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章 > 百家杂谈 >

⭐和睦之碗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和睦之碗》,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和睦之碗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父母都是淳朴善良的人。父亲憨厚淳朴,勤劳少言,做事牢靠,热心不计较,谁家里有点什么事情,大家都会想到他。母亲性格开朗,为人热情友善,看到经过家门的人,不管认不认识都会主动打招呼,夏天更是准备凉茶为路人解渴消暑。我们家有什么好东西,父母都会送出去与邻居分享。邻近几个村的人几乎都认识他们。邻居不管有事无事都喜欢聚集到父母家拉话家常,父母家一天到晚都是人流不息,非常热闹,不知道的人还会以为是在开会了。前些年父母身体都很健康,我们打电话的时候多,回去的少。这些年,毕竟岁月不饶人,父母的身体也慢慢变差了,我们几个回家的次数也就多起来,经常有人回去看望他们两老。今年端午节,我带着深深的思念回到故乡,见到父母健康忙碌的身影,让我开心,让我心安。父母见到我回来了,非常高兴,为我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邻居听说了,也都聚集过来问长问暖。八十多岁高龄的邻居朱几嫂也来了,父母比她小将近十岁,我们家与她家只隔了一条四、五米宽的马路比邻而居。这么热闹和温馨的场面,真是让我开心和感动,内心也很惭愧回家次数太少。热情的场面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人慢慢散去了,四周恢复了平静。我搬把椅子惬意地坐在大门前,屋前是连片的荷塘。看着亭亭玉立的荷花,看着在荷丛中翩翩起舞的白鹭,以及熟悉的景物,我心陶醉,不知何时就着和风睡着了。醒来时,发现父母各自去忙了,田园山村处处是一片安详。当我转头回看大厅时,看见一个矮小佝偻的身影,正颤颤巍巍地从后门进入我家大厅。只见她熟练地揭开餐桌的罩子,右手拿筷子从桌上的菜碗里往自己身边的空碗里夹菜,夹菜的手不停地抖动,好几回都没夹住掉桌上。我纳闷:咦?这是谁?在干嘛?起身细看,发现原来是邻居朱几嫂,她身材不高,加上走路佝偻着背就显得更加矮小,脸上布满沟壑一样的皱纹,满头白发。父母不在,她怎么自己夹菜了?这不是像是“偷”了吗?正想起身进去制止她,但我很快打消了这念头,反而静静坐下来,背对着她,装着什么都没发现,继续欣赏山村的美色。半小时之后,当我正沉浸在欣赏美景时,听见背后有人叫了我一声:“华仔,你妈不在家啊,昨天你妈送我一碗水饺,吃完了碗我洗干净把它放在桌子上,还给你妈,帮我跟你妈讲一下。”我起身站起来,看到就是刚才看见的那个矮小的身影——朱几嫂。我谢过她,并与她拉了回家常,她细细问了我什么时候回杭州。我一一告诉她,发现她是那么的慈祥,完全想象不出,刚才那一幕是她干的。傍晚,父母都陆续回来了。好几次都想告诉母亲这事,但每次我话到嘴边,就又咽回去了,生怕破坏了母亲与邻居的关系。晚饭后,看着电视,我忍不住漏了嘴,话一出,就后悔了!这下会坏了她们的关系。可是出乎我意料,母亲听了之后没有什么异常反应,她平静地说:“我知道,我早知道的,没关系,本来我们就要送给她吃。”我非常惊讶,说:“妈,她到我们家拿东西,怎么也该打声招呼吗。她招呼也不打,家里没人自己就拿。”听我这么说,母亲说,你听我讲一下她这些年的故事。她说,朱几嫂,她男人走得早,走了30多年,几个儿女过得也不好,没什么良心,都不怎么照顾她,她只好与那个残障的儿子相依为命,娘俩很苦的。饭这年头是有得吃,但菜特别是晕菜一年都难得吃几次。你看她前年摔一跤,没钱,只简单地治了一下,留下后遗症,腰都直不起来,现在背弯驼下去,她很可怜的。我们做了几十年的邻居,关系都很好。我们家有什么好吃的,我都会送一份给她,刚开始她收,但久了她很不好意思,就经常不收。我见了也不勉强,跟她说,你什么时候想吃,就自己过来拿。但当面,她还是不好意思过来吃,最后我们借故离开,她才偶尔过来拿一些。她拿了我们每次都装着不知道,也从不过问,就像自己一家人一样。你看,听说你要回来,她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要送给你带回杭州。听完这段故事,我的眼睛湿润了,既为朱几嫂的不幸遭遇感到非常难受,更为母亲的善良和体贴感到自豪。母亲为人热情,又体察别人的难处,成全别人的同时又照顾到别人的尊严,处处为他人着想,有这样的母亲谁不敬佩了?我非常庆幸自己下午没有鲁莽行动,否则无心中就伤害了别人,更会破坏和睦淳朴的邻里关系。朱几嫂还回的这只碗,是一只承载善良和尊严的邻里和睦之碗!

发布时间:2022-10-05 06:51

上述文字是💠《和睦之碗》✨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一抹最美的夕阳红

裘缉星老师年已耄耋,早已退休,但在他暮年人生的征途上永远没有退休二字。生命不息,笔耕不止;尚存气息,歌唱不停;引领合唱,永不止息!2018年9月10日晚,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

[百家杂谈] - 2022-10-31 18:44:25

我与村子

一夜里做梦。有些梦生动古怪,许多是关于村子的,在老家的老地方,我醒来后觉得这样的梦蕴含着几分诡异,有时是那么逼真,实景与实地对应。一个小村子,三十户人家,全是一个...

[百家杂谈] - 2022-09-23 18:27:37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否则会辛苦一辈子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过,人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这三个错误的出处是在《周易》子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

[百家杂谈] - 2019-03-02 20:38:25

东方、白沙之旅

受东方市作家协会和白沙县作家协会的邀请。今年立冬十月,我们临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们二三十人乘坐大客车。首先来到东方八所西海岸的下荣村吃了中午饭,观看了天妃娘的“圣...

[百家杂谈] - 2022-10-26 18:29:32

猎鸭

民兵连长刘红旗天天骑着一匹白母马,肩上扛着一杆枪在公社的苇场里巡逻。每天他都沿着固定路线巡逻,先在苇场外的土路巡逻一遍,再沿着苇场里边的一条土路一直巡逻到海边。很...

[百家杂谈] - 2022-11-04 06:09:41

宁新路|一位先生的个性化生活

一位先生的个性化生活——著名作家石英记宁新路一个人每天要奔几十里地吃一顿午餐,且多年来风雨无阻地去奔这顿午餐,是这个地方的饭绝无仅有,是他在这城市无亲无故,还是他...

[百家杂谈] - 2022-11-17 10:49:06

元旦联欢会作文400字

元旦联欢会作文400字 这学期,我们班举行的最有趣的活动就是庆元旦联欢会。 元旦那天,班长通知下午要举行庆元旦联欢会,让我们做好准备。下午,教室里有说有笑,十分热闹。只...

[百家杂谈] - 2022-12-12 09:33:37

迎接2017年元旦作文,元旦作文200字

迎接2017年元旦作文,元旦作文200字 你瞧,教室里好一派气氛!远远望去就能看见五颜六色的彩带和灯笼,好看极了。 联欢会上,同学们表演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节目。有的表演了优美的舞...

[百家杂谈] - 2022-12-12 15:49:43

一份不寻常的访问记——记聋子访问瞎子

一聋子和瞎子,同庚同乡,又是高中同窗。前者姓张,是个半聋子,后者姓江,双目彻底失明的瞎子。年轻时,江瞎子的夫人美如鲜花,笑起来,微有红晕的两颊凸显两个不深不浅的酒窝,酒窝...

[百家杂谈] - 2022-10-06 10:55:29

故乡的小镇

我常常在睡梦中,依稀听到故乡小镇的敲门声,“笃、笃、笃”,轻轻的,隐隐的,时隐时现。虽阔别故乡二十多年了,但水乡流动的如诗如歌的旋律,仍在心底里低吟浅唱。故乡在皖...

[百家杂谈] - 2022-11-09 09:54:44

韩荣光的故事

墨水河下游有个芦花屯,这儿地势低下,离大海近,村东头那栋趴趴屋就是韩老大的家。老两口生下一对儿女,风里来雨里去,这些年也渐渐长大了。韩荣光的故事就从这儿说起……芦...

[百家杂谈] - 2022-11-06 23:46:35

【刘辉(文军)京味儿散文】“布头”坎肩今犹在

“布头”坎肩今犹在——卖布挑子细闻摇鼓觅辙声,揣摩布头论斤称。一肩风尘挑担起,一件童衣难舍情。寻常家里过日子,除了张罗吃喝,得空儿还要置办一家老少浑身上下里里外外...

[百家杂谈] - 2022-10-29 14:43:04

“三沈”四季

秦巴腹地,龙凤呈祥的古城汉阴,建有一座享誉世界,俊逸千秋、万代流芳的“三沈纪念馆”。馆居面积虽不大,那四季之景色,无不令人感叹而敬畏仰慕。春天,三沈纪念馆呈现生命...

[百家杂谈] - 2022-09-29 19:29:07

莺歌海断想(三章)

盐与诗站在莺歌海一派波光潋滟的盐场,涨潮时,只见盐田纳水闸口尽情地敞开着,接纳滚滚而来盐度较高的海水。有容乃大,有蓄乃多啊。我想,我们的诗,是否也应有敞开接纳生活的...

[百家杂谈] - 2022-10-26 13:51:39

卅年前的中秋

中秋又至,卅年前那轮月仍如一面宝镜悬于今空,似一只眼,盯着我,盯着我的影子及我走过的岁月。1989年,我与郗被分到偏僻的乡村达丽中学任教。达丽初为管理区,后曾改称乡,但...

[百家杂谈] - 2022-11-02 16:31:08

毛项峡谷探险

早就听说毛项是一个大峡谷,在陕北黄土高原上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之说,陕西省志丹县双河镇毛项村是我工作过八年的地方,我那时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一奇观。带着这个疑问,...

[百家杂谈] - 2022-10-25 17: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