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章 > 百家杂谈 >

⭐嵌在梯田里的蘑菇房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嵌在梯田里的蘑菇房》,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嵌在梯田里的蘑菇房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五月,元阳是火的季节,处处热浪翻滚,“美丽家园”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走进了具有“世界奇观”、“人间仙境”之称的红河尼梯田核心区,旅游特色村哈尼古村寨——箐口。走在忽上忽下、时直时弯青石铺成的街巷上,仿佛走进神话故事里的一个远古部落。森林荗密、草木旺盛、溪流清清、天空蓝蓝,漆木大门蘑菇房,靛染黑布竹竿晾。门前劈柴的哈尼汉子,屋内绣花的哈尼姑娘,阳台纺线的老妇,街边玩耍的孩童,呈现出一幅安静祥和的远古乡村画卷。要不是谁家音响突然唱起著名歌星谭晶深情优美的《长街宴》,真以为穿越了呢!踏上哈尼梯田一级一级登天拖来彩虹当桌彩虹当桌摆成长街宴载剪蓝色天幕长席铺上桌布撒下彩云朵朵长街成花河乐作作一作……在这个地方听这首歌,感觉是如此亲切,因为箐口就是这首歌的娘家。哈尼人千百年生活的家园之所以被歌唱,不只是因为它有着“中华风度,世界奇迹”的哈尼梯田,更是因为当地政府正确的领导和不懈的努力。漫漫13年的申遗路,终于为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哈尼梯田,打开一条通向世界的路径。从此哈尼梯田走向世界,世界走进哈尼梯田。而政府依然为有着“大地雕塑”“世界奇观”的哈尼梯田做着不断的治理、保护工作。随着2013年“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在全州启动,元阳县委政府着力把箐口村打造成哈尼梯田旅游特色村。加大力度对有着“哈尼梯田的名片”之称、州级示范村的箐口投入大批资金,按照“建筑风格统一,建筑外观统一,建筑模式统一”的原则,聘请旅游、园林、规划、设计等各方专家对箐口进行二次规划。同时也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修建入村公路、村内道路、排水沟;搭建观景台、突出民族特色的水井、公厕、垃圾房。更是对村内的文化广场进行了提升改造,特别是巨星姜文在此拍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时留下的场址,也着力进行了修缮,供游客更好地拍照留念。截至目前,共投入建设资金796,77万元,完成哈尼民居房恢复改造206间,村内道路2822.6平方米(铺设本地毛片石),排水沟一条506.1米,入村公路一条800米,建成观景台(廊)3座,哈尼族水井5座(用本地毛片石建成,突出当地民族特色),公厕3座,木制垃圾房2座,建盖猪厩81间,牛厩35间……这是我在镇政府有关箐口的工作总结报告上看到的一串串数字,而当我走在箐口的巷道,或者站在文化陈列馆广场上时,那一串串数字仿佛变成一节节跳动的音符,在箐口的街头巷尾弹奏着欢快的乐章!历代靠锄头在梯田里刨食生活的哈尼族,在这欢快的音符中找到另一种生存方式。梯田里的稻谷、山坡上的黄豆、玉米、花生,以及水里的鱼虾,森林的野草、野果、野花都跑上箐口的街头唱起了主角,成了游客的最爱。勤劳智慧的哈尼人用灵巧的双手将这些原生态的谷物、鱼、虫、花花草草,做成哈尼族独特的美味,供来自山外的游客们品评,换取自己的劳动价值。曾为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靠弱小的身躯背过坚硬的钢筋水泥、砖瓦石块的哈尼妇女,如今在自家美丽家园里过着祖先做梦也没有梦到的美好生活。街巷两边漂亮整齐的土黄色墙壁、原木色大门、圆圆的茅草屋顶的房屋,看上去就像一朵朵大蘑菇。房子随山势而建,街巷也是忽上忽下,房屋也是上一簇下一簇。一簇房屋看上去就像一团蘑菇群,整个村寨就像一片蘑菇林。这种哈尼族独特的民居建设方式据传是:哈尼族祖先西斗梅烟创建的。祖先西斗梅烟看着站在狂风暴雨中用树叶遮身瑟瑟发抖的哈尼子孙,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白天夜晚都在想着怎样才能让哈尼族有个温暖的家。有一天他在森林里避雨,看见一朵朵大蘑菇撑开伞盖,而蘑菇下面的泥土却是干燥的,一群蚂蚁躲在下面避雨。一朵朵小小的蘑菇就能遮风挡雨,一朵朵立在风雨中的蘑菇美丽极了,从而受到了启发。他叫拢十个挤在树洞里的兄弟,叫齐十个缩在草窝里发抖的姐妹,一起商量决定建蘑菇一样的房屋。西斗梅烟教哈尼男人立起来的屋架,像树一样标直,他教哈尼男人和泥筑起的土墙,像石墙一样牢固;教哈尼妇女用竹竿和茅草编扎的蘑菇房顶草排,扎得像大雁的翅膀一样漂亮。住在九山九岭的哈尼人,看见一间间像蘑菇样的房子,不禁发出“萨啊萨!萨啊萨!(好啊!)”的喝彩声,从此就学着西斗梅烟的方法建蘑菇房。遮风挡雨、东暖夏凉的蘑菇房就这样被哈尼人一代代传承下来,虽然历经世世代代的演变,依然保存着状如蘑菇的独特风格。而今天的箐口哈尼族蘑菇房,已不再只是人畜遮风挡雨的场所,它是元阳县委政府为哈尼族投资、设计,人畜分开,水电、数字线、宽带、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整洁干净,更科学的“美丽家园”。而进入箐口哈尼族文化陈列馆,那一张张映入眼帘的照片,仿佛哈尼族农耕、生活、节日、祭祀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向我走来。哈尼族是个崇拜神灵的民族,把山石树木都视作神的化身。所以树神、寨神都成为他们祭祀的无与伦比的神灵,而每个祭神的日子也成了哈尼人最为期盼的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要数农历二月份的“昂玛突”,也就是歌唱家谭晶歌中所唱的《长街宴》了。“昂玛突”是祭祀寨神的活动,是哈尼族一年农耕生产全面开始的标志性节日,一般在农历二月第一个属龙日举行。节日这天村里的每家每户都做好一桌丰盛的饭菜摆在街上,篾制的饭桌一桌接一桌、一桌连一桌在村里弯弯的街道上延绵成一条长长的龙,故名长龙宴。长龙宴源于出生婴儿的人家和尚未生育的已婚夫妇,备下丰盛的宴席酬谢寨神和求子的一种活动。长席摆上街,邻村近寨的亲朋好友以及四方宾客都可以入席。宴席开始时,祭主“咪谷”向村民和来宾致祝词,众人开怀畅饮。在毕摩的《四季歌》中大家载歌载舞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寨神是哈尼族人心中的“力量之神”,创造并庇护着哈尼山寨的一切。把山石、树木、河流都当神来供奉的哈尼人,上千年、几十代人的爱护,也得到了这些神灵的馈赠,无论别处遇到怎样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哈尼山寨依然风调雨顺,青山常绿、溪水常流。哈尼人以神的力量崇拜保护着自然,让自然生态得到了合理均衡的发展,靠聪明智慧的头脑利用沟渠水的落差,发明创造了水碾、水磨、水碓等一系列加工大米等粮食的工具。在箐口文化陈列馆下方的水沟旁,依然完好地保存着哈尼先人的杰作,而且“哗哗”的流水依然带动着水碾、水磨的运转,远远地就能听到水碓“咚、咚”的舂米声。站在这海拔1700多米的箐口往下望,尽收眼底的是层层叠叠数百级乃至上千级的梯田,仿佛一道道天梯从山顶垂挂下来直抵山脚。这天梯般神奇的梯田里,我看到一个背背篓的哈尼族妇女走在深深的谷底。于高耸入云的大山间她显得那么渺小,然而正是这千万个渺小的哈尼人,历经1300多年、倾注几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垦殖的梯田,锄就的奇观,迎来了世人惊叹的目光。这时,一头水牛慢悠悠从坡下爬上来,站在路旁等它的主人,我们忙走过去拍照。过了好一会放牛的老倌才上来,气喘吁吁坐在一块石头上歇息。在和他聊起哈尼梯田时,他说这个美丽的家园是白鹇鸟为哈尼人选择的地方,并向我们讲起了哈尼族的迁徙史:据传,哈尼祖先来源于23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羌族,今四川省大渡河(哈尼语“诺玛阿美”)一带游牧,后因民族内乱与战争原因被迫逐渐南迁。在迁徙途中哈尼先民历经颠沛流离、九死一生的拼搏,住过平坝、跨过河流。在《哈尼阿培聪坡坡》中有这样的叙说:从前,哈尼爱找平坝平坝给哈尼带来悲伤哈尼在不找平坝子了要找厚厚的山林和高高的山场山高林密的凹塘是哈尼亲亲的爹娘尝尽迁徙路上万般苦难的哈尼先民,渴望一片山高林密、河流清澈的山坡休养、安居,给人们带来吉祥的白鹇鸟带他们找到了这个地方。从此哈尼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开始了用锄头雕刻大山的工程。哈尼老倌讲到这里,举目望望满山坡绿如玉带的梯田和嵌在梯田里的蘑菇家园,脸上现出幸福的笑容。告别哈尼放牛老人,顺着青石路来到了姜文房。一蓬蓬青翠的竹子掩映着一座蘑菇房,一个不大的广场向人们展示着,著名导演姜文昔日在此拍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热闹与辉煌。荗密的森林,瑰丽的梯田,古老的蘑菇房走进了电影,让人们记住了红河南岸的哈尼族村寨——箐口。森林、村庄、梯田、河流四素同构的哈尼村寨,原始森林的神奇,梯田的魅力,蘑菇房的独特,是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讲着哈尼族母语、穿着哈尼族衣裤的《诺玛的十七岁》走来了;《山间铃响马帮来》带着解放初期人民政府组织的马帮走来了;如白鹇鸟一样美丽的歌星谭晶,穿着漂亮的哈尼服装唱着哈尼歌谣、跳着哈尼舞蹈走来了;像金孔雀一样高贵华丽的舞蹈家杨丽萍,领着一大群孔雀、凤凰、白鹇鸟在箐口的街巷、稻田扯着白云、挽着山风,敲着锣鼓,将哈尼梯田渲染成了一个流光溢彩的大舞台!元阳县有19万亩的梯田大舞台,等着你的到来。

发布时间:2022-10-07 13:53

上述文字是💠《嵌在梯田里的蘑菇房》✨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迎接2017年元旦作文,元旦作文200字

迎接2017年元旦作文,元旦作文200字 你瞧,教室里好一派气氛!远远望去就能看见五颜六色的彩带和灯笼,好看极了。 联欢会上,同学们表演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节目。有的表演了优美的舞...

[百家杂谈] - 2022-12-12 15:49:43

宁新路|一位先生的个性化生活

一位先生的个性化生活——著名作家石英记宁新路一个人每天要奔几十里地吃一顿午餐,且多年来风雨无阻地去奔这顿午餐,是这个地方的饭绝无仅有,是他在这城市无亲无故,还是他...

[百家杂谈] - 2022-11-17 10:49:06

东方、白沙之旅

受东方市作家协会和白沙县作家协会的邀请。今年立冬十月,我们临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们二三十人乘坐大客车。首先来到东方八所西海岸的下荣村吃了中午饭,观看了天妃娘的“圣...

[百家杂谈] - 2022-10-26 18:29:32

“三沈”四季

秦巴腹地,龙凤呈祥的古城汉阴,建有一座享誉世界,俊逸千秋、万代流芳的“三沈纪念馆”。馆居面积虽不大,那四季之景色,无不令人感叹而敬畏仰慕。春天,三沈纪念馆呈现生命...

[百家杂谈] - 2022-09-29 19:29:07

韩荣光的故事

墨水河下游有个芦花屯,这儿地势低下,离大海近,村东头那栋趴趴屋就是韩老大的家。老两口生下一对儿女,风里来雨里去,这些年也渐渐长大了。韩荣光的故事就从这儿说起……芦...

[百家杂谈] - 2022-11-06 23:46:35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否则会辛苦一辈子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过,人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这三个错误的出处是在《周易》子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

[百家杂谈] - 2019-03-02 20:38:25

元旦联欢会作文400字

元旦联欢会作文400字 这学期,我们班举行的最有趣的活动就是庆元旦联欢会。 元旦那天,班长通知下午要举行庆元旦联欢会,让我们做好准备。下午,教室里有说有笑,十分热闹。只...

[百家杂谈] - 2022-12-12 09:33:37

猎鸭

民兵连长刘红旗天天骑着一匹白母马,肩上扛着一杆枪在公社的苇场里巡逻。每天他都沿着固定路线巡逻,先在苇场外的土路巡逻一遍,再沿着苇场里边的一条土路一直巡逻到海边。很...

[百家杂谈] - 2022-11-04 06:09:41

故乡的小镇

我常常在睡梦中,依稀听到故乡小镇的敲门声,“笃、笃、笃”,轻轻的,隐隐的,时隐时现。虽阔别故乡二十多年了,但水乡流动的如诗如歌的旋律,仍在心底里低吟浅唱。故乡在皖...

[百家杂谈] - 2022-11-09 09:54:44

我与村子

一夜里做梦。有些梦生动古怪,许多是关于村子的,在老家的老地方,我醒来后觉得这样的梦蕴含着几分诡异,有时是那么逼真,实景与实地对应。一个小村子,三十户人家,全是一个...

[百家杂谈] - 2022-09-23 18:27:37

一抹最美的夕阳红

裘缉星老师年已耄耋,早已退休,但在他暮年人生的征途上永远没有退休二字。生命不息,笔耕不止;尚存气息,歌唱不停;引领合唱,永不止息!2018年9月10日晚,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

[百家杂谈] - 2022-10-31 18:44:25

莺歌海断想(三章)

盐与诗站在莺歌海一派波光潋滟的盐场,涨潮时,只见盐田纳水闸口尽情地敞开着,接纳滚滚而来盐度较高的海水。有容乃大,有蓄乃多啊。我想,我们的诗,是否也应有敞开接纳生活的...

[百家杂谈] - 2022-10-26 13:51:39

毛项峡谷探险

早就听说毛项是一个大峡谷,在陕北黄土高原上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之说,陕西省志丹县双河镇毛项村是我工作过八年的地方,我那时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一奇观。带着这个疑问,...

[百家杂谈] - 2022-10-25 17:44:12

卅年前的中秋

中秋又至,卅年前那轮月仍如一面宝镜悬于今空,似一只眼,盯着我,盯着我的影子及我走过的岁月。1989年,我与郗被分到偏僻的乡村达丽中学任教。达丽初为管理区,后曾改称乡,但...

[百家杂谈] - 2022-11-02 16:31:08

【刘辉(文军)京味儿散文】“布头”坎肩今犹在

“布头”坎肩今犹在——卖布挑子细闻摇鼓觅辙声,揣摩布头论斤称。一肩风尘挑担起,一件童衣难舍情。寻常家里过日子,除了张罗吃喝,得空儿还要置办一家老少浑身上下里里外外...

[百家杂谈] - 2022-10-29 14:43:04

一份不寻常的访问记——记聋子访问瞎子

一聋子和瞎子,同庚同乡,又是高中同窗。前者姓张,是个半聋子,后者姓江,双目彻底失明的瞎子。年轻时,江瞎子的夫人美如鲜花,笑起来,微有红晕的两颊凸显两个不深不浅的酒窝,酒窝...

[百家杂谈] - 2022-10-06 10: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