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古词风韵 >

⭐踏莎行·润玉笼绡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踏莎行·润玉笼绡》,很多网友都想阅读✨踏莎行·润玉笼绡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

绣圈犹带脂香浅。

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

香瘢新褪红丝腕。

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

柔润如同白玉的肌肤,罩着菲薄透明的纱衣。用罗绢团扇轻轻遮蔽着浅红的樱桃小口。脖颈上围着绣花圈饰,还散发着淡淡的脂粉香气。大红的舞裙上,石榴花的花纹重重叠起,艾草枝儿斜插着舞乱的发髻。

午梦迷离。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看窗前的月影,只是片刻转移。手腕上红丝线勒出的印痕刚刚褪去。江面上的雨声淅淅沥沥,却无法望到思念中的你。只有萧萧的晚风吹着菰叶,那境味简直就像已经到了秋季。

1.踏莎(suō)行:调名从唐韩翃诗句“踏莎行草过春溪”而来。双调,五十八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起首四个四言句,前人多用对偶。

2.润玉:指肌肤。

3.笼绡:簿纱衣服。

4.檀樱:浅红色的樱桃小口。檀,浅红色,唐罗隐《牡丹》诗:“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5.绣圈:绣花圈饰。

6.榴心:形容歌女红色舞裙上印着重叠的石榴子花纹。

7.艾枝:端午节用艾叶做成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见《荆札岁时记》。

8.一箭:指刻漏。古代计时工具。

9.香瘢(bān):指手腕斑痕。

10.红丝腕:民俗端午节以五色丝系在腕了以驱鬼祛邪。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缕。见《风俗通》。

11.菰(gū):水生植物,也称茭白,可作菜,子实可食。

这是首感梦词,而这与一般的感梦词又不完全一样,把梦中所见之人的容貌、服饰描摹得极其细腻逼真,并没给人以缥缈恍忽、迷离朦胧之感,因而使人一时很难看出是在写梦。

  起头“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三句着意刻画梦中所见之人的玉肤、樱唇、脂粉香气及其所着纱衣、所持罗扇、所带绣花圈饰,从色、香、形态、衣裳、装饰等逼真地显示其人之美。“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两句,以“舞裙”暗示其人的身份,以“愁鬟”借喻两地相思,以“榴心”、“艾枝”点明端午节令。上句的“空叠”二字,是感叹舞裙空置,推测此因无心歌舞;下句的“应压”二字,则瞥见发鬓散乱,想象其人应含深愁。

  上片五句,句句写梦,却始终不点破是说梦。直到下片换头,才以“午梦千山”一句点出以上所写原来只是南柯“午梦”。句中的“千山”二字,表明梦魂与现实距离之遥远。这一句是写山长水远,路途阻隔,只有梦魂才无远弗届。对下句“窗阴一箭”,前人大都解说为:慨叹光阴似箭,与梦中人分别已久。但这里的“一箭”,似指漏箭,这不是感叹光阴逝去之速,而是说刻漏移动之微。联系上句,作者写的是: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只是片刻光景。两句合起来,既深得梦的神理,也形象地道出了作者午梦初回时所产生的对空间与时间的迷惘之感。

  换头两句刚写到梦已醒,忽又承以“香瘢新褪红丝腕”一句,把词笔重又拉回到梦境,回想和补写梦中所见之人的手腕。这一词笔的跳动,正是如实地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灵状态和感情状态。在这片刻,对作者说来,此身虽已从梦中觉醒,而此心却仍留在梦中。梦中,他还分明见到其人依端午习俗盘系着采丝的手腕,以及其人腕上似因消瘦而宽褪的印痕。

  如果联系他另外写的几首端午忆姬之作,可发现,词人对伊人之在端午日以采丝系腕一事留有特别深刻的印象。这就无怪他在这次梦中也注意及此,并在梦醒后仍念念不忘了。歇拍“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两句,则两从梦境回到现实,并就眼前景物,寓托自己自“午梦”醒来直到“晚风”吹拂这段时间内的悠邈飘忽的情思和哀怨的心境。

  此词上片正是以实笔来描摹虚象,写得十分真切;在结拍处却以虚笔来点画实景,写得情景异常缥缈。也许正因其幻而益真,真而益幻,所以才具有“天光云影,摇荡绿波”之美,使人深深地被这种境界所吸引,而又感其乍离乍合,难以追寻。就连最不喜欢梦窗词的王国维也对“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二语大加赞赏,这不仅是因为这两句所摄取的眼前景物——“雨声”、“晚风”、“菰叶”,既衬托出、也寄寓着作者在梦醒后难以言达的情思和哀怨,同时兼有以景托情和融情入景之妙。

这首词是作者在端午之日忆念他苏州去姬的感梦之作。在词人的词集中有大量的作品主题都是怀念他一去、一死的苏、杭二妾。据杨铁夫《吴梦窗事迹考》断定,这首《踏莎行》就是为怀念苏州姬妾而作。

发布时间:2020-05-13 04:42

上述文字是💠《踏莎行·润玉笼绡》✨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卜算子(饮酒不写书)

一饮动连宵,一醉长三日。 废尽寒暄不写书,富贵何由得。 请看冢中人,冢似当时笔。 万札千书只恁休,且进杯中物。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

[古词风韵] - 2022-02-04 00:07:17

过垂虹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

[古词风韵] - 2019-12-03 12:34:04

古塞下曲

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 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 騂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 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 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陶翰,唐代诗人...

[古词风韵] - 2022-09-19 17:09:42

早夏

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忧正是魔,花萼败春多寂寞,叶阴迎夏已清和。 鹂黄好鸟摇深树,细白佳人著紫罗。 军旅阅诗裁不得,可怜风景遣如何。 钱起(751年前后在世),字仲文,汉...

[古词风韵] - 2021-12-17 14:09:20

贾蛊

醉眼人生,漠世流。 雾里甄花,辨岐路; 歌舞尽休,幕谢久,寓酒意难酬。 炀帝醉,斟沉浮,独吊月沉宿。 二十年前名流, 三十功名泥土, 匪夷人生西渡。 问蛊? 疑前路,难觅复...

[古词风韵] - 2023-03-30 23:12:18

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

[古词风韵] - 2019-11-25 05:58:45

书焦山纶长老壁

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 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 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 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 譬如长鬣人,不以长为苦。 一旦或人问,每睡安所措。 归来被上下,一...

[古词风韵] - 2023-04-07 07:14:26

二女第一百四十四

床前两小女,各在天一涯。 所愧为人父,风物长年悲。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

[古词风韵] - 2023-03-24 13:36:13

子夜歌 一

恃爱如欲进。 含羞未肯前。 朱口发艳歌。 玉指弄娇弦。 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

[古词风韵] - 2020-08-06 07:11:34

望江南(六·江景)

江南雨,风送满长川。 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 飘洒正潇然。 朝与暮,长在楚峰前。 寒夜愁欹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 烟浪远相连。 王琪:字君玉,生于华阳(今四川成...

[古词风韵] - 2021-04-22 12:50:59

观浙江涛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

[古词风韵] - 2021-05-19 09:04:08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 月高风定露华清。 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 新声含尽古今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秦观(1049-1100)字太...

[古词风韵] - 2020-01-27 17:48:03

中秋对月有怀

...

[古词风韵] - 2019-11-29 19:52:41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一丘壑。 老子风流占却。 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 寻思前事错。 恼杀晨猿夜鹤。 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长歌自深酌。 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 西风黄...

[古词风韵] - 2022-04-21 23:34:05

溪阴堂

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 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

[古词风韵] - 2022-01-28 01:34:18

都下送辛大之鄂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

[古词风韵] - 2020-06-05 03: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