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是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他历经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五个皇帝,在其中三朝当过宰相,可谓权倾一时,但在武则天的时代却由于小人三起三落,是什么让他在官场有如此大的跌宕起伏?又是什么让他成为了大唐开元的“救时宰相”呢?
什么样的人最厉害?能看清局势,能趋吉避凶,有时候又会绵里藏针,杀人于无形,这样的人才是高手。唐朝宰相姚崇就是这种厉害的存在,姚崇是被司马光推崇的汉唐六宰相之一。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他历侍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以及唐玄宗李隆基。姚崇这人之所以能历时四朝而不倒,自有其过人的见识。
武则天神龙年间,张柬之等人密谋诛灭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这时候姚崇正好从任所回到京城,张柬之于是拉他一起参与这次诛灭二张的行动。历史上这次政变叫神龙政变,二张被杀,武则天被逼让位给自己的儿子中宗李显,武周王朝寿终正寝,大唐复立。张柬之等人由于对中宗有拥立之功,都被封了高官,就是偶然参与了一下的姚崇都被封了梁县侯。
当把老天后迁到上阳宫后,中宗复位,群臣弹冠相庆,都在盘算着自己这次又能够加官进爵了,只有姚崇在一边面露凄凄之色,不停的抹眼泪。张柬之看到了,问:元之,大唐都复国了你不应该高兴吗。哭哭啼啼的干嘛,替武家难过?我看你危险了,要倒霉。姚崇哭着说:参加讨逆这事,我不觉的我有啥功劳,天后对我太好了,参与反对天后的行动让我很难过,我没保住人臣的晚节,对不起天后啊。如果我因此获罪,我甘愿领受。不过中宗也没把他怎样,让姚崇担任亳州刺史。
拥立中宗的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都被封了王,史称复国五王。第二年,这五位再造乾坤的王爷就被流放就被虐杀了。汉阳君王张柬之在流放的路上气死了,博陵郡王崔玄暐病死于半路,事实证明他俩是下场最好的。剩下的三人还没走到流放地,在半路上被一个叫周利贞的人追上,周利贞此来只有一个目的,杀他们。
最先被追上的是扶阳郡王桓彦范,周利贞命人砍了棵竹子,把桓彦范绑在竹子上,拖着他走,桓彦范身上的肉都被一点一点磨没了,肉尽至骨,折磨的他差不多了周利贞命人用棒子把他打死。第二个被追上的是平阳郡王敬晖,周利贞换了种玩法,呙而杀之,呙这个字和剐是一个字,《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写敬晖是怎么死的,但是司马光用这这四个字让人不寒而栗。敬晖被周利贞一刀一刀的凌迟处死了。
第三个被追上的是南阳郡王袁恕己。袁恕己平常喜欢修仙,没事儿喜欢炼点仙丹吃,周利贞于是让人给他灌下了数升野葛汁,想看看他能不能升仙。野葛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断肠草,野葛可以导致人的呼吸抑制呼吸停止,但是也许是平常吃仙丹吃多了,袁恕己的生命力很顽强,史书上写他:以手掘地,取土而食,爪甲殆尽,竟不死。痛苦的在地上挖土吃,把指甲都磨没了,还没死,可见痛苦异常,周利贞意兴阑珊,命人依旧用棒子把他打死完事。
五王的惨死,其实可以看出姚崇的高明,他当年为何参加神龙政变,又为何哭呢?参加神龙政变,就对李唐对中宗有了拥立之功,有了进身的资本。但是姚崇也发现,武则天虽然快死了,但是武家并没有倒,武三思和中宗李显还是儿女亲家,李武两家不但没有闹掰,关系更铁了。这时候如果因为李唐复位而欢欣鼓舞,一旦惹恼武三思,后果不知道会怎样,所以不如对武家表现出不舍,两面下注,俩篮子里放鸡蛋,谁也不得罪。
后来也证明了姚崇的高明,五王都是死于武三思之手,姚崇因为一哭,安全过关,基本没有受到伤害。姚崇绝对算是高手。
到了玄宗朝,姚崇段位修炼的更高了。当时参知政相魏知古,也是出自他的门下。唐朝的参知政事就是宰相。魏知古因为帮助李隆基诛灭太平公主有功,被重用晋升很快被封为参知政事,开元二年更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到东都洛阳选拔官员。姚崇的两个儿子这时候在洛阳,他们知道自己父亲的原来的下属魏知古来到洛阳,经常找魏知古让他帮忙办各种事情,魏知古在洛阳的差事办完以后回到京城,把姚崇两个儿子找他办事的事如实告诉了唐玄宗。
第二天,唐玄宗和姚崇聊天,好像很随便的提了一句:你的儿子现在哪儿当官呢?皇帝从没有问过自己儿子的情况,魏知古刚从洛阳回来,万岁就关心起自己的儿子来了,姚崇知道一定有事。他想了一下很从容的回答,臣有三个儿子,现在有两个在东都洛阳,这俩小子欲望很多,但是不善于交际,这次知古去洛阳,这俩混小子肯定给他添了不少麻烦。
唐玄宗听姚崇说的和魏知古说的一样,有一说一并没有隐瞒,很欣慰,问:你怎知你的儿子给魏知古添麻烦了?姚崇说:魏知古落魄的时候,是臣提拔他,帮他一步一步官至显达。我那两个混小子以为,知古必定感念我的恩德,所以不拿古当外人,有什么事情都会找他帮忙,这也许会对他在洛阳的公事造成干扰吧。
唐玄宗一听,觉得姚崇真的是大公无私,魏知古被提拔,竟然一点感恩戴德的心都没有,些许小事就举报自己的恩人,人品堪忧啊。唐玄宗就要下旨斥责魏知古,被姚崇拦住了。姚崇说:我儿子办事欠考虑,多次麻烦知古,阻碍了陛下的法律,陛下您大人不计小人过,不追究他们,我就觉得是大幸了,如果陛下因为微臣这点小事,就责怪知古,不利于陛下推广德政教化万民。
几天后,唐玄宗依旧罢免了魏知古参知政事和吏部尚书的职务,改封他为工部尚书。为啥姚崇几句话就让唐玄宗罢免了魏知古的参知政事,吏部尚书的要职呢?古代皇帝用人以德,姚崇说话看似处处维护魏知古,其实每句话都在暗示魏知古这人食古不化,不知道感恩。古代皇帝给大臣官职,是对大臣莫大信任莫大恩德,他们也要对皇帝陛下有颗感恩的心。
姚崇向玄宗疯狂暗示,魏知古这人不知道感恩啊,我对他这么好,他还打我的小报告,您对他也很好,在他心里未必会念您的好啊。李隆基是聪明人,他刚即位,需要的是对自己绝对忠诚的人,姚崇的的话让他对魏知古产生了怀疑,于是也就把他从自己的核心团队降到了第二梯队。
姚崇和张说同为玄宗时候的宰相,但是两个人长期不和,关系闹得很拧。开元九年,姚崇病重。他告诉在床边伺候的家人:张丞相向来与我不和,他这人生性贪婪,喜欢各种珍宝重器,我死之后,他必然会来吊唁,你们把我生平收藏的各种宝贝都摆在显眼的地方。如果张说对这些宝物看也不看,扭头就走,那么你们就危险了。如果他在宝贝面前流连,他走后你们立刻就去找他,把这些宝贝都送给他,请他给我写墓志铭,他写完要立刻找石匠把文字刻成神道碑,然后把张说写得墓志铭进献给当今皇帝陛下,张说行事往往比我慢半拍,数日后他肯定会后悔,会来索要墓志铭,到时候你们就告诉他,原稿已经呈献给皇帝陛下了。
姚崇死后,张说前来吊唁,家人们把姚崇的宝贝都摆出来,看到那些宝贝,张说流连驻足喜欢的不得了。姚家人马上拿着宝贝,登门拜访,请张说给姚崇写墓志铭,说这些宝贝算是润笔。张说收了宝物,欣然命笔,墓志铭上把姚宠夸的像花一样,很多人看了都说,张说写的太好了,是极笔。几天后,张说后悔了,自己怎能把姚崇夸的那么好呢?他让家人去姚家取回墓志铭。
差人来到姚家说:张丞相觉得夸姚大人夸得还不够好,要拿回墓志铭再好好润色修改一下,把姚成丞相的丰功伟绩好好写写。姚家人领来人去看已经刻好的神道碑,告诉他:您来晚了,张丞相的墓志铭原稿已经呈给当今圣人玄宗皇帝。差人无奈只得如实回复张说。张说气的跳脚后悔道:死姚崇,能算活张说。
姚崇死前的一系列操作,只为在朝野造成一个事实,连自己的宿敌张说都给写墓志铭,肯定了姚崇的功绩,这是盖棺定论。而张说都已经把姚崇夸成了一朵花,张丞相胸怀宽广的事实已经传遍坊间,如果今后张说想对姚家子弟动手打压时,大约的考虑一下舆论会不会把他喷死。
发布时间:2023-04-04 08:31
上述文字是💠《唐朝名相姚崇被赏识也多次被贬 姚崇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姚崇是如何纵横大唐官场的?》✨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导读:汉王朱高煦介绍,明朝最会作的汉王是如何造反的?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的大军渡过长江,进逼南京城下,曹国公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
对于吴三桂,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他在明朝灭亡时“冲冠一怒为红颜”,传闻李自成霸占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还杀害其家人,逼得他最终投降清朝。暂且不论吴三桂投降清朝到底是何原...
裹脚布,是指古代人们由于审美的需求,要求女子的脚以小为美,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所使用的裹脚工具。按照封建礼教,女子七八岁的时候就要开始缠足,用白布将脚缠紧,即便是睡觉...
最广泛流传的三国武将排名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在这里,...
祢衡是曹操手下一个谋士,相信很多朋友都没听过他的名字,他确实不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但是却是屡次冒犯曹操却没有被杀的人,这就很不寻常了。 说到曹操曹孟德,我们都熟知出...
唐诗是历史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是建立在唐朝富庶的物质基础上的,不过唐诗也需唐朝时期的语言发音读出来才更美,只可惜的是那个时候人们的发音已经无从考证了。 常言道“熟读...
导读:书圣王羲之故事介绍,历史名人都是怎么样评价王羲之的? 历史名人评价 庾翼:“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
皇太极时期(1626—1643),是清朝疆域面积第一次大规模的扩张时期。他两次东征朝鲜,使得朝鲜成为了清朝的附属国,许多西方地图都把朝鲜划入了清朝版图;三次西征蒙古林丹汗,...
范雎是秦国著名的政治家,对秦国的崛起做出来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个人私德确不怎么样,在白起被赐死的过程中,秦相范雎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范雎和白起有什么恩怨,要进谗言杀...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上下五千年中,中国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朝代。说起中国曾经更迭过的那些朝代,其中有不少朝代的经济实力以及军事实力都是备受肯定的。比如说秦朝、汉...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上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每一位皇帝的诞生都或多或少伴随了一场针对皇位的腥风血雨。皇子们不仅要提防...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谋士,然而谈论到毒士,在三国时期此人可谓公认第一,他比诸葛亮厉害,但是名声却不如司马懿,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在三国时期,谋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的大统一朝代一般都是有才能的明君开创的,因此凡是大统一的朝代,都必然有明君出现,要想走的长远,就必要有很多明君。但是有一个朝代却是例外,这个朝...
私房钱就算普通人也都或多或少是有的,而在古代社会中,尤其是清朝,下至地方官,上至皇宫大内,“小金库”几乎就是标配了。那么作为清末时期最有钱的慈禧,她的私库有多少钱...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皇太极是怎么解决蒙古问题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虽然说从汉代起,中原王朝为了保存实力、维持和平,就开始了不断给周边少数民...
光绪、慈禧之死: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突然“驾崩”于北京中南海,死时年仅次38岁。11月15日,慈禧太后在北京故宫,呜呼哀哉,魂归西天,死时年有73岁。皇帝和太后一前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