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万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熙来攘往。
人气超旺的省区展馆浙江馆内,当灯光幽暗,丝竹音乐响起,一口直径8米,高3.2米的龙泉窑青瓷莲花巨碗从半空缓缓下降,随着高科技多维演示的引领,碗内演绎着长江流域五千年文明的时光之旅。
代表浙江文化核心元素的龙泉窑青瓷,让人重温起千峰翠色,或雨过天青,或梅子初青,或春茶吐绿,或湖水映碧,或如冰似玉的釉色;素淡高贵,简约质朴,精致优雅的器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江南韵味。
随着近几年中国文物回流潮的涌动,以及世博浙江馆对历史记忆的唤醒,龙泉青瓷在回流文物中占极高的比重。
明初期,再续青瓷辉煌
文献记载,龙泉窑烧造地点在处州(即现丽水市)龙泉县一带,开创于三国两晋,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南宋至元属鼎盛时期,为宋代六大窑系之一,衰于明,终于清代康熙年间。
宋元为龙泉窑鼎盛时期已属共识,无论中外博物馆还是浙江龙泉当地的古窑址都有丰富的藏品、标本。1991年9月,在四川遂宁市全鱼村发现以龙泉窑青瓷为大宗的南宋窖藏近千件瓷器;1976年,在韩国新安海底元代沉船打捞出了两万多件青瓷和白瓷,其中近1.2万件是龙泉窑瓷器。这些考古的重大发现,是龙泉窑青瓷生产技术巅峰时期,声名远扬的一个缩影。
然而,衰于明代的说法,是上世纪90年代文物专家依据龙泉境内明代窑址大幅度缩减,以及发现青瓷实物数量偏少而得出的结论,业内一直存在争议。随着许多考古的新发现,这种结论渐渐失去根基。
2004年,明代处州龙泉官窑窑址的发现,出土完整和可复原的器物近万件,证实明初洪武至成化,朝廷在龙泉大窑村、溪口村设置官窑,也有官搭民烧,烧制期跨越了近一百年的时间,颠覆了原来的龙泉窑发展史乃至陶瓷史。明代龙泉官窑青瓷在烧造工艺上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特别是釉下纹饰与青如翡翠的釉色融为一体的刻花工艺,可谓登峰造极。
官窑毕竟专供于内府,藏在深宫与百姓无缘,而同一时期,龙泉乃至丽水地区金村、松溪、竹口等许多原来认定为宋元时期的民窑窑址,均有明代龙泉的标本出现。就在龙泉官窑考古发掘期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受国家文物局的指派,到肯尼亚研究发掘当地发现的数以万计的龙泉青瓷。他认为这意味着以往被认为是元代的龙泉青瓷,应属于郑和下西洋带去的明代初期龙泉民窑产品,无论工艺上还是时间上都比较吻合。
2007年1月20日,中国考古学界宣布,著名青瓷产地龙泉窑在明代不仅没有衰落,相反还成了中国青瓷发展历史中的最后亮点。
明中后期,龙泉窑场沿海大迁移
自从纠正了以往考古界认为龙泉窑衰于明代的判断,专家、行家众口一词地将说法改为衰于明代中后期,因为书本上说,明代成化、弘治以后,青花瓷兴起,中国航海事业衰落,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销锐减,大窑村、溪口村一带瓷窑纷纷关闭,大白岸村至安仁口村一带瓷窑改烧民间通用青瓷,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
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只是时至今日留下的一个研究明中叶以后龙泉窑青瓷的空白点而已。请让我们轻轻打开浙闽地图,细细解读山海地域文化
早在南宋时期,龙泉窑以龙泉县为中心,就已向周边地区不断辐射,窑场在丽水所辖的遂昌、松阳、云和、缙云、庆元等县以及温州、宁波、衢州等地区扩展,形成庞大的窑系。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重重叠叠的崇山峻岭之间,溪水环绕,奔流而下,与江、河、海均纵横交错,通畅无阻。古时江南水网密布,水路是以往交通的主枢纽。现今发现的古窑址几乎无一不是依山傍水而建。依山,即选择宜窑山形,兴建龙窑、馒头窑和青瓷作坊,就地取瓷土,就近砍松柴;傍水,即尽可能毗邻水埠码头,既可以为作坊提供工业用水,又可以通过船筏等水上运输,减少生产、销售成本。
我们可以想象,在八百多年前,瓯江上游的青山绿水之间,一座座青瓷窑薪火相传,窑火凤凰涅槃般舞动,窑烟滚滚如一条条乌龙透天,弥散在山野深林之中。那一件件刚出窑的瓶、罐、碗、杯、盘、盏、碟、炉、壶、樽、觚、盂等器物,无论是梅子青、粉青、翠青、灰青还是茶叶末、蜜蜡黄、鳝鱼黄、月白等釉色,无论是冰裂纹、莲瓣纹、云纹、弦纹,还是划花、贴花、模印花等,都是精美的艺术品,它们先后被装上商船,流经长江、运河,销往千家万户;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渡重洋,扬帆远销欧亚大陆。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在唐、宋、元的繁盛时期,国内主要有泉州、广州、宁波三个主港和其他众多支线港和口岸组成。据史料记载,明代两次实行海禁,又两次开放。明初,太祖朱元璋为防止寇患和防止金银外流,在海上贸易除允许部分国家通过朝贡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上贸易一律禁止;永乐时期,随着郑和下西洋,加上社会稳定,海防巩固,海禁随之松动;嘉靖时期,沿海寇患猖獗,朝廷又重新实行海禁,封锁沿海港口;隆庆初年,随着明军剿灭倭寇,朝廷又开放海禁,直至明败亡后继续占据东南沿海的南朝小朝廷覆灭,足足有一百年左右,海上贸易仍然兴旺发达。由此可见,海禁造成龙泉窑衰退的说法并不确切。
多年前,我在厦门的白鹭洲古玩城发现了很多出水瓷,除了青花瓷居多外,还有不少明清时期的龙泉窑青瓷,其中香炉、执壶、砚台、苹果尊、水盂、象腿瓶、灯盏、烛台、印模等器物品种繁多,但是在龙泉当地以及浙江沿海却十分鲜见。
我走访当地行家、藏友,得知福建紧挨浙江丽水一带的浦城、松溪、霞浦以及莆田、同安、建阳、南平、南安、厦门、福清等闽江流域流经的地方均有明清青瓷窑遗址,生产的工艺与龙泉青瓷一模一样,属于龙泉窑系无疑。更令人吃惊的是,在福建沿海的庙宇、祠堂里,还保留着不少明清时期传世的龙泉窑系青瓷香炉,多数是三足,兽头纹或无纹,炉体有盆式、鼎式、樽式、筒式、悬足等形状,中间和底部无釉,大的直径有40多公分,小的直径不到5公分,有的全身无纹饰,只有冰裂纹;有的装饰着海水纹;有的周身刻划篦纹、花卉纹;有的八卦纹环绕,有的贴塑点缀这些事实表明,所谓青花瓷兴起,并没有在民间给龙泉窑青瓷带来致命的冲击,至少在福建是一种多元共存的状态。我在泉州收藏到一件明代龙泉八卦卷草纹兽足铭文大香炉,直径26公分,底部刻着铭文嘉靖十七,舍大炉,人福全,陈显,是个人定制捐给庙宇求全家平安的佛前供器,可作为研究判断的标准器。
我曾经带着疑问重返浙江丽水地区,拜访行家、商家均无答案。经过遂昌金矿黄金博物馆,当我看到明代督矿官员的生活用具中有龙泉窑系大香炉、海水龙纹(四爪)大盘、盖罐时,茅塞顿开:明代中后期,龙泉窑系重心往福建沿海迁移。
只要翻过几座山,龙泉的窑工们就可以一脚踏进福建境内,选择宜建地形。遂昌更是横亘浙闽两省,它南临龙泉,西接福建浦城,有几个村庄正好在省际交界处,村民居住于遂昌,劳作却在浦城的田地里,鸡犬相闻于两省。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与浙江地貌、资源特征如此接近。况且,海上丝绸之路最中心的港口泉州,无论出口贸易还是国内贸易,都是最大的中转站。浙江境内的窑场大举迁入福建境内,距离泉州更近,符合运输成本下降的理由。
除了这个因素,明代中后期丽水地区瓷土、松柴资源面临枯竭也存在可能,资源开采量过大造成水土流失更为可能。当我现在踏进古窑址的时候,只见附近大多数的溪流缓缓流动着,几近干涸,无法想象在古代能够通船的景象,这就是历史变迁,沧海桑田的结果,好比地处黄土高原的甘肃齐家文化,在出土新石器时期陶器中,竟出现海底砗榘做的装饰物一样,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2014年初,我在中国新闻网上,看到一篇名为《考古发现广东境内龙泉青瓷窑遗存规模宏大》的报道,称广东省大埔县三河镇余里村发现一处保存较好、规模宏大的明代龙泉窑系青瓷窑址,遗址中有大量废弃堆积瓷碎片和匣钵,出土大量青釉瓷器残件,种类有碗、盘、杯,碟、瓶、炉等10余种日常用瓷以及窑具匣钵、窑垫等生产工具,产品烧成采用南方地区流行的龙窑,用匣钵装烧,烧制特点和产品特色与其它龙泉窑产品如出一辙,说明当时海内外市场对于龙泉青瓷的需求量很大。
浙江至广东,需要横贯整个福建,这个龙泉青瓷窑能够迁移到如此远,实属意外,然而连广东都能够迁移的事实,正好可以说明龙泉青瓷窑往福建沿海大迁移的客观存在。
历史的空白点,留给我们探究与想象的空间,往往不可估量。
清代,尚有遗珍待俯拾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
满清皇朝268年,以闭关锁国政策为主,长期实行海禁。清政府出于防汉制夷的政治考量,同时为了打击毁灭反清复明实力,甚至实行了残酷的沿海迁界,扼杀了中国的海洋贸易,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那么,龙泉窑果真终于清代康熙年间吗?
据故宫博物院文物鉴定专家叶佩兰《清代龙泉窑系青瓷》一文记载,故宫博物馆至今收藏有6件带有清代年款的龙泉窑青瓷器物。它们分别为:大清顺治八年制、康熙壬辰、乾隆庚寅年、同治四年、光绪癸未、光绪十九年,其年代排列贯穿整个清代。这充分说明了直至清末,龙泉窑仍有产品传世。
与清代同时期,大洋彼岸的欧洲正在为龙泉青瓷癫狂。
1700年(清代康熙39年),沿着大航海时代新航路出发的第一艘远洋中国的法国商船昂菲得里特号顺利返抵巴黎,当一箱箱极其精美的龙泉青瓷的被卸下船,并在灿烂的阳光下开箱检验的时候,人们惊呆了,他们第一次见识到路易十五王冠上宝石一样湛绿的瓷器,惊愕于世上竟有如此精美的工艺品,其热爱几乎到了发疯的地步,一时间居然找不出一个恰如其分的溢美之词。正好著名舞剧《牧羊女亚司泰来》在热演,亚司泰来的情人雪拉同身披青色斗篷,与龙泉青瓷色泽如出一辙,高尚的爱情和高贵的瓷器被浪漫的法国人巧妙嫁接在一处,于是便以雪拉同来称呼龙泉青瓷,从此后,雪拉同的美名蜚声欧洲。欧洲人以雪拉同作为最珍贵的礼品赠送朋友,表示相互的深情厚意,如同雪拉同与牧羊女那样的纯洁高尚的爱情。
美国《史密森》杂志曾经讲述,19世纪中国青瓷、青花瓷仍然大量出口欧洲。纽约作为高古瓷器拍卖交易的重镇,近几年佳士得、苏富比等大公司每季都不乏龙泉青瓷,成交了很多价格较高的精品。香港佳士得是历年拍卖龙泉窑青瓷最多的公司,曾拍过很多亚洲重要藏家的藏品;香港苏富比历年上拍的龙泉窑青瓷多为元、明、清时期制品,其中明代制品的成交价格较高。
一水之隔的日本,收藏瓷器者普遍喜欢龙泉青瓷,成立于1906年的日本东京茧山龙泉堂是经营龙泉青瓷著名的古董店,眼下中国市场上流通的南宋至清代龙泉青瓷精品,不少来自日本回流。
海禁,实际上根本没有禁住民间的海上走私。
海禁的后果,至少在鸦片战争之前,造就了海盗独霸海疆的局面。据《中国海盗史》记载,明清以来,民间海盗中枭雄辈出,他们不像地中海的海盗那样挂着骷髅头的旗帜,狂饮朗姆酒以后杀人越货;也不像现在的索马里海盗专干绑架的活儿,而是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海上营生手段,积累了巨额财富,并拥有了强大的武装团队,一度控制了往来的商路,收取保护费,或者主导海上贸易。澳大利亚华人历史学家、作家雪珥在翻阅国外史料时,很吃惊地发现,原来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国人不敢贸然去惹中国海盗,因为中国海盗的实力、装备、规模、战斗力对他们有很大的威慑力。珠江口女海盗郑一嫂和养子张保仔统领的红旗帮就属于非常强悍的海盗团队,其装备精良远胜大清水师。
海盗独霸海疆的时代,龙泉青瓷岂有终于清代康熙年间之理?!
近几年,福建各地新发现古窑址层出不穷,正在补白中国陶瓷史。清代龙泉窑址一定还有许多藏在福建毗邻浙江的山野之中。
我曾经漫步在夏日的泉州美山渡码头,浴着凉爽的海风,俯拾遗落在泥沙中的龙泉青瓷片,眺望远处深蓝的大海与蔚蓝的天空合为一体,海鸥飞舞,想象旧时满载着雪拉同万船齐发的情景,向着朝鲜,向着日本,向着东南亚,向着波斯,向着阿拉伯,向着欧洲
本文发表于《美术报》 2014年9月27日第14版(鉴藏全版),略有修改
发布时间:2023-06-12 05:55
上述文字是💠《瓷海钩沉:明清龙泉窑补白》✨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那是深秋的一天,野菊花开的正是茂盛的时候,我离开了家乡,去了广东,在这里租了一间房子住了下来,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十一月八号我从乐从车站下了车,姑父来接我,去了亲戚...
千百年来,黄河从黄土高原挟着大量泥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黄河下游地区,填海造陆,汇聚沃野,改造良田,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的基本土壤。 记得很久以前,在某部文学...
为让学生们了解英雄事迹,常怀感恩之心,永驻爱国情怀,7月21日,红土小老师在育贤小学3班开展了特色课程之红色教育,课堂以“品读红色经典,蕴育感恩精神”为主题。 课堂伊始...
古有国难当前,热血男儿,奋勇报名参军,手提钢枪,脚踩战壕,便成了为国家尊严赴死的勇士; 今有和平当下,激情儿女,图强努力学习,手握诗书,足行大地,便成了为国家发展拼...
编辑荐: 如今,愿你在某个远方,再续一段爱恋的时候,再也没有那么多命运中的无奈。安静地享受着爱与被爱的美好。 十一月走了,随着最后的落叶,随着四季的轮回走了,在这萧...
春天不期而至。雨,却似乎久违了,最终丝丝缕缕地漫洒开来,已经桃红柳绿。不过,还不算迟到,像一首绝妙的乐章,一经奏响,便将心灵的疲惫与尘埃统统涤荡。 想哭,却没有泪。...
气候变暖,秋冬似无分界,中原腹地,万木入冬依然枝繁叶茂。然而,一场瑞雪就分出了秋冬,如帷如幕的大雪与无边落木萧萧齐飞,一层洁白夹着一层枯褐,一层枯褐叠着一层洁白,...
止园的一树腊梅独自幽香,茶梅树也含苞待放。柴门小径尽梅苔,不放红尘俗子来。 静立在满是花香的院子里,从容的梅花扣响了我心中的那扇门。冷漠的西风习习卷来,大自然中的繁...
坐公交车回家的时候,偶然看到市场门口摆了几盆花。想起家里除了妹妹在厨房水培的一颗白菜再无其他植物,买花的心思便蠢蠢欲动。 第二天特地选择了走路回家。再路过市场的时候...
窗外,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雪花依然在纷纷扬扬飘落着。飘飘洒洒的雪花像无数的蝴蝶在飞舞,累了便栖息在园间的梅树上,与白梅融为一体。 我轻轻合上手中的书,微微闭上双眸,...
一到黄梅,雨季里的湿倾倒在黄梅天里,大雨过后,一阵火辣的太阳,让空气粘在一起,人挤进世界就如行走在蒸笼里,汗与湿相挤在了一起。天的潮湿能让所有的东西变霉,能让腐败...
第三天的第一节课就碰到了一个让我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天气问题,由于台风的到来,把我的课往后调了,到第五天才能上到自己班的课。很多老师都来跟我说我的班级纪律非常糟糕。...
那些年,我们城关中学的食堂 在历史前进的滚滚车轮里,有我们遗留的足迹,记载着我们成长的经历。在岁月沧桑的变迁中,有我们深深的记忆,陪伴我们成长。在时光飞逝的长河中,...
北风老人推开了独隐山谷的柴扉,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吱呀吱呀的声音在空谷中回响,打破了山的宁静。柴扉开关的声音更让寂静的山谷增添了一种落寞、孤独与哀愁。 山谷深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