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紫禁城一场大火过后溥仪震怒 最终遣散了所有的太监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紫禁城一场大火过后溥仪震怒 最终遣散了所有的太监》,很多网友都想阅读✨紫禁城一场大火过后溥仪震怒 最终遣散了所有的太监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晚晴时紫禁城里烧起了一场熊熊大火,由于紫禁城内没有自来水,水井也少就无法扑灭大火。这些宫殿都是木质结构,燃烧起来火特别的旺,真是火光冲天,几乎照亮了整个紫禁城,好像世界末日一般。

北京城的人民群众都看到紫禁城这边起火了,但是这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他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至于宫里的大火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着起来的,至今也不知道真相。

而且最困难的就是,紫禁城里的水不好取,然后就给灭火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后来经过众人的努力,终于将护城河里的水运送到皇宫里,可惜,火势太大了,一时之间也扑不灭。连着烧了好久,外国的使者知道了这件事情,在他们的帮助下,终于将大火给扑灭了,但是此次大火所造成的损失却是无法估计的。

紫禁城里发生这么大的事,北京城的军警都来了,消防人员也来了。来了之后却发现没有用武之地。因为紫禁城里是没有自来水的,水井也很少。紫禁城的用水都是从北京的西郊玉泉山取水的,所以宫里没水。

消防人员来了都愣住了,只得想了一个远水救近火的办法——就是将很多水管连接起来,牵到护城河里取水,用护城河的水来救紫禁城的火。由于水管都用来连接了,救火的就只有一根管子出水。面对这熊熊大火,一根管子何以足够?

有好多的文物古董在一夜之间都化为了灰烬,溥仪十分的生气,开始追究失责的下人们。毕竟在很早的时候他就已经心怀怒气,想好好地整治一下宫里面的太监们。而这些太监们为了自己的出路,在后宫里也没少干坏事,还偷卖宫里的古董。

所以溥仪一气之下就将皇宫里的太监们都解散了,一来是清朝已经走到了尽头,养不起这么多的闲人了,二来是溥仪害怕这些太监又起什么幺蛾子,在给自己造成什么重大的损失。

关于这场大火的起因众说纷纭,但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宫内太监监守自盗,他们为掩盖盗窃行为而故意纵火——这也是溥仪一直坚持的观点。

溥仪曾在回忆录中说,自从打开建福宫宝库以后,他便经常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我究竟有多少财宝?被人偷去的又有多少?”

而在这时,洋帝师庄士敦告诉溥仪,他所居住的地安门街上有许多古玩铺,铺子老板不是太监就是内务府官员,里面卖的大多是从宫里偷出来的东西。溥仪听后,心里极为不爽。

军阀统治时期,社会动荡,紫禁城内同样人心惶惶,加上溥仪并非管理能手,因而宫内太监经常把一些小物件偷去卖,为的是发生变故时自己也能有些存款可用。后来,宫里的偷盗行为愈发猖狂,据溥仪所说:“毓庆宫的库房门锁给人砸掉了,乾清宫的后窗户给人打开了”,“我刚买的大钻石也不见了……”

要说来这些太监将宫里的东西偷出去卖固然是不对的,但是这些太监似乎也有自己的苦衷。毕竟现在清朝已经灭亡了,他们也开始老了,以后就没有皇上了,就算有也是呆在紫禁城里,没有什么权力。所以他们得给自己想一个养老的办法对吧。趁着现在在宫里偷点东西出去卖,攒点钱,等到老了以后,才不怕没人给他养老送终。

从慈禧在世时的两三千名太监,后来被裁剪到了不足一千人,再后来,溥仪干脆就将所有的太监都赶出了皇宫,而且也没有掏一分的遣散费。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驱逐行动相当顺利,在军队的监视下,不到一个时辰,上千名太监带着随身小包裹从神武门黯然离开紫禁城,从此流离失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延续千年的中国太监制度终于在这一刻寿终正寝。至于溥仪,此时正想找一块空地修个网球场。火灾之后,这片场地倒正好派上了用场。两年后,溥仪也同样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发布时间:2022-08-25 00:33

上述文字是💠《紫禁城一场大火过后溥仪震怒 最终遣散了所有的太监》✨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唐朝也吃野菜?吃腻了山珍海味,偶尔调剂一下

我国是历史上的人口大国,吃自然成了头等大事,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会发现那些深藏在大自然之中的食物馈赠,野菜自然是其中最为美味的那一款。挖野菜的传统在我国由来已久,不...

[历史] - 2022-02-24 21:12:54

什么是外戚宦官?浅论外戚、宦官与官僚士大夫在东亚儒家文明圈的作用和影响,外戚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外戚宦官专政的事情是屡禁不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外戚宦官?浅论外戚、宦官与官僚士大夫在东亚儒家文明圈的作用和影响,外戚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 - 2023-04-08 16:02:49

三次上位三次让位的皇帝李旦才是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

在唐朝时期里有一个皇帝他曾经三次坐上皇帝的宝座,又三次主动退位。而其中有两次中间相差了27年的时间。也正是因为他每次都在危险的时候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历史] - 2022-09-20 19:22:03

胡夏国王放言统一天下,是什么给了他底气?

东晋十六国是我国最为混乱黑暗的一段时期,其中胡夏政权是一个比较晚建立的政权,他的开国皇帝赫连勃勃曾放言统一中原,是谁给了他底气呢? 赫连勃勃他的原名是刘勃勃,是中国...

[历史] - 2022-01-01 23:38:01

关羽被擒,曹操为什么没有杀他?曹操不杀关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关羽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关羽在下邳时曾被曹操擒获,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曹...

[历史] - 2022-07-20 20:22:10

史上最笨男主《漂亮书生》承骏见到彬弟穿女装非常震惊!却没有怀疑文彬是女儿身

导语:史上最笨男主《漂亮书生》承骏见到彬弟穿女装非常震惊!却没有怀疑文彬是女儿身 由宋威龙、鞠婧祎、毕雯珺、王瑞昌等主演的《漂亮书生》正在热播中,这周我们可以看见文...

[历史] - 2021-12-31 10:53:21

《骊歌行》的时代背景是哪朝?盛楚慕原型人物是谁?

《骊歌行》的时代背景是哪朝?盛楚慕原型人物是谁?《骊歌行》背景是在唐朝,该剧男主盛楚慕的原型其实我们都不陌生,他的父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不过该剧虽然有原型朝代,但故...

[历史] - 2021-12-28 04:50:43

《雍正王朝》:弘时如何跌入万丈崖受父亲嫌弃,背后与八王爷有关

历史上弘时并没有太多突出的戏码,不过却也八爷也有着诸多的联系,要知道由于某些缘故,雍正将自己的儿子弘时过继给了八王爷允禩,而这一年也恰好是雍正收拾老八时机的成熟。...

[历史] - 2021-05-05 20:33:44

如何评价吕不韦和李斯?吕不韦和李斯谁是忠臣?谁是奸臣?

如何评价吕不韦和李斯?吕不韦和李斯谁是忠臣?谁是奸臣?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吕不韦和李斯,还挺有意思的两个人了,那么有人要问了,他们2个如果要分个忠奸的话,到底谁才是...

[历史] - 2021-09-08 10:28:14

刘瑾和朱厚照从小玩到大,备受宠信,为何最后会被凌迟处死?

刘瑾是明朝正德年间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弘治年间,他犯了罪,依法当被处死,后被赦免,在东宫侍奉武宗。以进献飞禽走兽来博取明...

[历史] - 2022-07-11 12:32:23

海瑞饿死女儿是真的吗 海瑞是一个怎样的人

海瑞人称“海青天”,是明朝老百姓心目中的偶像。同时海瑞作为反贪的清官,也常常遭受排挤。海瑞饿死女儿一事也遭受世人非议,认为他古板,恪守封建礼教,但这件事是真的吗...

[历史] - 2023-05-13 00:22:07

阿济格是谁?乾隆为什么不肯放过他

乾隆四十三年,距离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这几位与当今天子有沾亲带故关系的满族男儿去世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经历了雍正十多年的统治之后,乾隆皇帝登上历史舞台,此时国库充...

[历史] - 2021-04-20 06:16:01

听闻李鸿章病逝,慈禧为何悲痛欲绝

晚清朝廷昏庸腐朽,但是却也有尽心为国之臣,李鸿章就是这样一位,他固然有错误,但他以古稀之年为国家奔波的身影还是显得十分高大挺拔。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

[历史] - 2021-12-22 11:14:22

元稹与薛涛关系之谜:姐弟恋竟是真的吗?

元稹,与白居易齐名的中唐著名诗人;薛涛,中唐最杰出的女诗人,两人常有诗文唱酬,因此关于两人的风流韵事就成为耸人听闻的话题,有关的笔记诗话绘声绘色、煞有介事地传扬着元...

[历史] - 2022-12-03 20:06:53

东周列国虎狼成群,弱小的卫国是靠什么生存下来的

导读:东周列国虎狼成群,弱小的卫国是靠什么生存下来的。 凡是历史上能够在强大的国家周围生存下来的小国,其国君无不有着很强的能量,或者很懂得处世之道。 据《元和姓纂》...

[历史] - 2021-09-20 18:47:42

康熙帝可以顺利即位,除了和其祖母有关系之外,还和自身有相当的关系

康熙皇帝玄烨得以继承大统,一方面是他的祖母孝庄的鼎力支持,另一方面是他自己在从小的时候也显示出了特殊的志趣。据文献记载,顺治帝从前问过几位皇子的志趣,年幼的玄烨就...

[历史] - 2021-05-07 06:43:53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