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章 > 百家杂谈 >

⭐梦里寻你千百度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梦里寻你千百度》,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梦里寻你千百度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寻寻觅觅我怎么都想不到,五十多年之后,为了釆写一篇书稿,重走一个被遗忘已久的村庄,去这里挖掘水乡的农耕文化,从三千多年前的历史长河里打捞竹园曾经与这方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史实。我们的轿车在三月初始缠绵缱绻的小雨中滚滚向前,行驶在“建昌圩”的乡间小路上。轿车所到之处,目之所及都是在雨雾中蓬勃生长的麦苗,含苞待放的油菜花,欢欣鼓舞的喜鹊在无垠的绿野中云起雨落……一切都似曾相识,欣欣然地勾起了我记忆深处那些鲜活的画面……这里家家户户茅草房后面拥有的那片竹园呢?它们曾经百竿同心,百里牵手,为了顶住洪水围困的圩坝,捐出身躯也在所不惜的勇士们呢?我是从什么时候认识“竹”这个字的,续而走进“竹园”的呢?“竹”跟人类的生活曾经有多大关系?篮、筐、簸箕、笳、箩、筛,篓、竿、笔、笊、笼、笠、笤、筒、筝、签、筷、箍、笛、笙……从这些个带“竹”偏旁部首的字,我们不难看出“竹”这个象形字出现在中国文献上的时候,已然渗透到人类生活日常的各个领域之中了。特别是“竹”字底下添加一个“皇”,产生“篁”这个生冷字,望文生义,让晚辈我感觉“竹”在草民心中就是诚惶诚恐跪拜的“皇帝老子”。“竹”在历史上真有这么高的地位吗?蓦然回首,他在灯火阑珊处书本知识让我对“竹”充满了好奇与蒙逼,期待有朝一日能见到这位神秘的“竹篁”。然而真正见到“竹”是在“文革”初期的一九六六年的秋季。那年秋学期,学校师生全面停课闹革命。在秋收秋种的农忙时节,家住农村的学生回乡务农去了。我们城里的学生由学校统一安排去各个乡镇支农。我们班有一个女生,是建昌圩的一位烈士遗孤,请求班主任安排我们班同学一起去她家乡帮助缺少劳力的军烈属收种。学校听取了班主任的提议,特批我们这批从未出过远门的初中生们带着粮票钞票,背着行囊,跟着这位女生,徒步十几里路去建昌圩支农。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在校门口集合出发了。领队走在队伍最前面,一言不发,健步如飞。我们也不甘落后,心无旁骛,气喘吁吁地紧随其后。一踏入我们入驻的村庄,领队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兴奋得面红耳赤,跟我们聊起她村庄里的概况。有什么好激动的?这里跟我们在路上见到过的村庄一个模式——家家户户的屋子后面都有一片绿影婆娑的树林。领队的女生指着远处一片葱茏的园子告诉我们,这就是她家的竹园……我一下睁大疲惫的眼睛,这不是树林,是竹林?这就是我在书本中读到的“绿筠”、“翠篁”、“竹君”吗?它们的图谱储存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无缘相见。如今见了却又不相识。眼前斑驳的光圈从林上垂落到林下,拖沓在地,恍如飘忽的黄绢,任风儿扯得游移不定。云雀在林间的竹枝上旁若无人地呢暔着。我们撒丫子狂奔过去。向上看,竹枝在我们的头顶上展翼飞翔,连成一片扶摇直上青天的景象。我们欢呼雀跃。有的干脆甩掉行李,迫不及待地抓住两根粗壮的竹竿当双杠,翻起跟头来。有的搂着竹竿,痴迷得诗兴大发,曲项向天歌:“《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的像发现了新大陆,大呼小叫:“哎哟!这么大的竹子?竹王吗?我们家的竹床就是用这么大的竹片做的!”“竹床是长在山上的毛竹做的。就是诗文中的《石竹》。我们水乡的竹子大多数都长在屋后的河岸边,叫‘水竹’!”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课堂上木讷结巴的领队像换了个人似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给我们介绍她们水乡竹子的特色——竹节之间距离较长,长在水源充沛的圩区。竹质丝滑柔韧,适合编织各种细腻的日用品……竹节之间距离较短,长在山区的黄土高坡上的毛竹,缺肥少水,长得粗壮高大,竹质粗糙,只能做竹床,竹椅、竹橱、竹篙什么的粗笨物件……女领队如数家珍的介绍,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们对她刮目相看:那个土里土气的大木瓜,原来也有许多我们城里娃不知道的知识呀!我们静下来,专心听她讲解。“你刚才看见的,不是竹王。竹王在这里呢……”我们走过去,围住她,看她指着园子里居中的几棵大竹子:“虽然这些竹子看起来差不多粗细,难分长幼,但是只要看竹竿的颜色就知道谁是竹王,谁是儿臣,谁是王孙。看,这根竹竿节节上搽着雪花粉,颜色鲜翠,是今年刚刚长大的竹孙。竹王在这里,是我爷爷栽下的老竹王!你们看,它全身深绿发蓝,色泽深沉。它的根系发达,分布在整个林子里。园子里所有的竹子都是它传下来的子孙后代,真正的四世同堂……”顺着她指的方向,我们抬头仰望,果然园中所有的竹梢都围绕在它周围,合成一片参天的绿筠。“当年爆的竹子不能砍下来用,太嫩。要用的话,砍长到四到五年的老竹子,竹丝劲道结实。竹王是竹园的老神仙。爷爷说,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砍掉!砍了,竹园就败了……”我们正听得津津有味,女领队话锋一转说,村子后面还有一个大湖,叫“天荒湖”。我们一听来劲了,催着她快带我们长这么大只在《地理》书里见过的蓝色湖泊。女领队大摇大摆地走在前面,把我们带到一片白茫茫的水域前。我们呆住了。只见辽阔的水面上颜色各异,形体不一的水鸟在水天相接的湖面上鸣叫着,如沙尘呼啸而来,似烟雾飘然远去。这是我们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水域景观。秋风乍起,波澜起伏的水面上吹来阵阵冷风,渲染着渐浓的秋意。我不由想起了那个神话故事……这不就是盘古大帝为人类繁衍生息捐出的一部分躯体吗?“天然形成,自古就有,名曰‘天荒湖’,”我两手一拍:“妙哉!”在我看来,没有比这更恰如其分的命名了!女领队告诉我们,湖岸从南往北长达几十里,得走几个小时。因为她们的村庄地处湖的北面,人称“北天荒”。天荒湖里鱼虾无穷无尽。乡民们想吃鱼虾蟹鳖,离不开捉鱼的各种渔具。而渔具的制作离不开家乡的竹园……她的故事像翩飞的黑蝴蝶,从大竹园飞到天荒湖,飞到水里的鱼虾,又从天荒湖飞到建昌圩,飞到她爷爷的故事里:“那一年,坝破了,竹园里的竹子砍光了,包括太爷爷祖上留下的那棵大竹王……现在这片竹林是那年洪灾过后,太爷爷他们重栽后延伸的后代……”我的想象随着她跌宕起伏的故事进入时光的隧道……“爷爷说,那一年初夏,大暴雨不停地下。几天几夜的雨水全汇聚到河道奔向地势低洼的村庄。我们村庄附近的长圩破了一道决口。滚滚而来的洪水眼看着一点点地漫上圩坝,把小决口撕成了大决口。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向前奔跑。人们心急如焚,一旦圩破堤塌,后果不堪设想。在坝上日夜巡逻的百姓们,在太爷爷的带领下,立刻组织村民们各自回家到竹园砍竹子,扎竹排推到决口处。在十万火急的危情下,村上的树木,园子里的竹子几乎被砍光了。大家把竹子扎成一个个大竹排,由男人们把竹排抬上圩,下了水,把竹排插入激流奔涌的决口两边,形成一个大竹槽。紧接着大家车推肩挑运来沙石,倒入槽口。汹涌的洪水终于像泄了气的皮球,渐渐收敛,夹起了尾巴……乡亲们一鼓作气往竹排槽口内外不停地堆垒石头、泥袋,沙土……竹排渐渐被泥沙掩埋在长圩下的深水里,不见首尾……”女领队的故事像侏罗纪时期开天辟地的文艺大片,电闪雷鸣地播放给我们这群城里来的甜白傻们观看。故事历史悠久,无从考证,却振聋发聩……在她惊涛骇浪的故事里,我脑海里忽地跳出“筑”这个字。这个字在中华文字库中被发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顿悟人类的祖先历经了怎样的生死劫难和沧海桑田之后造出了这个字……“原来家家种竹子就是为了这个呀!”不知是谁打断了领队的话,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是也不是!”深谙这里风土人情的女领队对我们说:“很快你们就会知道,竹子对我们建昌人,乃至我们这座江南小城来说,有多么重要了!”千枝万叶总关情参观完女领队所在的小村庄,当天下午我们被村干部安排住到村上小学校的教室里打了地铺。然后女领队把我们一家一个派送到农户家代饭。第二天在我们学校门口集中去生产队干活就行了。我所在的这家男主四十出头。老婆早年去世了。家里有一个比我小两岁的女孩。我把粮票钞钱交给了主人。主人笑着对我说,下午没事,你跟火凤一起跟我去天荒湖收笼。知道你们今天来,我一大早就去张鱼了!说完,他回屋拿了一个大竹篓,用麻绳扎在腰间就出去了。我和火凤兴冲冲地紧随其后,去了村外的天荒湖。走近了,我们发现天荒湖在微风中荡漾起伏着。岸边的滩涂湿地上水草丛生,像天女散花,这里一丛那里一簇。金色的芦苇林林立立,灰绒的芦花迎风飘舞。芦苇丛里鸟雀闹腾,不怕人,不时在我们头顶掠过。村上来了一群城里的学生子,为了招待我们,那天傍晚来天荒湖放笼收笼的乡民真多呀!火凤的爸爸赤着脚下到湖边蒲草丛边的浅水里,拉出一个水淋淋的大哈密瓜形的竹笼,打开盖子,从里面倒出一只张牙舞爪的螃蟹,投到腰间的竹篓里。接看他继续扯绳子,又拉出一个大“瓜”,打开竹笼,从中抖出一个灰黑肥大的虎头呆子,一只死乞白赖用刺刀巴住笼口的昂公鱼……火凤爸倒完笼,把一根细麻绳扣住的一串大瓜一个接一个地拖出丢到湖岸边,继续扯那沉在水里,总也扯不尽的“瓜藤”……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人们在湖边的浅水湾罩鱼的场面了。只见一个年轻人在草丛里蹑手蹑脚地蹚着水前进。我们顺着方向看去,发现前面那片翻滚的水花中有两条大鱼,像蛟龙出海似地在水面上闹腾着。他一溜小跑,踢得水花四溅地追过去。忽的,他停下脚步,全神贯注地盯住了那片水花翻滚处。趁两条大花鱼如胶似漆地纠缠在一起翻滚的时候,他蹑手蹑脚地走向前。突然,他扬起手上的竹罩子,像套马的汉子,手起罩落,顺势飞身一跃,骑在了圆罩子顶上。然后他弯下腰,眯着一双挑逗的眼神看着我们这群围观的少年,气定神闲地把手慢慢伸到竹罩子中央的圆孔下,拎出一条拼命挣扎的大花鱼,放到腰间的大竹篓里。接着他又弯下腰,把手伸到竹罩子里,抓出另一条摇头摆尾,浑身滴水的大锦鲤……我盯着那圆圆的竹罩子,一脸的崇拜:这哪里是青黄竹篾编的鱼罩子,简直就是哪吒手上的乾坤圈,指哪打哪,一招制胜!我正看得如痴如醉,领队的女生神抖抖地走过来问我,怎么样?这些竹子做的神器利害吗?她拿起火凤爸爸丢在岸上的一个大竹瓜叫我看里面。“笼子前面是竹花小口,鱼儿嬉水而入。再想钻出去,竹花翻脸成了刮鳞扎肉的小刀片。想岀来,除非走后门——笼后的小盖帽——嘿嘿,请你出笼入锅……”女领队跟我讲解竹瓜里的玄机。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分明就是哪吒臂膀上悬着的另一件宝贝——混天绫,连海的儿子小白龙也难以逃脱的法宝呀!“那个圆罩子是罩大鱼的!罩鱼的是我亲叔叔!牛吧?一个竹罩子就能抓住两条咬籽的大花鱼!拿到市场就是钱!”咬籽?(后来才知道正在痴迷“交配”的鱼儿。)我正纳闷,又被湖边人们捉鱼的欢呼声吸引过去了。只见湖边的人们,有的举着竹竿像投标枪似地投出鱼叉在水里戳鱼,有的拿着淘箩,竹篮,飞奔着兜鱼捞虾……那天晩上,家家户户都在煮鱼。整个村子里都弥漫着煮鱼的香味。吃着主人黄豆米煮出来的鲜鱼,望着门前在晚风中渐渐收干的一堆竹器,想着湖面上飞扬的竹家伙,听着屋外竹林的喃喃絮语,我心里充满前所未有的快乐,竟然把女领队说的那些可怕的故事忘得一干二净。给我代饭的这户人家,男主恰好又是一个出色的箩匠。让我有幸见闻了当年的竹园与建昌圩人民患难与共的部分场景……第二天下工后,这位农民到屋后的竹林砍竹子,说要做一副挑土用的筐子送给我支农用。让我倍感奇怪的是,他在选择了一根合适的竹子之后,然后把一根细麻绳扣到了竹竿上。我莫名其妙:“叔叔,干嘛还要给它扣绳子呀!”“丫头,不是扣绳子!是告诉它,要用到它了……”我更糊涂了:什么?告诉它?它知道吗?那个农民没有再向我解释什么,而是面对竹子,双手合十,微闭双目,嘴里不知叨念些什么。然后拿起大砍刀,“咔嚓咔嚓”地砍起了那棵竹子。竹子向周围的同伴们“沙啦啦”地笑着,一一打过招呼后轰然倒下。箩匠从竹林间拖出竹子,剁了竹梢,削了竹枝。一股淡淡的清香在林间迂回,慢悠悠地飘向远方。又一个新一天开始了。主人从田里挑来一担又一担黑土,倒在那片竹园里,掩埋了所有飘落的竹叶,裸露的旧竹根、包括渐次砍去的竹子们留下的坑坑洼洼。主人告诉我,他在为竹园“杠土”。我不明白,也没问,主人为什么要为竹园杠土。问了,少言寡语的他也不会回答我。好像一位先知只留问题,要后生自己去查找答案似的。等到家家户户都从田间挑土倒在竹园里时,我们问领队为什么要给竹园杠土?她告诉我们,“杠土”其实就是给竹园填土施肥。杠了土的竹园,来年春天勃发的新笋更密集,更茁壮……我慢慢明白过来,那个农民为什么在砍掉一根竹子前要虔诚地为它祝祷超生,为什么每年要给竹园杠一次沃土——竹园养育着主人,主人护佑着竹园。谁说建昌人与竹园不是生死与共的亲人呢?每天吃完晚饭,箩匠就着一盏油灯坐在小凳子上,左手握住一根粗壮的竹子,右手紧握一把前阔后狭的像斧子的黑铁刀,把刀刃纵向插入竹子粗的一头,然后左右摇摆刀柄,只听见一声声“咔咔”的破裂声,竹子一泻千里,转眼间一分为二裂到尽头……一根竹子在箩匠的篾刀下变成了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的竹片……然后每根竹片,由篾刀横向切入,撕剥开一大堆柔软丝滑黄绿相间的竹皮。它们薄如蝉翼,亮如丝绢,清香四溢地披挂在一根长竹梢上,等候箩匠调兵遣将,完成一生的使命……竹篾在他灵活的手指拨动下,编排着梦想,拿捏着方向,扭转着身姿,游向江南小城的条条街巷,延伸到四面八方的千家万户……日积月累。箩匠家客堂上的小阁楼上装满了凉席,箥箕、篮子、淘箩、竹匾、筛子……火凤告诉我,到了建昌集场的时候,父亲把这些东西挑出去卖。她的花发卡,花衣服,花被子,家里的油盐酱醋,来人客去的招待,红白喜事的份子钱……都由父亲卖竹器得来的钱开销。就连家里砌房子买材料的钱都是用的父亲多年卖竹器的积蓄……故园新秀旧地重游,半个多世纪的变迁,竹园在建昌这块土地上竟然荡然无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竹园前面的茅草屋消失殆尽,变成了一座座白墙黛瓦的两层小楼房。我居然找不到曾经住过的那户人家。火凤呢,箩匠呢,竹园呢……一番寻寻觅觅,我终于发现他们在建昌乡各个园林建筑里安家落户,安享太平的身影。在建昌乡最大的私家园林“默园”幽静的庭院里,我看见郁郁葱葱的竹篁婷婷玉立在“默园”荾形的窗轩前,虽然失去了往日遮天蔽日,凌云飞翔的翅膀,然而那青春勃发的身姿挺立在白墙黛瓦旁,迎着春寒料峭之风,临窗梳雨,亭亭婆娑的样貌,更像踌躇满志的一群“竹君”……如今竹篁与楼台亭榭,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构成了江南水乡特色的一幅连绵不断的美丽画卷。有竹的地方就有水的缠绵,枫的红亮,松的苍劲。昔日的洪涝丛生地今日被建昌一处处园林掩埋,成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游览的一道优雅的风景线,成了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挥毫泼墨的灵感之源。久别重逢,喜极而泣。刚刚拥他入怀却又要跟他再次道别……魂牵梦绕的百里翩跹的大竹园,我们永远分离了!但我不会忘记你曾经为那片土地上的老百姓英勇献身的故事!暂别了,一片片拔地而起的新竹林,我还会来到你的身边,跟新秀们聊你们家族那些与人类携手谋生存的故事!临别,道一声,愿你们今生今世幸福安康,直到永远!

发布时间:2022-11-08 20:14

上述文字是💠《梦里寻你千百度》✨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思絮拾零

——上帝早已告知你人世的艰险和人生的苦难,但你仍然拗不过自己的好奇和冲动,执意降临人间。这大约也算一种“文责自负”吧。——一位艺术家为一位作家落葬故土写道:“一个...

[百家杂谈] - 2022-10-11 22:20:28

落叶飘飘

在我国浩瀚如海的古诗词中;描写秋冬落叶诗句比比皆是:如杜甫的“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韦应物的“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李白的“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百家杂谈] - 2022-11-04 13:03:17

纽 带

十年前,邻居王老太一百岁生日。院子里吹拉弹唱,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欢庆的寿宴整整摆了两天,大戏也唱了两天。到了晚上,五彩缤纷的烟火照亮了整个天空,其废弃物足有半卡...

[百家杂谈] - 2022-10-04 07:19:25

祖父和一块会唱歌的美石

“上帝之吻”亿年奇石也,天地精华孕育而生。产于天池一脉。石有水晶黄唇,唇有褶皱,过渡自然,浑然天成,与常人嘴唇略大。其形威而不怒。有震慑八方,势吞四海之意。王者之气...

[百家杂谈] - 2022-10-07 17:55:02

我心中的女神

十月的秋风送走了花红柳绿,使大地变得成熟而富有神奇。山坡上硕果累累、低垂不语。回首望去一片金黄,那沉甸甸的稻谷随风摇曳。这是个收获的季节使人陶醉、让人思虑……年过...

[百家杂谈] - 2022-10-31 03:37:30

埋沙

能来这里舒舒服服地享受一次沙疗,是我多年的奢望。前几年,去南疆调研当车子行驶在沙漠公路时,总会有光着脚在沙漠里行走的冲动,也总是因为N种原因,一次次地错过,没想到一...

[百家杂谈] - 2022-09-25 08:59:04

让你开心的个性说说心情短语

让你开的个性说说心情短语精选一: 一、 的悲哀就在于,当你想两肋插刀的时候,却只有一把刀。 二、 老天赐你一双翅膀,就应该被红烧… 三、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看你一人...

[百家杂谈] - 2022-12-02 04:48:22

小细雨

窗外,一场小雨如期而至。徒弟小方正在摆弄他的那套茶具,动作已经熟稔,进退之间,张弛有度,他说:“师傅,这饼极品普洱就必须用农夫山泉来泡,水质的好坏不用说了,光是这...

[百家杂谈] - 2022-09-28 07:31:31

当你很累很累的时候,进来看看

每个人都会累, 也许是累于身上承担的沉重责任, 也许是与罪恶的征战软弱, 也许是疲惫于应付各种人际关系…… 当你很累很累的时候, 闭上眼睛深呼吸, 卸下一切重担来到主耶稣...

[百家杂谈] - 2019-03-06 01:58:09

做一个好女儿——常回家看看常同父母谈谈

1999年一曲《常回家看看》唱响了大江南北,惊醒了人们久已忽略的亲情之梦,撩起了人们亲情绵绵的思绪,敲响了人们反思自己的警钟。尽管这样,当今年“三八节”单位为女职工命出...

[百家杂谈] - 2022-10-24 23:31:01

我看家乡云最美

家乡的天空中,忽然飘来一片片白云,是从远方飘过来的。白云的下面是碧水青山,潺潺流水,春意盎然。这是春夏交替的季节,阳光也特别宠爱春天,总是把明媚的阳光过多的给予了...

[百家杂谈] - 2022-10-09 08:37:09

隆兴印象记

在隆兴乡犀牛村整整落户八年的“知青”老杨,听说当年插队的犀牛村水泥公路要动工了,心情非常激动,执意邀请笔者和原《新三江周刊》记者老邹一同前往。去村上的公路,是一条...

[百家杂谈] - 2022-10-03 18:07:04

世界读书日与读书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只是每一次365天轮回中的一瞬,而读书是生命中无法停止的脚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

[百家杂谈] - 2019-03-08 22:17:00

【刘辉(文军)京味儿散文】  “一清二白”的日子里少许有恙 ...

头十余年前,大白菜就是大京城冬季里的当家菜。印象深刻,因记痕中自打童年少年中年都为自家“冬储”忙碌过。更深刻烙印的是:跺脚捂耳朵搓手掌的冬寒,没能阻止到菜地装车,...

[百家杂谈] - 2022-11-10 12:07:33

原来这就叫“圈子定律”

眼睛纯净,才能看见美丽的风景;心灵干净,才能拥有纯粹的感情。 圈子定律来源于社会学里很著名的邓巴数字理论,也叫150定律: 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圈子的人数是1...

[百家杂谈] - 2019-03-01 10:26:34

读书时期的砍柴斫木

我读小学时期,便开始跟着比我大的或年纪仿佛的一帮兄弟们,上山去砍柴斫木。那时,大多是捐一条几十斤重的杂木,回到家里后便要把它砍断成几节,再用斧头慢慢地破开,架成正...

[百家杂谈] - 2022-09-29 12:03:29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