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7年四月到公元1659年六月,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联合大陆西南地区的南明永历政权和东部的张煌言一起北伐抗清,只不过踌躇满志的北伐行动,虽然开局一片大好,承载了天下汉人的希望,但是最后却虎头蛇尾,一败涂地。
人们对郑成功的记忆大多停留在他抗击海寇,收复台湾的壮举。实际上,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他在军事上做的准备更多是为了抗击清朝。而在郑成功的抗清版图中,南京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占据长江,即可控有中国东南半壁江山,进而可号召抗清志士,扩大抗清力量,与清廷抗衡。更何况南京是明朝的开国之都,1644年,时年20岁的郑成功还曾作为福建南安唯一有资格到南京国子监学习的学生在南京求过学。南京从各个角度都是郑成功抗清北征的重要战略目标。
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度过了一些波折,开始了沿海北征的抗清之战。然而,正是在年少时期的求学之地南京,郑成功的北征军遭遇了最惨痛的失利。1659年5月4日,郑成功以舟山为营,起兵北伐南京,并于6月14日抵达镇江、瓜州附近。镇江、瓜州地处南北运河入江口,是历朝水路的重城,也是长江的重要门户。
清军闻悉郑成功的北征军攻入长江,遂出兵架设红衣炮及木浮营应战。然而郑成功的北征军擅于水战,仅两日时间便生擒清军将领朱衣佐,掠去瓜州城两翼所有红衣炮,进而攻克瓜州。之后,清军镇江守将高谦与知府戴可进投降。如此,郑成功北征军已打开江宁门户,并携连战连捷之士气调遣先头部队溯江而上,逼近南京城。
7月4日,郑成功率十余万大军和数千战舰正式出征南京,并于7月12日登岸,相继在太平、观音、神策、金川、钟阜、仪凤、江东等门外立营83座,排列大炮,并且切断水上交通,形成围城之势。面对北征军的重兵包围,南京的守城清军积极组织守备。一方面,清军四处调遣救兵,甚至向清廷求援,派遣满师前来增援;另一方面,清军总督郎廷佐以诈降之计拖延时间,并在城内加紧配置物资与粮草的储备,日夜看守城门,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
与此同时,受到之前顺风顺水的战况影响,郑成功反倒出现了一些轻敌的情绪。面对大将甘辉等人迅速攻城的建议,郑成功表示:“自古攻城掠邑,杀伤必多。所以未即攻者, 欲待援虏齐集,必卜一战, 邀而杀之,管效忠必知我手段, 不降亦走矣。况属邑栉次归附, 孤城绝援,不降何待?”
大意是说,直接攻城必然带来巨大的损伤,不如等援军一起汇合之后一举击破,进而迫使对方献城而降。在这种作战思路的影响下,北征军的包围圈并没有限制清军各方面的援军进城,即“围而不困”。长此以往,北征军的斗志也逐渐松懈。攻守双方的战力已然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
7月15日前后, 由长江下游陆续入城的清军至少已有四五千人, 且尚有援军在途中。在兵员、物资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清军以攻为守,出战北征军。7月23日, 清军从东、西城门出兵由陆路夜袭, 分击北征军首尾。清苏松总兵梁化凤又自崇明绕道赴援, 与城内守军配合突袭北征军前锋。北征军仓促应战, 苦斗多时,清军又暗开神策门、仪凤门, 直捣北征军中坚。郑成功的北征军擅长水战,但陆上战斗力相对有限;长期的消极备战又使得北征军士气低迷;再加上士气高昂的清军采取的是夜袭战略,本就取得了先机,北征军力战不敌,先折一阵,仪凤门和钟阜门外的3座北征军营寨被拔。
次日,清军乘胜追击,由陆上包围北征军所据山头。清军梁化凤率部出神策门直冲山上北征军左先锋杨祖营,双方炮矢交击,冲突死战。杨祖虽三次击退清军进攻,终因寡不敌众, 援军不济,被梁化凤击败。清军占据山头之后, 居高临下与山下清军夹击山中北征军各部。北征军各部在乱战中无法相互救援,最终相继战败,饮恨南京。
北征军在南京城下战败后, 迅速向镇江撤退, 沿途不断有残兵败将逃归。计点诸镇,损失了甘辉、潘庚钟、万礼、张英等14员大将,兵员损失更是不计其数。郑成功叹日: “是我欺敌之过。”
兵败南京之后,郑成功曾试图攻取崇明县,做为再次进攻长江的阵地。然而,北征军不擅陆战的弱点再度成为其掣肘。崇明一役,北征军兵力占优,却久攻不克,最终只好全军退回厦门。南京之战可说是郑成功生涯当中最辉煌及最重要的一役,却是先盛后衰,以大败收场,使郑成功的反清大业受到致命挫折。
北伐南京失败后,郑成功部队元气大伤,并且面临军粮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大军的后勤给养问题,郑成功决定听从何斌之建议收复由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的台湾岛。而正是这一决定,促成了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这一壮举也成为了郑成功最为后人所铭记的故事,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郑成功北伐南京的行动到底输在了哪里?
性格有欠缺
郑成功很热血,很爱国,也很会带兵,很会经商,是个厉害角色。但并不代表郑成功的性格没有缺陷。在北伐南京的过程中,郑成功的缺陷暴露无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轻敌
作为被明朝皇帝赐姓的王爷,根正苗红的郑成功有理由骄傲和自豪,但绝没有理由轻敌。郑成功之所以失败,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始终对清军非常蔑视。在郑成功眼里,清朝始终是蛮夷的化身,即使占据中原,也是不入流的暴发户,所以对于清朝情报的侦查,郑成功始终未予重视。而实际上,此时的清朝虽然出身蛮夷,但是为入主中原,他们做了大量准备,包括打出为崇祯报仇的旗号。所以说,偶然成功的不是清朝,而是郑成功。
专断
占领瓜州后,属下张煌言提议陆上出奇兵快速奔袭南京,但郑成功坚持走水路,并且稳扎稳打。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水军前锋张煌言部在南京江面等了好几天才等来郑成功。而郑成功艰难溯流而上的过程中,清朝已经加强了南京防务,郑成功无法取得突然袭击的效果。
自以为是
7月12日,郑成功率十余万大军和数千战舰正式抵达南京,登岸后在太平、观音、神策、金川、钟阜、仪凤、江东等门外立营83座,切断交通,架设大炮开始围城。但当一切妥当,却围而不攻,甚至是围城也没有围死,给了清朝喘息和从容回防的宝贵时机。
他的想法是让清军上门投降,用自己的声威带来一个兵不血刃的胜利。而此时的清军却在不断加强防务,郑成功取胜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心胸狭隘
当初永历政权的李定国曾多次邀请郑成功东西夹击进攻清军,但郑成功无动于衷。南明之所以接连完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内讧,这种缺乏大局观的作法也影响着拥兵自重的将领,一旦反攻成功,到底谁听谁的呢?于是郑成功坐视永历覆亡之后才姗姗来迟。而后期与施琅的反目也直接导致了施琅降清,削弱了自身力量。以郑成功自身的实力,不知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挽回天下。
备战有疏漏
第一次遭遇台风损失8000多人,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在海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还能出现这么惨重的伤亡,就有点阴沟里翻船的意思了。如果第一次突发天气状况可以理解,那第二次错估南京江面的水文条件就显得不可原谅。郑成功曾到南京学习过,而且作为本次北伐的最终目标,没有理由不对情况了如指掌,然而现实是郑军对南京复杂的水文条件一脸懵逼,还未开战就已出现非战斗减员。抛开郑成功的个人因素,这些不可测的水文导致的非战斗减员也是郑军失败的一大推手。
只有水军,不利于城池攻坚。郑成功水军为主,但攻城需要陆军,倭盔倭刀在水上接舷战中作用巨大,但是面对城高墙厚的南京,郑军只能望城兴叹。郑成功迟迟不攻打南京,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步兵以及攻城器械,光靠几门红衣大炮是不够的。而且,从郑成功围城布置上看,大军扎营距离过远,不利于协防,导致了郑军对南京只能是“围而不困”,而后期清军反扑时只能很快失败。
最后是郑军的战斗力。一直以来,孱弱的战斗力一直困扰着郑成功,早先是还未接敌防线就已崩溃。后经过整训稍好一些,但是在面对强悍的清军,郑军战斗力还是显得矮人三分。果然,清军反扑后,郑军再一次仓皇撤退。
战略有差池
没有一个统一作战构想,导致全盘皆输。说到底,郑成功的北伐就是一个军事冒险行动,和吴军入郢一样一样的。而这样一个好构想也被自己生生地耽搁了。郑成功北伐,缺乏全盘的战略考虑,消灭了清军水师,收复了很多州县,招降了很多降将,这很好,但是在攻取南京战役中却屡屡犯错。
作为军事统帅,当然明白南京的价值,所以大军压境黑云压城。但当在南京城下得知上游的芜湖有义军投降的消息,就立刻让前锋张煌言前去受降,将进攻南京的时间再次延后。古语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样的自耗导致了南京之战的最后失败。
从战术的执行来看,郑成功始终计较着一城一地的得失,想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没有一个全局的把握。要知道,当时的江南,人心浮动,只要郑成功的大军迅速占据要地,基本是一呼百应的状态。所以他的目标是应该是夺取南京,巩固东南,进而为夺取天下做准备,而郑成功基本忽视了这一点。
若郑成功能够迅速占领南京,将清朝在江南的势力尽快扫除,迎立藩王,或许和江南的其他地方势力遥相呼应,再次在江南组建起朝廷对抗清朝。或者,在占领南京的同时,出一支奇兵沿海岸线北上,在天津或者东北登陆,给清朝带来多线作战的局面,或许历史又是另一番模样。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郑成功北伐失利,很多人更愿意相信是实力不足的结果,但个中原因,只有郑成功知道。
发布时间:2022-06-03 23:01
上述文字是💠《郑成功北伐南京的行动深得民心却功亏一篑 郑成功攻打南京为何会兵败?》✨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更是被塑造成了第一猛将,可谓一生无敌! 在民间传说中,三国武将的排行是:一...
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退位于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他侄子朱允炆手中夺走了皇位。通过篡位坐上了皇位。从...
故宫在我们印象中占地面积巨大,同时还是皇家的象征,一定有很多房屋,住都住不过来,但实际上故宫的房屋很吃紧,并不是那么宽敞的。 不知从何时,人们开始传说故宫房子如何如...
李渊是怎么抢了杨广的皇位?李渊是被逼上帝位的吗?李渊真的是一个无能之辈吗? 有人说是因为一场被设计“美人艳遇”,但我觉得是靠实力!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2003年黄海冰和聂远...
杨贵妃相信大家都对她很熟悉了,特别是喜欢看古装剧电视剧或电影的朋友,对于江采苹相信知道到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其实,杨贵妃和江采苹是唐玄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一对势均力...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资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神宗朱翊钧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明神宗是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其长子和二子均在隆庆元年逝世,三字的朱翊钧自然成为太子的不二...
大年三十年夜饭菜谱大全,说到这个年夜饭也还是很有说法的,小的时候就想过年,过年的年夜饭有太多可以吃的东西了,还可以穿新衣服,今天我们来聊聊年夜饭的讲究,年夜饭必吃...
作为一个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诗人,屈原为何会曾经被流放呢?他犯了什么罪行?又在流放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呢?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人。生于公元前339年,于公元前278年去世。名平,...
说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众参与的选美活动,不得不提到陈蝶衣。陈蝶衣是流行歌曲之王,比较有名的歌曲《南屏晚钟》、《凤凰于飞》、《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他》均出自他手。 可就...
历史上的狸猫换太子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尤其是近代还拍摄成了电视剧包青天中的情节,那么历史上详细的是什么样呢? 此事发生在宋真宗时期,发生在宋仁宗身上。话说当时宋真宗...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戏志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说到三国时期曹操,就不得不说他手下的谋士,最出名的谋士分别是:荀彧、郭嘉、荀攸、贾诩、程昱,他...
君为臣纲,身为臣子的人,如果居功自傲,而不能明白自己的位置,将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灾难,明朝蓝玉就是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蓝玉案是指朱元璋借以蓝玉谋反的罪名将其诛杀,继...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
蜀汉灭亡后,司马炎篡魏称帝,建立西晋,与南方的东吴分庭抗礼,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东吴数代人经营,一时间很难拿下,国家统一变得遥遥无期。 公元265年,在洛阳的一处宫殿...
李莲英原名李英泰,字灵杰,祖籍浙江绍兴,其父名叫李玉,工作是修鞋匠,家境贫困,家乡没法为生,全家才辗转到了京城,仍旧以修鞋为生,因为李莲英儿时常常帮父亲削切皮头,...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在和珅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皇帝赏识他的时候,他可以为虎作伥,狐假虎威的挟权弄私,可一旦皇帝这头大老虎饿极了,就会回过头来把这头肥嫩可口的狐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