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揭秘:古人铸剑为何要用活人祭炉之谜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揭秘:古人铸剑为何要用活人祭炉之谜》,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揭秘:古人铸剑为何要用活人祭炉之谜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这铸剑史中经常发生活人祭剑的事例!那么,干将,莫邪剑是否如传说中的真的有灵呢?这两把剑到底是怎样铸成的呢?吴国造剑最出名的人叫干将,他是欧冶子的师弟,曾与欧冶子一起学习铸剑技术,曾经为楚王铸造了“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宝剑。吴王阖闾听说了他的大名后,便付了定金,也把他请来铸剑。《吴越春秋》上说,干将作剑时,“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选择吉日,开炉锻造,百神临观,然而,烧炼了很久之后,那些采集来的金铁并不能融化,根本就造不成剑。干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网络配图

他的妻子莫邪说:“你会做剑,名气大的惊动君王,现在可好了,你居然做不出来,眼看三个月的工期就要到了,你拿什么交差?”干将说:“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些金铁就是炼不化,唉。”

莫邪说:“夫神物之化,须人而成,当年师父也遇到过金铁不能融化的情况,夫妻二人都跳进了冶炉之中,然后才造出了宝剑,难道你忘了吗?”

于是,莫邪就剪下自己的头发、指甲,扔进火炉里,又叫三百童男童女鼓风装炭,待到炭火最为猛烈之时,莫邪便爬上炉台,“扑”的投身于火炉之中,自焚了。顷刻间,金铁融化了,变成液体的铁水,遂铸成了两把宝剑。

先铸成的为阳,取名为“干将”;后铸成的为阴,取名为“莫邪”。干将就将其中的阳剑藏匿了起来,只将阴剑“莫邪”献给了吴王。吴王阖闾得了宝剑,随手试之于石,应手而开,这就是今虎丘“试剑石”也。阖闾大喜,赏了干将一百金为谢。

那段时间,吴王阖闾迷上了铸造兵器。既得了“莫邪”宝剑,又招募能人来为他铸造金钩,有能造金钩者,重赏。于是乎,吴国一时多有作钩来贡献者。

[page]

有个铸钩的师傅,一心要造出一对好钩,他在开炉锻造的时候,也遇到了上面的难题,就是他所精心挑选的那些好铁,也炼不化,无法铸造。怎么办呢?他就把他的两个儿子杀了祭炉,投入火海之中,让他儿子的血与金铁融为一体,遂铸成了一对绝世金钩,献给了吴王。过了几天,那个钩师来到了吴王宫,向吴王阖闾索要赏钱。要多少呢?吴国的最高价,和干将一样的价:一百金。吴王阖闾问:“做钩的人这么多,偏偏你要求赏,那你做的钩与其他人又有什么区别呢?”钩师说:“臣杀二子以成钩,岂他人可比哉?”吴王阖闾不信,命左右之人,把他做的钩拿过来看。

网络配图

左右之人去了,空着两个手来回报说:“他做的钩已经混入在了众钩之中,因为形状都差不多,不能辨识哪把是他的。”阖闾就叫把所有的钩都抬过来,亲自看了,的确都大同小异的,没啥区别,不好找。就说,是你做的,你自己找吧。

那个钩师就走上前去,左看右看,都是一个样子的,他也辨不出究竟哪把是他做的了,急的直跺脚,便对着众钩大声喊着他两个儿子的名字:“吴鸿,扈稽!你老爸在此,何不显灵于王前也?”叫声未绝,两把金钩忽的飞出,贴在了钩师的胸前!吴王大惊,当即赏了钩师一百金为谢。

从这之后,吴王阖闾每天都要把“莫邪”与双钩这三把宝器佩带在身上。这个故事虽然被写进了史书,但以当时的技术,是无法造出遥控飞剑的。古人为了造出神异而颇有灵性的飞剑飞钩,做过太多愚昧的尝试,毕竟,人的血再灵,也不应该有这么灵。

[page]

如果是真的,那只能说,吴鸿、扈稽双钩是铁的,只有铁遇到磁,才会被吸出来。而青铜铸造的兵器则不会。从这个角度理解了“飞钩”,就不难理解古人为何要用活人铸剑了。因为是铁的。在青铜器晚期,铁,应该是一种新型的贵重稀有金属。因为当时人们冶炼金属用的是木炭,而不是焦炭。炼铁这种新技术还很不成熟,木炭的温度达不到冶铁的需要,所以在关键时刻将人体这种高脂肪高燃烧值的东西推入,生成碳元素,就可以有效的提高炉温。

网络配图

铜的熔点(1083)低,用不着血肉祭炉就能够冶炼,而铁不行,铁的熔点(1535)较高,那就要“祭炉”了,否则难于融化,因此,铁在当时又被称作恶金。向炉中投入人体,或投入牛、羊,效果应该都是一样的,都能够提高炉温,都能够碳化后形成钢。

但古人认为,动物没有灵性,人之精气神俱存于血中,以之筑剑,才可以使剑生灵气,甚至是要用至亲人的血才能造出最有灵性的剑!这一点,我们无法验证。

即便是当年的楚王,也心存这样的疑惑,难道剑还有灵魂?他曾经问人家:“夫剑,固能有精神若此否?”回答的人当然要言之凿凿的说:“肯定有啦!”

发布时间:2023-02-28 18:53

上述文字是💠《揭秘:古人铸剑为何要用活人祭炉之谜》✨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这么做其目的是什么?

导读: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这么做其目的是什么?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自称为始皇帝,开创了此后几千年的皇帝制度。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认为他功...

[历史] - 2021-09-14 02:19:59

贝多芬是怎么死的_贝多芬的死亡真相是什么

贝多芬是人类伟大的音乐家,一生创造出无数震撼人心的事。值得一提的是,贝多芬27岁耳朵失鸣,一度想要自杀,但是他放弃了这个念头,重新振作,通过助鸣器坚持创作,他坚毅顽...

[历史] - 2023-02-17 14:24:51

大唐弘化公主的传奇人生

大唐时期为了维持边疆的稳定,与外邦进行了一系列的联姻,最著名的要数文成公主了,不过与外族联姻这件事的第一个公主,是大唐的弘化公主,这也成全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瑶水诞...

[历史] - 2022-04-30 14:01:20

他是晚清重要大臣,但是却默默无闻,只因为这个原因?

尽忠职守的大臣永远是受到后世敬仰的人,晚清时期最著名的四位大臣我们都知道,除了这四位之外,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大臣,他也为大清殚精竭虑,奈何却英年早逝,非常可惜。...

[历史] - 2022-03-02 09:00:24

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的大将 为何就背叛了李世民呢?

隋末唐初,有位骁勇善战的将领叫做罗艺,他的父亲是隋朝的一个将军。在他的父亲的影响下,罗艺从小就学习功夫以及兵法。因此,罗艺长大后也成为了一个擅于领兵作战的将军。在...

[历史] - 2023-03-16 11:48:32

南明实力不输大清,为何不能与清朝形成南北对峙呢?

南明是明朝京师顺天府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历经四帝一监国。清军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还据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抵抗清兵,包括弘...

[历史] - 2022-07-05 07:48:29

都是为姐姐做媒,为何这两个皇帝的结局却大相径庭?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皇帝,小编说的这两位皇帝,都是为姐姐做媒,但是他们的结局却大相径庭,这是怎么回事呢? 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寡居,看中了才貌出众的大臣宋弘...

[历史] - 2023-06-11 14:05:36

草根出身的刘邦 是什么原因让他笑到了最后从而得到天下?

众所周知,刘邦在没发迹之前只是市井之中混迹的流氓,不学无术却能够在楚汉之争中笑到最后,他靠的是什么?刘邦的成果并不是偶尔的,刘邦身上具备了很多成功者应该具备的条件...

[历史] - 2022-07-18 03:16:10

明朝六首状元超级学霸黄观投湖自尽之谜

中国古代的科举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个状元已经不容易,然而历史上就有这么个人“六首状元”,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真是超级学霸。 黄观石像...

[历史] - 2023-06-08 10:19:48

安禄山竟然让杨贵妃服侍洗澡,二人背后有何秘密?

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改变了大唐的国运,也大大影响了汉族的文化传承,其中罪魁祸首安禄山,竟然传出与杨玉环的绯闻,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史载,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

[历史] - 2022-01-12 08:07:40

繁华半生,卓尔不群——凌叔华作品介绍

主要作品 作为作家的凌叔华,其创作整整占据了她的一生。她的作品除了短篇小说集《花之寺》、《女人》、《小哥儿俩》及散文集《爱山庐梦影》(1960年,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有限...

[历史] - 2021-10-11 12:53:18

范蠡为什么要假装投湖自杀

导读: 自古开国君王群臣多为可共患难,不宜同享乐。 范蠡助越王勾践灭了强大的吴国,随即离开了越国,只留下一封信。因为信中的一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从此成就了天下...

[历史] - 2023-05-21 21:25:19

揭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的原因

有人说赵云是匹夫之勇的,有人说赵云没有战略眼光的,赵云在汉水的那个空营计,足够表现赵云的智了。还有,赵云懂得联吴抗曹,懂得以民为本,那就是他卓越的战略眼光。但现实...

[历史] - 2023-05-24 11:28:01

包拯包青天一生公正清廉 他为何要啥公孙策?

在这些电视剧当中,包拯和公孙策两个人是非常好的搭档,一起合作破了很多大案子,但是让人想不通的是,包拯最后狠心杀掉公孙策,这到底是为什么?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包拯、...

[历史] - 2022-09-03 11:32:13

惊世揭秘:乾隆竟然不是雍正的儿子?

除了他的爷爷,乾隆是中国皇帝在位时间最久的了,也是故事最多的皇帝之一,其中关于乾隆真实身份的故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而在金庸老爷子的《书剑恩仇录》里面说乾隆是海宁陈...

[历史] - 2023-03-22 18:52:04

大清数次改革图强的机会是如何丧失的?

清王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近代屈辱历史的开端,大清的衰弱落后,深深影响了当时的世界格局,直至今日。其实在清朝很多个皇帝执政时期,我们是有希望进行变革...

[历史] - 2022-02-13 07:54:02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