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代文宗欧阳修,七次申请退休,活得有趣,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
宋朝是文人的黄金时代。自从宋太祖立下文人治国的指导思想之后,宋朝统治者对文人的态度比较宽松,即使是面对范仲淹、寇准、欧阳修和苏东坡这样的刺头,既不砍头,也不公然脱掉下衣打屁股,顶多把文人贬到穷山僻壤了事。这种态度,也让宋朝的文化达到了巅峰。
文人总是想做官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何等荣光,但中国知识分子,又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宏大理想,即使是一身仙气的李白,也渴望“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更别说一生忧国忧民的杜甫了,他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但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实现,即使是做了官,也未必能一帆风顺。所以,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文人被砍头灭族是常有的事情。但在宋朝,文人一般不被砍头,即使是发了好多牢骚的苏东坡,在乌台诗案中差一点人头落地,最后还是被贬到黄州种地。
人生就像一条河,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时候,也有险滩激流舟毁人亡的时候,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这是每个人的选择的问题。可以说,如何面对挫折,关系着人生快乐指数的高低。在宋朝的文人中,遭受贬官、诬陷等挫折的人如过江之鲫,很多人在挫折中一蹶不振,但也有人却在挫折中成就了自己。在这些文人中,苏东坡和他的老师欧阳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挫折是人生最好的大学。苏东坡要不是在人生巅峰的时候,被贬到黄州,也许就没有那个在中国艺术史上最全才的大师了。在黄州,苏东坡不仅把自己的精神熨帖的很好,让自己在艺术境界上更上一层楼,他的大部分经典的诗词歌赋、书法和绘画精品,都是在黄州期间诞生的。更为重要的是,苏东坡在黄州还把自己搞成了一个大胖子,他吃猪肉,他酿酒,他想着法子搞一些小吃来愉悦自己。这就是苏东坡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生态度。
其实,比苏东坡更喜欢玩的,是他的老师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吉安市永丰县)人,生于1007年8月1日,卒于1072年9月22日,享年65岁。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欧阳修的一生中,不但著述繁富,成绩斐然,还慧眼识珠地举荐了一大批青年才俊,使之脱颖而出。后来有人高度概括了欧阳修的求才之渴、爱才之切、识才之准、举才之功,把他称之为“一代伯乐”。
1041年的一天,有个叫曾巩的无名之辈,贸然给欧阳修写了一封自荐信,并献《时务策》,展示自己的才情,表达自己的政见。欧阳修读了曾巩的文章,赏识不已,他在回信中说:“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充分肯定了曾巩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不过,曾巩虽然才气过人,但因其擅长古文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一直埋没于草莽而无声无息。为此,欧阳修特撰《送曾巩秀才序》,为其叫屈,为其扬名,又把曾巩纳入门下,当成最堪造就的学生,悉心教导,还盛赞曾巩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
在欧阳修的培养和帮助下,曾巩后来高中进士,从此一鸣天下知,成为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王安石对其评价为:“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除了曾巩外,象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等这些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深印迹的人物,都曾经得到过欧阳修的赏识与推荐。在“唐宋八大家”中,除了欧阳修自己之外,其余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宋代5人均出自他的门下。而这些人无一不是在布衣寒酸、身份卑微的时候,被欧阳修相中、推介、提携而名扬天下的。
与发掘人才相提并论的是他对生活的享受。
欧阳修61岁那年,向皇帝申请提前退休,皇帝没有批准。他继续申请,皇帝又不批准。他锲而不舍地连续申请了六次,皇帝始终都没有批准。直到65岁那年,欧阳修第七次申请,这回终于得到了皇帝的许可,回安徽亳州养老去了。
想必大家会奇怪,欧阳修申请退休时都六十多了,怎么还叫“提前退休”呢?
原因很简单:宋朝公务员的法定退休年龄比较晚,年满70岁才可以退休。事实上,不仅是宋朝,整个古代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都是70岁。《朝野类要》上说:“士夫七十而致仕,古之通例也。”欧阳修申请退休和被恩准退休时都不到70岁,所以他是提前退休。
在宋朝士大夫的主流舆论中,提前退休是一种能在道德上闪闪发光的美好行为。
第一,提前退休证明不贪恋权位和俸禄;
第二,提前退休可以给年轻人腾出上升空间;
第三,年纪一大,耳聋眼花,精力和记忆力都会减退,容易渎职,不如趁着还没有老糊涂的时候,潇潇洒洒地告别政坛。
欧阳修就明白这个道理,他曾经对年轻人说:“修平生名节,为后生描画尽,唯有早退以全晚节,岂可更俟驱逐乎?”我欧阳修一辈子没犯过大错,早退休早安心,岂能等到被人赶下台的那一天?那多丢人啊!
退休前后待遇差别极大
可是也有很多官员不愿意提前退休,甚至到了法定退休年龄还占着位置不撒手。
例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记载,宋太祖时期的大理寺卿剧可久年过七十,还不退休,把宋太祖惹恼了,将其连降两级,并强迫他退休。《宋史·张士逊传》记载,宋仁宗时期的宰相张士逊77岁还没退休,惹恼了一群谏官,说他年老无耻,拿政府机关当成“养病之地”。宋神宗时期的宰相曾公亮74岁没有退休,被人写诗讽刺:“老凤池边蹲不去,饥鸟台上禁无声。”意思是说曾公亮占位太久,堵住了年轻人的上升通道。
为啥大多数官员不愿意退休呢?这跟宋朝公务员的待遇有关系。
众所周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高薪养廉的朝代,宋朝中高级官员的俸禄是空前绝后的高,高到了非常吓人的地步。无论是知府、知州、提刑、转运使、按察使等地方官,还是尚书、侍郎、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京官,一年的俸禄都能买下几百亩农田。除了俸禄之外,这些官员还有“餐钱”“贴职钱”“薪炭钱”“公使钱”等等补贴,其中“公使钱”主要是官员的招待费,花不完可以装进自己腰包。朝中近臣为皇帝写诏令,写春联,为皇帝讲诗书,给太子当伴读,每次都有丰厚的赏赐,赏赐所得甚至可以超过他们的俸禄。
可是退休之后呢?能拿到多少退休金呢?据宋人笔记《独醒杂志》:“国朝自章圣,始命致仕者给半俸,然非得旨者不与,遵唐制也。唐人致仕,非有敕不给俸。今致仕者例给其半,与旧制异矣。”北宋初年,官员一退休,一般停发俸禄,后来少年皇帝宋仁宗即位,章圣太后垂帘听政,才有了退休金制度,按照退休前工资减半发放。至于退休前那些赏赐、补贴,统统都没有了。
到了南宋,宋金和议达成以后,朝廷手里有了钱,对退休官员非常优待。
第一,凡主动申请退休且在职时没有被记大过的官员,退休时的品级提升一级,按照提升后的俸禄减半发退休金;
第二,五品以上官员退休后,一般还能得到一个“提举某某宫”“提举某某观”“提举某某祠”的虚衔,官衔是虚的,不用去某宫某观上班,但俸禄却是实实在在的,每月可以全额领工资。南宋大诗人陆游中年被撤职,在绍兴老家宅了好多年,靠什么养活他那七个儿子呢?靠的就是“提举某某观”这种虚衔给他带来的收入。
正是因为南宋官员退休之后待遇高,所以主动申请退休的南宋官员要比北宋多得多。
发布时间:2023-05-12 14:27
上述文字是💠《一代文宗欧阳修,七次申请退休,活得有趣,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曹操进兵荆州后,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惧怕曹操的进攻,认为荆州难以守卫,于是带着荆州的士卒百姓十万余人向江陵退去。曹操看出刘备的意图,害怕刘备首先占领江陵掌握荆南地...
导读:刘备是个怎么样的人?刘备是真仁义还是伪君子? 演义小说中的刘备,一直给人一种仁义忠厚的形象,不过我们能够猜想得到,能够做到他这种高度,单靠这一点肯定是不行的,...
在三国时期有很多著名的战役流传了下来,其中将领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无数个奇迹,当我们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也会被这些人的智慧所折服。在三国中最强的国家是魏国,而当...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和刘备赶妻儿,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 刘邦和刘备,西汉的建立者和蜀汉的建立者,两人在中国历史上皆留下了重要的足迹,都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一个城市的容貌和外观是留给外地人的最直观的印象,整个城市都呈现脏乱差的情况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就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来维持城市的形象,城管就诞生了。 城管在最近一两年还是...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英雄辈出,不仅有像曹操,刘备,孙策这样杰出的军事家,更有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周瑜这样的谋士。还有吕布,关于,典韦,黄盖这样的顶级将领。正所谓...
疑冢是为了迷惑盗墓贼用的,设置诸多疑冢之后,后人就不知道哪个是墓主人真正的陵墓所在,这是一种对自己陵墓的保护措施,明太祖朱元璋竟然一次性设置了十三个棺材出城,下葬...
一个人处在社会之中,必然要与其他人打交道,因此与人交流的高情商就很有必要,尤其是在皇帝身边做事的人,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招致灾祸,我们从初唐的两位开国功臣身上,就能...
满仓儿案,原只是明朝孝宗时期一件武官女儿被骗卖案件,但经过几次审判依旧没有解决,最后惊动明孝宗,引发三法司会审,该案件并无特殊之处,却透露出明朝中后期的司法混乱与...
历史上有许多未解之谜,尚无盖棺定论的历史有着诸多可能性,但是却没有任何一种可能是有证据支撑的,还需后世慢慢发掘。 未解之谜1:《史记》残缺之谜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
李斯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入秦为官。深受吕不韦、秦...
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另一种说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明...
清朝历代皇帝中说到乾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乾隆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位期间有何著名的功绩值得人们称颂? 乾隆在位60年,虽然比少了1年,但是实际专权的...
说到诸葛亮,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定是一个精通谋略、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有武力,那他到底有多强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看出。 诸葛...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神话经典传记,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封神演义中的苏护是谁?他有何事迹与苏妲己之间又是怎么样的关系? 苏护在《封神演义》中,是个风一样的男子,也可以...
相信大家都对杜牧的这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很是熟悉,二乔是三国时期的姐妹花,所以这句诗词广为流传,那么真实历史上曹操修筑铜雀台真的是为了江东大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