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故事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在远古时代,洪水泛滥,人们经常受到洪涝的侵害。在尧帝当政的时候,又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洪水灾害:大地上一片汪洋,房屋被冲塌,田地被淹没,死人成堆;人们扶老携幼,到处漂泊逃难。尧看到人民如此受苦,心里忧虑不安,就派鲧去治理洪水。鲧带领大家治水,采用挡阻的办法,哪个堤岸冲了补哪个,结果挡来挡去,这边的挡住了,那边的又冲垮了,劳民伤财了9年,一无所成。
尧以后舜做了部落的首领,他看鲧治水毫无起色,耽误了大事,就下令处死了鲧,又命令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深知治水的事事关重大,治不好也会丢掉身家性命。可是,眼看着洪水如此肆虐,人们苦不堪言,禹就勇敢地接受了这个重任。
鲧禹故事,其实很好地诠释了古代的婚姻形态:外婚制。按照图腾内婚禁忌原则,龙族是不能与龙族婚配的,否则会造成氏族的退化乃至衰败。从这一点看,人类社会的看法基本上是共同的,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例外。
我们看鲧族与禹族的婚姻,就知道这是两个部落的联姻。鲧族的孩子,其父亲是来自禹族的。这样,禹也可以说是鲧的父亲。一般而言,两两比邻而居,即所谓两合氏族,为了婚姻的需要,必须有这样的婚盟。当然,由于鲧族、禹族是大族,也会有与其他氏族联姻的情况。但总的来看,鲧禹联姻是长期的婚姻联盟。
鲧是一条什么鱼呢?研究相关的文献可以得知,鲧是甲鱼族,即龟鳖族,且是一个三足鳖。龟鳖本是神圣之物,被人玩坏,此是后话这里不讨论。鲧的婚配是谁?有观点说,禹的父亲鲧,娶了修巳为妻。这个材料很有意思。修巳就是长蛇,不就是龙吗?所以,禹继承的是母亲的龙图腾姓氏,而不是父亲的龟鳖图腾。
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其中,那个玄武是龟和蛇缠绕在一起的。有学者指出,这是鲧禹族联姻的一个图腾,我是支持这个观点的。《楚辞》中的“虬龙负熊”,其实也是鲧禹联姻图腾的描绘。据说,鲧治水不力被杀,化为黄熊。根据古人的解释,这个熊下面应该是三点,或者就是“能”,就是三足鳖。能字本身是头顶一只脚,右边两只脚,是不是三足鳖的象形字?所以,虬龙负熊就是虬龙负能,即长蛇与龟鳖缠绕,即玄武图像。
所以,鲧禹关系,有父子关系的个案,但整体上是姻亲关系、两个氏族的关系。鲧被杀,也是整个氏族遭受惩罚,由此逐渐衰弱。所以,禹族有与他族联姻的迹象,如“禹生于石”说的就是禹族的一支与山石族建立了婚姻联系。大禹与涂山氏的婚姻,就是后来这个新的婚姻联盟的延续。
神话蕴含的历史信息厚重。鲧禹的关系,古往今来更是迷惑了不少人。但从现代民俗学的角度入手,这团乱麻还是可以解开的。
涂山氏与禹的情感故事,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人。史书上说,大禹治水,兢兢业业,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初是《孟子》在讲述这个故事,后来《史记》进一步阐述,所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便成为大公无私的经典故事。
一般认为,大禹道德崇高,为疏浚河流、治理水患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才有这样的叙事。但前些年,有一位老师对此的解释是,大禹在外另有女人了,所以不回家。相关论调,引起了争议乃至强烈不满。不过,这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讲述,可能真不完全是为了治水。大禹时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转型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婚姻形式改变就是“从女居”变为“从夫居”。大禹是父系观的主张者,而涂山氏坚持母系传统,夫妻二人有矛盾。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个转型期的一出凄婉悲剧。
继续看他们的交往,就是那个著名的送饭故事。最终,可能涂山氏有所妥协,跟大禹去了,变“从妻居”为“从夫居”。《山海经》里还有这样一段描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为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这段故事把治水与娶妻两件事合在一起叙述,其中有很多信息值得关注。
第一是涂山氏去为大禹做饭了,体现出涂山氏对于婚姻居住模式的妥协。
第二是禹化为熊,其实也是那个“能”,三足鳖。禹为什么要化为三足鳖呢?他是不是在怀念鲧族,不一味追从母族的长蛇图腾呢?这里的“化”字,是改变的意思。涂山氏感觉大禹不尊重他们新的婚盟关系,所以觉得难以接受,最终还是走了。
第三是涂山氏化为石,标识了她的母系山石图腾。而大禹的“归我子”三个字,突出地表现了子女属于父系的时代变迁。
基于此,我们会理解,禹事实上把王位传给启,意味着改变了中国早期国家制度的形式,是父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鲧禹的家事,是当时天下变迁大事的缩影。
一方面,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冲突加剧,就连男女爱情也不得不被迫卷入洪流之中。
另一方面,大禹治水的大公无私故事、大禹传启“家天下”的有私故事,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以至于后代的“家天下”也带有天下为公的理想。这就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社会,将天下视为自己的家,又把天下治理视为统治合法性的一种传统。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把鲧禹故事视为鲧禹联盟两代人治理洪水的英雄传奇。鲧在治理过程中出现问题被杀,更是令很多人感到惋惜并为之打抱不平。这种朴素的感情,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宝贵之处。而治水的故事与家庭的变故联系在一起,又让神圣的叙事本身成了一段历史的传奇。今天,大禹成为中华儿女认同的圣贤之一,国内不少地方有景观在讲述、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恰恰说明了神话的强大活力。
无论是神话变为历史,还是历史成了神话,鲧禹故事都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神圣叙事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甚至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发布时间:2021-10-07 14:24
上述文字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原来另有原因,揭秘大禹治水藏着的秘密》✨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很多人眼中,雍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虽然正史中没有太多负面的记载,但在野史以及地方志中,还是能够捕捉到有关他弑兄、贪财、好色的细节描述。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
闻仲是殷商的贤能之臣,辅佐两代帝王,后因纣王昏庸无道,武王崛起伐纣,闻仲为保殷商不得不出兵征战西岐,最终死于一场大战中。 网络配图 如此之能人师出何方,闻太师的师傅...
在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玉皇大帝是地位最高的神明,他有着最高的权利和地位,那么他是怎么做到这个位置的呢?他的真名又姓甚名谁呢? 关于玉皇大帝叫什么,问出来估计还真没有...
我国封建社会对名字有着很深的执念,这种习惯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其中有很多的避讳和学问,就比如下面这个镇子改名,就是唐太宗亲自下令的。 如今的万绥村在距离常州市区50多公...
我国的开国上将都有许多传奇的事迹,今天我们说的这位有条毛毯一直不敢用,22年后送给儿子,儿子也从来不用。 洪学智,1913年2月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黄鹄村,小时候放过牛...
张若虚是初唐诗人。以《春江花月夜》知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二首,收录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
导读: 秦朝十二铜人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物品,相传是因为秦始皇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所以下令收集兵器,打造了这十二个铜人,但是在后人的流传中,这些铜人神秘消失。那这些...
刘裕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通常会善待前朝遗族,像西晋优待三国的末代君主,赵宋优待后周等。然而刘...
自古以来妃子与皇帝离婚闻所未闻,不过这样的事情确实发生过,在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位期间,他的妃子就与他离婚了,不过如果不是赶上了时代变革,估计这个婚也离不成。 文绣,...
我们印象中的梁山好汉,个个都是忠义之士,将自己的义气和名誉看的比什么都重,但是现在看来,梁山中也不乏阴险不义之徒,其中最为恶劣的,竟然是林冲? 火并王伦,貌似是窝囊...
夏侯霸是三国时期魏国和蜀国两国的高级将领,先是在魏国效力后又避难到蜀国,被蜀国重用。其父亲是三国有名的征西将军夏侯渊,其母亲是曹操的妾室丁氏的妹妹,在魏国的时候官...
在我国历史上有诸多著名的帝王,其中说到唐朝时期最著名的帝王,那么非武则天与李世民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李世民和武则天是关系,为何说武则天曾差点死在武则天之手? 相信...
导读: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华容道上不是关羽来守,让张飞、赵云来守,那曹操必定死路一条。曹操死后,北方大乱,北方又会回到群雄争霸的局面,这时孙权的确有可能向北进攻中...
楚平王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平王派费无极替太子建到秦国去迎接秦女孟赢来和太子结婚,孟赢甚美,费无极便劝平王自己娶她,宠信有加。伍奢后来被费无极迫害而死,其子伍子胥...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是最早的霸主,凭借着千古将才管仲的治理,整个国家已经有了一统天下的实力,但是却还是不敌秦国的锋芒。 周赧王三十七年十月,自我感觉良好的秦昭襄王觉得...
说到唐朝的军事,唐军的陌刀一直是十分奥秘的兵器,因为至今也没有看到什物。仅仅依据文献和图像,咱们在猜想这是种什么样的兵器,在战场上起什么样的效果。李秀丽的《陌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