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冢是为了迷惑盗墓贼用的,设置诸多疑冢之后,后人就不知道哪个是墓主人真正的陵墓所在,这是一种对自己陵墓的保护措施,明太祖朱元璋竟然一次性设置了十三个棺材出城,下葬场面甚是壮观。
我们都知道为了防盗墓,帝王将相去世之后,都会有疑冢,那么朱元璋有没有呢?据说他下葬时有十三棺出城门。
可能有人觉得是无稽之谈,其实并非空穴来风,史料上有记载,如明人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上便有这样的文字,朱元璋下葬那天,“而发引,各门下葬”。
各门下葬,是一种障眼法,实行秘葬的步骤之一,属反盗墓的典型特征。我在我的《中国人盗墓史》等书中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我后来我进行了思考,发现这里面很蹊跷,因为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的墓在哪?如此反盗墓给谁看的?结合当年当年朱元璋死后嫔妃殉葬的事实,那些棺材里很可能装的都是这些殉死的后宫美女!
殉葬本是秦汉以前的丧葬制度,活杀死者身边的妃妾新侍,到阴间给死者站岗放哨当“服务员”。秦始皇死后,秦二世便曾父皇生前多得不清的后宫女人全都处死了,天怨人恨。刘邦当皇帝后,果然地废除了这一没有人性的陋俗。但已消失了几个朝代的殉葬,到朱元璋当皇帝时,又恢复了这一制度,死灰复燃。
后为朱姓子孙皇帝仿效,明成祖朱棣死后,便用30多个宫妃殉葬,甚至连藩王都有殉人。如郢靖王朱栋位于湖北钟祥市的墓被盗后,当地考古专家进行“抢救性”发掘时,便发现了殉人。在左右耳室里,各发现了六口棺材,从遗骸鉴定分析来看,年龄都不是很大,且都是女性,由于年轻,骨头早都烂了,只剩下牙齿和金属饰物。这些女人应当是朱栋生前年轻漂亮的妃侍,她们不可能同时生病死去,惟一的解释是非正常死亡——殉死。
再说回朱元璋。在皇太子朱标早丧的情况下,朱元璋依传统礼制,立朱标的大儿子、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朱允炆承继大位,史称“建文帝”。
朱允炆遵遗诏,依古制,将朱元璋生前没有生育过的后宫嫔妃,全部下令处死殉葬,另有若干宫女从死。至于如何处死这些活生生的殉人,一直是个谜,有的说是水银毒死。有的说是勒死。但根据《朝鲜李朝世宗实录》,应该是吊死——
“帝(明成祖朱棣)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从上文所记可见,是让殉葬妃女站到小床上,脖子伸进绳套后,太监猛然把下面小床抽走。当时,嗣新皇帝——朱棣的大儿子明仁宗朱高炽,还亲自到场,与她们话别,实际是“监刑”。两个朝鲜选献进宫的美女韩氏和崔氏,也都处死了。
韩氏临死前哭喊,“妈妈,我去了!妈妈,我去了!”未等话说完,太监就抽去了她脚下的小床。其状之惨不忍细想,连后皇帝都看不下去。后来明英宗朱祁镇果断地废除了殉葬制度。朱祁镇当皇帝时曾被瓦剌俘获,此是他的一大耻辱,但因废除殉葬,使他有了一个良好的口碑和历史形象。
《明史·英宗后纪》(卷十二)给他的盖棺定论是,“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给朱元璋殉葬的人具体有多少人,史上并无确切的记载。据明末人毛奇龄所著《彤史拾遗记》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
后来,朱允炆对这些生殉后妃宫女的家属进行了表彰和封赏。张凤、李衡、赵福、张弼、汪宾、孙瑞、王斌、杨忠、林良、李成、张敏、刘政等人都被封赏,授以“千户”、“百户”之职,其官皆世袭。他们都是给朱元璋殉葬宫人的父兄,即所谓“朝天女户”。
那么,这么多的殉葬者都要用棺材装殓吧,然后陪葬于孝陵。而且,这殉葬的人数正好与“13”之数颇为接近。所以,在下葬那天,十三城门同时朝外抬棺材就很好理解了。当时的南京市民在朱元璋出殡那天肯定都出来看了,但因为朝廷“清街”,只能远远地看,因为棺材很多,坊间便你传我传,便传成了“十三城门抬棺材”,近而变成了南京一大怪。
这十三具抬出的棺材是假棺还是盛放殉葬嫔妃的,我们目前还不能知道,只能期待考古学家的进一步发现。
发布时间:2022-01-16 04:25
上述文字是💠《十三口棺材同时出城,朱元璋下葬为何还要搞这么大声势》✨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神童,如曹操之子曹冲,关于曹冲的传奇故事有很多,最著名的恐怕就要数曹冲称象了,我们今天说的这位神童一样传奇,他5岁封王深得恩宠,身兼数职,做...
雍正王朝百看不厌,可谓计中有计,这一出可谓斗智斗勇,但又险象环生,堪称绝妙。 雍正本来是要准备查察刑部冤狱的,但在听了邬思道的分析后,明白了其中利害得失,尤其是看清...
很多人认为嘉庆杀和珅是因为他看中了和珅的钱财,真的是这样子的吗?在乾隆没事的时候,和珅就不得人心,他与许多大官都是死对头,唯独乾隆喜欢他,只要有皇上的喜爱,其他人...
公元前206年,项羽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宴请刘邦,准备在宴会上杀掉刘邦,最终刘邦得以逃脱。这次宴会被认为是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的原因。那么,项羽为...
一个人的性格基调和心理活动,能够在他的笔迹上有很清楚的反映,通俗来讲,你能通过一个人的笔迹来大致判断这个人的性格。 在国外,通过笔迹来分析人的心理,是很普遍的现象。...
运河作为我国古代交通不发达时候的主要运输工具,一直都起到了重要的运输作用,隋朝时期开凿的京杭运河直到现在还在使用,造福的不仅仅是当代,还有子孙后代。 运河,顾名思义...
陈叔宝这个名字我们一定陌生,历史上明君有明君的出名方法,昏君也有昏君的出名方法。这位陈后主就是一位典型的昏君,明君有明君的荣誉称号,昏君自然也会被人用各种称号嘲笑...
故事中的诸葛亮,不仅学贯古今,简直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还精通玄学和风水学,有关他的下葬,还有很多离奇的故事发生。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这是众所周知的,他的名号...
在楚汉之争中,几乎所有人都看好项羽,可是最终却是最不被看好的刘邦获胜了,那么是什么导致项羽的失败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项羽有多厉害。 西楚霸王项羽是楚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隋文帝其实严格来说并未只有独孤皇后一个女性,晚年他后宫仍是有几位妃子,可是在孤单皇后在世时,隋文帝从未有过其他女性,这是在中国帝王史上很少见的事情。在独孤皇后在世...
秦时明月中谁是萧何,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萧何相信大家都知道,那么在秦时明月这部电视剧中也有萧何的存在,这引起了大家对于萧何的关注,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历史...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和硕和惠公主的故事。 《步步惊心》承欢格格是怡亲王胤祥与绿芜在夹道峰生...
乾隆在文治武功方面,他是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因此,稳定其江山整整六十年。但是,乾隆还是输给了骄傲,他志满意得,骄傲起来,进而,把自己称为“十全老人”。于是他还沉醉于...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尽管近代史上我们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但是条约又不能把人限制死,总有办法解决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人都是不惧困难的人,其中袁世凯拆的这一招就...
古代帝皇为了让后世人能知道记住他们,专门为自己在死后修建了陵墓。秦始皇墓,明十三陵、清代的陵寝都是的埋葬了死去的皇帝。而秦始皇墓的规模之大,陪藏品之多也是令世人惊...
“咸平之治”咸平之治指的是北宋宋真宗咸平(998年-1003年)年间出现的治世。北宋真宗时的一段小康时期,北宋经济非常发达,文化也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物资,精神文明都搞得不错.只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