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小说 > 微型小说 >

⭐和平年代也 应记住英雄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和平年代也 应记住英雄》,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和平年代也 应记住英雄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他很普通,就是一个普通的乡镇干部,可他却做出了与常人不一样的事,他是谁?他就是为农民减轻赋税的呼吁人,张学新。------题记
  认识他纯属偶然,我最近去了装裱字画的店里帮忙,因为他的墨竹画吸引了我,所以有缘结识。
  他中等个子,头发有些花白,四方的脸型总是带着忧郁,眼睛不大但有神。目光犀利仿佛穿透你的内心,知道你在想啥一般。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隔三差五的就来裱画,不用问就知道他裱的画准是竹子。他画的翠竹与众不同,一幅画面只画三两根,且竹叶稀疏,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有山有水,也有一抹落日余晖映在远天,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沉思。每一根竹竿都是挺直剪影,迎风不动,意志非凡。有时他的画里还会在竹竿上方画个知了,那个蝉似乎正在鸣叫,翅膀透明,眼睛似乎在转动,让人一看就像真的一般。我想,要是给他一只马良的画笔,那只蝉肯定会爬到竹梢,然后欢快地鸣唱。
  翠竹的根部有翠绿你的小草摇摇欲坠的石头,一抹夕阳镶嵌在远天,几片流动的浮云轻轻飘过。整个画面意境美极了。落款上方有他的题词,前面两句字体有些粘连,有几个字看不懂。但他的墨竹就已表明他的心意,好一副高风亮节,气宇轩昂的壮志与出污泥而不染的处事态度。那种境界和心态让人明白他的心志,不与花草争春不与山水夺冠,只做一根迎风飘摇的翠竹,宁折不弯,任而怎样诱惑,绝不放弃自己的执着,给人一种向上,激进的力量。对于他我只远观不想接近,因为我知道他也是县里退休的大官,我乃一个打工女小百姓,欣赏他的翠竹和气节就够了。
  每一次给他裱画,我都特别留意赏观,都要仔细地观看他的竹子的模样每一种变化和改变,但他的竹子即使迎风摇头枝叶晃动腰杆也是直的,从来不想任何狂风暴雨低头。所以我喜欢他的画和人品。对于他,只是远观不想走近。
  然而一次意外地谈话引起了我对他的了解和敬佩,他的曾经是辛酸的,他的故事是感人的,他的历史每走过的一点一滴都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他对百姓付出的真诚呼吁如一阵阵春风拂面划过,那是一股温暖的风,有风吹过的地方就有他的影子和对百姓的关注。他是国家干部也是普通百姓,他是正直善良的代表也是给人民办事的公仆。后来我详细知道了他的资料,他是县城里曾经响当当的农业赋税改革带头人也是众所周知的顶风前行逆风行驶不退缩不谄媚不阿姨奉承的好人。他是七十年代恢复高考的第一批自学大学生也是省委备案的第一批大学生选调生,放弃国家机关优越环境待遇高的工作而主动要求下乡镇住基层一心一意为百姓办实事的家喻户晓的张学新。
  张学新,1952年出生,曾经参过军,务过农。回复高考后全国统招的首届大学生,1985年到1993年先后四次上书中央,建议农民负担费该税,是主流媒体关注的国家唯一农村税费改革建议人。曾有诗,文,话剧,散文等在国家刊物发表。并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忧患人生》。现在是山东省阳谷县景阳冈书画院副院长。
  好家伙,名头不小。我的对他倍感尊敬,也想去了解他的故事,就抽时间去看他的纪实文学,也希望通过阅读了解认识他,走近他
  【一】有缘相遇
  有一天下午,他去画店取装裱好的画,偏巧那天老板有事出门,要过一会回来,我便让他在客厅里等待。初秋的骄阳依旧如火,地面的的温度还是几乎还是二三十度,偶有一丝风过也并不凉爽。而我在屋里干活还好,没有太阳照射没觉得炎热。我看他一身的汗水,不停地用手抹着额头便给他打开了电风扇。他很客气地对我说声谢谢,便背着手浏览屋内装裱好的字画。看到精美的字画会不停地点点头,自言自语说好,好!好字!一双眼睛露出赞许钦佩的亮光。
  我在工作台上装字画天杆和地杆,目光也偷偷地打量着他,身材消瘦但挺直,一件洗的发白的浅蓝半截短袖衫下摆掖进裤腰,整齐规范,举止稳健端正,看他那两鬓斑白的鬓角就知道是个饱经风霜的人。一会我的活干完了,便给他倒了杯茶请他在沙发上坐下。他和我简单地聊了起来。他问我农村还有地吗?还交提留不?我说有地,农民还是以种地为本的,不种地干啥?闲暇之余才打工挣钱呢。现在的日子真好啊,搁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我接着说,在以前农民种地赔钱,去了化肥农药雇车翻地等费用加上高额的上交农业赋税,基本不剩啥,就赚点吃粮,一年到头白挨累。他笑着点头,说,是啊,以前农民的日子是难过,赋税太重,还有其他名堂的交税各种项目的敛钱,大钱不要小钱不断的种地真的白挨累。我说,想起那时就难过,想起十几年前的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收敛提留的场景就心寒,百姓都害怕。只要大喇叭一喊交提留都赶紧送去,都害怕被抓去乡里关紧闭。那时交提留是农民的一项大事,提前都准备好,哪怕生病住院也不敢动用那笔钱。现在多好啊,不要提留,不纳赋税,种地白种还有粮食补贴,还有那些老人六十岁以后能每月领养老补贴钱,谁说钱不多但也够每家的老人一个月的吃菜钱了,日子和城里的人一样月月有工资,你说现在的日子多好啊!老人们知足,年轻人没了负担真的这些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农民的日子真的好过了,我高兴地和他攀谈着,没有仰望的酸累,只有普通人之间的简单交流,但很随便和温馨。他也高兴地点头,连说现在的日子就是好,城里人都羡慕乡下人呢。
  和他聊天很亲切,他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百姓,从小在农村长大,是第一批恢复高考的大学生,当过国家干部,参过军,现在退休了。他说,自己喜欢画画,也是这几年的爱好,无所事事闲着无聊,打麻将不喜欢,养鸟太操心,就参加了老年书画协会,不图名利,就为了打发时间。聊着聊着,他突然感慨:老了,不中用了。听了这句话,我心里有些酸楚,仿佛看到他当年的八面风光前呼后拥的辉煌,而如今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多少显得有些冷清吧?我没接话,我说:您的翠竹画的真好!虚虚实实挺拔俊秀,迎风不弯很有个性。他一脸的开朗:我参加了迎国庆节同心共筑中国梦书画大赛,我的作品就是一副迎风挺立的翠竹图,你有时间也帮我点击一下投选票吧?我说:行!我家有电脑。他很高兴,并互交了qq号,问我上网都干啥?聊天吗?我说;不聊天,只是喜欢写空间,也经常去网站投稿。他对我连连点头:好,有个爱好总比聊天看电视好。我和他说了几个文学网站,我说喜欢看网站上的纯小说。他很高兴真诚地对我说:他也喜欢看小说,也喜欢写小说。并邀请我有时间去看看他写的自传体小说,发在小说阅读网。我更是惊奇来了兴致,一说是喜欢文学的我都敬仰和尊重,并喜欢和这样的人交流。
  我空间的朋友们几乎都是文学爱好者,他们都喜欢写文章和诗歌,且文笔了得,每一个都是我学习关注的对象。于是问他:你也写小说啊?看不出来,呵呵,多少字的?他很淡定地说:一开始写完十五万多字,后来把一些官场上的真实经力和有关内情的都删去了,现在也有十二万多字。写的都是真实的事件,都是我成长的经历和一路走来的过程。我的天哪!一听说十多万字的小说,这不由得佩服有加,他真厉害!是我所以文字朋友里的佼佼者,一个貌不其扬的老头竟有如此的文学巨作我哪能不敬佩?我很高兴地答应了他。那天他给我写下他真实的名字和电话号码,我知道他叫张学新,一个退休的六十多岁老干部。他的作品是《忧患人生》。他的钢笔字真漂亮,特别规范,一看见字体便知道他是个一丝不苟遇事认真的人。
  从那以后,我加了他为qq好友,可是我们不聊天也没时间沟通,他是个忙人,白天画画练习书法,晚上出去打太极拳,只是偶尔给我留言问候。我也是简单的留言给他,我知道他的名字,他确不知道我的名字。一开始留言我喊他老张朋友,后来就喊他老张大哥了。他很高兴,留言是总说谢谢我的诚恳和信任。再到后来我就和他说了我的真实名字及家庭住址,我们就这样成了不聊天只留言的朋友。
  我有时间就去老干部之家网站,给他的墨竹投选票。他的墨竹从最初的第六页一下子跳到第二页,选票每天都在上升,这还是因为他的墨竹有独特的吸引力,有很多人喜欢的。忽有一日,他在qq留言:小雪妹妹,谢谢你给我投选票,我的翠竹国画入围了。我特高兴连忙发去留言表示祝贺。同时也很意外,他咋知道我叫雪儿?可能是看了我的微博吧?我赶紧回复:真高兴!老张大哥,你真棒,加油!再后来,我去他的空间,而他的空间总是加密,我不知道他都这把年纪了,儿孙满堂的在怕什么?在隐瞒什么呢?对于他我无从了解。而他会经常去我的空间,并在我的文章后面留言鼓励:小雪,埋在泥土里的金子总会发光的!早晚有一天你的文章会被别人认可的。小雪,你的某某篇文章真好,针对时弊,写出很多人的心声,喜欢!他的留言每一次都让我很温暖很感动同时也加深了渴望对他的了解和认识的愿望。
  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写空间,浏览网站文章,浪费了很多精力,就没时间看他的《忧患人生》了,因为进入小说阅读网要注册的,我很讨厌注册太多的网站,这样时间总是不够用,所以就搁浅了阅读,对于他我还是不了解,加上只顾写文章投稿件编辑别人的文章没时间也没心情了解他了,时间长了都有些淡忘了。他写给的手机号码也不知扔到哪里,也没想过给他打个电话,心想毕竟只是一面之缘的朋友而已。
  收秋,忙秋,这一段时间我没去画店上班,忙着收家里的棒子,和翻整地块。整天累的腰酸背痛,也没心思上网了。一眨眼月余过去,这天我去字画店上班,一眼就看到了他画的翠竹挂在墙上,翠竹落款上的诗句又激起了我的敬佩:历经风雨五彩城,天地挥毫写人生。墨研明月春江水,之作翠竹摇清风。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干部的廉洁奉公和那份对党和人民的衷心。我突然想起他的自传小说,我为啥不去看看呢?或许对揭开了解他的谜团有帮助。我暗暗地想:回家就去看他的纪实小说《忧患人生》。
  打开网络,他的留言又蹦了出来:小雪妹妹好!地里忙完了吗?注意休息。一瞬间我又是一阵感动,这世间还有什么感情比这样执着的一句句问候更感人呢?这些问候都来自内心发自肺腑,很真诚很温暖。这种友谊也是人间的另一种情谊:网络友谊。我回复留言:谢谢老张大哥的惦念!祝你每天开心,画画愉快!之后,我便点击了小说阅读网,注册之后看他的《忧患人生》。这一看不打紧,每一个篇章都引出我的泪水,每一个画面都是他的人生真实再现。那个年代那些往事历历在目,仿佛我就在他的身边,亲眼看见一般。他是个俗人,也是个善良的人,正直的人群之中的佼佼者,一个真正的刚正不阿敢作敢当的人,也是个为人民真正办事是的好人!
  【二】苦难童年
  晚上我打开电脑,找到他的qq号,进入他的空间,他的空间已经对外开放,只是很冷清,没有任何日志和说说。只在他的qq说明里看到这样一句话:谁与我同醉?知道我心语。这句话让我看到他的孤独和渴望被人理解的心态,对于他这样的网友我真的是疏忽了。抱着一份自责,我点击了小说阅读网,并看到了他写的《忧患人生》。这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为他坎坷的人生经历而辛酸,也为他的人品及所有的故事而赞佩。他写的不是虚构,没有一点虚假的地方。连每一个地址和人物都是真实的,这部长篇小说就是他的人生真实写照,我相信任何一个看了他这篇作品的人都会被他的才华和刚正不阿而叫好!他真是咱百姓曾经的减轻农民负担的呼吁人和带头人,往小了说他是一个普通乡镇干部,只为一时心安。往大了说,也许没有他就没有今天农民的幸福日子。没看完他的一个章节,我都会热泪流出,他的故事太感人了。可这样不辞顶风犯上敢作敢当的一代老干部在今天又有多少人会记得呢?我又一次嗟嘘感慨。
  他是1952年出生,出生的那一年也正是自然灾害最厉害的一年。春天闹旱情,地里土地龟裂,秧苗发黄,导致最后的庄稼歉收,家家粮食断顿,日子极其艰难。秋季闹蝗虫,蛾子满天飞,也是那一年收成最不好的一年。而他就出生在那个历史上最让人刻骨铭心的挨饿年代。他的母亲是个贤良温厚的女人,在他出生之前家里已经有了一个比他大四岁的哥哥和大十岁的姐姐。父亲是个教书匠,胆小怕事,甚至有些懦弱和迷信。不懂农活,地里的活都是母亲一个人干。父亲也曾经患有精神病,是47年动乱时期的国军飞机头顶飞过扔了一枚炸弹吓的。
  那时的农村没有医院没有妇产医生,只有本村的二婶和奶奶当接生婆。也许他一出生就证明他的命运必将经历坎坷,他出生时尿了一泡湛清的尿水,迷信的爹爹就以为他不是吉祥之人,所谓的有毒,命运和父母相克之意。奶奶也说他是个要账鬼,不吉祥,将来成不了大事。他成一家人眼里的毒物,没人喜欢他。而母亲还是不信的只有母亲对他好并心疼他。姐姐当时上小学,有点墨水,就给他起了名字叫学新。意味鼎新改革,将来做个挺有出息的男子汉,为张氏家族带来荣誉和声望。姐姐是满怀希望的,对他充满了期待渴望,可是小小的他哪知道姐姐的用心如此良苦如此疼爱寄托呢?
  也许他的命运多劫,还没满月就得了一种怪病,嘴长口疮,不会吃奶。就是俗语长蛾子。爹爹因为贫穷正好有了借口,舍不得花钱给他到很远的大夫家看病,还听心谣言说他命硬,毒气很重,不是克父就是克母,有他在,一家人恐怕没好日子过,决意要把他扔掉。而柔弱的母亲坚信自己的儿子不会给家人带了祸灾,儿子是无辜的。并带着没满月的他不怕受风寒的袭击东借西凑借了点钱,没有吃饭坚决地抱起他顶风冒雨来到大夫家,并一个劲地给大夫说好话,央求大夫发发善心,全力抢救。也幸好娘去的及时,他的小命总算被从阎王爷那里捡回来。也许他真的于母亲命运相克,从那以后身体欠佳的母亲烙下病根,就怕风寒,经常心口疼,每一次犯病都是痛苦万分,思想偏向迷信的父亲也很无奈有时会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尚在襁褓中的他,认为他的身上就是有毒,以后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幸。小小的娃他是可怜的,也是命运多灾多难的。也许从这一次事件开始,就注定了他的一生必须历尽磨难和委屈。
  在他四五岁的时候,迷信的父亲要他去认院里的老槐树和老椿树做干娘,说那样就可以驱走他身上的毒气并转到树的身上,母亲的病就会好了。他信了,拜了老槐树和春树做干娘。可奇怪的是第二年那颗老椿树因为虫子过多死去。爹爹更加的深信不疑,说他的身上有毒气,便让他拜院角的石磙做干娘。爹认为石磙不会死,石磙是石头的,结实。他无奈只好去白石磙做干娘,没想到那个石磙本身就裂了一个缝,他哭着跑回家,和母亲委屈地说起此事。母亲心疼他,便哄着他坚定地说:不拜了,俺的儿子没有毒气,俺啥也不怕。爹最后也没有说什么,也就算了。这件认为他身上有毒气的一说也就不了了之。而他的童年却烙上了灭不掉的忧伤印记。他的童年,不仅日子艰苦,缺吃少穿还要背负命硬一说会毒死娘的谎言。可是他活着,走过了很多灾难和苦难,并长成一颗爹做梦也想不到的参天大树。
  在那家家断粮挨饿的年代,因为父亲是个教书匠,还好每个月能够领到实际进度粗粮补贴,加上母亲的勤劳和节俭,每天都去地里我野菜,撸榆钱,打槐花,撸树叶子搀和吃倒也没饿着。母亲是善良的,经常把做好的菜团子让他给邻居们送去,所以邻里之间也很和睦。都和母亲相处得很好。母亲有心口疼的毛病,但还有坚持去生产队干活。有几次有累晕倒在地里,可是那些分到手的栽地瓜秧子的任务必须完成,否则就会挨队长的批评,扣除工分。小小年纪的他看见母亲劳累晕倒,便挽起裤脚替母亲栽地瓜秧。在太阳落山前他竟然栽完了,惹来周围村民们一阵阵赞赏,都夸他是个能干懂事的好孩子。那一瞬间他仿佛觉得自己是个凯旋胜利归来的英雄。心里高兴极了,能为母亲分担一些真是让他自豪。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不是母亲的克星,而是母亲的好儿子。有时候母亲心口疼痛难忍,就在炕上呻吟,他看见后扬起带泪的双眼,趴在母亲的额头前,用自己的小手抚摸着母亲,那一刻,她多么希望自己的抚摸能减少母亲的病痛啊?于是他天真又心疼地问母亲:娘,你的病是我的毒克的吗?娘,俺的身上真的有毒吗?俺真的和你命里相克吗?母亲勉强打起精神笑笑,一手摸着他的头一手抓住他温热的小手柔柔地说:不是,俺的儿子没有毒,别听别人胡说,咱的儿最孝顺懂事,怎么会克自己的亲娘呢?孩子,你是娘的好儿子。他听了娘的话,那一刻他才心安高兴了:我是好孩子,我没毒。
  后来母亲时好时坏地发着病,也没钱抓药,硬硬地熬了过来。母亲是个不识几个字但肚子里故事最多的人。在他懂事的时候经常听见母亲给他讲革命故事,母亲还教他唱童谣:八路军,是好军,吃黑窝窝打日本。母亲讲她和村里的很多妇女曾是支过边的,给八路军做个军鞋,军帽,和军衣,洗血衣洗绷带等等。母亲说:八路军好,共产主义好。母亲的讲诉对他小小的年纪是个很有力的启发,虽然他那时并不太懂故事和童谣的含义,但为他以后的政治生涯做了很好的铺垫,并激励了他的强烈爱国热情。
  从那时起他就知道了八路军和共产党,也懂得了做人要做啥样的人。那时母亲还讲妇女们得到解放,如何裹足,放脚,做自由的男女平等还可以读书识字的女人。还讲了以前怎样的受人有钱人家的欺负和张氏家族在解放前如何受气等等,这些都一点一滴渗透到心里,加深了他对坏人的仇视对共产党的拥戴。做人就做八路军一样的好人。
  五六岁的他就经历了58年的大跃进和那时粮食产量的浮夸风以及大锅饭的形成。生产队的大锅饭也不是每人都可以白吃的,只要能满路跑不劳动的小孩子也是不行的。为了能有饭吃,他和小伙伴们被派到地里推水车,昼寒夜冷受尽磨难地推水车,还是吃不饱。真是受尽了人间疾苦和生产队长的白眼与大点的孩子们的讥讽嘲笑,嘴嚼着歧视和世事艰难,小小的年纪心里有一粒忧患的种子在悄悄地萌芽生长。
  那时也许他就想好了,长大了一定做个有出息有能力并能为父母分担重担让别人看得起的人。可是他那里想过,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差距是多么的令人无法想象啊?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走到那一步啊?也就是因为他这样的想法才注定了他今后命运的艰难和波折。真是坎坷一生。
  【三】才华初露
  经过了磕磕绊绊捉襟见肘的童年,在他父母的支持下还是去学校上学了。简陋的学校就在村子里,只有四个班级。他的童年也许是受父亲的文化熏陶,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
  然而在那个贫困的年代读书也是要一边劳动一边上学的。他喜欢学校的氛围,喜欢老师叫他们唱《小二黑结婚》里的曲调,也喜欢老师带着他们去地里种植蓖麻,喜欢跟在同学的屁股后边打沙枣吃。那一段时光是欢乐的时光也是记忆里最开心的时光。
  可是在学校里也有被人误解欺侮伤心的事。记得有一次有些同学调皮淘气,为了给新来的老师一个下马威,就在黑板上写一句某某老师没爹的恶毒骂人话语,可以想象那个老师当时脸都气清了,一副不揪出罪魁祸首不罢休的样子。和那些同学都不承认,老师就把目光落在一直沉默不语的他身上,硬逼着他承认错误。他的倔强和率直一直都是自己的性格,怎会做那样龌龊的事?那天他瞪着眼睛摇着头,坚决否认,对老师一个劲地说:不是我!不是我!但还是背了黑锅。那是个阴影,一直印在心里。没有人理解他的委屈,没有人安慰他的失落,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回到家里,也没胃口,在母亲的追问下说出真相,而一生都在坚持和为贵,忍为高信条的父亲却生气地说,那么多学生咋不冤枉为啥偏冤枉你啊?或许就是你干的。他更难受了这是一件小事,但没有人安慰自己同情自己,更没有人给自己证明清白,后来竟被老师罚站了一个星期。这种心灵创伤一直在他的心里挥之不去,可谓人情淡薄,世态炎凉。小小年纪就体会了人间冷眼和日子的艰辛,也使他的内心逐步成熟。
  在小学的那几年也是讲究成分出身的年代,没有一个好的出身就要和大人一样遭受白眼和冷落歧视,但他的出身是贫下中农,在这一点上没有受到四清运动的攻击,还算比别的同学运气好些。
  父亲虽是个教书匠,也算是个知识分子,可他一生都是懦弱怕事,老实本分之人,始终信奉隐忍的教条,经常挂在嘴边嘱咐孩子们:老实人常在,吃亏人常在,能忍者自安,也是和为贵忍为高的观念哲学在伴随父亲的一生。他的这种观念思想为人处世倒也在那个时局动荡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安安静静地一家人走了过来。父亲在别人面前总是谦卑有加,礼让不止。父亲不知道,他自以为是的忍让教条反倒起来逆反作用,时间久了让他觉得父亲在别人面前低三下四的,总缺点高大伟岸的男子气魄和傲骨.父亲应该是座一高山,能给家人阻挡风雨。父亲应该是一把晴天大伞,能给家人撑开一片天空。父亲不是,他只是胆小怕事的谦卑者,没有人尊敬,没有人赞赏。他有些暗自凄迷,父亲就是个卑微的小人物,离他心中的形象太远太远。所以更加崇拜各类英雄豪杰甚至书本上的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和雷锋。也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做个英雄,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过去的人们没有娱乐没有享受,唯一的娱乐消遣就是吃完晚饭去村东头的牲口棚旁的石碾子上听邻村的孙瞎子说书。孙瞎子每到空闲就来这里说书,他一不要钱二不要物,只要每家每户轮流送顿热汤热馍馍足以。
  【四】崇拜英雄
  历史如棋,世事如棋,人生如棋。人人都走不出那一盘叠成自己年华的棋局。困惑,苦难匍匐在与世对恃的憧憬中,触痛着张学新幼小的心灵,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人生?自己是一盘棋,别人也是一盘棋,都是棋中的羿者。别人的棋局是平平淡淡,顺利畅通,而张学新的这一盘棋却是一路难走,无枝可依,小心谨慎在没有楚河与汉界的疆场上运筹帷幄,拆叱人生。也最终因为心里装着百姓而拼出一片晴空,繁华过后是云淡风轻,一切都已成为过眼云烟。真可谓:云淡风轻近午天,泼墨挥毫天也低。为民请命清碑史,一生真伪竹自知。
  童年的疾苦和人间的歧视冷漠让他小小的心里种下了忧国忧民的种子,那时他就在想有一天一定要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让一辈子胆小懦弱的父亲抬起头来让母亲和家人有好日子过。然而做到这一步是多么的艰难!
  教书的父亲几经辗转,搬了多次家最后又返回龙源村,历经日子的贫苦和疾苦饱经着那个吃大锅饭,大炼钢铁,旱灾,涝灾,教书的父亲被下放到小队里干活,当小队会计和事事都讲究成分和出身的过程的年代。那时的他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
  成分并没有影响他的童年,因为他家历代都是贫苦大众,贫农。到了七八岁时,他开始上小学,也许是受了父亲这个教书匠的遗传基因,在学校里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榜首,很是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但也因为顽皮淘气惹出不少的麻烦和被人误解的委屈。童年总是青涩的,印在心里,像雾,浅浅地散开。
  母亲体弱多病,从小他就学会了捡材,烧火做饭,洗衣服。熬粥,蒸窝窝这些活计在他干来得心应手,尽管有时也会被烟熏得直落泪,但看见母亲的脸上有了笑容他就开心。也喜欢听母亲和家人一次又一次的夸奖,都说他像个小大人,懂事,知道心疼别人,肯吃苦,是个善良的好孩子。每到这时他的心里都会感到骄傲,骄傲像水里的草,很嫩也很绿。他就像水里的鱼,一天到晚的游啊游,看见尘世的疾苦,和每一滴水里的伤害和呼吸。灵魂上下缓缓起伏,童年的时光,野花开着,晨风吹着,自己苦着。
  他羡慕影响,崇敬英雄,也希望有一天自己就是英雄。英雄的形象总是高高大大的,能挽救乾坤,能给家人带来好运,能转变现实的困苦。他想自己应该做个英雄,也是个英雄,那多好?
  童年里惟一的快乐就是听瞎子讲书,喜欢书中的人物,一个个都是鲜活的英雄。比如:杨家将,包公,海瑞,岳飞,林则徐,黄继光,董存瑞,雷锋等等,这些都是他羡慕敬仰的英雄。
  每当月落西天星光摇曳,他就拿着一个小板凳,心情愉悦地走进村西的大槐树下,在一个石碾子旁边坐定,和很多大人小伙伴等着孙瞎子前来说书,只要孙瞎子的润滑腔调一响,场内便异常安静,只有过路的风儿轻轻拍打脸颊,很舒服很惬意。孙瞎子是个苦命人,叫孙连河,为人老实善良,他每日靠着说书混饭吃。他说书不要钱财,只要每户人家给碗热饭吃就行。他每到一个村庄都特别受村里人的欢迎,尤其是那些小孩子,都特别喜欢他。他每到一处都有一群小孩子前呼后拥,就为听他那口乡音十足的山东快书和山东梆子。那些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也从孙瞎子的嘴里一一吐出,那些鲜活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孙瞎子也会卖乖,说到紧要处也会挺住嘴巴戛然而止,让人又着急又没办法,只能第二天再来听了。那些为民请命,匡扶正义,体贴民情的清官,英雄们一直影响着他的童年,也陪着他的童年一路快乐。在书本里他更加敬佩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焦裕禄,他的形象和书本里的照片一直被他保留。能保存一张英雄的照片也是一种荣耀,荣光。他一直这么想。
  孙瞎子还会拉三弦,唱《包公案》《海瑞上书》《刘公案.》《侯二愚爬堂》等,那些脍炙人口的戏曲和人物都被村民们所乐乐称道,拍手叫好。他也是很喜欢,每一个立场鲜明的人物都是他崇拜的对象,像一道瑰丽的彩虹被时光穿针走线缝制在心灵的蛮荒,在僻静处漫野开花。
  也正是这些英雄人物的影响和孙瞎子的描述诱惑启蒙,上小学的他也文采翩然,才华初露。在四年级时一次文艺排演,他的一首诗歌被大家认同和推广,都说他很有文学造诣,很有文学水准。当时他写了一首诗:人和人不同,各怀愿望在心中。我的愿望保卫祖国,扛枪御外侮,舍身保和平。还有他的另一首诗:贫下中农一心向着共产党,就像那向阳的葵花,向着太阳跟着太阳走。人民公社是葵花,茁壮生长在沃土,党就是不落的太阳。这在当时不识字的农村文盲们看来,还有那些老师们都觉得他行,有文采,将来一定有出息大有作为。他也这么想过,那些英雄的形象在心里不断滋生,做国家的主人不当个英雄仿佛白来世上走一遭。
  从那个时候起,也看出来他的少年时期与众不同的思想和理念,做人就要有自己的原则,那些尘封的历史人物驻扎在心里,也成了他日后做人的准则。
  童年是一帖泛黄的画,沧桑之后,总有一些眉目还是英雄的影子,总有一些理念是英雄们的想法,总有一些谜团是英雄们的嘱托。收拢,打开只见,白云悠悠过长天,挥毫泼墨捉天然。为民请命青史印,又写墨竹美人间。
  真可谓文章千古事,社稷一绒衣。听君歌一曲,杯酒长精神。
  
  【五】自学成才
  站在深秋的路口,感受着落叶飘零,内心里总会有淡淡的愁绪我也多少有些伤感和愧疚。伤感是时光的流逝,春去秋来不相待,转眼白首鬓毛衰。最近由于眼睛不太好,总是迎风流泪,在电脑上时间长了也会流泪,只好歇了一段时间。我曾答应过看张学新的《忧患人生》并写下他的忧患经历,可我总是迟迟没曾动笔。一日,打开电脑,看到他的留言:眼睛好些吗?注意休息。不知咋地,呼啦一下子,一股温暖流进心头,那种兄长一般的爱让我对他又走进了一步。
  想起前几天,我在花鸟市场看见了张学新大哥,他着一身干净的服装,未曾染过的头发依旧花白。身体斜倚在一棵杨树干上,静静地欣赏着一个外地画家挂在墙上的山水画。他的面容是那样的安静,看不到一丝愁思,让人感受的都是纯净和向往。那悦耳的鸟鸣,那深绿的叶子,依然还挂在枝头。在那样的环境里,他简直就是一副雕像,对,罗丹的,《思想者》仿佛就是他。我很想前去和他打招呼,但看到他是那样的投入青山绿水共为邻里,我怎好忍心打扰呢?我默默里就离开了,去另一边赏各种秋季的花草了。
  后来,我看他推起自行车轻轻地走了,我在他的身后投去了祝福的目光,希望他的余生永远是快乐安逸相随相伴。看你轻轻地走了,可那份思念和忧愁却一直徘徊在心里,时间越久越沉重。秋雨绵绵,带着丝丝凉意,也不像春时那么清新,那么飘逸,也不像夏时那么猛烈,闪电雷鸣狂风骤起,不管你是烦躁还是平静,不管你是高兴还是忧伤,它就是淅淅沥沥淅淅沥沥,一滴一滴诉说着秋的思绪。愁绪和敬仰来自心里,我想我应该好好读读他,他就是一部稳固格局的诗篇。
  我决定今天的一天假期啥也不做,就看他的《忧患人生》。打开第四章,初涉社会,梦幻惊醒在军营。原来他的从军之路也是步步坎坷,充满了艰辛。
  也许是受着刘胡兰,雷锋故事的影响,梦想做个英雄是他那时的忘我追求。初中毕业的张学新成了村里的壮劳力,但他不甘心就此沉默,经过了两次体检验兵,终于在1969年三月走上了通往辽宁兴城的一座军营。雄心勃勃的他十七岁远离家乡,心里想的是给父母争光,给家庭带来荣誉,给自己的人生涂一笔辉煌的色彩。想起老实寡言的父亲每天在别人冷目的歧视的眼光里生活他就气愤,都是人,为什么要分三六九等?我们也是人,也一样唱着东方红,太阳升,也是贫下中农,咋就处处都要忍让谦卑呢?一生教书育人的父亲除了吃饭,嘴巴永远是闭着的,他不喜欢父亲的隐忍性格,可他也知道正是父亲隐忍,一家人才算平安度过那个大炼钢铁闹革命的动乱时期。穿上绿军装自己也和解放军叔叔一样了,突然他觉得自己的腰杆也直了,本想着在部队大有作为,发展前途一片大好。就像他的日记里写到:我坐着奔驰的列车,心早已飞向远方。我看着宽广的平原,心里想象着战斗的边疆。快吧,列车,让我快点到达目的。快吧,列车,让我快些走向毛主席,走向反帝反修的战场。
  从他的日记里不难看出他当兵时的喜悦和欢快的心情,也很理解他的苦难意识和想英雄学习的决心。然而部队也不是绝对的天堂,每天站岗,放哨,训练演习,还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革命宣言等等虽然增加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但也练就了他更直率的性格。看见不公平的事他都会直言指出,不管是干部还是战友。但他没想到就是这一点耿直的性格也耽误了他的锦绣前程。尽管他的文章与革命诗歌经常在连队发表,也曾经与很多干部赏识他的才华,最终还是脱下军装,走回了返乡的道路。
  看着一起返乡战友们大包小包的行李,他也羡慕,那是父母们的骄傲和笑脸。而自己空荡荡的行囊和空落落的心该怎样面对父母呢?自己没给家人争光,没给家人带来荣誉,期盼却少了金色,自己成了无法左右命运,无法左右时局的小人物,多少有些沦落感。但家总是温情的驿站,安魂的地方。此时的父亲已经接着教书,哥哥也当上了民办老师,想必自己也会走时教书育人的道路吧?要不就干脆扎根农村,干好一番事业也不错。浮想联翩的他就这样返回了家乡,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次抉择。
  看完之后我想,他的四年军旅生涯也为他今后的人生转折铺垫了道路,他珍惜这段军旅生活,也因为这段军旅生活而改变了他的性格和一生。
  回乡之后,看到自己的家还是那样寒酸,唯一不同的是哥哥娶了嫂子,并添了两个孩子。母亲的身体还是那样弱不禁风,病怏怏的,他有些心酸,也很心疼母亲。父亲辞去了教书的工作在生产队里干活,一心上进的哥哥还在教书,家里的日子也是勉强维持。他在村里先后经历了盖房难,娶媳妇难,打工难,一路坎坷让他的才华无地可施,郁闷,纠结占据他的内心,深知最底层百姓的疾苦和艰难。一种渴望油然而起,羡慕清官,渴望清官,希望像包公一样的好官能为百姓排忧解难的清官出现,可这样的清官在哪呢?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的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而张学新自己就是那种义无反顾,奋然前行的人。在极其恶劣的政治环境下,他就像那颗孤独寂寞而又倔强的树,在悬崖边聆听远方的向往,那些来自于森林,小溪的倾述。最卑微的底层人物也有他不屈的一面。他敬重有思想有体贴农民的好官,也憎恶那些拿着国粮不做实事的贪官。深刻体会了他的反思和内心的斗争挣扎。
  在他感到前途一片灰朦的时刻,1978年迎来了全国统一恢复高考制度,他就像远途的沙漠旅行者,在干渴和寂寞中看到了一泓清泉,一波碧水,一缕希望。这个消息让他振奋了很久,也激起了他尘封的读书学习热情。无论去地里干活还去挖河清淤,他都带着借来的课本,利用所有的休息时间苦读钻研,顺利地参加了高考。
  一天,正在地里干活的张学新被人喊到家里,看着邮递员送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他和母亲都流泪了。幸运总是和志者相伴,那天左邻右舍都来观看,并伸出大拇指,都夸赞他有出息有能力,是个好样的!读到这里,我也高兴,也为他的执着精神所打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幸运就这样莅临,他是那个时代的骄傲,任思想倾尽谷底,心却早已展翅飞翔!
  【六】为民请命
  不管这的世界如何追求平等但客观上一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不平等,也必然存在事实上的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然而意味深长的是历来被世俗鄙弃不屑的底层社会总是诞生不朽的人物,并成为真心为百姓办实事的一员。他就是其中一个,直言无讳,诚朴待人不被时代恶习玷污的一个时代骄子。为底层劳动者呼吁敢于抨击时政坦荡无私,把大写的人字建筑在脊梁上的社会文明沁润于心的张学新。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考上大学的张学新通过艰苦努力勤奋好学,在大学的成绩一直突出,曾一度被老师同学认可。在毕业分配时,本应该留校教书过着安稳日子的他却选择了当一名省委首届选调生,最终留在乡镇做了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
  同时他的家庭也跟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9年初迎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教了一辈子书的父亲也被人事部门落实了政策,办理了退休手续。妹妹也接替了父亲教学的班,做了一名乡村教师。母亲的病情也有些好转,这些喜事逐渐降临,给一度苦难的家庭带来了喜悦和生机。厄运过去,好运接踵而来,也让他心安里得地读书上学了。在上学期间他接触了很多名人名著,每一篇都让他爱不释手。远到古代屈原,商鞅,曹操,李白,白居易,杜甫,陆游,康有为,梁启超,近到巴金,老舍,鲁迅,闻一多,赵树理,藏克家到外国的高尔基,莎士比亚。他们的每一篇巨著都是他汲取文学营养的殿堂,也因为热爱文学,给他的后半生写书打下了雄厚的文学氛围和基础。
  他永远也忘不了导师的期待和那次摆酒送行,官不在大行,做个好官做个清宫既是导师的期望也是他一生为之努力地目标。抉择面临,几经深思,他还是放弃了安逸的城里工作,下基层,去乡镇,做一个踏踏实实的普通乡官,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为人民办事的一员,终身无悔。
  在乡镇工作的日子里,他亲自接触了底层农民渐渐好转的日子的和逐渐加重的农民赋税,那是一种极其不合理的负担。同情之心油然而起,直言不讳地向上级反映农民的情况,积极为农民请命申诉,这也些谏言也许触到了某些上级的疼处,看到一起下来的同学们都在不断提升,职位由原来的小科员都升到副书记,副乡长,有的直接进县委了,可他还是原地踏步,深知从政的迷茫和失落。他的直言不讳导致得罪了很多上级干部,哪能被人看好提拔呢?这些他都不在乎,活着,求一份问心无悔就罢了。
  后来母亲的病逝给他打击不小,母亲是惟一的理解他支持他爱护他的亲人,就这样走了很是舍不得。母亲在临终前还说:你们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儿女,也给我花钱把病治了,没有啥挂念的了。就是你的脾气不好,太犟,以后柔和些,别和别人争。你在外边不容易,咱家几辈子没出过官,一辈子受气,就你一个当官了,但咱要当个好官,不能给别人气受才行啊。他落泪了,点头答应母亲:小时候的辛酸我都记得,但我不会做那样骑在别人头上拉屎的官!放心吧!
  还有什么教诲比母亲的教诲更让人铭记呢,母亲走了,走的很安详。他的工作也几经波动,但最终还是坚持为农民减负意识奔波,多次在基层调查走访民情,多次下乡查看你们的疾苦,当看到农民的日子好了,粮食,棉花产量上升而高兴,看到农业税还在节节升高时一种责任在心中油然而起,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那句人人皆知的七品芝麻官戏文说的真好,他也为农民苦恼而增添了许多忧愁,农民的日子啥时走向小康真正地走向富裕呢?好一个逆境解心结,为农民请命舍我其谁!
  从1985年至1993年他曾四次上书中央,建议农村税改费改革,以一颗赤诚的丹心充满了对农民对国家的忧患。他没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却以一颗忧患之情为民请命呼吁税改,坎坷的仕途普通的行政干部,一个乡镇干部选调生却做出来如此壮举,可谓轰动一时,瞬间他成了本县风云人物。2000年税费改革终于实施,《农民日报》《大众日报》《齐鲁周刊》《聊城日报》都大篇幅地报道了他贫贱不移志,情系农民负不移志的精神。他是省委备案的第一批大学生选调生,主动下乡镇,并为农民请命实属个别,把自己的一生与国际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改革联系在一起,是强的乡镇干部中国内仅有的一个。
  那几年的农村赋税极其严重,很多人家都拿不起提留公粮。有一年甚至一亩地达到四百多远的高额赋税。在那几年,俺这里都是如此,拿不起提留的人家也只好忍痛把留下的口粮变卖,农民的日子不仅艰难有苦还无地投诉。他看到这种情况心生同情,无法忍看老百姓交提留时那种悲戚的情形,宁可丢官弃职也要上书为民请命。于是曾经多次顶风上书,坚持自己的思想,立意要为百姓做点实事。他的故事令我感动,令我赞佩有也让很多农民乃至全国的农民感动。就像他的画竹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为农民呼吁呐喊减轻赋税是他坚持不懈的努力结果,税改实施了,农民也没有赋税了,反过来还有养老补贴,当村里的老人们领着月钱补助时,会不会想起他呢?当所有的农民不再因为高额赋税发愁时,会不会也记得他呢?会不会记得他曾经的一次又一次奔走呼吁,上书请命呢?
  如今他已经内退,也和普通人一样过着清淡的日子。晚年,唯画竹是他的乐趣。可他那曾经像丹柯一样燃烧的心还在人们心里跳动,他的爱农情节还会被许多人记得。他的一心向农的情节一心为农民呼吁肩负的执着精神就像一阵阵暖风吹过山川河流,吹过祖国的角角落落,每到一处都是人间温暖。有这股暖风吹过的地方,纵横碑阖,占尽风流,勾勒出一幅又一副爱农画卷。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一切都已经过去,沉重是一种抹不去的颜色,沧桑之后,谁还记得谁?
  他的故事是一本永久的卷宗,当我看完合上的时候,心也沉了下来。他的执着壮举没有被时代树为模范典型,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和认可,但他的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他的行动已经证明了自己,人们的公仆就是这样,不拘小节,以诚待人,为一份心安理得走到了最后的隐忍,那是一种何等的崇高?人民不会忘记你!你和焦裕禄,孔繁森一样都是时代的弄潮儿,都是百姓的好官!和平年代也需要英雄,也需要像张学新这样的好干部,农民的好公仆。就像他的书的开篇语:无识可去补苍天,枉近宦海三十年。泪和无畏塑引路,愿助平民行车船。
  看完他的长篇,我信笔涂鸦了一首诗:大红灯笼高高挂,辉映兴衰与荣辱。为民呼吁走四方,墨染风采一翠竹。农业税减负已经全面实现了,而这些都是他多次上书中央多次为民奔波的结果。今天,作为农民的我们是不是应该记得他呢?和平年代我们最应该记住的就是那些默默奉献余热的英雄们!如果记得他或忘记了,就看看他的自传体纪实文学《忧患人生》吧。他就是山东省阳谷县的退休老干部张学新,相信每一个看了我的文章读者都会为他的经历所感动。真是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纵横碑阖占尽风流!
  附诗歌一首
  作者:张学新
  我的家乡有一座楼
  伟岸的狮子楼立在城中
  千年风雨楼几倾覆
  大人孩子还记得武松的英明
  流芳菲并非为官为宦
  人们的心是杆称
  我的家乡有一座桥
  瑰巧的博济桥伏在城东
  大明的桥身早已湮没通衢
  人们还传颂着去任留犊的笪公
  为官非需青云平步
  人们的心是杆称
  不要问怎样立足
  不要问向何处走
  纵容脚下瓦砾片片
  纵然前途荆棘密布
  怀揣一颗善良的心啊
  不用回头好人必有好报
  不必另择通路
  让那嫣红的鲜血染寖脚下的热土
  让那美丽的鲜花开在身后

                         

发布时间:2022-11-11 17:52

上述文字是💠《和平年代也 应记住英雄》✨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面具的谎话(夏凉文学杯)

面具的谎话 【如果真相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不想尴尬就选择面具。】 1. 面具,酒吧街什么时候开了这么一间酒吧?还起了个这么特别的名字。 有趣!陈默推开酒吧的门。才...

[微型小说] - 2022-12-05 19:34:54

富二代(小小说)

富二代(小小说) 原创.曾炼 张帅爹妈辛苦了一辈子,退休后依旧居住在七十年代初期,自己修建的房内。那时也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能自己建房相当于现在修了幢别墅,在不了解...

[微型小说] - 2022-10-12 16:12:43

房奴(微型小说

S公司是一家位于A市郊区的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公司有职工上千人。职工们住的都是单位的公房。 在公司房改会上,公司总经理陈晓的秘书刘凡在董事会上对房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微型小说] - 2022-10-13 08:41:46

授课

(一) 孔丘最近总是失眠。 他似乎今晚又要失眠了,无论作为政治说客还是作为老师,他都觉得自己很失败。 他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在左右眼睛里各自滴了一滴在某医院工作的颜回下...

[微型小说] - 2022-11-14 13:37:12

伤在情人节.

在我情感的树叶上,不知漂落了多少个情人节,在那些恍惚的记忆中,终究想不起与玫瑰花、巧克力等浪漫的情节连接起来,还曾记得有几个恍若云烟的节日,与几个男性朋友把酒问七...

[微型小说] - 2023-05-18 00:09:28

【作家选刊】农耕的“趣味”

四月已至,农民要播种了。新的一年农耕又开始了。早在惊蛰时节,农民就开始浸种。俗话说:懵懵懂懂,惊蛰浸种。所以真正农耕算起来,是从3月的惊蛰时节开始的。 所谓浸种,就...

[微型小说] - 2022-10-14 06:54:05

披着羊皮的狼

在辽阔的草原上,除了一片绿色和一片蓝色,剩下的就只有一片片白色的云朵,这简单的色调便绘出世间最美的图画。羊群在悠闲的吃草,骑着马儿奔驰在草原,平静的小湖看到这美丽...

[微型小说] - 2019-09-16 04:55:14

热【夏凉文学杯】

也就是上午十点多钟,地面上已经是热气涌动,热浪翻腾了。天上,明晃晃的太阳光,犹如一把把淬火流金的短箭,直射过来,把夜晚残留的清凉一层层剥落;那悬在天际的红铜色火炉...

[微型小说] - 2022-12-06 18:29:36

救美

在网吧出来,已经很晚了,走过主街,前面的街路灯已经灭了。 走着走着,借着明亮的月光,我看见前面有两个人,一前一后,相距十余米。 我没在意。但不一会,我就发现有点奇怪...

[微型小说] - 2023-05-24 08:29:20

旧时光six-1

时间一秒一毛的成为过去,永恒的成为了回忆,我不知死后我们是否还有灵魂,如果没有,那或许随那一段时光里的人的死去,时间也就死了吧。流颜 一段爱,随着光阴流走,没有什么...

[微型小说] - 2022-12-09 04:05:31

校草“长鼻王“(短篇小说)

1 你如果再捣乱课堂,我就让你转学。老班瞪着眼狠狠地说,像对付仇人似的。 不要,我不想转学。阿胖可怜兮兮地、又似撒娇似地求饶着。 不想转学,就必须遵规守纪,不得影响他人...

[微型小说] - 2019-08-01 01:43:28

情终之时梅香尽

林园有梅,香溢四邻。并非有意种植,而是偶然所得。 梅树幼时孱弱,林家公子爱惜,每日令侍女浇灌照料。若得闲时便亲自关照。 转年冬至,梅花忽开。艳如血染,香气外溢,众皆...

[微型小说] - 2019-09-01 15:23:40

当爱已成往事(一)

[编者按]:爱在冥冥中已经成为了人类的代名词。那种深情的爱是镌刻于心的,那种爱又打动着多少的人心。小说结构构思巧妙,情节有感。刻画人的心理活动细致,很能扣住人心的感...

[微型小说] - 2023-05-21 09:57:51

女人无悔

【导读】四十六的她虽说半老徐娘,打扮起来也风韵犹存。一米七的个头,胖瘦适中的身材,眉清目秀的五官,尽管经历生活的磨难,在同龄人眼里还是蛮有风情的。 夜深了,她翻来覆...

[微型小说] - 2023-06-15 11:28:58

屌丝

屌 丝 王贤飞走出宏达机电厂的大门后,长长地吁了口气,回头望了一眼曾经劳作的地方,感慨地说了一句:终于解脱了,又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日了。说罢,点燃了一根香烟,吸了口...

[微型小说] - 2019-07-27 05:45:27

一个黑夜

发现他伏地趴着;没有谁惦记他,没有谁寻找他。一位老妇人发现了他。大概说来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她漫无目标地寻找野花,仅仅是黄颜色的。一心盼着野花却意外碰见他伏在那儿...

[微型小说] - 2019-04-09 0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