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章 > 百家杂谈 >

⭐听蝉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听蝉》,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听蝉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三伏天,人们见面说得最多的是“今天最热”,天天说,那天气自然热得人目瞪口呆,不想说话。一回到家,开了空调,洗个澡,懒散地躺下,缄口不语,打开音箱听听古典音乐,算是最好的消暑消夏的方式。美妙的音符在房间里轻轻地飘浮,烘烤了一天的身体和心情被抚摸按摩,慢慢降温,待恬然平静下来,听觉也马上变得敏感而锐利。在古典交响乐旋律中,我好像听到有一种声音,那样单调而执着地在乐曲中穿行环绕,顽固地要给华美典雅的乐音装上一个尖利的金属簧片,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刺耳。走近窗口,贴着双层玻璃仔细倾听、辨识,确定那是窗外发出的声音。推开窗,只觉一股尖利而刺耳的声音,像铺天盖地的士兵冲下山冈,一起涌向窗口,瞬间将房间里的交响乐全部盖过、淹没。我凝神定睛,看到华灯初上的街道,酷热把人赶进了空调房,行人很少。张大耳朵细细听,除了带着空调的小车驶过的声音,还有家家户户空调外机嗡嗡转动的声音,好像再也听不到什么。但这声音突然叫着,一波接一波袭来,不厌其烦地唱着,多像一个从没练声的“直嗓子”,不讲节拍,不用气息,不管腹式呼吸或鼻脑发音,不论美声通俗,也不论发音的圆亮、沉稳、高亢、婉约、内蕴,更不讲张弛有度、声情并茂……就那么一股劲地往上“冲”。循声搜索,看见楼旁高大的梧桐树上,有几只夏蝉正一声高过一声地“演唱”,借着白花花路灯的光亮,隐约看见有两三个黑色的小点正振翅鼓翼,像是幽灵扇动起忽闪忽闪的暗光。拿来手电筒把光扫过去,先听到蝉鸣的声音突然大增,好像一下子高了“八度”,再定睛一看,有数不清的蝉正倚在树干上,拼尽全力把蝉声一浪高过一浪地推向风口浪尖。那声音如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戈矛相撞,响遏行云;又像春雷惊蛰,百鸟齐鸣,黄钟大吕,恢宏雅正;有时如秋虫啁啾,嘈嘈切切,疾风密雨,酣畅淋漓;有时又云起云舒,珮摇铛鸣,竹露清响,风荷浅吟,唧唧呜呜,似带着人文关怀、心灵抚慰……炎炎夏日的夜晚,城市满街车跑的声音、嘁嘁喳喳的市声、音箱里的乐音、电视主持人的饶舌、空调机的嘶鸣……一切都消声、凝滞了,唯有蝉放肆地唱着夏天的主旋律。听着这蝉声,我突然觉得松弛的身子紧了一下,分明振作、精神起来。想想一个夏季,我们被困在水泥、钢筋、柏油、石板的堆砌之中,面对光怪陆离、白生生亮晃晃的光彩,耳膜冲撞着越来越现代化的车轮声、电动气动声、市井喧哗声、新潮前卫先锋模拟仿真的“天籁之声”?……我们遵守文明规则,服从机器安排,醉心信息遥控……而此时,唯有夏蝉对这些熟视无睹,用它的身体向我们发出了一个生命的呼叫。回想人在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路上,曾用自己的呼叫、歌唱,接着借助乐器,努力创造了人类臻于完美的音乐,以至听音乐才变得妙不可言。现在,当我们被所有的现代化包围时,又何尝不渴望听到那些除“机器”之外的自然之声,如流水雷鸣风呜海啸,听到从生命里发出的声音,如虎吼鸟鸣鸡叫狗吠?除了人的歌唱,蝉的鸣唱一样难能可贵,尤其在这盛夏。蝉是一种古老的物种,因生活在夏季,人们习惯叫它夏蝉,又因为它逝于秋季,又叫它秋蝉,它要冬眠,又叫它寒蝉,有人厌烦它的聒噪,戏谑它为“知了”。白居易在《六月三日夜闻蝉》里写道:“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风初三夜,新蝉第一声。”可见,阴历五、六月间就可以听到蝉声。炎炎夏日,那些春季、秋季在树上、林间或嘹亮,或清脆,或高亢,或明丽歌唱的鸟儿,那些意气风发引吭高歌或激越,或雄起的鸣叫,那些间关花底小桥流水边浅吟低唱,或婉转,或柔情的歌唱,一到夏天个个热得藏匿噤声,唯有蝉不知疲倦,赶着一路攀升的高温,把一个夏天唱得沸沸扬扬,无异于向人们宣示:整个夏天的声音都是蝉的。记得读《庄子》的《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知道蟪蛄即是夏日里最早出现的蝉。成虫的蟪蛄寿命短,过不了冬,所以不知春秋,属于它们的只有九十天短暂的夏季。尤其令人惊叹的是蝉变:经过三到十年的地下蛰伏,成虫破土而出,把毛茸茸的爪子牢牢地抓在树干上,浴光饮露,承接天地之精华,靠胸腔积蓄的蜕变的力量,先在背上嘭的一声,撑出一道竖直的浅绿色的细线,慢慢拱起一条潜藏得太久的脊梁,然后反复冲破壳内左连右接的肉丝带、千丝万缕的流连缠柔,又决绝地挣脱昏沉的睡梦,接着冲出的是头、腹、足,还有那双震颤欲飞的翅膀,于是,一个夏季的鸣唱拉开了大幕。据说,北美洲曾发现一地下蛰伏十七年的蝉,潜伏这么久,一旦蝉变,也只能在一个夏季里鸣唱……我心生恻隐,熄灭了手电筒,再不忍心打扰蝉的鸣唱。我在想,蝉天长地久地守候就是为了一个夏季,这“惊鸿一瞥”、惊艳一唱,不知道春秋那又何妨!要是蝉认定了一个季节就是一生,那就注定,一生只为一个夏天鸣唱。夏夜听蝉,听到了比交响乐好听的生命的歌唱。炎炎夏日,其心也炎炎,炎炎亦欲昏睡。知了蝉声,热烈热切甚或凄厉,但那毕竟不是乐器、机器之声,而是生命的歌唱。蝉鸣一夏,人活一生,一夏一生,相差几何?听多了空调单调的嗡嗡声,听多了市声喧哗,听多了车鸣笛叫笙箫琴韵,听多了美轮美奂的交响乐,我开始喜欢听蝉,体味“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的宏文远旨。知了?夏季听蝉。

发布时间:2022-10-08 08:32

上述文字是💠《听蝉》✨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毛项峡谷探险

早就听说毛项是一个大峡谷,在陕北黄土高原上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之说,陕西省志丹县双河镇毛项村是我工作过八年的地方,我那时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一奇观。带着这个疑问,...

[百家杂谈] - 2022-10-25 17:44:12

我与村子

一夜里做梦。有些梦生动古怪,许多是关于村子的,在老家的老地方,我醒来后觉得这样的梦蕴含着几分诡异,有时是那么逼真,实景与实地对应。一个小村子,三十户人家,全是一个...

[百家杂谈] - 2022-09-23 18:27:37

【刘辉(文军)京味儿散文】“布头”坎肩今犹在

“布头”坎肩今犹在——卖布挑子细闻摇鼓觅辙声,揣摩布头论斤称。一肩风尘挑担起,一件童衣难舍情。寻常家里过日子,除了张罗吃喝,得空儿还要置办一家老少浑身上下里里外外...

[百家杂谈] - 2022-10-29 14:43:04

莺歌海断想(三章)

盐与诗站在莺歌海一派波光潋滟的盐场,涨潮时,只见盐田纳水闸口尽情地敞开着,接纳滚滚而来盐度较高的海水。有容乃大,有蓄乃多啊。我想,我们的诗,是否也应有敞开接纳生活的...

[百家杂谈] - 2022-10-26 13:51:39

“三沈”四季

秦巴腹地,龙凤呈祥的古城汉阴,建有一座享誉世界,俊逸千秋、万代流芳的“三沈纪念馆”。馆居面积虽不大,那四季之景色,无不令人感叹而敬畏仰慕。春天,三沈纪念馆呈现生命...

[百家杂谈] - 2022-09-29 19:29:07

猎鸭

民兵连长刘红旗天天骑着一匹白母马,肩上扛着一杆枪在公社的苇场里巡逻。每天他都沿着固定路线巡逻,先在苇场外的土路巡逻一遍,再沿着苇场里边的一条土路一直巡逻到海边。很...

[百家杂谈] - 2022-11-04 06:09:41

迎接2017年元旦作文,元旦作文200字

迎接2017年元旦作文,元旦作文200字 你瞧,教室里好一派气氛!远远望去就能看见五颜六色的彩带和灯笼,好看极了。 联欢会上,同学们表演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节目。有的表演了优美的舞...

[百家杂谈] - 2022-12-12 15:49:43

一份不寻常的访问记——记聋子访问瞎子

一聋子和瞎子,同庚同乡,又是高中同窗。前者姓张,是个半聋子,后者姓江,双目彻底失明的瞎子。年轻时,江瞎子的夫人美如鲜花,笑起来,微有红晕的两颊凸显两个不深不浅的酒窝,酒窝...

[百家杂谈] - 2022-10-06 10:55:29

东方、白沙之旅

受东方市作家协会和白沙县作家协会的邀请。今年立冬十月,我们临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们二三十人乘坐大客车。首先来到东方八所西海岸的下荣村吃了中午饭,观看了天妃娘的“圣...

[百家杂谈] - 2022-10-26 18:29:32

宁新路|一位先生的个性化生活

一位先生的个性化生活——著名作家石英记宁新路一个人每天要奔几十里地吃一顿午餐,且多年来风雨无阻地去奔这顿午餐,是这个地方的饭绝无仅有,是他在这城市无亲无故,还是他...

[百家杂谈] - 2022-11-17 10:49:06

韩荣光的故事

墨水河下游有个芦花屯,这儿地势低下,离大海近,村东头那栋趴趴屋就是韩老大的家。老两口生下一对儿女,风里来雨里去,这些年也渐渐长大了。韩荣光的故事就从这儿说起……芦...

[百家杂谈] - 2022-11-06 23:46:35

故乡的小镇

我常常在睡梦中,依稀听到故乡小镇的敲门声,“笃、笃、笃”,轻轻的,隐隐的,时隐时现。虽阔别故乡二十多年了,但水乡流动的如诗如歌的旋律,仍在心底里低吟浅唱。故乡在皖...

[百家杂谈] - 2022-11-09 09:54:44

元旦联欢会作文400字

元旦联欢会作文400字 这学期,我们班举行的最有趣的活动就是庆元旦联欢会。 元旦那天,班长通知下午要举行庆元旦联欢会,让我们做好准备。下午,教室里有说有笑,十分热闹。只...

[百家杂谈] - 2022-12-12 09:33:37

卅年前的中秋

中秋又至,卅年前那轮月仍如一面宝镜悬于今空,似一只眼,盯着我,盯着我的影子及我走过的岁月。1989年,我与郗被分到偏僻的乡村达丽中学任教。达丽初为管理区,后曾改称乡,但...

[百家杂谈] - 2022-11-02 16:31:08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否则会辛苦一辈子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过,人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这三个错误的出处是在《周易》子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

[百家杂谈] - 2019-03-02 20:38:25

一抹最美的夕阳红

裘缉星老师年已耄耋,早已退休,但在他暮年人生的征途上永远没有退休二字。生命不息,笔耕不止;尚存气息,歌唱不停;引领合唱,永不止息!2018年9月10日晚,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

[百家杂谈] - 2022-10-31 18: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