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清官,然而并非是所有的清官都可以安享晚年,今天就来说说刘墉之父,大清重臣,刘统勋堪称一代清官,为何会被乾隆抄家?
大家都知道宰相刘罗锅吧,刘罗锅本名刘墉,和痴肥胖子纪晓岚一个德性,只会附和,从来没有干才的气质,刘墉完全是靠拼爹才得来的官位,如果没有刘墉老爹的拼死拼活和超级不要面皮的打拼出来的一条光明大道,刘墉这个微驼的,怎么能顺利入朝拜相,乾隆对纪晓岚一向是嗤之以鼻,因为他是外貌协会的,对纪晓岚动不动就破口大骂,肯定对相貌不咋地的刘墉,也没啥好感,为什么给官做,还是看了刘统勋的面子。
刘统勋出生于我国陕西的一个县城当中,爬出生的家庭生活条件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在当时他的父亲是朝的。不仅仅他父亲是当官的,听说从他的爷爷那一辈开始基本上都是当官的。在当时,它不仅仅是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据说他的家里人还非常的喜欢读书,可以说他出生于一个之家,自然而然,他受的教育也是非常好的。
后来他通过考试考取了进士,刚开始进入官场的他只是被选去做修改书籍的。并没有很大的作为,后来时期有统勋就被提拔成詹事等职务。在1736年的时候,把刘统勋提拔为内阁学士,并且派他和去浙江学习治水之法,一年之后,他的母亲突发疾病去世,在古代,对于孝道看的比较重,一旦家中有亲人去世,尤其是父母去世,作为子女,无论在哪里都必须赶回家守孝。所以当时刘统勋因为母亲的离世,他无法担任官职,于是辞官回家守孝。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刘统勋这一个人是非常有孝心的,能够为了母亲的守孝,毅然决然的辞掉官职。
两年之后,他替母亲守孝守完了乾隆就把他从家乡照回来,继续担任官职。当时他被乾隆皇帝任命为左都御史,这个官职主要是负责监察百官的言行。在担任这个官职的时候,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相谏皇帝。据说在当时他担任这个官职没过多久,他就发现当时大学士张廷玉和尚书有猫腻。他当时和乾隆皇帝是这样讲的:张大人是三朝重臣,皇帝,您对他器重一点,这是在所难免,但是如今你就不能够再提拔他了,因为他在朝中的地位已经够高了,并且在朝廷之外已经有人对他颇有意见,如果您再次提拔他的话,会惹来更多事非。至于尚书,由于他在朝廷当中的权力过于庞大,与至于他说什么其他大臣纷纷跟随。面对这种现象,我觉得皇上您应该批评一下,让尚书大人知道自己的错误。
当时乾隆皇帝看到刘统勋这两个奏折之后,非常的高兴,觉得他这个人是一个当官的好苗子,居然可以不畏朝廷两大重臣的权利。当时乾隆皇帝害怕那两位大臣由于刘统勋指出了他们的过错,心里不快,于是他故意在朝廷之上说出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那就应该高兴,这才是君子所为。从那以后,刘统勋敢于直谏的威名,在朝廷上下都传开了。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乾隆皇帝对刘统勋更加重用。又加上之前他派刘统勋去过浙江学习治水之道,所以在后来山东发现了水灾的时候。乾隆皇帝首先想到的一个人物,那就是刘统勋。仪式就把刘统勋派到当地去缓解水灾。刘统勋到那里之后,他立马展开了救灾工作。通过开挖新的河道疏解水流。很快就使得山东城内的水纷纷流入大海,防止了水灾。后来,刘统勋因为这件事情有功,被升为了刑部尚书。
据有关书籍记载,刘统勋当官40余年,他没有贪污过一两银子。在这40年间,他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做事情,这也难怪,在当时他能够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当然乾隆皇帝重用他并不仅仅因为他这个人有才能。还有就是乾隆皇帝每次任命他担任的官职,他都能够完成的很好。
乾隆帝对刘统勋的评价非常高,“十余年黄阁,总兼部务仍叶,遇事既神敏,秉性原刚劲,进者无私感,退者安其命,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统勋乃不愧真宰相”。刘统勋确是是一代名臣,更是一代清官,然而在他生前,乾隆帝曾将其抄家,全家打入监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发生在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6年。这一年,清朝西北边疆地区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本归降清朝,被封为亲王的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乾隆帝闻讯后,立即调兵遣将,同时派刘统勋前往陕甘办理军需事务,“永常现有交办事件, 不能专办陕甘总督事务, 著刑部尚书刘统勋驰驿前往, 协同办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阿睦尔撒纳率军袭击清军,清朝前线主将班第、鄂容安兵败自杀,萨喇尔被俘,几乎全军覆没。身为西路定西将军的永常赶紧率军撤往巴里坤,由于担心兵力不足,他向刘统勋求援,要求将陕甘的军队调往前线。刘统勋得知前线军情紧急,于是给乾隆帝上了一封奏折,没想到却引火烧身。
刘统勋奏折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皇帝允许大军撤到哈密,以图后计。然而由于交通问题,乾隆帝还没有得到班第、鄂容安兵败自杀的消息,因此他非常生气,指责“刘统勋作此种种乖谬之语,贻误军事。且班第等在伊犁系办理军务大臣,刘统勋并不与永常亟谋安接台站,竞奏请退回哈密,而置班第等于不问。”
最后乾隆帝决定严惩刘统勋等人,“刘统勋著革职,孥解来京治罪。伊子刘墉亦著革职,孥交刑部。永常子额勒登额著革职,在军营效力。永常、刘统勋在京诸子,并著孥交刑部。所有各本旗籍及任所赀财,并著查出,为偿补军需马匹之用。”不仅刘统勋被免职治罪,他的儿子刘墉以及在京的儿子全被逮捕,下到刑部大牢之中。
此外,乾隆帝还下令抄家,将刘统勋家的财产全部充公,“为偿补军需马匹之用”。就在刘统勋全家命悬一线之时,乾隆帝在十六天后,又发布了一道圣旨,“刘统勋在汉大臣中,平日尚奋往任事,朕于万无可宽之中,求其一线可生,予以自新之路。刘统勋著从宽免其治罪,发往军营,交班第等,令其在司员内办理军需,效力赎罪。”
乾隆帝很快就得知事情的详细情况,之后彻底赦免了刘统勋一家,于乾隆二十一年六月,再度任命其为刑部尚书,负责治水工程。此后,刘统勋的仕途还算顺利,一直做到领班军机大臣,成为清朝的第二号人物。即使像刘统勋这样的清官,也难免会被治罪,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发布时间:2023-04-17 08:44
上述文字是💠《刘墉之父,大清重臣,刘统勋堪称一代清官,为何会被乾隆抄家?》✨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清宫戏中,庄妃与多尔衮的绯闻向来是热点之一,毕竟这两位都是大清王朝开基立业中重要的人物。将他们牵扯到一起的关键人就是清太宗皇太极,他是庄妃大玉儿的丈夫,是摄政王多...
在封建制度下,最高的行政长官应该是宰相。这一官职的职责是辅佐君王、掌管国事,具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威。那么丞相和宰相是一回事吗?谁的权利大一些? “宰相”和“丞相...
杜暹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史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杜暹简介。通过杜暹简介得知,杜暹是河南濮阳人。虽然,不知道杜暹的出生年月,但是史料明确记载了杜暹卒于公元740年。杜暹年...
每天夏天的时候天气都是最为炎热,随着工业的发展在现代有了空调能够很轻松的度过夏天,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衣服都是穿的非常严实,那么古人都是怎么避暑呢? 然而我们看到的却并...
一个棺材一般只葬一个人,就算是有其他陪葬者,也不会与人挤在同一个棺材里,可是汉代的这个墓穴出土的棺材却是个例外。 广西合浦县曾挖掘过一座汉墓,出土了众多陶器、青铜器...
说起被废的皇后,历史上一般都比较命运凄惨,但是明朝的这位废后,却有着很高的地位,甚至皇帝朱祁镇朱祁钰对她都毕恭毕敬,那么她到底是谁呢? 翻阅《明史·后妃传》,其中有...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中,唐朝的唐太宗可以说是堪称一代明君,可是他却有一个一辈子的污点,那就是玄武门之变,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李世民登上皇位并不轻松。...
你真的了解乾隆和他的弟弟吗?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雍正最小的皇子弘曕由于生在圆明园中,因此他的乳名就叫“圆明园阿哥”。乾隆皇帝弘历对这个弟弟非常喜...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承乾、李治和李泰,其中李泰是他最为喜爱的儿子,后来李泰也被封为魏王,那么李泰生平如何呢?争夺太子之位失败的李泰结局如...
在1804年的时候,拿破仑在法国加冕称帝,此时古老的东方中国正是嘉庆皇帝的朝代,两个素未谋面的帝王之间尽管隔着很远,但是因为拿破仑的一个举动,却帮助了中国。 这是怎么一...
三国时期是我国一个分裂的战乱时期,虽然天下三分,但是三位主公名义上却只是之前的官职,并没有人敢自称皇帝,曹操势力庞大,兵多将广粮草充足,也没有以皇帝自居,这是为什...
导读: 明孝陵算是南京名气最大的景点了,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陵,从建造之日起,种种谜团就层出不穷,至今不得其解;今日小游就带您深度了解一下这里面的传奇的故事:...
在我国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礼崩乐坏,一时间,诸侯等贵族僭越礼仪,私自使用天子礼仪。同时,由于诸侯王们的相互攀比,中国的厚葬之风开始盛行,随之而来的是盗墓活动...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传奇的人物,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堪称是最长寿的老人,李庆远到底活了多少岁?为什么一直被质疑? 二十世纪三十年的,中国最牛的老人去世了,对此《纽约时报》...
北京在元代时期俗称元大都。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
秦始皇,名嬴政,由于历史记载不详,这位千古帝王究竟是纯正的皇室血脉,还是丞相吕不韦和赵姬的私生子,史学界莫衷一是,争论不休。 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里,对秦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