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顾名思义,就是家信。这个字眼不免增添了深远厚重的味道。有了当兵的经历,我写的、收到的家书就特别多,那是跨越几千里传递的祖孙情、父子情、母子情、夫妻情、情侣情等,怪不得诗圣杜甫都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呢。我的一封封家书里饱蘸着祖父的惦念、祖母的念叨、父亲的嘱托、母亲的叮咛、妻子的牵挂、弟弟的歆羡每每想起那一封封家书,泪水就在我眼眶里打转,模糊了我的双眼,泪水与感情一起涌进了字里行间。
祖父写给我的家书,那是一种莫名的隔代亲,那是祖父传递给孙子的亲情,那是祖父对孙子的挂念与期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入党,参加过抗战,当过区委书记的祖父,在写给我的家书里,更隐隐渗透着别样的味道。浓浓的家书里,是启迪?是期盼?是鼓舞?是思念?直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楚。
记得是1983年的一天,不知是有预感,还是对信的期盼,在连队当文书的我本来就跟通信员同屋住,还特意走出大楼迎等取信的通信员,见通信员背着大背包、抱着一摞报纸和信急急地走来,我忙迎上前去问:小毛,有我的信没有?这名通信员老乡对我特热情:好像有你一封。不等通信员进屋,我就忙不迭地让他停下脚步,帮我找出信来。我一见是祖父的来信,用仿旧的老式牛皮信封,中间还框着红色的方格,祖父用小毛笔写得漂亮的行草。我拿着信一蹦三个高就到了连队大楼,指导员罗俊生见我那高兴的样子,忙问:小乔,是谁给你来的信?我说:我爷爷给我来的。他一瞥信封:呵,还是用小毛笔写的。他顺手拿过我的信一看:你爷爷的毛笔字写得真漂亮,像是专门练过写毛笔字的。当过兵的人都知道,作为士兵,对连队干部都是非常敬佩的,他们说过的话,听起来一如经典语录一样,我听了罗指导员的话心里美滋滋的,直到现在仍记忆犹新。
我用小剪刀轻轻地打开了祖父的来信,也是用小毛笔写的,我想,这是祖父特意为之,因为他给我父亲写信我几乎每封都拜读过,都是用钢笔写的,我当时一概不知祖父为什么用毛笔给我写信。信的大多内容我已忘记了,我只记得几句中肯的话:孙儿来信收悉,见字如面。从来信中看,你的文字水平不错,字写的还不行。我反复读了祖父的来信,窃以为自己既然能当连队文书,证明字的书写肯定说得过去,可在祖父的眼里仍不过关,如此看来祖父的字是写得相当好的。从此以后,我暗暗下苦功夫练字,半年下来,看着写的字就越来越顺眼了。一次,干部股股长张兴贵到连队检查,看到我誉写指导员的一份材料,便问指导员:这是谁写的?文书写的。其实我就在身边听着,张股长便夸奖我:你的手写体不错的。自此以后,张股长找过我几次抄写干部股的材料,一个小战士跟堂堂的干部股长混熟了。后来,张股长几次极力推荐我考军校,都因超年龄而放弃,我并未因此时而悔恨良久,因为我写的字已大有长进,这都是祖父来信所起的功效。
祖母大字不是一个,更不会写家书。可祖母说话可是妙语连串,她想我的时候,总是念叨着让父亲给我写信,父亲在生产队里忙的时候,她就催促着让弟弟给我写。祖母多次在心中嘱咐我:要多向你爷爷学习,多学习。我那时只知道祖父是一名公职人员,穿着与乡村人不一样的笔挺的中山服。并不知道祖父干什么,有什么文化。后来才知,祖父在那个年代就是初中毕业,那在乡村里都是秀才,是了不得的,更了不得的是祖父还是平度县一区区委书记,我想,这就是沾了有文化的光,祖母让我学习的目的就在这里,我从此更加努力学习文化,不久就当上了连队的文化教员,也像祖父一样,被战友们称为秀才。
父亲写给我的家书,那是简单、直接、管用的。因父亲只上过三年半学,又一直在农村生活,写不出什么高深的文字来,而他心中写的话就像庄稼地里长的庄稼一样实在,在饥饿的时候就能充饥。父亲总是在心中这样说:农村孩子出去不容易,我以前没有出去,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后悔了大半辈子。你既然出去了,就要好好干,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要听领导的话,领导叫干什么,就干好什么,要干出个样子来。看着父亲的来信,我就常常回忆起父亲因找到工作而未走出去的遗憾表情。也在心中暗暗发誓,既然来当兵,就当个好兵,守好祖国的大门。
1987年临近部队复员时间还有两个多月,接到了父亲来信,我惊喜地打开一看,顿时傻了眼,接着晴转多云。父亲在信中说:你爷爷得了肝癌,已到了晚期。我看了信后,既抱怨又难受,抱怨的是父亲不早告诉我,我也好早回去看望祖父。我难受的是临近复员时间,部队一般不批士兵探家,因而我整天坐立不安。于是,我就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争取在复员之前努力向连首长争取回家探望病危的祖父。父亲在回信中极力劝说我:你既然打算今年复员,就不差两个月了,别再给连首长添麻烦了。我看了父亲的回信,也就打消了请假探望祖父的念头。幸好我复员回家后,还见上了祖父一面,否则我会后悔一辈子。
母亲写给我的家书,使我感到了一股巨大的正能量。我起初写信的老师就是母亲,作为一名农村妇女,母亲真算是有文化的,放下算盘术不说,单就文化而言,也是十里八乡妇女中首屈一指的。母亲有文化底蕴,在村子里当妇女主任、会计,还是一个十分要强的女人,自然站得高、看得远,她给我写的信,多是鼓励我的话:参军是每个进步青年的崇高追求,要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更好地锻炼自己,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刻苦学习政治、业务,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看了母亲的来信,我就热血沸腾,浑身增添了无比的力量。
更让我难以忘记的是,1984年底,我所在的总参通信部队接到上级紧急命令,赴云南老山前线执行作战任务,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有点震惊,接着,部队首长就发出了作战动员令,态度是那样坚决,我和战友们义愤填膺,主动请缨,纷纷向部队首长递交了请战书。当时,我怕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就把信里套信,转到内地的战友那里,再由战友寄给母亲,这样虽然发信的时间延长了几倍,但母亲一直认为我工作忙,并没有引起怀疑,又过了几个月,邻村里我一个战友回家探亲,就说我到云南前线打仗去了,这话不知怎的就传到我母亲耳朵里了,当时前线战事正急,母亲心里焦急、难过,整天默默流泪,在路上怕别人看到,回家又怕年老的祖母看到,从办公室往返于我家有一条长长的大胡同,大胡同拐过了一道又一道弯,装满了母亲的思念,不知留下了母亲多少思念儿子的泪,即便是这般挂念,她还怕影响到我的情绪,在前线不安心,在回信中从没谈到上前线这件事,把挂念儿子的泪水默默地咽到肚子里去,在信里始终写道:家里一切都好,不要挂念,安心工作。多么理智的母亲啊!明明知道自己的儿子上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明明心里十分牵挂,而把百般的牵挂埋在心底,全力支持儿子驰骋疆场,保家卫国。在这次自卫反击战中,我荣立了三等战功,当我胸前佩戴上闪闪发光的军功章的时候,我首先想到了我日渐苍老的母亲,军功章上有我母亲的一半。
1986年,团里举办军、政、文大比武,我当时正到了久已盼望的探家期,我的那颗思念亲人的心早已飞回了我离别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家,主意已定,放弃比武,马上探家。母亲收到信后,了解到部队正在比武,这是施展自己才能的大好时机,就在信中劝阻我推迟假期,参加比武。当时的我就感到母亲的举动难以理解,因为我知道,天底下的母亲没有不牵挂自己儿子的,儿子在外当兵,母亲都在掰着指头日日盼,月月盼,年年盼,盼着儿子早日回家探亲,看看连队收到的一摞摞电报吧,能有几封是真的?有的母亲为了让儿子探家,就发电报:母病重,速归、父病危,速归等,这些平时最忌讳的话也不管了,只要儿子回家就行。而我已在几千里之外服役多年了,眼看着盼到了探家期,母亲却要我推迟探家,劝我参加大比武,难道母亲就不思念自己的儿子?不,而母亲是把更大的思念默默地埋在心底,后来,我想明白了,我理解了母亲,知子莫如母,母亲是为儿子着想,她深知儿子的秉性,是想让儿子在大比武中展示才能,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啊!既然母亲都下了这么大决心,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勇气,我也决辜负母亲的殷切期望。全团大规模的军征文比武在广场各个角落拉开了序幕,比武场面紧张有序,台上竞争异常激烈,那真是能力体验动人场。我准备充分,连阵不慌,手枪比武,20秒拆装完毕;冲锋枪比武,25秒拆装完毕,双双第一,综合第一名,我还新闻报道第二名、军事专业技术第三名的好成绩,受到了全团唯一的团嘉奖,当我手捧金光闪闪的奖牌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远在几千里之外翘首期盼的慈母,没有母亲的叮咛,我不能站在激动人心的领奖台上。母亲爱子女胜过爱自己,为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她总是千叮咛,万嘱咐的,总有说不尽的牵挂,道不尽的留恋。
妻子写给我的家书,那是真切实在的,每每回忆起来,都会让我为之动情。那是1986年,我刚刚结婚,就不愿过两地分居的牛郎织女生活。后来又听说荣立战功可安排工作,听说这个消息的当天我就给妻子写了一封信,说了自己想回家的打算。妻子在回信中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还差这一年、两年?再说了,只是道听途说立战功可分配工作,还不知是真是假,这样的事儿总让人心里不踏实。不如在部队再干一年,在部队也有发展机会,即使想回地方的话,到那时也就打听明白了。这只是我的建议,该走该留还得你自己做主。看了妻子的回信,我觉得自己白当了五年兵,还不如妻子有眼光、又见识。接下来,我又拼命干了一年,临近复员时,部队已打算让我转志愿兵,我又接到了妻子的来信,说是打听着荣立战功的确实安排工作,已安排了一批。当时的我心里高兴极了,因为军队和地方都有可选择的机会。我权衡再三,我谢绝了老乡、师参谋长的好意,从部队回到了地方。
弟弟写给我的家书,那是对我当兵的艳羡,还有描述家庭生活的境况。弟弟考学无望后,也开始羡慕起我当兵的生活,我从他的来信中隐隐感到了他的理想追求,可弟弟因某种原因没有当上兵,这可能是学习不错的弟弟的遗憾。
记得1984年9月,我随部队在西安驻扎时,听说我们部队想整体转为地方铁路部门,连队干部听了都心不安,怕这辈子回不到老家工作。我听了心里却非常高兴,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从此可跳出农门,便欣然给父母写了家信,说了这件事。不久,就收到了弟弟的回信,说父母看了信后高兴极了,当过大师傅的父亲,炒着菜也手舞足蹈起来。这件事后来因部队赴云南前线执行作战工程任务而泡汤了,我当时后悔不该过早地给父母写信,让他们白白地高兴了一阵子,还有点骗他们的意味。
想起那一封封家书,我就想起了那一件件往事,我的心里就会荡起层层涟漪
发布时间:2022-12-22 09:13
上述文字是💠《想起那一封封家书》✨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十二月二十六日 , 第一缕阳光照进屋子的时候,有人发现了我已被冻僵的躯体,然后又来了几个人,将我抬到了坟场,那一个简陋的身子瞬间被拆得七零八落,那些木板被送入了熊熊...
为确保文艺晚会顺利进行,7月15日晚上,岭师数计学院传承实践队于教室召开文艺晚会筹备会议。本次会议由队长温丽怡主持。 会议伊始,温丽怡从彩排和汇演方面进行工作安排。她表...
地瓜飘香之一 谨以此文献给生活在五十、六十、七十年代,曾经吃着地瓜长大的一代,以及那些用地瓜哺育了一个个生命的女人们。这是一篇对于曾经哺育过一代代生命的普普通通的地...
夜晚的灯光,把平静的小镇照的透彻,若白日的光亮,挡住了你探望的眼神,不妨做上一趟短行的列车,暗夜的时候,悄悄走进那座熟悉的小镇。夜色笼罩得密不透风,灯照在空荡的街...
上世纪八十年代,老谭接父亲的班,教了一年的小学数学。第二学年,他被调到食堂当起了炊事员。 老谭对转岗后的工作十分满意,成长极快。领导见他做事勤快,又能写一手好字,提...
初夏的清晨,我撩开了薄雾,抖落了树条上的露水,惊醒了路边的小花,沿着熟悉的田径小路,企图找回我童年洒落的心灵的碎片。 此时,不远处的万绿从中,一丛万花点点,在阳光下...
为了加强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队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加深队员对学生的了解,增进彼此感情,更好促进接下来工作的开展。7月15日晚上7时,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共建组成员在一班教室...
四、小河与幼儿园 就像所有的文明都发源于大江长河一样,程前的最初的知识启蒙也随着河流应运而生。村里的幼儿园沿河而建,出了园就到了河边,八十年代末的农村幼儿园也就基本...
有一种风,像夏日的私语;有一种雨,是咀嚼在心头的回忆;还有一种感觉,花自飘零,水自流。 盼过了秋,盼过了冬,盼到了春的太阳徐徐地升起。就在这个时候,我梦见了风,梦见了...
从晨光熹微到烈日骄阳,想得到的地方都已找过,可还是不见你的踪影。有些失落不甘心又无计可施。我想我已在始料不及中失去了你再怎样谴责这种行为,也无法改变这一结果。唯有...
四月,案几小茶,午风清清。鸟语伴有花香,我的江南梦,是千里之外的木筏声咿呀。闲来读字,梁间小燕啄春泥,折花于厅前。 四月,原来是烟柳里看画桥的安然。 春近,春天早就...
潋滟的湖水安静的泛着白月光,今日的旅程没有往日喧闹,一切都是安静的样子。 我很享受此刻的时光,伴着和善的月光,思索一天的得失。 来到通化的几天里看了玉皇山,去了千叶...
爸爸,为什么唐山大二王。走在影视城,璟囡忽然问我。 有点摸不着头脑,山大王还是二王,怎么这两个放在一起说,而且唐山是什么山呀!也不知道璟囡在哪里看到的稀奇古怪的东东...
如果你喜欢安稳,那就让自己成为一棵树;如果你喜欢流浪,那就让自己成为一只老虎。 不知为何,从小我就有出去流浪的想法。可能深受《神奇宝贝》的影响,总想去世界各地看看,...
毕淑敏说:生命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 生活,就是有黯淡也有精彩,有薄凉也有温暖,有高潮也有低谷,有痛苦也有欢乐,有失落也有希望。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一半圆满,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