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时期秦淮八艳名动全国,说的是八位才貌双全的女子,马湘兰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身为秦淮八艳之一的马湘兰,为何会爱上一个落魄的穷秀才呢?
这些貌美而薄命的女子,她们从来不入正史的法眼,但是在历代的野史稗纪中中,她们留下了流光溢彩的一笔,以多情、侠义、温柔蜷娟、充满灵性的生命姿态,为我们这个民族增添了另外一道多姿多彩的历史符号。这就是名妓艳史。秦淮八艳马湘兰,三十岁的时候遇见王稚登。他倾囊相助的豪举令脆弱的她刮目相看,一瞬间的感激,化着一辈子的爱情。在这个处在男人圈里的女子来说,它来的太艰难,太意外了。
马湘兰是明末清初时金陵秦淮河畔名噪一时的名妓,与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门、顾横波等人并称秦淮八艳。她的本名是马守贞,字玄儿,小字月娇,在家排行第四,故又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偶遇落魄才
置身繁华之中,却独品落寞滋味,灯红酒绿的陪伴下,马湘春却绝少知心人儿;直到她二十四岁那年,认识了一位落魄才子——长洲秀才王稚登。相传王稚登四岁能作对,六岁善写擘窠大字,十岁能吟诗作赋,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嘉靖末年游仕到京师,成为大学士袁炜的宾客。因当时袁炜得罪了掌权的宰辅徐阶,王稚登受连累而未能受到朝廷重用;心灰意冷地回到江南故乡后,放浪形骸,整日里流连于酒楼花巷。王稚登偶然来到“幽兰馆”,与马湘兰言谈之中,颇为投缘,深交之下,都叹相见太晚。于是,王稚登经常进出“幽兰馆”,与马湘兰煮酒欢谈,相携赏兰,十分惬意。一天,王稚登向湘兰求画,湘兰点头应允,当即挥手为他画了一幅她最拿手的一叶兰。这种一叶兰图,是马湘兰独创的一种画兰法,仅以一抹斜叶,托着一朵兰花,最能体现出兰花清幽空灵的气韵来。
寻到知音
因马湘兰是欢场中人,最怕王稚登把她看成是一个水性杨花,并无真情的女子,所以特地作了这副图,表明自己决非路柳墙花,而似悬崖绝壁上的孤兰,非凡夫俗子所能一睹芳泽。王稚登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当然明白马湘兰诗画中的情义,然而他却顾虑重重。他觉得自己三十七岁的人了,依然无位无职,前途茫茫,却壮志不灭,不知何时还要赴汤蹈火,拼搏一番,如此一来,便很难给马湘兰带来庇护和幸福。他深知湘兰是个明敏多情的女人,自己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害,甚至毁灭她,不如早早就不作什么承诺,交往起来还能轻松些。因此,王稚登故意装作不解诗中情怀,随意地收了画,客气地表示谢意。马湘兰只以为他是不愿意接受自己,暗自伤心不已。但她又无法忘却王稚登,于是两人仍象好朋友一样密切交往,再也没谈过嫁娶之事。
登舟北上
不久后,京都大学士赵志皋举荐王稚登参加编修国史工作,王稚登以为幸运降临,意气风发地准备登舟北上,去奔前程。心里还盘算着:等到在京城有所发展后,再回来接马湘兰同享此生幸福。马湘兰心情复杂地为他设宴饯行,她既为王稚登的离别而伤悲,又为他的得意而欢喜,悲喜交加,不知所以。王稚登稍稍透露了一些将来要与她共荣的心意,但马湘兰限于上次的隐伤,没敢接口把事情挑明,只是暗暗在心中种下了希望。辞行席上,马湘兰百般叮嘱,依依不舍,并即席赋了一首“仲春道中送别”诗相赠。
独守寂寞
送走王稚登后,马湘兰竟然悄悄地闭门谢客,以期静待王郎仕途得意而归,自己也好相随左右,从此脱离这迎张送李的青楼生涯。独守寂寞,百无聊赖之际,马湘兰也曾想借酒消愁,举杯却慨然而叹:“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扈;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春去秋来,寒意渐浓,迟迟不见王郎的音讯,马湘兰却在“幽兰馆”中牵挂着他的冷暖,吟一首秋闺曲。
不料这次王稚登进京并不得意,因宰辅徐阶手下一批文人的排挤,他虽然参加了编史工作,却尽派给他一些打杂的事,他忍气吞声,日子很不好过。勉强撑到岁末,看到实在无什么前程可言,索性收拾行装,铩羽而归。王稚登回江南后,不愿再面对一片痴情的马湘兰,索性把家搬到了姑苏,以绝与马湘兰相守终生的念头。
难为同林鸟
两人虽不能成为同林鸟,马湘兰却依然是一往情深,打听到王稚登失意而归,连忙赶到姑苏去安慰王稚登。也许是两人那种朋友似的相知太深,反而无法结为夫妻,王稚登定居苏州后,马湘兰每隔一段时日,总要到姑苏住上几天,与王稚登畅叙心曲,却始终没有发展到嫁娶那一步。不知情的人都不理解他们那种特殊关系,只当他们兄妹之类的亲戚,许多人还把马湘兰误认为姑苏人氏。
岁月便在这种清淡如水的交往中流逝着,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三十余年。这三十年的日子,马湘兰除了偶尔去姑苏作客外,便是这样度过的“时时对萧竹,夜夜集诗篇,深闺无个事,终日望归船。”年岁渐老,华颜日衰,门上宾客也愈来愈少,天天陪伴着马湘兰的是落寞和凄怆,正如她的一阕“鹊桥仙”词所记。
油残灯将熄
就这样,马湘兰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自己却象一朵幽兰,暗自饮泣,暗自吐芳。王稚登七十寿诞时,马湘兰抱病赶到姑苏,为他举办了隆重的祝寿宴会,宴会上,她重亮歌喉,为相恋三十余年的王郎高歌一曲,王稚登听得老泪纵横。后来,他有过这样的描述:“四座填满,歌舞达旦。残脂剩粉,香溢锦帆,自夫差以来所未有。吴儿啧啧夸盛事,倾动一时。”在姑苏盘桓了两个月后,马湘兰返回金陵,已是心力交瘁,油残灯将熄。不久的一个午后,已有预感的马湘兰,仔细地沐浴更衣,然后端坐在“幽兰馆”的客厅中,悄悄地走完了她五十七岁的人生,临终前,她命仆人在她座椅四周,摆满了含幽吐芳的兰花。当死讯传到王稚登那里,他悲痛之余,挥笔写下挽诗:“歌舞当年第一流,姓名赢得满青楼,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并头”。
发布时间:2023-03-28 07:51
上述文字是💠《落魄秀才王稚登,是怎么被秦淮八艳之一的马湘兰爱上的》✨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吕布和丁原的关系本就是互相利用的从属关系,互相认作义父义子就很不合理,本来就是根据利益走到一起的,因为更大的利益而撕破脸皮可太正常了。 三国志中,吕布和丁原是从属关...
东王杨秀清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已经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是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1856年9月,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被杀害...
安倍晴明的一生都是一个谜,无论是安倍晴明的母亲还是安倍晴明的生死以及他的妻子。也正是因为他一生都在谜团中,所以关于安倍晴明的各种传说也是如满天繁星。 当然,阴阳师安...
我们应该都听说过大乘佛教和小城佛教的说法,那么同宗同源的佛教,为何会衍生出两个分支呢?他们二者又有何区别呢? 佛教为什么要分“大乘”、“小乘”?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
老子有几个徒弟?老子著名的弟子都有谁?老子真名叫什么?说道老子,大家都知道他可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对于传播道家思想有着重大贡献的。不过,小编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
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皇帝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学功底,但是,有这么一位皇帝,在他登基之前就考上了状元,这真的是很令人佩服的文学才华啊,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夏神...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与汤和,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 看《明史·汤和传》开头,就知道汤和这个人的结局注定不会太差。 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和长...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李世民驾崩,享年五十二岁,同年六月李治登基称帝,但李世民一生中一共有十四个儿子,那为什么李世民会选资质平庸的李治当皇帝呢?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
古代的女性总是作为政治的牺牲品而出现,非常令人可怜,她们大多像工具一样一旦失去价值就被遗弃,下面这位嫁了三位皇帝的女人,生平则更加凄惨。 在正史记载中,历嫁三位皇帝...
关于李莲英之死,野史语焉不详,以“病故”,“及死去”言之。1908年10月,慈禧太后去世,据《李氏家谱》载:“百日孝满,出宫养老。”李莲英搬进北京棉花胡同家中,整日吃斋念佛...
我们看电视的时候会想到这样的一个问题,现在每个地方都有很多方言,但交流起来用普通话,但是在古代所有地方没有方便的交通工具,没有通讯发达,那么肯定每个地方的语音都会...
说到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很多人会提到唐朝,这不仅仅是因为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十分的昌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唐朝出了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网络...
如何评价吕不韦和李斯?吕不韦和李斯谁是忠臣?谁是奸臣?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吕不韦和李斯,还挺有意思的两个人了,那么有人要问了,他们2个如果要分个忠奸的话,到底谁才是...
公元221年,刘备不顾蜀汉初定,纠集六万大军东征孙权,这就是三国历史上三大战役中的夷陵之战。最后孙权赢得了胜利,刘备一方损失惨重,自此,蜀汉只能龟缩在蜀川一地,丧失争...
朱常洛是明朝时期的一个短命皇帝,只活了三十八岁就死了,最开始明神宗朱翊钧并不想将皇位传给他,奈何立嫡立长的祖训不可违背。 朱常洛虽然是万历皇帝的长子,但是却没有得到...
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猛将,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三国曹魏许褚,真的骁勇善战,打遍超一流猛将都不惧?面对这两猛将不敢出战。 三国演义作者对许褚的武力用了“马超骇然”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