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许多父母爱儿女,是可以胜过爱自己的。人生所能感受的最真诚的爱、最强烈的快乐,总是与生儿育女的行为存在关联正是因为这些深植于遗传基因的天性,人类才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中国父母在儿女身上,似乎装载了太多内容,寄托了未来生活的各种期盼,诸如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为了儿女的教育,人们往往能够倾注极高的热情,付出极大的牺牲。不少家长都为儿女专职陪读,好多母亲还是中年,还属于人生的巅峰期,就舍弃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工作,前往某个陌生城市的出租屋,全身心服务于儿女的学业。
然而莘莘学子,是否都要靠家长陪读方能成才,不然就会废掉?再说,即使陪读确实大有好处、很有必要。那么这些子女成年以后,是不是很有必要再去陪读下一代,要不要一代代延续下去、直至此陪绵绵无绝期?
父母不是不该为儿女做出牺牲,问题是这些做法有没有过度、是不是有用?
生儿育女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每一代人,每一个人,也还要有自己的生活事业、爱情友情、兴趣乐趣如果每代人都只为儿女活着,岂不等于每个人都要失去自己的生活?这样是不是迷失了自我、走入了生活的误区?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孩子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和父母的分离。父母越界替孩子做主,给孩子带来了压力、困扰以至逆反心理,实际上障碍了孩子的成长。有两篇文章,标题就很犀利:《科学家证实:中国父母的付出,其实99%都没用》,《超半数中学生极度讨厌父母!十年的良好亲子关系为何突然毁于一旦?》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亲所能给於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02
很多人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却很容易忽视:并非人人都是读书的材料。
至圣先师孔子,就将人分作四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后学、困而不学。还指出第四类民斯为下矣。老先生倡导有教无类,仍不免感叹朽木不可雕,并且有个很著名、很决绝的说法: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幸好,成功并不是全靠读书。学霸成功的比例并不高。许多出类拔萃的标杆性人物,都不是出自名校高学历。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不同,表现的地方也不同。刘项原来不读书,竟然成功盖世。生活在反复证明:条条大路通罗马。
而且,成功不等于就能幸福。即使竞争的胜利者,也不意味着就会生活幸福,就有好家庭、好身体、好心情。况且竞技场上,永远是追逐者众,成功者寡,绝大多数只能归于平淡。有人感叹:父母为了孩子成功,确已竭尽全力。孩子能不能成功尚不确定,当下的痛苦却是实实在在的。
人生最值得追求的,大概还是快乐幸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份平实的日子,做点自己爱做的事情,未尝不是一种幸福人生。很多年前,我记住了一位未来学家的说法:人人都望子成龙,但没有人可以证明,聪明比愚笨更加幸福。
父母有责任尽可能让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但主要任务,应当还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很多家长或该转换一下思维:不必苛求儿女成龙成凤,别拿子女的成功当自己的胜利,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用计较儿女对家庭的贡献,别指望养儿防老之类的反哺回报降低对儿女的要求,既是放过孩子,也是放过自己。
一位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的快乐方程式如是说:人的欲望越大,快乐就越小。
03
父母对儿女没有界限的期望与关爱,延续到儿女成年,很可能变成老一辈认知的误区、行为的越界,形成困扰两代人生活的代际冲突。
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缺乏界限感,与普遍不清楚、不重视自由的概念,有很大的关系。个人自由的边界,乃是不能妨碍、干预别人的自由。只有人人都尊重规则,才能让每个人都享有自由。
父母理当关心成年的儿女,对于儿女的婚恋、工作等大事,还应坦诚地说清看法、表明意见。长辈有责任和义务,为儿女提供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但听或不听这些意见,那是儿女的自由和权力。父母如果强求儿女,就属于不当干预。关爱之心过了头,也会超过自身的权力边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情感和思想,没有人能够包办代替。成年人独立的人格,自主选择生活的权力,亲情之间也不能视若乌有。父母不存在无限的权力,即使认为儿女的某些行为不当,可以表明不认同不支持,但无权强行介入,干预阻止,剥夺属于儿女的自由与权力。
况且老人的认知,有些可能已脱离现实,并不一定正确。在我的印象里,两千多年前,尊长们就在叹息青年堕落、世风日下。结果呢,当然是世界不断走向文明。
随着老迈的逼近,父母更要明白:自身的体能智力都处于下降趋势,对儿女需要调整心态。无来由的爱唠叨、好管事,正是老来讨人嫌的重要原因。
纪伯伦有一首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也可看作对亲子关系的一种划界: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04
现时很多道德纷争,问题都出在对人高标准,对己低标准。大量的中国父母,却是自我要求太高,对于成年儿女,仍然乐意将无限责任承担到底。
有些父母为了帮助子女到更好的地方、买更高级的房子,不惜卖掉自己的住所,老两口蜗居到又老又小的陋室。有的父母已经退休,自愿全身心投入,去为子女做全职保姆,自我几乎失去了自由支配的时间
诸如此类,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老人将给予后代的慷慨奉献,看作理所当然,并且乐在其中。这样的父母,无疑值得尊敬。
这类现象,却也不是没有疑问:人到了老年,是否应该继续以儿孙为重心,不惜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受助的年轻人,是否应该比施助的老年人享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大概,父母对儿女的付出不应是无限的,也要有一个合理的边界。
父母尽好养育义务,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人,这是不是父母对儿女责任的边界?
父母对成年儿女的生活困难予以帮助,尽可能保障他们正常的生活需求,这算不算一种父母关爱的底线?
亲情之间也该理解:儿女成年以后,父母再给予帮助,不是责任义务,而是关爱奉献。这些付出是我愿意,大不同于我应该。但为人父母,也不能只要守住了责任底线,就自以为功德圆满了,也还可以给予儿女更多的关爱,甚至于大爱无疆。
每个人都可以将对于亲情的付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该缺失的德行。在关爱子女、赡养老人、以至帮人救急解难等方面,不仅尽心尽力,而且没有居高临下的傲慢、希望回报的意图
每个人也还需要明白:道德的高标准,只可以要求自己,绝不能勉强他人。
05
人在走向老迈的路上,除了关爱儿女,不免也要想想:我们还应该、还能够为自己做些什么?
我希望为自己保留一点尊严。
古人早有警言: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今人也有调侃:斗地主如果一手好牌早早打完,留张小三插底,从此就不由自主了。
国内外都曾爆出很多儿女的大不孝,美国也有老年华人发声:父母从望子成龙、养儿防老的愿望,变成拔苗助长、龙头蛇尾的结局,最终落得房财两空、累苦终老
曹雪芹很悲观: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赵朴初也执拗: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子女的家从来不是父母的家。
但我的生活经验还是支持:孝顺儿女并不少。
老人对儿女,我以为最好是充分信任,而不完全依赖。争取老年财务独立,不单是减少儿女的麻烦。如果衣食住行都要靠赡养,尊严又从何而来?但只有经济独立,恐怕并不够。总要无大愧于家庭儿女,还有点为父为母的人样子,老来才好意思说点尊严罢。
我还想为自己留下一点自由。
人到了退休的时段,按现有平均寿命,就只剩下不到二十年了。网络上不少长者都有同感: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应该就在六十到七十多岁。年轻时为别人而活,老了多为自己而活吧珍惜现时,享受余生!
家庭儿女,天伦之乐,对老年人尤为珍贵。不过也该适度兼顾:有点自己的时间,独立的空间,才能有点真自由。想做的,想看的,想吃想喝的随兴之所至,去抓紧体验吧!人生的真谛,不就是少留遗憾么?
很多朋友并不这样看,都会强调健康才是第一,其他都是零。
我深信自由快乐更重要,为此不仅多次大费口舌,而且早已付诸笔墨尽可能活的自由快乐,对于提高生活品质、实现健康长寿,都不止是先决条件,更该是终极目标。
发布时间:2022-11-11 15:15
上述文字是💠《父母责任的边界》✨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曾听年迈的奶奶说过,父母新婚不久之后便离开了家,母亲从那开始就不喜欢梳妆,新房里那明亮的镜子虽然满是灰尘,也无心事去擦拭它。一年一度秋风劲,随着父亲去日之远,郁结...
我生活在农村,村里家家户户煮饭都是用大锅煮,在我印象中煮饭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要生火,还要全程看着火,不然会把饭烧焦。 我的家里,只有我跟爸爸。我的爸爸,一个老实巴交...
那天,我隐隐听到一种哭泣般的哀求声,我跌倒了,快拉下我......,倒了又咋啦?倒了就倒了!躺一会儿吧。我仄着耳朵往四下转了一遍,后面说话的声音是从上房的耳房里发出来的。...
哥哥自十几年前一家人远赴内蒙古搞副业以后,起先时常打来电话,说那边挣钱还可以,准备再大干几年后,买个房在那边定居。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我和父亲都很高兴,尤其是父亲,...
夜,静的深沉,美的让人流连,仿佛连犹豫也是种多余。此刻,只需静静凝望着,等待故事的下一页.... 西风不解游子意,且盼何人待流月?月光如水,泠泠然地泼在了那一池素荷,岸...
杜大妞忽然通了厨艺。 她能够炒菜,细致地剥葱,切蒜,剁姜,最难得是坚持把小辣椒碾碎。 她在炒菜得时候,耐心地依次放入调料,慢慢翻炒,最了不起的是,她煮面条时,肯的等...
盛夏的光年,骄阳似火,天空好像被燃烧过一样纯净、蔚蓝。 那片天空,那片海,就是这样简简单单,水连着天,天镶嵌着水,同样的蔚蓝,同样的一望无际。凉爽的风拂过海岸,轻轻...
妈妈有个妹妹,也是她唯一的妹妹,姐妹俩在出嫁前总是形影不离,就连做工赚钱都黏在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妹妹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不同的是她不仅仅是妈妈的妹妹,也成了我的...
回忆现在和过去,潮涨潮落,尘封往事太多,有哭也有笑,回忆如云如烟,岁月从手指间流淌着,不曾想像老去的那一天会是什么样的,俗话说饮水思源,母为地,父为天,生为子女,...
作者:江湖君 前言:多愁善感的人也是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能够在这个世上为故人做的最后且唯一的事便是时刻缅怀。而恰好是那些故人教会我们如何爱惜眼前的人。 1 龙应台曾说过:...
一直都在想象你的样子,想象你会像我多一点,还是像妈妈多一点。想象你模仿我动作的表情,想象你淘气闹人的样子,想象你第一声会先喊爸爸还是妈妈。 一直以来每当我失落难过,...
8月17日,大姐和小外甥回来小住那天,大姐拉着一个24寸的行李箱,还背着一个鼓鼓的背包。这场景,如同是放假回家过年的阵仗。 坐了多久的车?我向大姐打招呼。 一个多小时。她说...
编辑荐: 那个一直惦记着的地方,那些吵了很久的人,成了我们生命里的一部分。每每想起就幸福,每每看见就快乐。 总有那么几个人,一闲下来就能坐在一起,吵个不停,也不管怄...
据说,也有不少犯规的勇敢人。 二婶年轻的时候,就很有故事。 二婶是麻阳县锦河人。做姑娘的时候,也与别人私下里好过。当时,这种事,如果两方家长都同意。在这事有被更多人...
30多年前,我们玉山中学共青团员徒步旅行到屏南的牛场。我已经记不得当年走过多少路,留在记忆中的是许多美好:拿着红旗,唱着歌,同学相互鼓励。今天我要和儿子一起徒步向南雅...
仍然记得大付带着我们每日一段的日子,上课前总是安静的拿出笔记本等待着那些或坚强、或励志、或温暖、或现实的句子。 于是,毕业后一个本子满满的记得这些,曾经能把它们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