事,父亲已经积劳成疾,得了严重的心脏病、糖尿病,不能再登山了。生病期间,他还惦念圌山,说“现在登圌山,看到的肯定是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景象。”十年前父亲终于被病魔带走,没有陪父亲登上圌山成为我终身遗憾。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现在圌山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已经成为镇江重点景区之一。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十年来,我每次回扬中老家,经过圌山,看到它,总是想起父亲,总是忘不了与父亲的约定。原来在我心中,圌山就是父亲,父亲就是圌山。

发布时间:2022-11-10 02:00

上述文字是💠《难以忘却的约定》✨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小细雨

窗外,一场小雨如期而至。徒弟小方正在摆弄他的那套茶具,动作已经熟稔,进退之间,张弛有度,他说:“师傅,这饼极品普洱就必须用农夫山泉来泡,水质的好坏不用说了,光是这...

[百家杂谈] - 2022-09-28 07:31:31

当你很累很累的时候,进来看看

每个人都会累, 也许是累于身上承担的沉重责任, 也许是与罪恶的征战软弱, 也许是疲惫于应付各种人际关系…… 当你很累很累的时候, 闭上眼睛深呼吸, 卸下一切重担来到主耶稣...

[百家杂谈] - 2019-03-06 01:58:09

世界读书日与读书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只是每一次365天轮回中的一瞬,而读书是生命中无法停止的脚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

[百家杂谈] - 2019-03-08 22:17:00

让你开心的个性说说心情短语

让你开的个性说说心情短语精选一: 一、 的悲哀就在于,当你想两肋插刀的时候,却只有一把刀。 二、 老天赐你一双翅膀,就应该被红烧… 三、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看你一人...

[百家杂谈] - 2022-12-02 04:48:22

读书时期的砍柴斫木

我读小学时期,便开始跟着比我大的或年纪仿佛的一帮兄弟们,上山去砍柴斫木。那时,大多是捐一条几十斤重的杂木,回到家里后便要把它砍断成几节,再用斧头慢慢地破开,架成正...

[百家杂谈] - 2022-09-29 12:03:29

埋沙

能来这里舒舒服服地享受一次沙疗,是我多年的奢望。前几年,去南疆调研当车子行驶在沙漠公路时,总会有光着脚在沙漠里行走的冲动,也总是因为N种原因,一次次地错过,没想到一...

[百家杂谈] - 2022-09-25 08:59:04

做一个好女儿——常回家看看常同父母谈谈

1999年一曲《常回家看看》唱响了大江南北,惊醒了人们久已忽略的亲情之梦,撩起了人们亲情绵绵的思绪,敲响了人们反思自己的警钟。尽管这样,当今年“三八节”单位为女职工命出...

[百家杂谈] - 2022-10-24 23:31:01

纽 带

十年前,邻居王老太一百岁生日。院子里吹拉弹唱,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欢庆的寿宴整整摆了两天,大戏也唱了两天。到了晚上,五彩缤纷的烟火照亮了整个天空,其废弃物足有半卡...

[百家杂谈] - 2022-10-04 07:19:25

原来这就叫“圈子定律”

眼睛纯净,才能看见美丽的风景;心灵干净,才能拥有纯粹的感情。 圈子定律来源于社会学里很著名的邓巴数字理论,也叫150定律: 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圈子的人数是1...

[百家杂谈] - 2019-03-01 10:26:34

我看家乡云最美

家乡的天空中,忽然飘来一片片白云,是从远方飘过来的。白云的下面是碧水青山,潺潺流水,春意盎然。这是春夏交替的季节,阳光也特别宠爱春天,总是把明媚的阳光过多的给予了...

[百家杂谈] - 2022-10-09 08:37:09

我心中的女神

十月的秋风送走了花红柳绿,使大地变得成熟而富有神奇。山坡上硕果累累、低垂不语。回首望去一片金黄,那沉甸甸的稻谷随风摇曳。这是个收获的季节使人陶醉、让人思虑……年过...

[百家杂谈] - 2022-10-31 03:37:30

【刘辉(文军)京味儿散文】  “一清二白”的日子里少许有恙 ...

头十余年前,大白菜就是大京城冬季里的当家菜。印象深刻,因记痕中自打童年少年中年都为自家“冬储”忙碌过。更深刻烙印的是:跺脚捂耳朵搓手掌的冬寒,没能阻止到菜地装车,...

[百家杂谈] - 2022-11-10 12:07:33

落叶飘飘

在我国浩瀚如海的古诗词中;描写秋冬落叶诗句比比皆是:如杜甫的“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韦应物的“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李白的“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百家杂谈] - 2022-11-04 13:03:17

思絮拾零

——上帝早已告知你人世的艰险和人生的苦难,但你仍然拗不过自己的好奇和冲动,执意降临人间。这大约也算一种“文责自负”吧。——一位艺术家为一位作家落葬故土写道:“一个...

[百家杂谈] - 2022-10-11 22:20:28

祖父和一块会唱歌的美石

“上帝之吻”亿年奇石也,天地精华孕育而生。产于天池一脉。石有水晶黄唇,唇有褶皱,过渡自然,浑然天成,与常人嘴唇略大。其形威而不怒。有震慑八方,势吞四海之意。王者之气...

[百家杂谈] - 2022-10-07 17:55:02

隆兴印象记

在隆兴乡犀牛村整整落户八年的“知青”老杨,听说当年插队的犀牛村水泥公路要动工了,心情非常激动,执意邀请笔者和原《新三江周刊》记者老邹一同前往。去村上的公路,是一条...

[百家杂谈] - 2022-10-03 18:07:04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