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东吴的一代雄主孙权世人都赫赫称赞,他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很快占据江东之地,成就霸业,那么世人是如何评价孙权的呢?他为什么晚年会性情大变呢?
如何评价孙权这个历史人物?孙权是个聪明有智慧,有仁心,有雄心有策略的人,同时孙权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情绪化,我们认真了解一下孙权的人生。
孙权知人方面有个很经典的案例。吴楚之战的时候,诸葛瑾给刘备写一封信,就劝说刘备应该以大局为重,主要的敌人是曹操,不是孙权,劝说刘备化干戈为玉帛。孙权弄死了关羽,刘备和关羽情深,一则利用关羽在士兵中形象,借此吞并荆州。二则替关羽报仇,维护自己重感情的仁义形象。
孙权帮派里,不断有人毁谤诸葛瑾通敌卖国,孙权都不为所动。孙权说我和诸葛瑾有生死不改变的誓言,我不负他,他不会负我。我与诸葛瑾一起共事很多年,感情很深,就想骨肉至亲一样。他的为人,符合道义要求。有次孙权对诸葛瑾说,你和诸葛孔明是亲兄弟,何况弟弟应该顺从哥哥,你可以将孔明留下来,我可以对刘备说,诸葛瑾回答孙权说。诸葛亮已经投靠了别人,就该忠心耿耿,不能在投靠第二个人,就像诸葛孔明不会留下来,我也不会投靠别人。
孙权对诸葛瑾的认知,是通过感情和行为来判断诸葛瑾。首先考察的是自己的内心,然后考察诸葛的行为,至公至明的典范。
孙权在用人方面也是很有智慧的。选丞相不用张昭而用顾雍,就充分提现了孙权用人的智慧。当吴国设置丞相的时候,众人推举张昭,孙权拒绝了,当孙绍死了以后,众人又推举张昭,孙权拒绝了,孙权的理由很充分,张昭这货,性情刚直,不听从他的意见就会产生怨恨,这不是件好事情。
没过多久,孙权让顾雍当了丞相,顾雍这个人沉默寡言,行为举止都很合理,处事非常得当。孙权常说顾雍不说话,一说话就能猜中事实。在宴会庆祝中,只要顾雍在,大臣们就不敢太放纵自己的情感。
孙权说顾雍在座,常使人感到压抑不快乐,对他尽然如此害怕。在拜候封相期间,家里尽然不知道他尽然被封候了,当了丞相之后推荐贤能,用人都能各展所长。
对于朝政表达看法意见,如果被采纳,不采纳也不抱怨发牢骚。有功劳则功归于上,有过错则自己承担,孙权有啥决策要发布,总是先咨询顾雍,若合顾雍的心意,事情就可以马上实施,如果顾雍不说话,孙权自己就慎重深思。顾雍在位年间,勤勤恳恳,一切以国家为重,功劳显著,对于孙权而言,更像一面镜子,不断让孙权三思而行。
在对内方面。孙权听从陆逊之言,令诸将增广农田、拓开屯田,且扩大屯田面积,并将驾车的牛改作耕牛,亲自耕田,鼓励将吏屯垦。
孙权也主动兴修水利,筑东兴堤,以遏巢湖水。孙权派校尉陈勋开凿句容城中路运河,建造粮仓。还开凿了几条运河,这些运河既是内河航道,又有灌溉作用。
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孙权多次宽赋息调,夺取荆州后正逢时疫,免除了荆州农民的租税,并下令诸将要居安思危,加强武备,崇尚节俭,要求放宽催收农夫所欠租税。严禁官吏以劳逸为由干扰农事。下诏减省徭役、征赋,革除民弊。
在对外方面。孙权通达权变,积极进取,不断扩充地盘,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荆州,并且成功除掉了蜀汉名将关羽。之后吴蜀之战,孙权又言辞极尽卑微的讨好魏国,投降魏国,稳定魏国,积极备战刘备,致使刘备利用关羽之死吞吴的计划破产,并且身死白帝城。
寻找海外夷洲,想借此来扩大地盘,并且用夷人来扩充军力和民力,虽然最后虽然制止计划。不能否认孙权有一颗积极的开拓进取的雄心。
孙权同所有帝王一样,都希望江山永固,公元241年,33岁的太子孙登突然病死,这对60岁孙权的打击犹如晴天霹雳,而且还是自己最为宠爱、耗费了自己巨大心血精心培养了12年的接班人,孙权悲痛欲绝。
无奈之下孙权立孙和为太子,同时又封极其宠爱的四子孙霸为鲁王,有了想法的满朝文武纷纷站队。
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等江东士族大都支持太子,而支持鲁王孙霸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都是孙家老臣。
孙策人称“小霸王”,人如其名,当年孙坚、孙策是手持大刀,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强夺江东土地,江东士族并未完全臣服,陆康、盛宪、周昕、王晟、邹他、钱桐、高岱等大族也先后遭到孙策的迫害甚至杀害。
孙权称帝后,迫于形势,开始和谐江东,以江东土著的保护人角色自居,顾、陆、朱、张,四大家族又强势崛起,顾雍担任了东吴第一任丞相,陆逊指挥夷陵之战,一战成名,被赞为“社稷之臣”,土著势力已经高居庙堂、尾大不掉。
所以在孙权看来,太子之争实质上就是世家大族与孙氏寒门旧臣的党争,就是江东士族想要夺回当初的一切,双方相互攻歼,不择手段,孙权被迫出手,一时间,伏尸遍地,人人自危,最终孙和被废,孙霸被赐死,孙权更是痛心疾首。
孙权称帝后,天下已定,荆州已被夺回,老对手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人都已谢世。天下唯我独尊,于是更加为所欲为,晚年更是性情暴虐,对谁都不信任,对大臣们几乎个个猜忌,戍边守疆的将领,要将自己的妻儿留在京城做为人质,一但他们有所异动,结果就是诛灭九族。
因江东地理位置所限,所以孙权联合公孙渊,用船将1万军人运到辽东,再用海军沿海北上,在渤海湾一带对曹魏形成海陆一体攻势,但公孙渊却惧怕曹魏,斩杀了孙吴将领交给曹魏。
238年,曹魏太尉司马懿率军攻破辽东,公孙渊集团覆灭。东吴的生存空间被彻底封锁,56岁的孙权陷入生存危机,诱发了孙权的恐惧、焦虑,紧接着就会引发内乱,江东土著集团会趁机发难,于为了平衡江淮集团和土著势力,为保证孙家繁华,孙权开始加强特务机构,任用吕壹这个酷吏有计划地打压土著势力。
三国志陈寿评说:“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发布时间:2023-06-18 08:17
上述文字是💠《如何评价孙权这个三国人物?孙权为什么晚年会性情大变?》✨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历史上我们都知道岳飞精忠报国,最后却被赐死的事情,而作为当时的皇帝赵构却有个戏称逃跑皇帝,那这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我们来说说,关于赵构杀害岳飞。 为何说赵构杀害岳飞...
在中国古代,事死如事人概念主导下的厚葬行为,始终是丧葬史的“主旋律”。即便在今天,人死了后还会给他随葬点物品,而不会“裸葬”,让逝者一丝不挂地来,一丝不挂地走。就...
公元前1000年前,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齐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资...
清朝十二位帝王中,咸丰重用汉臣,惩治贪污,“实力”可居中上。但是命运却是最差,中国汗青上最大的农人叛逆太平天国让他赶上了,西方列强入侵的变局让他摊上了。除此以外,...
导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七月,死于沙丘。李斯、赵高立始皇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于骊山。 秦始皇第五次东巡的时候,原本随行的人员中并没有胡亥,但赵高却...
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名将张郃,有多厉害?为何就算是犯了死罪,曹操都不敢去把他给杀了? 张郃,出身冀州一个普通家庭,很年轻的时候就跟随乡里...
明太祖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他因自己出身卑微,当上皇帝后,生怕那些开国元勋“尾大不掉”,将长子立为太子,九子、二十六子早死,其余二十三个儿子都封王建藩。燕王朱棣、...
中国历史上自秦始皇开始才有了皇帝的称呼,可以说秦始皇在位时期的功绩被公认为是千古一帝,然而和他威名相匹配的还有许多他暴行的传闻,如著名的焚书坑儒,那么事实真是如此...
传清代慈宁宫曾有“异象”太后们不敢住:据传,慈宁宫自此以后就出现了异象,入住的太后、太妃们,有的说每天晚上都能听见奏乐的声音,有的说在墙上能看到宫女太监们排队走过...
在人类演化出文明至今的漫长时光里,多个文明在世界各地诞生,他们逐渐发展为强大的国家,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世界历史上曾经诞生过的强大国家。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虽然王朝...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朝代更替,可是你知道么,有这么一个朝代没有穷人也没有懒人,却在短短几十年就覆灭了,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朝代介绍 新朝(8年—23年),是继...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晚清时期的清朝已经走向了衰败灭亡,可是你知道清朝亡国的真相吗?今天就由小编来深度解析清朝亡国:四个方面,三个事件,直接导致了袁世凯的成...
司藤沈银灯为什么要杀瓦房?沈银灯结局是什么?电视剧《司藤》里面沈银灯这个角色可以说是让很多网友都眼前一亮,她出现的那一刻真的是太美了!但是好景不长,她竟然是这部剧...
近年来阿房宫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与秦二世在位时兴建的阿房宫是没有建成的“半拉子”工程,阿房宫遗址中也未发现火烧的遗迹,这与《史记》中“阿房宫未成”以及书中没有“项...
我国从秦汉以来,灿烂的文化一路传承,其中就包括优美的音乐和相关文化,到了盛唐时期,已经发展到非常高的水平了。 从汉朝到唐朝,汉族与兄弟民族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汉族歌舞...
导读:鞠婧祎宋威龙《漂亮书生》即将收官!《漂亮书生》大结局雪文曦和风承骏结局。 鞠婧祎和宋威龙主演,最近终于官宣定档了。在这部剧中,有“云上四杰”,也有男扮女装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