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关雍正篡位一说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津津乐道。雍正矫诏篡位“改十为于”,是清史中最广为人知的故事之一。此事件是说:“圣祖皇帝(指康熙帝)原传十四阿哥允禵天下,皇上(指雍正帝)将十字改为于字。”雍正非法继位之传言,以此最具代表性,那么康熙是否传位于雍正呢?
今天我们旧话重提,无意发起又一轮争辩,而是想借此探讨一下,“道理”与“实际”之间,有时会有怎样的背离。
“于”还是“於”?
辩驳“改十为于”不成立的第一条理由是:“于”字在当时应写成繁体的“於”,“改十为于”的说法本身就不能成立。从“道理”上看,这不可谓不充分。
“改十为于”内中之义,无疑是篡改康熙帝的遗诏,那能不能换个问法:康熙帝到底使用“于”还是“於”呢?
网络配图
康熙帝确实使用“於”字,下面是一个例子,在江西巡抚郎廷极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所上奏折中,康熙帝有亲笔朱批:“凡地方大小事关於民情者,必须奏闻才是。近来南方盗案颇多,不可不细心察访。”
但康熙帝也写“于”字的,他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苏州织造李煦的奏折上有朱批:“巡抚宋荦,朕南巡二次,谨慎小心,特赐御草书扇二柄。赐李煦扇一柄。尔即传于宋荦,不用写本谢恩,以后有奏之事,密折交与尔奏。”
应该用“於”的地方,却分明写成了“于”。还有“与尔”也是用的今天所谓的简化字。那么面对着这一不合理的“于”字,臣下如何反应?
李煦将皇帝旨意传达给身为江宁巡抚的宋荦,宋荦上折谢恩,他在奏折中重抄了上述部分朱批文字,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句中的“与尔”两字是用繁体字写成,但“于”字并没有使用繁体字的“於”。这充分表明,宋荦注意到了皇帝不符合“规范”的“于”字的写法。
宋荦是以这种独特的抄写方式,质疑朱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吗?根本不是。看看他对于两把御赐书扇的态度就可以知道:“仰见我皇上诗兼风雅,书驾钟王(指钟繇、王羲之),臣什袭珍藏,世世永宝。”他丝毫不怀疑不“规范”的带“于”字朱批。
其实,这“规范”只是我们今天的规范罢了,实在是替古人瞎操心。曾有人推测,康熙帝有可能写“于”,现在终于“发现”了实例,一个足矣!我们能够说,仅就“于”字而言,如果康熙帝真有遗诏,如果雍正帝真的将“传位十四阿哥(或皇子)”,改为“传位于四阿哥(或皇子)”并公之于众,那么,臣下是不会以“一字之差”否认这份诏书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的。因此,以清代诏书中“于”与“於”不能通用就直接否定“改十为于”说,不能成立。
[page]必须称“皇四子”“皇十四子”吗?
判定“改十为于”不成立的第二条理由是,传位诏书这样的重要文件,清代必须用“皇四子”“皇十四子”此类书写格式。若“改十为于”,就成了“传位皇于四子”(此时“于”的繁简问题不再重要),这在逻辑上根本讲不通。
“皇几子”格式的说法,有强有力的证据,如雍正帝所颁行的康熙帝遗诏中说:“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还有道光帝的亲笔秘密立储诏书:“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皇六子奕欣封为亲王。”以上这些原件具在,言之凿凿。
但我们还是可以追问一句:那时必须要用“皇几子”的书写格式吗?
顺治帝的传位遗诏是这么写的:“朕子玄烨……即皇帝位”。康熙时的册封,如康熙十四年(1675年)“授允礽以册宝,立为皇太子。”四十八年(1709年)复立太子允礽时,“允祉、胤禛、允祺俱着封为亲王”——这些重要文件都没有用“皇几子”的格式。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去世,十六日颁行康熙帝遗诏,四天后即二十日颁行雍正帝登极诏书。登极诏书的原件迄今未见,《清世宗御制文集》收录的版本说:
网络配图
“……惟我国家受天绥佑,圣祖、神宗肇造区夏,世祖章皇帝统一疆隅,我皇考大行皇帝临御六十一年……二皇子弱龄建立,深为圣慈钟爱……”
这里的“二皇子”,指的是允祉。值得注意的是,《上谕内阁》所收该诏书如是写道:
“……惟我国家受天绥佑,太祖、太宗肇造区夏,世祖章皇帝统一疆隅,我皇考大行皇帝临御六十一年……皇二子弱龄建立,深为圣慈钟爱……”
同一份诏书的不同抄录版本,“二皇子”写成了“皇二子”。何以如此呢?原来,十一月二十日的诏书,用“圣祖、神宗”指代皇帝先人,但是八天后即二十八日雍正君臣议定康熙帝的庙号为“圣祖”。如此一来,诏书中既有“圣祖”,又有“皇考大行皇帝”,后人看了肯定会莫名其妙,以为说的都是康熙帝。后来雍正君臣在编纂以往上谕时,对此做了必要的改动,改用“太祖、太宗”指代先人,同时也将“二皇子”改为“皇二子”。乾隆时篡修《清世宗实录》采用的是改动后的诏书,也成为了最常见、通用的版本。
康熙帝传位遗诏和雍正帝登极诏书,都是最重要的文件,且前后相继颁布,上述书写格式的不一致,充分说明了康熙帝传位之际,“皇子”的书写并无固定格式。册封、传位等正式文件中“皇几子”格式用法,应是雍正以后才确定的。
也正是因为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格式,才会有更多的传言。朝鲜人记载说:康熙帝在畅春苑临终时召阁老马齐言曰:“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
后来索性有了矫诏篡位的另一种版本:改“十”为“第”。民国时期天嘏所着的野史《满清外史》说:康熙帝弥留时,手书遗诏曰:“朕十四皇子,即缵承大统。”雍正帝改“十”字为“第”字。
以“皇几子”的书写格式为据,反对“改十为于”说,实际上是受到了后世官方文件书写的影响,以此作为判定较早期的康熙帝传位书写的标准,这是时空倒置,不足为凭。
[page]是书面遗诏,还是临终遗言?
第三种反对意见认为,遗诏这么重要的文件,康熙时不可能只有汉文,也须有满文,或首先应是满文;即便汉文改了,满文的内容也难以篡改,绝不像改汉字“十”为“于”那么简单。对于“改十为于”说,此乃釜底抽薪的一击。
问题复杂,无法细辩,只是想指出,此说法同上面的一样,都过于讲求“道理”,而忘了“实际”。反对“改十为于”矫诏篡立说的,恰恰与他们的论敌有一共同的前提,即认为确实存在康熙帝的遗诏。这里所说的遗诏不是指前面引述过的,雍正帝即位后公之于天下的康熙帝遗诏(此遗诏是在康熙帝去世后制作的),而是指康熙帝临终前的遗诏,且它必须是书面遗诏,否则何谈篡改?
网络配图
但真有这样一份遗诏吗?
雍正帝第一次谈到他继位的情况,是在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秘密立储之时。他说得很简单:“我圣祖皇帝……去年十一月十三日,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在“仓促”“一言”的氛围中,分明不会有什么书面遗诏。第二年,雍正帝又说:“前岁十一月十三日,皇考始下旨意,……皇考陟天之后,方宣旨于朕。”到了雍正五年他又说:“皇考升遐之日,召朕之兄弟及隆科多入见。面降谕旨以大统付朕。”直到雍正七年,他在亲自颁行的《大义觉迷录》一书中为自己继位辩解时,还是如此立场,那就是:康熙帝只有“末命”,也就是临终遗言,是口头遗诏,而没有书面遗诏。
这不是偏听雍正帝一面之词。隆科多曾自言:“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对于这句话的意思,后世众说不一,但没有人否认隆科多是康熙帝临终皇位授受的见证人。“白帝城受命”与上面雍正帝所说的场景一致,都在表明了康熙帝传位,只有临终遗言,没有书面遗诏。
由此可见,“改十为于”只是谣言,次谣言出自于皇位失势的皇子身边的太监所编造,目的在于泄私忿。历来有关雍正篡位一说,反驳者则自信“道理”在握,但未曾想到自己与被反驳者一样,从一开始就远离了“实际”,因为没有书面的遗诏,从而关于诏书的种种“道理”也就无从谈起了。
发布时间:2023-06-03 00:47
上述文字是💠《雍正矫诏篡位:揭康熙是否传位于雍正?》✨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导读:宋仁宗死后 宋仁宗的皇后和公主都什么结局?与小编一起来看下。 曹皇后是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她历经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由于仁宗儿子早夭,于是把濮王赵允第十三子...
南北朝时期,北方最为强盛的朝代是鲜卑族人建立的北魏王朝。北魏继前秦苻坚后再度使北方归为一统。从而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格局。北魏能够统一北方并长期...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大户人家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 现在的社会男女基本上已经平等了。女性也得到了这个社会该有的尊重与重视。古代的时候,男人的地位要比...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其实就有了盗墓这一行业,历经数千年历史上著名的墓地机会都被这些人挖遍了,可是却有一座神奇的墓地没有人敢去挖。 网络配图 要说起孙殿英应该是属于...
剧中的三名女性都是在都市中生活了多年,也都到了三十岁这个上不上下不下的年纪。老话说,三十而立。但在现在这个时代,三十岁的女性实在是太难了。在职场上,有上层领导压着...
赵惠文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君主,也是赵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个君主,因为和秦昭王之间发生了两段十分有趣的故事。赵惠文王继位的时候是公元前266年,不过赵武灵王并没有死...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为什么会没人支持曹氏?...
宋朝时期的饮食文化更加细分且复杂,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在享受不同种类的饮食文化。而宋朝“插食”的出现,则是人们对于美食色香味形全方位追求的体现。 食物怎么装饰?...
说起杨广,我们或许会联想到暴君,其实真实的杨广并非是昏庸之辈,也不是暴君,他只是一个有才华但却没那么优秀的皇帝。 年轻有为的杨广。 仁寿四年(604年)7月,隋文帝一病不...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京杭运河,为后世子孙造福了千百年,到了清朝已经成为了极其重要的运输手段,但是一个很危险的消息是,京杭运河一旦断流,对大清造成的影响将会是灾难性的。...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魏惠王为什么会被称为败家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春秋百家争鸣, 战国纷争不断。 这是一个伟大的年代,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只是不知是时势造就...
不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一些其他作品里,但凡有诸葛亮这个人物出场的,他的手中自然也是少不了那把羽毛扇子。被称为“神算子”的诸葛亮,为什么一直随身携带着这把扇子呢...
在唐朝时期里有一个皇帝他曾经三次坐上皇帝的宝座,又三次主动退位。而其中有两次中间相差了27年的时间。也正是因为他每次都在危险的时候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清朝慈禧身边有这么一名护卫,算是保护了慈禧一辈子吧,慈禧能找到这样的护卫也算是她的幸运了。 历朝历代都出了很多的功夫高手,但大家都知道,这些都只不过是影视里的特技,...
那些科学解释不了的神秘事件! 1、[恐龙灭绝之谜] 恐龙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动物,它身上存在着很多未解之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恐龙消亡之迷,已困惑人类多年,...
导读:《漂亮书生》结局怎么样?结局虐吗?雪文曦风承骏在一了吗?毕竟古代婚姻大事讲究门当户对,真不知道大结局身为贵族之子的冯承骏有没有和出身贫寒的雪文曦走到一起呢? 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