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从被明人争啖其肉到明末第一英雄袁崇焕,为何最后结局凄惨,后代真的被赶尽杀绝了吗?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从被明人争啖其肉到明末第一英雄袁崇焕,为何最后结局凄惨,后代真的被赶尽杀绝了吗?》,很多网友都想阅读✨从被明人争啖其肉到明末第一英雄袁崇焕,为何最后结局凄惨,后代真的被赶尽杀绝了吗?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从被明人争啖其肉到明末第一英雄袁崇焕,为何最后结局凄惨,后代真的被赶尽杀绝了吗?

袁崇焕,字元素,生于十二年(公元1584年)四月二十八日,广东东莞水南袁屋坪(今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人,可是广西梧州府滕县的人也说他是广东梧州府滕县人。

可是无论是广东东莞水南袁屋坪还是广西梧州府滕县,在大明时期都是除了水稻几乎不长其他农作物,火车汽车轮船全不通的地方,就像我们今天的偏远山区。不像今天属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成为许许多多有志青年圆梦的理想场所,甚至连做梦都希望成为这些地区的常住居民。

为什么说这两个地方在大明时期都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两个地方都不盛产读书人啊!特别是广西这个地方,在大明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就没有出现一个状元。根据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哲学观点,我推断袁崇焕的家乡在大明时期是相当贫穷落后的。

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们的袁崇焕偏偏就出生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这个地区的孩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只有努力读书,争取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名次,好跳出这块土地对自己的束缚。

当然袁崇焕也不例外。

袁崇焕其实并不缺钱花,他祖父袁世祥、父亲袁子鹏都是做木材、药材生意的,可是光有钱没有地位啊!

在大明,商人总是排在所有行业的最后,连辛勤耕作的农民大哥都不如,“士农工商”就是反映这个残酷现实的最好证明。

男人不怕没出身,就怕没出息,你改变不了历史,但也许可以改变未来!

袁崇焕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也开始努力学习,熟读,基本上达到了的程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二十三岁的袁崇焕跑去参加广西桂林举行的乡试,考中了举人。

袁崇焕太了,他自从考中举人后,就把大堆大堆的科举考试必读书目丢到了一边,好像对他来说,去北京考简直是轻而易举。

他每天沉醉于诗词歌赋,有时间就跑到大街上,听那些老兵讲述他们在辽东同军队作战的辉煌事迹。

太自满,太不知道进取了!

没有危机是最大的危机,满足现状是最大的陷阱!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知道幸运和霉运哪个先来!

历史注定要和袁崇焕开个玩笑!

袁崇焕二十四岁那年来到了北京,参加大明政府三年举办一次的全国统一考试会试,袁崇焕兴高采烈地踏进考场,垂头丧气地走出考场。

袁崇焕名落孙山,只好收拾行李灰溜溜地回到了家乡。

悲剧了,不是?袁崇焕遭受到了人生旅途中的第一次重创!

袁崇焕不是那种碰到困难就低头的人,他像我们今天的许多落榜的高中生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复读。

好紧张啊!

三年后,他再一次来到了北京,袁崇焕又落榜了,他再次灰溜溜地回到了家乡。

不可否认,天赋这东西,不是什么人都具备的!

袁崇焕,只要你好好学习,还是有很大进步空间的!

三年后,袁崇焕又去北京参加大明政府举办的全国统一考试会试,可是不久以后,他又像前两次一样,踌躇满志而去,失魂落魄而归。

袁崇焕,你要加油哦,千万别让命运的阴谋诡计得逞哦!

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袁崇焕经过四次考试失败后,他终于考中了进士,名次是三甲第四十名,这个名次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差。

哎,真是不容易啊!

袁崇焕考试的经历,应证了“只要功夫深,铁杵都能够磨成针”这句古话的正确性。

大明政府没有亏待这个有毅力有恒心的读书人,袁崇焕被任命为郡武知县。

袁崇焕终于通过读书考试这条道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士农工商”中最低等的“商”一跃成为最高等级的“士”。

而这些对袁崇焕来说,不是结束,只是开始。

袁崇焕对自己的人生设定,一直了如指掌洞若观火!

袁崇焕在郡武县当知县期间,到处结交朋友,为人仗义,经常请朋友喝酒吃饭,为朋友大打出手,得罪过不少人,也交了不少知己朋友。属于那种人际关系很复杂的类型。

袁崇焕与朋友聚在一起喝酒吃饭谈论的话题除了军事还是军事,也不知道袁崇焕是不是脑袋半中风了,导致神志不清,一个话题谈论了这么多遍,不但不感到厌烦,而且越谈越兴奋,越聊越激动。

袁崇焕不但与朋友聚在一起喝酒吃饭的时候谈论军事,而且他只要有时间,就像下班一样,跑到大街上茶馆里去听退休的士兵讲述辽东的事情,很晚都不知道回家,一看就知道不是一个顾家疼老婆的男人。

袁崇焕听了不打紧,关键是他听了,就自认为他已经知道了辽东的所有情况,逢人便说自己是辽东的将才,只要给他兵给他粮,他一个人就可以守住辽东。

这也太自信了吧,人家听了不说他是神经病就已经很给他面子了。

天二年(公元1622年)正月,袁崇焕终于有机会去北京觐见他的老板,这对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官来说,是几年难得一遇的大事情。

由于袁崇焕经常谈论辽东的事情,弄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哪个不知道,就连兵部都知道了袁崇焕的鼎鼎大名。

不久之后,在都察院御史侯恂的极力举荐下,袁崇焕如愿以偿的留在了京师,官升兵部职方主事,官居正六品,踏上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有了一展抱负的机会。

话说1629年,迅速地改变了乃父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时期一系列对汉人歧视政策的爱新觉罗·皇太极,已经取得了在东北地区的那些汉人的支持——当然,正是因为如此,范文程才能登上政治舞台,一显身手。当时的皇太极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控制住了东北,下定决心:“这一回,我该再度跟大明王朝较量一番了。”

范文程刚与皇太极见面,他马上就对皇太极说:“您这样打不行,您这个决策是错误的。不但您是错误的,您父亲历来的政策也都是错误的。您每次都走锦州,出山海关,奔蓟州,掠三河,过顺义,您哪次都这么走,谁不知道啊?这沿路之上,大明王朝布防了多少人马啊?他们都在那儿等着您钻进他们的口袋呢。”

皇太极说:“到底要怎么打,我的军队才能深入长城以南去呢?”

范文程说:“您根本就不知道这个长城沿线一共有多少个关口!您非得走山海关?除了山海关您就进不了北京城了?我给您推荐一个地儿——喜峰口。”

皇太极这次走喜峰口,果然不同寻常,当然,这条路上并不是没有大明王朝的军队阻挡。如果皇太极单兵独进的话,很有可能造成孤军冒进的状况。范文程得到了皇太极的信任,自己亲率一支精兵,从喜峰口旁边作为侧应,他直扑潘家口、马兰峪、三屯营、马栏关、大安口,并一举占领了上述五城,作为皇太极的侧应。

皇太极率领的八旗兵主力大军在遵化一带立稳脚跟后,便由蓟州越三河、掠顺义、至通州,渡北运河直逼北京而来!先头部队到达北京城二十余里之外的南海子。

这个时候的明军,那可真是乱作一团,转眼之间,谁都没有防备啊,这个北京城就被清军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就在北京城非常危险的时刻,袁崇焕率领着部队从宁锦前线——宁,宁远;锦,锦州——杀回北京,又将皇太极的部队从外部包围。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里外都是明军,只有中间是皇太极的部队。当时,皇太极就找到范文程:“哎呀我说,范老先生,您这回可得救救我,咱们跑不出去了,您说咋办呢?”范文程说:“这个容易啊,我最会的就是这个啊,三十六计你忘了最后一计吗?走为上,咱们撤吧。”

此时此刻,袁崇焕那边也记得,三十六计中的另外一个计策,穷寇莫追。算了,枪口抬高一寸,咱让皇太极撤吧。

范文程心中在想:遇到袁崇焕这样的明军,强攻没有希望,那就只能智取。范文程就想到了三十六计最为歹毒的一个计策——反间计。

原来皇太极久攻北京不克,便在范文程如此这般的授意之下,下令撤兵回师了。但是,在此之前的进攻过程中,清朝的八旗兵曾经俘获过两名明朝的太监。

明朝的宦官权势很大,他们是朝廷中与皇帝最为接近的人,也是皇帝最为相信的人。一般来说,所有重大的战役,皇帝都要派出自己最为信任的太监作为监军。监军的主要职责,其实就是监视前线指挥官的言行举止!

在皇太极撤退途中,便暗中命令手下大将高鸿中、鲍承先等坐在非常靠近这两个太监的地方,并故作耳语道:“今天退兵,其实是皇上(指皇太极)设下的计策。前不久,皇上独自骑马到袁巡抚阵前,跟袁巡抚派的两个人谈了好长时间。袁巡抚跟咱有密约,图明的事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

然后,大将高鸿中、鲍承先等人又故意给姓杨的太监一个逃脱的机会,杨太监逃回北京,便把他听到的“重大机密”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崇祯皇帝。

当时,朝中一些反对袁崇焕的人早已纷纷诽谤袁崇焕引狼入室,是要胁迫朝廷答应他提出的与后金议和的主张,好与后金订立城下之盟。

崇祯皇帝一贯刚愎自用,独断多疑,他对袁崇焕本已有了疑心,听了杨太监的密奏,便不分青红皂白,召袁崇焕问罪,将其下狱。1630年9月22日(阴历八月十六日),袁崇焕被以“叛逆”“擅主和议”罪名凌迟处死。

在明朝的官方正史及明朝遗民回忆录中,袁崇焕都是没有儿子的,也就是绝嗣的。

天启六年三月,袁崇焕因为宁远大捷功,朝廷封赏,让他有一个儿子可以袭锦衣卫千户。应该说,这是一份不错的封赏,意味着他将有一个儿子靠拼爹躺进了公务员编制。

到了十月,又升这个锦衣卫千户为世袭指挥佥事。而这个儿子到底是谁?明朝官方文献还真有记载。

○加辽东巡抚袁崇焕嗣男原荫锦衣卫千户袁兆基世袭指挥佥事《明熹宗实录》天启六年十月己酉

原来,文献记载的拼爹上位的却不是亲儿子,“袁崇焕嗣男袁兆基”,原来是一个继子白捡了这个便宜。后面还将有进一步的文献,这个叫袁兆基其实是他的侄子。

明朝官方文件证实了,截止天启六年十月,袁崇焕确实无子。如果有亲子,封荫世袭指挥佥事这样的好事,会轮到嗣子?

其余明朝遗存文献记载袁崇焕无子的更多。

《督师祠碑记》三年八月,磔于市,督师无子,复流其七旬之母,八龄之女及兄弟妻孥于闽、黔之地,天下莫不冤之。

《乡先正袁崇焕督师事略》崇焕无子,亦无余资,妻黄氏投江死。

《剖肝录》昔岳武穆以忠蒙罪,至今冤之;督师力捍危疆,而身死门灭,其得罪大略相似。但武穆有子霖、孙珂能白其冤,而督师竟胤绝,圣世谁复为《金陀萃编》者?可叹也。

《漩声记》崇焕今日乃如何也?身凌迟也,后嗣绝也。

虽然在古代人的观念,袁崇焕无子,已经绝嗣。但按照现代人的观念,袁崇焕仍是有后的。他的两个女儿流落民间,生衍繁息,子子孙孙还是有的。只是由于古代中国以男为传,袁崇焕到底有多少子孙后代,已经无法考证。

十五日乙丑,夜雪,极寒且风。孙爷移接军门吉时上任。诸将官叩见毕,问徐副总袁老爷有何家眷在关在宁,回称有二奶,二奶并二小姑娘一侄子在宁。蒙分付可写字去,无令惊慌,量徐袁爷定然出来,谕慰多言。《雪汀先生朝天日记》

《雪汀先生朝天日记》是朝鲜使者李讫出访中原的回忆录,亲历了己巳之变,因此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文中记载,袁崇焕在宁远的家人,有一妾、二女、一侄。

其侄应该就是袭荫的继子袁兆基。而他的两个女儿,据文献记载,被崇祯流放到福建、贵州等地。

至此,袁崇焕的后代问题,明末文献其实已经交代得清清楚楚,并没有留给后人任何想象的空间。

那么,网络上传播的袁寿山、袁永山将军,又是怎么回事呢?

网络上传播的袁寿山、袁永山将军为袁崇焕后代之说,其根源是《清史稿袁富明阿传》,以及其他的一些清史说法。究其根源,都是来自道光年间清朝人袁富明阿的一方之辞。根据袁富明阿的说法,其祖先是袁崇焕小妾的遗腹子,叫袁文弼。

对于这样的传言,笔者并不建议全盘否定。因为袁富明阿的个人说法,也有与历史事实符合的一面,也即袁崇焕确实是有一个小妾的。由于袁崇焕在辽将心目中威望素高,因此关宁将领刻意保护袁崇焕家小的安全,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是,这样的个人说法确实存在很多硬伤内容,使得袁富明阿的言论极大存疑。主要如下。

袁崇焕小妾给遗子起名袁文弼,说明她是立志要传承其夫的血统,那么问题来了,作为袁崇焕的小妾,又和袁崇焕侄子袁兆基朝夕相处,她绝无可能不知道家规,也即袁崇焕家族的辈分排行问题。

他的孩子应该叫袁兆弼。

发布时间:2023-05-13 12:21

上述文字是💠《从被明人争啖其肉到明末第一英雄袁崇焕,为何最后结局凄惨,后代真的被赶尽杀绝了吗?》✨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盘点《史记》五大未解之谜,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上有许多未解之谜,尚无盖棺定论的历史有着诸多可能性,但是却没有任何一种可能是有证据支撑的,还需后世慢慢发掘。 未解之谜1:《史记》残缺之谜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

[历史] - 2022-03-25 10:23:04

曹操帐下许褚夏侯惇张辽等人,为何张飞喝断当阳桥时无人出战?

曹操进兵荆州后,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惧怕曹操的进攻,认为荆州难以守卫,于是带着荆州的士卒百姓十万余人向江陵退去。曹操看出刘备的意图,害怕刘备首先占领江陵掌握荆南地...

[历史] - 2021-08-21 03:08:42

曹操为什么会在赤壁之战失算 其实是曹操的本性决定的

在三国时期有很多著名的战役流传了下来,其中将领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无数个奇迹,当我们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也会被这些人的智慧所折服。在三国中最强的国家是魏国,而当...

[历史] - 2021-08-11 14:27:31

孙策死后孙权继位 他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大嫂跟侄子的?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英雄辈出,不仅有像曹操,刘备,孙策这样杰出的军事家,更有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周瑜这样的谋士。还有吕布,关于,典韦,黄盖这样的顶级将领。正所谓...

[历史] - 2022-10-22 12:46:01

明朝皇帝朱允炆死亡之谜:朱允炆怎么死的

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另一种说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明...

[历史] - 2023-03-16 23:32:04

苏护是谁?他有何事迹与苏妲己之间又是怎么样的关系?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神话经典传记,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封神演义中的苏护是谁?他有何事迹与苏妲己之间又是怎么样的关系? 苏护在《封神演义》中,是个风一样的男子,也可以...

[历史] - 2023-04-12 05:12:27

诸葛亮究竟有没有武功?如果有他的武功有多强呢?

说到诸葛亮,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定是一个精通谋略、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有武力,那他到底有多强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看出。 诸葛...

[历史] - 2022-08-05 18:06:34

乾隆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位期间有何著名的功绩值得人们称颂?

清朝历代皇帝中说到乾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乾隆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位期间有何著名的功绩值得人们称颂? 乾隆在位60年,虽然比少了1年,但是实际专权的...

[历史] - 2023-05-13 09:08:28

同为大唐开国功臣的他们二位,为何结局天差地别?

一个人处在社会之中,必然要与其他人打交道,因此与人交流的高情商就很有必要,尤其是在皇帝身边做事的人,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招致灾祸,我们从初唐的两位开国功臣身上,就能...

[历史] - 2022-02-27 09:56:37

刘备是个怎么样的人?刘备是真仁义还是伪君子?

导读:刘备是个怎么样的人?刘备是真仁义还是伪君子? 演义小说中的刘备,一直给人一种仁义忠厚的形象,不过我们能够猜想得到,能够做到他这种高度,单靠这一点肯定是不行的,...

[历史] - 2021-08-10 12:20:10

关于韩非子的死因有什么说法?为什么说是李斯要杀韩非子?

李斯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入秦为官。深受吕不韦、秦...

[历史] - 2022-08-29 01:31:22

十三口棺材同时出城,朱元璋下葬为何还要搞这么大声势

疑冢是为了迷惑盗墓贼用的,设置诸多疑冢之后,后人就不知道哪个是墓主人真正的陵墓所在,这是一种对自己陵墓的保护措施,明太祖朱元璋竟然一次性设置了十三个棺材出城,下葬...

[历史] - 2022-01-16 04:25:17

曹操所修建的铜雀台跟江东大小乔有关系吗?

相信大家都对杜牧的这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很是熟悉,二乔是三国时期的姐妹花,所以这句诗词广为流传,那么真实历史上曹操修筑铜雀台真的是为了江东大小乔...

[历史] - 2022-07-25 11:58:40

满仓儿案牵连众多,为何多次审判都没有解决?

满仓儿案,原只是明朝孝宗时期一件武官女儿被骗卖案件,但经过几次审判依旧没有解决,最后惊动明孝宗,引发三法司会审,该案件并无特殊之处,却透露出明朝中后期的司法混乱与...

[历史] - 2022-11-15 02:20:43

刘邦和刘备都赶妻儿下过车 两人的评价为何完全不同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和刘备赶妻儿,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 刘邦和刘备,西汉的建立者和蜀汉的建立者,两人在中国历史上皆留下了重要的足迹,都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历史] - 2021-11-10 19:25:17

你所不知道的古代城管,权力还很大

一个城市的容貌和外观是留给外地人的最直观的印象,整个城市都呈现脏乱差的情况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就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来维持城市的形象,城管就诞生了。 城管在最近一两年还是...

[历史] - 2022-04-30 10:49:08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