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时期里有一个皇帝他曾经三次坐上皇帝的宝座,又三次主动退位。而其中有两次中间相差了27年的时间。也正是因为他每次都在危险的时候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这个人就是唐朝的唐睿宗,李旦。
李旦是武则天的孩子,他第一次登上皇位,是以豫王的身份取代了他的皇兄:李显,也是武则天废掉李显成为庐陵王的第二天。这个时期的武则天对朝廷的局势和掌控力都有些不足,如果唐突的改朝换代,只能引来众多的反对者,所以说你李旦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分为了新的君王。
到武则天开始使用周历的第二年,武则天又出了个新招,很快就非常多的人请求武则天改朝换代,你李旦见状也请求母后登上大堂,并且强求自己姓武,睿宗的这个举动,正是给了自己的母亲一个台阶下,也同时相当于是给自己买了一份巨额的保险求得平安。武则天犹豫了一番之后,便同意了儿子和大臣们的意见,建立周,赐姓武,名字也改为了“轮”。
他第一次是把自己的皇位让给了自己的母亲,这次其实是因为形势所逼不得不让位罢了。在他父亲李治还在世的时候母亲就经常插手朝政,而他父亲临死之前有专门下诏告诉文武百官在他死后朝廷当中不好决断的军国大事都要以武则天说的为准,所以在他父亲死后虽然他做了皇帝但是却没有多少权力。更多的时候他还是住在自己的宫中,国家大事都是他的母亲来处理。而武则天没有取代他的原因是因为毕竟武则天登基名不正言不顺,并且历史上次用力没有女皇帝,所以还需要积累实力。
第二次是武则天登基之后要把李旦立为太子,但是他却不想和自己的兄长李显进行较量,于是就在李显回洛阳的时候称病不能上朝,把太子的位置让给了李显。李显在第二年的时候成为了太子。到了公元705年的时候神龙政变爆发,女皇被迫退位,把皇位让给了太子李显。在李显当了皇帝之后就麻黄素那个要把李旦封为相王,但是李旦却坚决不接受这个称号,这个时候的李旦更加小心面对皇位早就没有任何心思了。
但是李显对于李旦还是不放心,所以就再次试探他,别出心裁的要封他为皇太弟。李旦知道李显的想法之后当然不可能答应了,因为李显有自己的儿子,皇位将来肯定会是他的儿子继承的,只要自己敢答应,那么李显一定会想办法杀死他。这样的话才能够保证李显的儿子将来能够顺利地继承皇位。
于是在皇室家族联合努力之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带领上万禁军冲进了皇宫,杀死韦皇后和她的一种党羽。在韦皇后死了之后李旦再次被别人推上了皇位,但是他登基之后做了皇帝也依然没有权利。因为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在诛杀韦皇后的时候都有功劳,两个人手里也都有自己的党羽,有很大的势力,所以李旦这个皇帝做得非常不开心,所有的事情其实还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做主的。
李旦在即位的第二个月的时候,作为回报,将李隆基封为皇太子,但是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在这个时候与李隆基产生了权利之争,受到太平公主的蛊惑,他曾一度想要废掉太子。但是最后还是理智的,想要尽快的,把这个位置留给李隆基。
做了两年多的皇帝,终于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李隆基,也自称是太上皇帝,本来他是打算全身退出的,但是不知道怎么抽了风,与儿子打成了政治的协议:三品以下的官员是李隆基说了算,三品以上的官员或者是认命都要自己说了算。每隔三五天,他都要在太极殿听取朝臣们的上奏。
虽然李旦做了太上皇,但是太平公主仍然不肯罢休,甚至更加厉害的,去跟李隆基争斗,李隆基也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终于在继位后的第二年先发制人逼得太平公主自尽了。
面临这样的形势,李旦很是为难。那时他在政策上接连出现失误,又意识到其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可谓势均力敌,不分伯仲,而且他们两个的能力都在他之上,他根本驾驭不住这种局面。所以李旦心想,他们这样不停歇地斗,只会让大唐陷入越来越混乱的局势,国力也越来越衰弱,倒不如让国家定于一尊,由一个人来发号施令,这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经过各种深思熟虑,李旦第三次选择退位这条路,退位让贤。那是让给谁呢?总不可能给太平公主,所以把皇位给了其子李隆基,后来是为唐玄宗。这次让位也是情非得已才做出的决定。
李旦三次上位三次退位,皆是大智慧的表现。他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懂得韬光养晦,以退为进;在拥有很大权力的最好位置的时候也能够主动退位,拿得起放得下,不被权利蒙蔽双眼,不争不抢的他正因为如此才能保全自己。李旦虽然不是优秀的统治者,但是他也拥有着大智慧,可以舍弃很多别人无法舍弃的东西。
发布时间:2022-09-20 19:22
上述文字是💠《三次上位三次让位的皇帝李旦才是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隋文帝杨坚为实现南北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说到隋文帝杨坚,大家都知道,他可是实现南北统一的皇帝,对于统一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这个隋文帝为了实现南北朝统一,...
《万历十五年》是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成名作,是一本畅销学术书。可以说,在散文里面,它的历史水平最高,在历史书里面,它的散文水平最高。其地位自然不言而喻,达到了“生平不...
很多清宫剧一出场的时候就受到很多人的热捧,特别是一些宫斗戏,看着都让人揪心,其中的宫女有时候动不动就要受罚,在真实的历史上清朝的宫女是怎么生活的呢? 宫女几乎是每个...
日本作为我国的邻邦,自古就与我们有贸易往来,但是依靠着海洋天险,却从来没有臣服于我们,我们也拿他没有办法,但是历史上,日本曾有入侵中国的行动,并妄图吞并中国的土地...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除在原有政权机构基础上调整及完善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了一套由中央至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与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
皇权和相权之间存在着很微妙的关系,彼此制约的同时又达到一种平衡,当皇权过大时,难免会发生一些决策性的失误,这时候就会有忠言逆耳的大臣出来劝诫皇帝了,历史上还真有过...
在清初时期的时候孝庄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人,在后来教育顺治皇帝的过程中也能看的出来,但为什么皇太极却更宠爱海兰珠呢?海兰珠有什么过人之处? 大清朝唯一一个先后娶了姑姑...
在历史上关羽的字叫做云长,每个人物出现的时候,都会有字幕显示他的名字,同时还附加他的字,比如曹操的字叫孟德,吕布的字叫奉先,刘备的字叫玄德,而在古人相互称呼的时候...
三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是知名度最广泛的,这都是因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推出,然而由于其三国演义的性质,其中有许多被黑的人物,今天小编说的这位是三国史上被黑的最...
说是明末清初有这么一人儿,名叫董小宛,长得是美艳无比,家里又是做刺绣生意的,从小还沾了些才气,又会画画又会写诗,可惜应了人家说的那句“红颜薄命”,十三岁的时候就没...
如何评价赵孝成王赵丹?赵国时从何时开始走向衰亡的?赵孝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王,这一点很多人也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知道赵国在赵武灵王手上变得很强大,但后续的发展却不尽如...
清朝历史上说到咸丰帝,在许多他的印象中可谓平平无奇,那么道光为何选择傻乎乎的咸丰当继承人,而不选才华横溢的奕訢?如果由奕訢继位,能否改变清朝命运?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武松跳将起来,把左脚踏住妇人,提着双拳,看那人时……年近三十五六,看着武松,叉手不离方寸,说道:“愿闻好汉大名。”武松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
李莲英与慈禧太后皆为晚清时期最有权势的一批人。其中李莲英的权力则大部分来自于慈禧的赐予,换句话说,李莲英之所以能够在清朝晚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原因便在于李莲英与...
元朝末年,后宫淫乱不堪,元顺帝的许多嫔妃时常与和尚奸宿一处,有的刚刚被选进宫中的佳丽,也要先陪和尚睡觉,以至后来出现了一个十分龌龊的、史上闻所未闻的“元朝律法”:...
历史上有许多的宰相,他们大多数名声不显,他们又是怎么算计他人的呢?今天说的这位临死出一计,令对手感叹虽死,犹能算计我,他就是唐朝名相姚崇。 姚崇(651年-721年),唐代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