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一代枭雄曹操 大权在握为何不称帝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一代枭雄曹操 大权在握为何不称帝》,很多网友都想阅读✨一代枭雄曹操 大权在握为何不称帝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说起曹操大部分人都会说他是一代枭雄,还有很少的一部分说曹操是“一代奸雄”。其实枭雄也好,奸雄也罢,这些都不足以描述曹操那灿烂辉煌的一生。 很多人都不了解为什么大权在握的曹操为什么不自立为皇?那九五之尊的椅子,一直就摆在曹操面前,只要他的一句话那把椅子就属于他了。虽然看起来确实如此,但是那一句话真的不是那么好说出口的。

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

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个王位罢了。

汉献帝刘彻这一生,过得十分窝囊,先是董卓擅权,后是曹操当国,他只是一个傀儡,见到董卓也好,见到曹操也好,都如芒刺在背,战栗不安的。但话说回来,他若无董卓,当不上皇帝,若无曹操,说不定他被那几个兵匪头子李傕、郭汜之流,结果了性命,也有可能的。可是,江山坐稳了,大权旁落,便不甘心做一个符号式的统治者,成为曹操手下的一个高级俘虏了。于是,便要搞复辟了。这也是历史上所有失去王位和虚有王位的人,忍不住要尝试的一种危险游戏。

最高权力,也是最高的欲望和诱惑,对汉献帝来说,当然想完整地得到它,而旧政权的维护者,前如受衣带诏的董承、王子服,和伏完、穆顺之辈,后如许都暴乱的耿纪、韦晃之流,他们甚至要比刘彻更热衷于推翻曹操的统治。因为皇帝作为一个高级俘虏,尚可得到优礼有加的待遇,而等而下之的旧政权的既得利益者,则是明日黄花,自然连做梦也想恢复失去的王国,因而这些丢失得更多更多的臣下,复辟之心,甚于帝王,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拥有最高权力,却又不是九五之尊的曹操,对于任何觊觎这份至高无上权力的人,总是格杀勿论,疯狂镇压的。正因为他自己无法得到这份崇尊之位,别人想得到,他一定是要与之拼命的。

因此,他的内心是充满了矛盾的。正如他给行军时拟的口令“鸡肋”一样,吃,吃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他一方面把自己的女儿曹节下嫁给汉献帝,除了政治上的笼络外,不能说曹操对于这个尽管是符号的皇帝,未必敢太不恭敬。但另一方面,又根本不每日朝见,履行一个臣子的义务。

一方面,他不断地在诗文中表露自己,如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虽是对于周公的褒扬,实际也是在自况;如在“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坠”中,对于西伯始终以臣事殷的赞美,其实也是在自我表扬。另一方面,却又根本不把比自己小26岁的献帝放在眼里,动不动跑去发一通脾气。吓得刘彻战战兢兢,向他恳求:“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那意思说,你高抬贵手,放我一条生路得了。

尽管汉献帝拱手要把这个皇帝位置让给他,恨不能请他曹操马上履位,但他始终不称帝,只为王,这是他诛黄巾起兵以来数十年的既定方针。后来人称他为奸雄,曹操一生,最奸之举,莫过于不夺帝位,而拥帝权,既捞取名声,又得到实惠了。

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说得很透彻。“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所以,他不当,谁也别妄想。

如果他要当皇帝的话,从山东进军洛阳时就可以把献帝废了。曹操一辈子不敢行此事,就因为有董卓的例子在。他知道,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蜂起,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比他称帝讨伐,更加名正言顺,得天应人些。他若废帝自立,第一,诸侯会联合起来反对他;第二,即使能用武力逐个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然而,他无法使整个士族阶层服贴。这就是他所比喻的炉火,也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谋远略。一旦他登上帝位,这些人马上会成为他的对立面。尽管他杀掉了这个阶层的许多头面人物,如孔融,崔琰,但整个阶层,他是不敢小视的。其实,他未必不想过一过皇帝瘾,可是一看手下的首席谋士,最忠心耿耿的荀彧、荀攸叔侄,连他称王都持反对态度,他只好抑制这个欲望,因此,谁要是碰他这个痛处,绝对是严惩不贷的。

通常,人到了晚年,慢慢地失去自我感觉,便要糊涂昏聩,贪大树功,倒行逆施,期求不朽,终于走到自己的对立面去,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所以,孙权拍他马屁,要他即位承大统,他一笑拒之。而一直保持清醒到最后一刻,确实是不容易的。

但到了他儿子曹丕手里,新的一代人,对于汉王朝往日的威仪,已不在话下,只是死狗一条。与其辅主为臣,不如篡汉自立。在诸侯大部顺服,士族基本归心的客观情势下,旧的君臣框架,已成形式,汉祚的延续,根本毫无意义,所以取而代之,也是历史的必然。若是无曹操数十年的营造,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士族阶层,由仕汉的大多数,蜕变为仕魏的大多数,曹丕是无法坐上皇帝之位,而圆了他父亲一生未做成的梦。

因此,那些攫取权力的人,若是欲望超过了罔顾现实状况的程度,冷静下来,有曹操的一份清醒,也许不至于碰壁。

发布时间:2022-10-20 07:23

上述文字是💠《一代枭雄曹操 大权在握为何不称帝》✨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三藩之一的耿精忠,是怎么死的?后世褒贬不一

耿精忠确实参与了“三藩之乱”,但他很快就横竖,帮助朝廷歼灭其他藩王,包含郑经和尚可喜。但是,他帮了朝廷,最终却死得最惨,被朝廷凌迟处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清军入关后...

[历史] - 2021-05-07 20:47:56

张骞出使西域,他们的意义是什么?为后世留下了什么?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外交行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张骞出使西域,他们的意义是什么?为后世留下了什么? 张骞字子文,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

[历史] - 2023-05-15 01:43:16

热衷文学的皇帝为何褒贬不一?唐文宗李昂的历史评价介绍

文学成就 李昂为人恭俭儒雅,听政之暇,博通群籍。曾经说:“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每到策试进士,常常自拟题目。得到举试文人作品后,又亲自披览吟咏,终日...

[历史] - 2021-07-19 02:20:28

花木兰替父从军时间长达十二年之久为什么依然没有被发现是女儿身?

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不在少数,其中最为熟悉的还是花木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几乎人人都知道,但这个时候难免会有一点疑问,为什么她在军中时间长达十二年依然没有被发现是女...

[历史] - 2022-06-22 13:35:30

慈禧太后的功大于过

现在的影视剧或者是书籍中经常能看到慈禧太后,她在我们脑海中的固定印象就是凶残、奢侈、卖国。而我更愿意想象她本来的面目,她曾是一个美丽、聪明、可爱的少女。慈禧被选进...

[历史] - 2021-04-22 04:27:12

程昱的性格特点介绍:程昱吃人是真事嘛?

程昱的性格特点介绍:程昱吃人是真事嘛?说到“吃人”这种事情,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是一种反人类的做法,真的是丧尽天良!可是,在三国里尽然真的有吃人的人,那就是程昱!但是...

[历史] - 2021-08-03 03:15:04

犹太人最风光的时候是什么时候_为什么那个时候竟没人愿意当国王

犹太人一直被认为是个苦难的民族,颠沛流离总是和他们关联很深。那么犹太人就没有最辉煌鼎盛的时候吗?当然是有的,但是奇葩的是那个时候竟然没有人愿意当国王,那么犹太人最...

[历史] - 2023-01-12 06:58:41

究竟是谁烧了阿房宫_专家判断不是项羽所烧

大家都以为是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其实不然,经过考古专家研究判断阿房宫被项羽所烧完全是子虚乌有的误传,那么世人为什么说是项羽火烧了阿房宫呢? 阿房宫是秦始皇一统六国...

[历史] - 2023-05-25 03:58:41

雍正为什么评价十三弟为“当代诸王大臣中第一人”

雍正登基的第八个年头, 45岁的康熙十三子允祥因病去世,雍正为此异常悲伤,在众多兄弟中,早年全力支持他的是手足兄弟唯此一人而已。在给他一个非常高的 “贤”字的谥号后,又...

[历史] - 2021-05-02 15:12:30

清初才子纳兰性德一生到底爱过几个女人?

纳兰性德是清初第一大才子,他的词作名满天下,为世人惊艳。他的词风隽永清秀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

[历史] - 2023-03-09 09:00:09

为什么清朝士兵身上会有“兵”和“勇”两种官服样式?

众所周知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政权,既然是少数民族,那么与汉人的关系就要区别开以显示自己的优越,这一点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经常在有关清朝的书籍,文章或影视...

[历史] - 2022-01-02 03:19:49

李隆基与杨玉环是不是真爱?唐明皇除了杨玉环还挂念着另一个女人

自古英雄多豪杰,惟有李唐出俊才。盛唐时代算得上是历史上诗赋出产较多的时期,作为一代国君,唐明皇李隆基也是历代帝王中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仅英俊潇洒,还多才多艺,拿现...

[历史] - 2021-07-21 10:54:08

秦始皇兵马俑这么多,竟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

秦始皇的兵马俑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数量近万个的兵马俑,竟然完全找不出来两个一模一样的。 陕西西安的兵马俑,是秦始皇留给世人最大的礼品了,驰名中外的秦始皇兵马...

[历史] - 2021-12-18 11:10:08

同为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和李善长关系如何?

明朝的开国将领们个个都有着显赫的功勋,尤其是李善长和刘伯温,他们二人是朱元璋最为仰仗的谋士,不过他们二人素来不和,李善长最终还死在了刘伯温的弹劾下。 朱元璋是明朝的...

[历史] - 2022-01-27 10:09:28

上甘岭战役究竟有多惨?以及它得影响

上甘岭,是一个位于朝鲜半岛中部江原道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小村庄,背后是五圣山,前面有两个小高地,分别是597.9高地和537.7高地。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就发生在这两座高地。在这个仅有...

[历史] - 2022-08-21 00:08:16

最重量级的脑残粉,唐太宗迷恋王羲之却贬低王献之?

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父子二人合称二王,对后世的书法艺术推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王羲之的脑残粉非常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了。 历史上往往以“二...

[历史] - 2022-03-02 18:17:34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