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大小船只都是采用木质结构,但是在颐和园之中,却有一艘乾隆亲自下令制造的石船,乾隆为何要造这条石船呢?这么做又有何用意呢?
颐和园是著名的保护遗址,在颐和园的一角却有一只石船。相传这个石船是由乾隆所建造。那么,乾隆建造这条石船的用意是什么呢?
颐和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清漪园历时15年竣工,是清代北京着名的“三山五园”即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在火烧圆明园的同时也将清漪园付之一炬。佛香阁、排云殿等建筑均遭到严重破坏,长廊被烧得只剩11间半,石舫舱楼也被全部焚毁。
舫是中国传统园林中最独特的一种水上建筑,它的建筑外形和内部结构都与舟船极为相似,故称之为“舫”。这种舫式建筑不仅可以丰富园林中的景致,还可以供人们在舫内游玩宴饮,观赏周围的湖光山色。舫的下部船体通常以石头筑砌,上部船体为木制结构,整座舫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头舱约占舫长的二分之一,歇山顶,给人以气势非凡之感。
中舱内往往有一堂隔,以分作内外两舱。尾舱两层,登楼可极目远眺;船头一侧通常置石条仿跳板,以供人们借此从池岸登船。颐和园“石舫”堪称中国园林建筑中的“舫之珍品”,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镌刻有砖雕装饰,整座石舫既精巧华丽,又不失典雅恢宏的气势。
不过,乾隆皇帝在昆明湖畔建一艘大“石船”并不单单是因为对“舫”情有独钟,而是还别有一番用意,这在他的《御制石舫记》中即可以看出:“若夫凛载舟之戒,奠磐石之安,虚明洞达,职思其居。”为建石舫,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雪棹烟蓬何碍冻?春风秋月不惊澜,载舟昔喻存深慎,盘石因思奠永安。”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建“舫”之初衷,其实是想借用古训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来告诫后人“水不能覆”,并喻示清王朝坚如磐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古训典出《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
鲁哀公问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在《荀子·王制篇》中也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说,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颠覆于水中。唐代政治家魏徵在贞观初年,曾多次劝唐太宗李世民要以隋亡为鉴,并引《荀子》语,谓君似舟民似水。见《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徵更进一步强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乾隆皇帝在颐和园的昆明湖畔建一艘大“石船”,可谓寓意之深。
遗憾的是,这艘大“石船”建成不到百年,就被千里迢迢乘着坚船带着利炮而来的英法侵略者所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石舫重建时,按慈禧意图,原为古建筑形式的舫上舱楼改建成了西式舱楼,取名清晏舫,取海清河晏、江山太平之意,石舫成了慈禧太后赏览风景和饮宴的地方。
颐和园的这艘大石船不仅见证了清王朝的覆灭和历史的沧桑巨变,更证明了只有政治清明、吏治廉洁、百姓拥护才是国家百世不移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兴旺的不朽基石。
发布时间:2022-01-02 18:52
上述文字是💠《颐和园为何要修建石船,乾隆是何用意?》✨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赶尸是湘西地区苗族的民俗,清朝就广为流传湘西“赶尸人”的传闻,即赶尸人利用“秘术”,将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带回家乡,让他们入土为安。 网络配图 湘西赶尸的传说,与苗族...
历史上没有立皇后的皇帝并不多见,唐朝时期的唐宪宗就是这样一位,相传他不立皇后是因为一个歌女,是真的吗?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皇帝和皇后基本都是标配!但是,有的皇帝不喜...
我们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心狠手辣,他养成了残忍、猜疑的性格,而且脾气非常暴躁,在他成为皇帝之后,杀掉了很多帮助自己取得天下的人来巩固自己手里的权力,加强明朝的统治...
众所周知,孙尚香之所以嫁给刘备,是因为当时蜀吴结盟联姻所造成的,而根据史料记载,孙尚香嫁给刘备之后一直是没有所出的,这是为什么呢?是刘备年老失去了这能力? 答案的否...
历史上的王莽是一个具有非常超前意识的改革家,他提出的许多设想都远远超过了当时那个时代人们所能理解的范畴,同时得罪了几乎所有阶层的利益,因此他的改革注定失败,但是西...
在清朝晚期,慈禧太后掌权,给大清乃至中国后世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而咸丰,正是慈禧踏上权利顶峰最大的一块垫脚石。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zhǔ)(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
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段,诸葛亮出兵南方,与少数民族的酋长孟获对战。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因为当时的蜀...
一般来说新皇帝上任,总会要大批更换官员,以彻底拔除前朝皇帝的影响,所谓人亡政息也就是这样来的,但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冯道却成了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宰相,这是什么原因呢?...
战国时期指的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这段时间,在这个时期,中国确立了封建制度,并且从诸侯分立开始走向了统一。秦国在战国初期,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到了战国...
雍正正直壮年为什么会突然暴毙?民间对他的死有几种猜测:雍正皇帝之死,向来是清史中的一个迷。58岁就去世了,与父亲康熙和儿子乾隆的长寿形成鲜明对比。 据《清世宗实录》记...
杨士奇是明朝重臣,少时丧父,游学四方。先后历经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创造了大明王朝从政时间最长,实权最大的内阁大臣,影响了大明王朝的历史重大...
众所周知,由于古代的医疗发展水平有限,所以在当时一个个小小的风寒,都可能使人致命,更别说在爆发瘟疫之后,其死亡人数更是多的可怕,除此之外,在中国的古代还时常发生战...
陵墓是一个人最终的归宿,陵墓的规格也决定了一个人的地位,因此皇帝都想将自己的陵墓修建的富丽堂皇,棺材也要用最好的材质,其中以金丝楠木最为上品。 当年乾隆皇帝为了得到...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乱世,因三国演义的推出,这一时期的众多人物被人们广为知晓,其中东吴周瑜就是其一,那么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与正史中是否一致?他是不是死于孙权的阴谋...
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不难发现皇帝短命的情况大有人在,很多人都是三四十岁的壮年就早早去世,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开始,到1911年清朝灭亡为止,经历了2100多...
清朝的康熙皇帝,后世对于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这是因为他的这一项决定,毁了中国300年,那这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康熙。 生平经历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