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夜幕渐渐降临了,S城华灯初放,汇成了一片灯火的海洋。我推开蜗居临街的小窗,眺望璀灿的万家灯火,伫立良久。我们学校这幢五层楼宿舍,座落在闹市中,入夜就能望见不夜的S城那繁星般的灯火。
今天是周末,学生都放假回家了,我也不用去教室照看晚自习,难得休息一下。妻带着女儿回娘家看外婆去了,外婆住在城外,母女俩明日才能回来。
我在家里闲着,无心备课,又不想批改作业本,显得分外无聊。算起来,从师院毕业分配来这所学校已有十来年了,我同常人一样,沿着生活的轨迹,恋爱结婚,娶妻生子,生活似乎如一只小船,驶进了平静的港湾,波澜不惊,没有激流险滩,浪花也难飞溅。每天我从家门到校门,又从校门到家门,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起早摸黑,周而复始,工作琐碎。这些年,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有喜悦而更多的是压力和烦恼,你必须为完成下达的及格率优生率升学率等等指标去努力拼搏,以至弄得身心疲惫,华发早生,家务事分担不了,妻儿也照顾不上。此刻,我才体会到人们历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或者摆渡的艄工是多么的切贴。蜡炬成灰泪始干,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而艄工送走了一船船过客,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乘客远走高飞,自己依然在渡口孤独地守望。或许,这也正是教师的职责和价值之所在。
想到这里,我不禁怀念那充满朝气、激情和幻想,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可惜那幸福的学生时代,如同小鸟般飞去,再也不回来。自从参加工作,踏入社会,面对生活的磨炼,我似乎一年年激情不再、幻想全无,是变得更加成熟或是庸庸碌碌?自己都弄不明白,有时竟不禁怀疑当初报考师范的选择,是对或是错?
(二)
我随手拿起当天的报纸翻翻,教师节快到了,看看有没有值得浏览的消息,在头版下面有一条醒目的标题一下子吸引住了我的眼睛:《巴山红梅》,我不由自主看下去。这篇长篇通讯,记的是省模范教师、共产党员兰小萍志愿从城市奔赴农村,扎根大巴山革命老区十余年,艰苦办学,热忱为边远深山的孩子和乡亲服务的优秀事迹。兰小萍,好熟悉的名字,难道是她吗?我迫不及待地读下去。
大巴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人烟稀少,农家分散,中心小学又远,山里的孩子上学极不方便,近的要走五、六里,远的要翻越七八座大山,爬山涉水,往返几十里,有时还会遇到野兽出没。遇到刮风下雨的日子,山路崎岖陡峭、泥泞难行,孩子们稍不留神就会跌下深沟悬崖,非常危险,不少家长干脆不让小孩上学,留在家里帮着做家务、干农活。看到山里的孩子上学这么艰难,兰小萍十分着急,为了普及教育,把文化科学知识带到山村,在县城中学任教的她,多次向党组织申请,要求到深山中最边远的两个自然村白云寨和寒山村去,新办两个村小教学点,隔天轮流教学,方便那儿的孩子就近入学。看到她态度那么坚决,组织上终于批准了她的申请,还鼓励兰老师要像大巴山上的红梅,经得起严寒风雪,绽放在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土地上
从此,白云寨和寒山村孩子再也不用为上学发愁,学校办到了家门口,村寨里响起了琅琅读书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乡亲们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教学点是一个教师的学校,工作繁重,生活艰苦,班级里几个年级十几二十名学生聚在一个屋檐下,课程不同、进度不一;兰老师还要教语文、算术、音乐、体育、自然等好几门功课,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她不仅要自己煮饭,习惯长期吃苞谷红薯土豆等杂粮,还要为学生们热饭烧开水,护送年幼的学生平安回家。兰老师隔日来往穿梭于两个山村,无论风霜雨雪、炎炎烈日,都挡不住她坚实的脚步。
这些年来,兰小萍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执着坚守,从没动摇。她脚下的鞋子不知磨破了多少双,手脚上也不知打上了多少茧疤!为了贫困学生也能上学,她用自己不多的工资代缴学费,赠送课本文具,从不声张,不知有几多!而自己省吃俭用,甘守清贫
在党的关怀和当地群众的热情支持下,经过兰老师的不懈努力,白云寨和寒山村的乡村义务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绩,适龄儿童全都入学,在县里名列前茅;一批批优秀毕业生先后考上了县里的中学,后来还有不少考上大学的。山村里飞出了金凤凰,结束了大山里没有中学生大学生的历史,这些农家的孩子走出了大山,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兰老师还在村里办起了夜校,许多当了多少年睁眼瞎的乡亲,也摘下了文盲的帽子,开始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山村一年一年变了样。
兰小萍老师发挥她的艺术特长,这些年发现培养了好些文艺新苗,她创作编排的讴歌革命老区巨变的舞蹈《红日照巴山》,喜获省里汇演大奖;她整理改编的民歌新唱《盼红军》,从县里唱到了专区,从专区选送到省里,一直唱到了北京,喜获金奖,还上了电视台,使大巴山革命老区儿女声名鹊起。每当一个小男孩和一位清秀的小姑娘走上舞台,用清脆的童声,饱含深情地唱起四川民歌《盼红军》时,那优美动听的歌声,总是引来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正月里采花无呦花采,
采花人盼着红哟军来,
采花人盼着红哟军来。
九月里菊花艳哟在怀,
红军来了给哟他戴,
红军来鲜花给哟他戴
在北京,几位观看演出的、当年从大巴山革命根据地拼杀出来的老红军,聆听到这熟悉的歌声,回想起那峥嵘的岁月,竟感动得热泪盈眶。
兰小萍老师勤勤恳恳为革命老区的人民服务,无怨无悔、奉献青春,赢得了孩子们的热爱和乡亲的尊重,人们称赞她是大巴山里的一株红梅
读着这感人的通讯,我思绪万千。眼睛似乎也变得模糊起来,兰老师那不平凡的事迹令我感动、赞叹,又自愧不如;而文章中主角的名字,更令我难以置信。世上真有这般巧合的事,难道真是她吗?我不禁自问。
在通讯的右下角,还刊登了一幅记者拍摄的照片,拍的是一所群山环绕的乡村小学,在周边开满野花的简陋的泥地操场上,一位教师模样的姑娘正和一群孩子在跳绳,阳光洒满了山村,师生们显得那么活泼欢快,那熟悉的模样,正是久违的她,我的好同学兰小萍,看去她依然年轻,眉清目秀。十多年了,岁月的风尘依然隔不断我对往事深深的怀念,回首过去,令我喜悦和惭愧交织,几段铭刻在记忆深处的往事,瞬间又浮现在眼前。
(三)
那一年的秋天,我从乡下考入了著名的S城师院。S城师院座落于嘉陵江畔,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名师荟萃,是求学的好地方。
时值九月,盛夏虽过,S城天气依旧那样炎热。一个周末的下午,同学们三三俩俩相约去嘉陵江边游泳。我这个农村孩子自幼喜欢游泳,家乡的堰塘、河渠几乎游遍了的,如今看见这碧绿平静的江水,简直心花怒放。我很快下了水,在江边游了一阵觉得不过瘾,就径直朝中流游去,快到江心了,不料驶过一艘轮船,掀起半人高的浪花,波浪一波一波涌来,我不慎吃了两口水,心里慌张起来,想换口气,谁知又一个浪头袭来,打得我晕头转向。我慌忙朝岸边泅去,正在此时,一股钻心的疼痛涌上来,左腿一阵痉挛不听使唤,糟糕,抽筋了!我又急又慌,江水推着我往下冲,我挣扎着往岸边游去,却无济于事,左腿如同挂了沉重的铅块,拖着我往下沉。完哪!我想,求生的欲望驱使我顾不得面子了,于是我拼命地喊:救命哪,救命!
听到我的呼救声,好几位同学都朝我游过来,而最先到达的却是一位女生。她打老远就朝我喊着:不要慌!她距我不算近,可我觉得她仿佛像一条伶俐的鱼,一刹那间就游拢了。她让我一只手搭在她肩头上,另一只手划水,她游着蛙泳,带着我顺水斜插着往岸边游去,另有两个男同学游在后边护着我。终止上了岸,我精疲力竭,又觉得丢尽了脸,好没面子,十分羞愧,坐在沙滩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救我那个女生,身着青色泳衣,身材修长,望了望我,见无大碍,就转身离去,沙滩上留下了两行她清晰的脚印。令我惊奇的是,她,看去十分秀气的姑娘,竟游得这么好,速度这么快!
事后,院里宣布,禁止学生私自下河游泳。而我,也发誓再不去那暗藏杀机的嘉陵江了。
几经打听,我的救命恩人是音乐系的女生,大名兰小萍,也是同年考入的。对她,我既感激又敬重,后悔当初连一声谢谢的话都忘了说。
(四)
大二时,我报名加入了院里的学生业余社团《绿叶》文学社,有时参加文学社的活动,偶尔也能在文学社编辑的小报《绿叶》上,刊发一两块不起眼的豆腐干小稿,始终没有大的建树,我抱着向师兄师妹学习的态度,倒也无所谓。
七•一前夕,《绿叶》出了一期向党献礼的特刊,上边佳作荟萃,其中有一首长诗《致远方》十分醒目,作者署名红梅。长诗文情并茂,令人喜欢。诗中写道:
去远方的路纵然漫长崎岖
荆棘满地,群山逶迤,
追随您母亲,
我无怨无悔,百折不回
后来社友告诉我,红梅就是兰小萍的笔名,她的文章不时出现在《绿叶》上,令人刮目相看,简直称得上院里的才女。联想到毕业后,她矢志不渝,响应号召,奔赴远方扎根边远山区,原来她早有此番志向了。
(五)
这一年,师院要隆重举办红五月文艺汇演,各系都得拿出几个像样的节目汇报展示。我就读的数学系无奈男多女少,大家自嘲,学数学的,逻辑思维强,艺术细胞少,才艺欠佳。系里选定了苏联革命歌曲《共青团员之歌》作为大合唱节目,排练了两次,总不到位。时间又紧,系团委决定到音乐系延聘外援来指导训练,音乐系的老师推荐兰小萍同学来帮助我们,那阵子她在师院已小有名气。
兰教练果然身手不凡,她先听了我们演唱三两遍,根据我们每人音质音色特点,分为了高音部,中音部和低音部;她又简约地介绍了这支诞生于苏联卫国战争烽火中的革命歌曲的背景,要我们认真体会,唱出在祖国危难之际,共青团员们拿起武器,踏上征途,告别亲人,义无返顾去保卫国家,那种激昂悲壮的感情。在兰教练的指导下,我们临阵磨枪,抓紧排练了好几个晚上,不断改进,大有起色。演出前,她还设法从我院的军民共建单位附近驻军某部借来了军装,让大家化妆彩排,果然令我们士气大振。此节目在精彩纷呈的汇演中荣获了二等奖,十分不易,令全系师生欣喜不已。
兰小萍参选的节目,是演唱歌剧《江姐》的选曲《红梅赞》。当金丝绒大幕徐徐拉开,身着红毛衣,兰旗袍,披戴白围巾的江姐步入前台,舞台背景大幕上显出了漫天飞雪中的灿烂红梅,一曲高亢动听的歌声立刻响彻大厅: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踏,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会场上开始鸦雀无声,继而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台上台下,千人同唱起《红梅赞》,那场面是何等的热烈震撼
不知不觉中,我深深地暗恋上了兰小萍,在我眼中,她是校花,一束鲜艳的红梅花。
(六)
时光如嘉陵江的流水,逝者如斯,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几年的师院生活就要结束,眼看就临近毕业了,我们即将迈向社会,开始新的生活,那种喜悦和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今年的毕业生分配形势喜人,留城的名额不少,各地来院里抢毕业生的,络绎不绝。艺术类的毕业生尤为紧俏,往往十多个单位争夺一个名额,开出的条件一家比一家优厚。院里扩招,也急需师资,各系都有留校指标。边远山区的教育部门,也渴望得到我院的人才支持,但那属双向选择,绝对需要毕业生本人志愿申请才行。
我的几位室友死党,知道我暗恋着小兰,就鼓动我说,还不抓紧,人都要飞走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快争取把恩人变成爱人。言之有理,我决定付诸行动,对她表白表白。
那是一个温暖的五月之夜,月光如水,槐花飘香,在音乐系琴房外的林荫道上,晚风中传来了时而激越时而轻快悠扬的琴声,而我久久徘徊,忐忑不安。我特地买了一本装帧精美的笔记本,准备送给她,在笔记本的扉页上,抄录了一首《诗经》中《关睢》一诗的片断: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用意当然再明显不过,我欲借此诗表达对她的赞美,也表示对她的爱慕和追求。
终于等到小兰练琴完毕走出来,我鼓足勇气迎上去喊住了她,对她讲,快毕业了,要送她一件小小纪念品,务请收下,说着郑重地递给了她。我又说,我们能不能做个朋友?
兰小萍眼里闪着光,愣了一下,没有拒绝,也没有立即回答,大家沉默了一阵,我还想说甚么,可是早先温习好的一大套辞令,此刻却忘得一干二净,我侷促不安起来。这时,兰小萍忽然问我:你愿不愿意和我一道报名去大巴山?事发突然,我不知怎样回答,只好说,我还没考虑好,于是就匆匆告辞了。
(七)
这一夜,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小兰给我出了一道也许比当年数学家陈景润先生面对的哥德巴赫猜想还要高深的难题,不知有没有解?
我来自农村,十年寒窗,一步步熬到今日,也不容易,乡亲父老都以我为荣。如今,眼看将跃出农门了,我又放弃留城机会,回到山里去吗?虽然回到农村并不可怕,我生于斯长于斯,多年前早已习惯了乡村的清贫日子,但说实话,我更向往能留在城里工作,城里的物质生活条件,工作环境远非农村一时可比的。然而,我明白,如果我不报名申请去边远的大巴山,我将永远失去她我心仪已久的姑娘我左右为难啊!
在毕业前夕那段不平静的日子里,我们又几次相约,激烈交锋。兰小萍告诉我,她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同时也报名申请去大巴山区工作。我劝她考虑问题要现实一些,何苦理想主义色彩这么浓厚?依她的条件,无论留校或分配到S城一个理想的单位,她都是热门人选,而到山区去,对她来讲,真有点大炮打麻雀大材小用。
她不赞成我的观点,批评我留恋大城市,没有理想,忘了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培养,忘了大学生的责任,只考虑个人的前途我心里不服气,但也说服不了她,只能说,留在城里工作,也是国家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不欢而散,我心情沉痛了好久。
我的死党兄弟得知事情如此结局,笑我恋爱还没开场,就闪电般快结束了,该记入世界吉尼斯大全!也劝我不要沮丧,江山和美人难以兼得,人各有志,没法强求,劳燕分飞,顺其自然吧!
(八)
六月,师院召开了隆重的毕业生欢送会,会场洋溢着一片热烈的、喜气洋洋的气氛,同学们真诚地感谢母校感谢老师的辛勤培养,互道珍重,同窗数载,依依难舍,不少同学泪流满面,场面感人。
毕业生分配方案已公布,多数同学分配到S城及省内的中学及中专,有七、八位同学留校任教,还有十几位同学响应党的号召,立志支援边疆及大巴山老区的教育事业,也得到批准。我如愿留在了S城,分配到一所有名的中学,理应高兴却心事重重高兴不起来。
主席台上坐满了院系领导及教师代表,即将奔赴边疆和大巴山的十几位毕业生,胸前佩戴着大红花,坐在主席台前排。当大会主席宣布,下面请毕业生代表发言,兰小萍从容地走到了麦克风前。不知何时,她的一双长辫变成了齐耳短发,显得精神抖擞,分外伶俐,我屏息着聆听她的发言:
我愿做一颗红色的种子,深深扎根于人民的沃土之中,生根开花,为改变大巴山革命老区的面貌,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出宝贵的青春
兰小萍的发言,不时被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打断,她似乎变得更加高大,而我却自感卑微渺小。
欢送会结束后,兰小萍等七八位奔赴大巴山的同学,随即鱼贯而出,在师生们的夹道欢送下、在噼哩啪啦的鞭炮声中,登上了早停在礼堂外的当地政府派来迎新的两辆面包车,她们的行李早已装载在车上。当面包车徐徐启动时,我拼命拔开人群,冲到车窗前,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紧紧握住她的手,衷心祝福她一路平安,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她也祝我万事如意,莫虚度年华。
汽车渐行渐远了,兰小萍从车窗里探出身子,向我们不停挥手的俏影,还久久留在我的记忆中。
(九)
读着这篇感人的通讯,回想起那并非遥远的岁月,我不禁百感交集啊!十余年来,我呆在S城,生活条件学校环境比起农村山区,相对较好,但事业上缺乏进取心,以至虚度年华,碌碌无为,真是惭愧啊!如今有了家室,为人夫、为人父,重任在肩,还老暂住在学校的临时宿舍里,岂是长久之计?我还得东拼西凑,倾其所有,交了首付,办好按揭,购一套两居室商品房才行。而那样一来,我又将被套牢,要当二十年的房奴了!当初觉得城里好,城里生活其实也不易,我这个现实主义者,真得面对现实,为了事业、家庭、为了房子,在三尺讲台上继续埋头打拼!
望着窗外如繁星般的万家灯火,我仿佛看见遥远的大巴山巍巍群山中,一树红梅迎着风雪傲然怒放,那朵朵绽放的殷红的花朵,不正是她青春的火焰在燃烧吗?
重庆杨家坪中学赵定华
发布时间:2023-01-01 05:38
上述文字是💠《巴山红梅》✨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酒客陶杜康沿着木梯从左侧小心翼翼地登上斗酒台时,身着浅灰便装的吴量久正把他的乾坤琉璃八宝盏一字儿六个摆在石桌上。两人这是第七次斗酒,斗酒而已,似乎毫无来由。 陶杜康...
叮铃铃,叮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打破了乡村夜晚的宁静。已经熟睡的张大爷赶紧拉亮电灯,披上铺在棉被上的军大衣,翻身下床,去到相距一二米的柜台边接听电话。他生怕...
玫忙碌了一天,但她不开心,因为在她工作的地方,有许多许多勾心斗角,上班的繁重工作,回家的家务,孩子的学习,已经让她喘气不止。加班,晚上管孩子,做早饭,让她的睡眠减...
随着上课铃声的敲响,张老师夹着课本走进教室。这一节他要给同学们讲《乌鸦与狐狸》,这让他有些为难。几十年前,老师给他讲这一课的时候,狐狸是个反面教材,代表着耍尽阴谋...
一 桃花还未开放,掠过的只是风的叹息。 若干年后,路凡凡终于可以仰首挺胸地走进校门了。在此之前,他唯一能做的是耷拉着肩,低着头,看着门卫十步一回头地走进校园,即使在...
(八) 狄柠痛苦的闭上了双眼,冷冷的看着愣住的蓝妃,忽然挥剑刺向了她。出乎他的意料,蓝妃这次竟未反抗,任由利剑刺进她的胸膛,她手中的那把匕首叮的一声掉到了地上。 王...
再次见到我的朋友阿福的时候,他刚刚出院。 阿福是一家公司职员,薪水还不错,后来,不知怎么迷上六合彩,就是那种变相赌博性质的六合彩,他们叫做买码。阿福迷上了买码,就日...
天气晴朗。 我独自一人向世界之窗走去。 世界之窗省城著名景点。是省城的名片。是省城的窗口。 我已经去过多次。 我每去一次,总有心动的感觉。 我走到世界之窗。只见公园里游...
三十四、 从下乡运动开始已经过去了6年时间。1975年的1月份我这个遭了霉运的上海无知青年正式踏上了与可怕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征程,我与地主老财的农民儿子将结合,一头扎进苦难...
(接上集) 中秋节,几个哥们在我的值班室一边打牌,一边侃(吹牛)乐子,每一个人的脸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封条,那胡闹的劲儿恨不得将地球的揭开。突然,一声大吼你们这是干什...
(写不能说的话,写哑凌不能诉的冤,欺天大冤,没人信,没人懂) 哑凌那穿越时空的爱情,找不到天长地久的理由,一幕幕伤心,一幕幕难受,心中的伤痕,话语的相送,是什么让自己流...
堵嘴 某镇有一所中心小学,由于师资力量雄厚,把村小的学生都吸引过来,成了生源充足的学校。别校的老师都削尖了脑袋挤进来,那校长的位置可谓是天鹅肉,谁都想不择手段坐上来...
蓝蓝的天空 正在做那种幸福满满,要讲又不太记得的梦之时,李东的电话又打了进来,摁掉!因为破坏了我的好梦,我总是没被幸福留住,可能就跟这有不同程度的阴翳! 刚洗好脸,...
1 7月11日期末考试一结束,我就匆匆离开了学校,连那天晚上学校的期末大会我都没参加,因为我在7月12日要去长沙报到参加首届湖湘教师写作夏令营活动,时间确实有点紧。 7月12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