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谋士,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后世人们所广为知晓,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卧龙诸葛亮,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后世拥有这诸多的粉丝,例如:
杜甫一生为孔明做诗,至今遗存十二首;陆游一生为孔明做诗,至今遗存十四首。其中杜甫之《蜀相》《咏怀古迹》,陆游之《书愤》,亦是千年以下吟咏孔明的不朽名篇。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作为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诸葛亮却一直低调的生活在乡野之中,过着恬淡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想要在如此的乱世之中求取名利。但是当时刘备十分需要他的帮助,并且去了他家中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因此看到了刘备的诚心,便最终决定在他的身边辅佐于他。刘备得此大将之后欣喜万分,便和诸葛亮走的越来越近,这都让当时的关羽和张飞吃起了醋,由此可见在刘备的心中对诸葛亮是多么的看重。
在诸葛亮陪着刘备的日子里,帮助刘备在战斗中获得了许多的胜利,因此在刘备弥留之际,还非常信任的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诸葛亮抚养,而且还让孩子认诸葛亮为第二个父亲。并且还说如果自己的孩子有才便可辅佐,如果无才平庸可以让他自行定夺决断。诸葛亮伤心万分,答应了刘备临终前的最后请求,但是他却并没有动过篡位的心思,只想好好的辅佐好刘备的这个孩子。
作为一个丞相,诸葛亮结合了那时候蜀国的状况,向刘备提出了许多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使蜀国人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而且他对待别人也是非常的真诚,从不耍什么小心机,赏罚分明,也不会为了名利而忘记自己的初衷,不会贪赃枉法,所以人人都非常的喜欢和敬畏他。对待君主他可以说十分的忠诚,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个军事家,他的胆识和谋略可以说是超过了许多人,他善用计策,为刘备打了许多的胜仗,他让许多人都感到嫉妒,周瑜每每都会败在他的手上,最后气的吐出了那句著名的既生瑜又何生亮的悲情感叹,而且在后代看到他曾经的排兵布阵,经常会赞叹不已,诸葛亮所带来的军事思想甚至都延续到了唐朝,可以说是带来了十分深远的意义。
诸葛亮自从二十七岁“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至五十四岁病逝,前后二十七年。
这时间内,都是在征战中度过,不曾安闲一曰。在“征南寇丞相大兴师”,他“五曰渡泸,深入不毛,并曰而食”。渡泸水时遇到毒气正发,行军路上误饮毒泉。暑热毒虫饥餐露饮。七擒七纵,心力交瘁。又连续六出祁山,战争紧张,条件恶劣,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诸葛亮作为一国的丞相,要处理的事情,肯定有千头万绪,要曰理万机,不辞辛苦,“夙兴夜寐”,可见工作时间之长,“汗流终曰”,可见工作之重,说他是一个“工作狂”,一点也不过分。
为报君恩,夙夜忧虑,他真是个“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的知恩图报之人。他时刻不忘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临崩寄臣以大事”的知遇之恩。他表示:“臣安敢不竭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又说:“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在成都,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事无大细,全部包揽无遗,什么事情都不肯放手。
当诸葛亮听说张苞身死,便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他自此得病卧床不起。已到了“自觉昏沉,不能理事”的程度。便“暗暗拔寨,皆回汉中”。退回之后,将大军屯于汉中,自回成都养病。还有一次,他听说关兴病亡时,“放声大哭,昏于地上,半曰方苏”,在他屯兵五丈原时,“所啖之食,曰不过数升”,“自觉神思不宁”,“吐血数口,卧倒床上”。这些都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他说:“吾心昏乱,旧病复发,恐不能生矣。”他为了“先帝之遗意”,连年征战,竭精殚力,积劳成疾,他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可嘉的。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做法则是不可取。他用健康来换取事业,而事业未见成功,却英才早逝,常使人为之挥泪。 当诸葛亮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女人衣服时,司马懿问使者:“孔明寝食及事之繁简若何?”诸葛亮的使者回答说:“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
主簿杨颙也说“某见丞相常自校簿书”,“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曰,岂不劳乎?”强支病体,出寨观各营。杨仪也曾劝孔明,处理政事,各有专责,上下之间,也有分别。并引古人说:“王公是坐而论道,士大夫是起而行之。”杨仪还借两个历史故事劝诸葛亮,操劳要适度,管理权限也要适量。他说:丙吉是西汉宣帝的丞相,有一次他外出看见有人在街上聚众斗殴,死伤者横于道路,丙吉却过而不问。
有人问他为何不闻不问,丙吉回答:“民人斗殴,死伤归长安令,京兆尹来管。”陈平是西汉文帝时的丞相,一次文帝问他一年收入多少,他说:“不知,可问财政部”,文帝怒道:“你这个丞相是干什么?”陈平答:“上辅天子,下管群臣。” 谏议大夫王连也曾劝说:“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
而孔明却说:“南蛮之地,离国甚远,人多不习王化,收复甚难,今当亲去征之,可刚可柔,别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在他看来,别人都很难相信。他事事亲理,体力和脑力已用尽,正如司马懿所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宋代的范祖禹也有这种看法:“欲以一人之身代百官之所为,则虽圣智亦曰力不足矣。”与其说诸葛亮是病死,不如说是操劳累死。尽管他不愿意死,此时此地也不该死,但是他仍然怀着满腔遗憾死去。
不过,还有一个小传说,诸葛亮知道他快要死了,就做法以延续生命,点燃了七星灯,按诸葛亮的说法:“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一纪12年,在中国12是个经常用到的数字),但最后因魏延迅速入帐,使灯熄灭。如能一夜不灭,即可延续生命,按照北斗七星摆设,前三后三,主灯居中(共七盏灯),每晚亥时到丑时由求寿之人点灯再走天罡步求神赐寿,灯旁按八卦摆设六十四枚旗帜,每枚旗帜上面必须有不同的神仙,每日走完之后都要添油三分之二即可,走完灭灯晚上再点燃,若途中主灯灭了就说明天命如此,汝当绝命。
诸葛亮认为天意如此不在做法. 蜀建兴12年 234 53岁(享年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八百里秦川西端,太白山北麓的宝鸡岐山县五丈原镇,是三国时代诸葛亮屯兵用武、劳竭命陨的古战场,胜迹累累,远近闻名。 五丈原位于宝鸡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为了蜀国:鞠躬尽瘁,事必躬亲,殚精竭虑,长期军旅劳累,又没有武将强健的身体,第六次北伐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实在是国之不幸!
发布时间:2023-04-09 17:17
上述文字是💠《历史上的卧龙诸葛亮,究竟是怎么死的?》✨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兴二十五年的寒冬,秦桧卧床不起,人们还是没等到上天对秦桧的惩罚,秦桧在疾病中结束了罪恶的一生。岳飞是大家都熟知的民族英雄,秦桧跪在其墓前顺带也被大家给记住了。但一...
被赶鸭子上架的赵匡胤,只能无奈地从上司的幼子手里接过禅位诏书,建立宋朝。 宋初,武官权力过大。赵匡胤想要建立一个太平长久的盛世王朝,避免走晚唐时期的老路。于是他问赵...
在古代,不少帝王去世后,坟墓里都会用大量的金银珠宝来做陪葬品。这就苦了下面的平头老百姓,特别是碰上天灾人祸,不少人为了生存下去,于是便走上了盗墓这条发财捷径。 当然...
导读:乾隆是个什么样的君主?乾隆真的是十全老人吗? 说到乾隆这位皇帝,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乾隆的名字叫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清朝在定都北京后的第四...
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五个胡人部落 为什么在西晋时期突然出现在中原,并且彻底摧毁西晋朝廷,造成衣冠南渡多崩奔,北方中原地区数百年都在二十多个国家战乱中? 这个问题...
司马懿和杨修同曹操麾下的谋士,颇受曹操重视。他们为曹操出谋划策,并为各自的前途筹谋。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命运却截然不同。曹操为什么杀了杨修却放过了司马懿呢? 司马...
近年来,关于是否应该对秦始皇陵进行考古发掘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支持者和反对者各陈其词,互不相让。其实,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对古代帝王的陵墓感兴趣,盗掘者比比皆是,他...
王翦和白起是秦国能一统六国功劳最大的两位将领,但他们的结局全然不同。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而王翦则是急流勇退,最后得以善终。不过历史上对于王翦的记载还有很多缺失,例...
曹操虽是乱世枭雄,却也在曾被人擒,却又两次幸运的得到人的赏识,因此保住了卿卿性命,虽说这两件事正史都没有记载,但是却作为美谈流传了下来。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
导读:《重启之极海听雷》吴邪:史上最惨男主介绍! 随着《隐秘的角落》播出完毕,人们的视线已经从爬山梗里走出来,开始重新正视盗墓梗《重启之极海听雷》。 从《重启之极海...
世界上有没有外星人?在目前人类的天文科学技术水平上,宇宙是无边际的,那是因为人类没办法找到宇宙的边际。虽然我们没办法找到宇宙的边际在哪,宇宙有多大我们也无法计算,但...
一个政权处于核心地位的无疑是皇帝了,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自然会受到国家的保护,但是历史上曾经有一个人,一生之中杀了四位皇帝,可谓皇帝屠夫。 我们都知道,皇帝...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富强的朝代,但是却并非是每个人都过得如意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人生就过的十分不如意。 唐代诗人白居易年纪轻轻就声名远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使得...
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年仅39岁,让人扼腕叹息。大家都认为,如果不杀害岳飞,当时的历史会不会改写?中华民族会不会能将北方的女真族赶回他们的草原呢?当...
在我国历史上隋朝可以说是比较短命的王朝,这和当时统治者隋炀帝的暴政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还要归功于杨玄感叛乱,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杨玄感为何叛乱,为何说他的叛乱加速了...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族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铁骑大举南下,年轻气盛的明英宗,在王振等人的唆使下贸然出征。八月十五日,明军被蒙古兵团团包围在土木堡,一战即溃,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