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割麦的童年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割麦的童年》,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割麦的童年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编辑荐:田间地头,再也见不到父老乡亲们往日弯腰割麦子、捆麦子的身影,用镰刀割麦子,已成了大人们回忆的往事,孩子们有趣动听的故事。

天是家乡蓝,麦也是家乡黄。时令六月,意味着又一麦收季的到来。看着大片的麦田,闻着这遍野的麦香,把我的记忆复苏。

记得小时候,农场种的最多的作物就是小麦。每年的端午节前后,田野上到处起伏着金黄的麦浪,弥漫着一种温馨的幽香,整个农场就进入了麦收时节,家家户户都在做着麦收前的准备。

那时候还没有农业机械化一说,麦子成熟了还得靠用镰刀来割麦子。麦收前家家户户都在磨镰刀,成了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麦收的前一天上午,父亲就开始在院子里磨起了镰刀。嚓嚓嚓的声音很有节奏,像一首欢快的小曲。父亲弓着身子,不时地往磨刀石上洒点水,磨一会儿,就用手在刀口上试一试,一点不害怕镰刀把他的手划破。我问父亲:为什么要磨那么长时间啊?父亲告诉我说:魔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多下功夫,把镰刀磨的锋利,割起麦子来,又快又省力。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我和弟弟就被父亲喊了起来,跟他一起下地去收麦子。

来到地头,看着金黄色的麦田,我挽起袖子跃跃欲试。父亲以脚步为尺子,给我和弟弟每人量了20步宽的麦子,看谁先割到头,赢的人有奖励。

我立刻弯下腰来,左手把麦子往怀里一揽,右手握着镰刀从麦根底部往后一拉,顺手把割倒的麦子放在一边。一边割一边捆,不一会儿就累了。望着一眼看不到边的麦田,我和弟弟就嘀咕起来:什么时候才能割到头啊?父亲在一旁说道:眼是孬蛋,手是好汉,活是干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在父亲的鼓励下,我和弟弟又卖力地继续割起麦子来。

太阳越升越高,又热又累,手也不知什么时候磨出了血泡。用指甲掐破,找根布条子包一下,继续割着麦子。再后来腰也疼了起来,真想一屁股坐在地上。但一想到父亲的话,又是和弟弟比赛割麦子,感觉有了力气,弯下腰再次挥舞起镰刀。说也奇怪,不知不觉就割到头了。我赢了!我高兴地叫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弟弟也很快割完了,父亲奖励我们一人一个香瓜!

割完麦子,还得把它拉到麦场上。这时候是有牲口的用牲口,没牲口就得用人力。麦场就在我家房子的西边,有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麦收前一个星期,就开始练场了。先挑水把场面浇湿,再撒一层麦衍,然后有几个人牵着牛拉的石磙,一圈一圈地碾压,直到压平整为止。各家拉回的麦子堆在麦场上,那堆积在一起的麦捆,就像一座座小山。我和小伙伴们吃完晚饭,躺在麦跺上,望着天空的星星,感觉天上的星星正朝着我们笑呢。由于白天累了一天,不一会儿,我们就睡着了。

打麦时,有的是用石磙碾压、有的是用滚筒脱粒机来脱粒的。他们有人解麦捆,有人往脱粒机里喂麦秸,有人收脱粒好的麦子,有人叉麦草,配合的井然有序。儿时的打麦场,是大人的繁忙场,更是孩子的欢乐场。大人忙着打麦,孩子在那麦秸垛间一个劲疯耍,常会引来大人的吓斥。

麦子打下来后,还要扬场。趁有风的时候,用木掀把轧下来的麦粒迎风抛向空中,借用风力吹去麦糠等杂物。扬净晒干了,用笆斗一斗一斗地扛到仓库入囤,再把没有麦粒的麦秸秆堆成麦秸垛,麦收也就结束了。

岁月悠悠,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那种靠手握镰刀割麦子的时代早已经远去了。如今大型收割机在地里来回穿梭几趟,成百上千亩的麦田,一天或一夜之间,就能轻轻松松地收割完毕。田间地头,再也见不到父老乡亲们往日弯腰割麦子、捆麦子的身影,用镰刀割麦子,已成了大人们回忆的往事,孩子们有趣动听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5-30 16:57

上述文字是💠《割麦的童年》✨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摔跤吧!爸爸》有感

作为一个经常喜欢看电影的我来说,又有一段时间没看了,今天凑巧打折看了这部电影,我看电影每次有个习惯,都会拿毛毯,今天这部《摔跤吧!爸爸》我是热泪盈眶,特别是这是一部...

[散文随笔] - 2023-05-21 02:04:36

铣猪记

父亲年轻的时候,读过几年书。后来爷爷过世,他辍学了。 回家待了几年,奶奶要求他学一门手艺。一铣猪,二打铁。奶奶托人在栗阳乡徐坊村找了个铣猪的师傅,带他学铣猪的手艺。...

[散文随笔] - 2022-03-31 22:40:38

三下乡,熊孩子们你们好哇

正式开班第一天,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熊孩子”们,一早醒来便听到孩子们打闹的声音,明明九点多才上课,没想到七点多就有学生过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放假太久、在家太无聊...

[散文随笔] - 2023-04-05 09:05:30

不惑之年

编辑荐: 似乎没有谁说日子好过,又没有谁说日子过得不快。叮叮当当一路的驼铃声响,两鬓的华发已染了白霜。 只是为了生活,曾经刻意的追求过。茫茫苍苍,清清楚楚,混混沌沌...

[散文随笔] - 2022-01-19 14:37:35

杂思一二

阳春白雪的天空显得格外的湛蓝,带着冬雪的凌冽唤醒了春日的温柔。屋檐不断的滴落雪花融化的水滴,滴滴答答的好不热闹,就像在展开一场动人的音乐会。这些滋润的水珠在渐渐的...

[散文随笔] - 2022-03-28 06:59:27

故乡的堰塘

去年听说老家的堰塘已经干涸。大部分的地方,成了田地,堰塘锅底处(最深处)剩下一捧只够青蛙饮的水,也行将消失。我听后隐隐作痛,心生水都哪儿去了的天问?不由得怀念起小时候...

[散文随笔] - 2022-12-19 10:02:16

一场南冬,尔后的南春

这里的南是无冬的,没有刺人的寒,更没有呼啸的风。但是这一季是有冬的是一场南冬。一场阴霾后会有阳光洒落的冬这是南冬。 午后,在铁路上徘徊,沿着旧铁轨一步一步接近空气。...

[散文随笔] - 2022-04-01 17:50:47

鸡栖于埘

晚,躺在床上安静地看着书,忽然,安静地屋里门外,啪哩啪啦的,雨打阳台窗格的声音,吵闹着屋里安静的我,放下手机里的书,马上来到阳台,只见雨如线条条飘来,穿过铅合钢窗...

[散文随笔] - 2022-09-02 19:06:18

小屋往事

小屋往事 月夜松林 我师范学校毕业后,分回村小学教了两年书,再调到乡中学任教。 当时,中学的住房比较紧张,四十八位老师只有二十二套简陋不带厨房的直通套间,很多老师用木...

[散文随笔] - 2019-07-21 11:34:25

糟糕的开始,温馨的结束

今天是三下乡的第一天,什么都匆匆忙忙的,第一餐委屈大家吃白粥配炒面,晚上更是因为不清楚41个人的量而买不够菜,导致大家吃不饱,身为后勤组组长的我,有很大责任也非常内...

[散文随笔] - 2023-04-14 09:45:42

忆吃三则

忆吃三则 吃粽子 吃罢了春节中的大餐和零食,吃罢了十五的元宵和二月二的炒豆子,孩子们便期盼着能吃上粽子的端午节快快到来。另外,端午节前,天气渐渐地暖和起来,孩子们常...

[散文随笔] - 2019-08-03 19:40:36

魔方小玩家,梦想大艺术家

“希望能把世界上全部的魔方玩个遍”,范湖小学五(4)班的骆健冲在心愿贴纸上写下第一个愿望,他正是此次“笃行扬梦”社会实践队的二班学生之一。 7月27日,是“笃行扬梦”社...

[散文随笔] - 2023-04-06 19:07:30

你们的喜爱,是我的动力

每次上舞蹈课,嗓子都觉得要冒火了。因为每次上课,总是有一部分的学生不听话,在我教学的时候跑来跑去,还时不时挑逗一下认真上课的学生。这真的很让我头疼,而且每次看到他...

[散文随笔] - 2023-03-30 08:35:54

感动于一个城市

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已深深的爱上这座安静的小城。对这座小城的爱已经远远超过了爱自己的家乡,正如曾经相爱的恋人有一方已经移情别恋了。不想让自己背着背叛与来自故乡的...

[散文随笔] - 2023-01-10 01:19:05

再见了,最深爱的你

编辑荐: 再见了,最爱的人,往后余生,愿你在远方,有一良人伴你一生,共看晴空万里,共历人间风雨,与你,爱相随,灵魂相依。 有一种爱,已分开多年,还是念念不忘,有一个...

[散文随笔] - 2022-02-06 03:24:58

武陵源

从张家界市区乘车到武陵源,也就个把小时。 武陵源国家森林公园,是张家界的核心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方圆390多平方公里。黄石寨、金鞭溪、袁家界、杨家界、天子山,更是其精...

[散文随笔] - 2022-04-22 07: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