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伟人,其中孔子和孟子两人堪称之最,被后世评说为圣人,然而在明朝时期开国皇帝朱元璋却把孟子清理出孔庙,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孟子有多伟大,印象最深的还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在学术成就上比子思要大,先前有曾子做大学,子思作中庸,到了孟子做了孟子七篇。把儒家学说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些思想在现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我就说其中的一点就是梁惠王在宫苑里面召见孟子时的答话可见一斑了。最后一句话“虽有台池鱼兽,岂能独乐哉?”可以说是发人深省,振聋发聩。但是后面历史每每被验证,还是不能引起后来者的警觉。
历史上最有名的有四件事,一是秦始皇的阿房宫,二是隋炀帝的迷楼,三是宋徽宗的艮岳,四是慈禧太后的圆明园。这四件建筑,都是搜罗尽全天下的奇珍异宝,耗费全国之财力才建造出来的仅供个人享受的场所,他们就是想要独乐,结果,建成之时也是他们失意败落之时。由此证明了孟子说的正确性。想想看,在那时孟子就能做出这样的预言,岂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更重要的还是孟子通晓儒家六艺,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他为什么没有向邹衍,淳于鬛那样走个曲线救国的路子呢?这更是说明了孟子的伟大之处,是非不能也,而是不为也。在那样的乱世之中,明知王道不兴,霸道才能横行天下,但孟子就是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并没有与当世合流,在污浊不堪的各个学说中仍有那一丝清流,不论自己境遇多么的窘迫,也始终不放弃自己的主张,不怕寂寞。也正应了孔子所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所以虽然自己在当世是寂寞的,但不怕自己不被人所熟知,哪怕经过几百年的后世之人能够识的自己,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也终于在后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孟子中被后人所知了。这也是圣人不同于一般之人之处了。
那么朱元璋为何把孟子清理出孔庙呢?
首先,这要从朱元璋身上挖掘原因。在朱元璋一生的政治生涯中,他时而重用佛家、道家礼法,时而杀戮和尚与道士,对儒家、法家等流派也是如此。虽然他时常大骂韩非子、李斯等法家,但朱元璋的治国思想精髓又与法家相关。如此矛盾的性格是其暴怒的伏笔。朱元璋起先对于孔子是较为尊敬的。
《明史·太祖本纪》中曾提及朱元璋下令“以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
此外还派遣使者到曲阜致祭。甚至在洪武元年(1368)还以温和亲切的态度召见了孔子后人孔克坚,诏“衍圣公袭封及授曲阜知县,并如前代制”“养之以禄而不任之以事”。然而朱元璋极度自尊且刚愎自用的性格使其对于孔子享有的莫大权威是不情不愿不服气的。
洪武二年(1369)他就曾经下诏宣布天下不必通祀孔子,只是最后被群臣劝谏下收回了命令。这把压抑的火气,时隔几年就落在了亚圣孟子的这里。
另一方面,孟子的思想也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民本”思想在孟子那里表现最为突出。《孟子》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句即使是今天的我们也能脱口而出。孟子认为,“保民为王,莫之能御也”,也就是说土地、人民和政事是国家的三宝,谁能保护人民谁就可以称王。换句话说,如果残害百姓,就不配得到天下,即使得到了也应该被推翻打倒。推翻这样的君主,不算犯上作乱的弑君行为。这样的思想很明显地折射出孟子的另一个观点——不主张天下百姓效忠于一姓一人。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提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但孔子并没有提到如果君使臣不以礼,君应该怎么办?但孟子对此做了拓展。
孟子提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也就是说孟子认为君臣关系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天子权威。这样的观点本质上已经触碰到了朱元璋作为帝王的雷区。
除此之外,孟子思想中关于“如何得到民”的部分中提到,以德服人才可以得到民心,以力服人则是暴君的霸道行径。以力服人还极容易导致战争,战争时人民流离失所即为不仁。
纵使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战国时期的孟子有这样的思想十分可贵,但无论是孟子口中的君臣之道还是民心论断,都触犯了朱元璋意图通过强权建立朱家千秋大业的野心。朱元璋对于战国时期的儒家仁政论断本身十分反感,其在与儒学之臣讨论学术问题时就曾经说过:
“战国之时,纵横捭阖之徒,肆其邪说。诸侯急于利者多从之,往往事未就而国随之以亡,此诚何益”。
朱元璋自身认为这些论断都是歪门邪说,不是正道。基于这种心理,勤政之余休息时翻阅儒家经典著作《孟子》的朱元璋,看到内容必然不喜,因此厄运就降临到了孟子头上。
大家都认为,朱元璋打天下靠的是天下的读书人,朱元璋没文化,如果没有读书人的帮助,他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功,他现在成功了,怎么能随意将读书人心中的“神”请出孔庙呢?
于是,朝廷上不停地有人死谏,连掌管天文的官员也对朱元璋说,文曲星暗淡无光,恐怕是大凶之兆,对大明江山不利。
时隔一年,朱元璋在刑部尚书钱塘的誓死进谏下冷静了下来,以“孟子辨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的由头不情不愿地将孟子牌位请了回去。
但是作为泄愤和维护统治的需要,他将《孟子》删减了不少,并以“删减本”代替了原来的版本进入科举考试的参考书目,可见他心胸之狭窄,而这件事情,或多或少也让大明命途多舛,动摇了文人对朱元璋的信仰和崇拜。
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待呢?
发布时间:2023-06-12 21:48
上述文字是💠《孔孟之道,孟子和孔子并肩,为何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却把孟子清理出孔庙?》✨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绍兴九年(1139),金朝统治集团内完颜宗弼一派得势,主张再次以武力迫使南宋屈服,夺回河南、陕西。次年,金朝分兵四路,东起两淮,西至陕西,向宋发动...
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征伐,构成了三国的主体,三国中以曹操,刘备的名声最为响亮,孙权比之就弱了一点,但是既然做到君主之位,那肯定盛名之下无虚士,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曹操...
古代人没有那么高的医学条件,也没有很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女性的保养并不像现代这么方便和发达,但是武则天能够使用的资源并不是一般女性能够相比的,我们来看看她能够在六...
在古代,熊掌对于帝王家真不是什么稀罕的菜品,为什么有一个皇帝想吃熊掌,太子不让他吃,他就自杀了呢?是什么原因让他自杀的? 这个故事我们还得从楚成王说起了。 楚成王是...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从周朝时期开始,各个部落之间开始融合,华夏文明逐渐形成,给后来的汉朝文化打下了基础,那么最开始西周的首都是哪里呢? 西周(公元前...
刘备创业之初一无所有,属下的人为何还愿意跟随他?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属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读过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刘备创业初期一无所...
相信在中国一线城市工作的人都逃不掉一个难题,那就是租房子了。中国的北上广深这几个城市,租房几乎成为打工一族的一大难题。在深圳工作的同伴相信你们肯定深有体会,深圳稍...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是三国演义原文,描写关羽的。 尺是古代常用的长度单位,古人动不动就七尺男儿、八尺男...
清朝康熙时期,后宫人数相比较于历朝帝王只多不少,那么众多的嫔妃之中,康熙最为宠爱的是哪几位呢? 康熙朝最得宠的四大妃:(自皇后、皇贵妃相继在青葱之年谢世之后,康熙后...
西汉的巫蛊之祸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汉武帝刘彻冤杀了很多人,而同为盛世的唐朝也发生过一次类似的事件,现如今听来有些可笑的巫蛊诅咒,为何会在封建社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皇帝,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乱世中的清流皇帝郭威 ,他一生娶了4个寡妇,47岁起兵称帝,民众皆称他为明君。 五代十国(唐宋之间的过渡),一个特别的时期...
洪武十五年八月十一(公元1382年9月18日),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病逝,终年51岁,从此以后,朱元璋终身未立新后。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
说到历史上最短的王朝,那么非西汉末年的新朝莫属了,它的君主王莽可以说是极具争议的一个人物,被后世誉为穿越者,那么他的思想到底是有多先进,为何就连死后他的脑袋都被留...
说起历史上宅心仁厚的明君,我们可能会想到刘备,但是刘备那形象只存在于小说里,现实中的明君,宋仁宗算的上一号。 宋仁宗是谁可能有人不知道。 但如果加上包拯、八贤王大家...
日本的刀剑传承自我国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刀剑已经几乎失传,但是却在日本发展昌盛,并一直传承到了现在。 日本武士刀在鉴赏刀剑时一定要顾及在场人士的安全,同时要尽量...
地球上3成是陆地,7成是海洋。海洋因为有海水的遮掩,还很多未接之谜。因此,在海上航行是需要警惕周围的环境的。说到海洋的谜团,比较吸引人的是百慕大三角之谜。就是指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