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任常伦一等战斗英雄,他牺牲后人民群众纷纷捐出铜脸盆、铜钱、铜勺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任常伦一等战斗英雄,他牺牲后人民群众纷纷捐出铜脸盆、铜钱、铜勺》,很多网友都想阅读✨任常伦一等战斗英雄,他牺牲后人民群众纷纷捐出铜脸盆、铜钱、铜勺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英雄,尤其是在抗战时期涌现出许多,为国家英勇牺牲奉献的战斗英雄,我们今天说到这位就是一等战斗英雄,任常伦。

生平事迹

任常伦(1921—1944)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人,中共党员。1940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牺牲,年仅23岁。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英勇事迹

1940年,刚参加八路军的被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旅十四团二营五连。就在这一年的10月,八路军新兵参加了第一次战斗。

虽是第一次真刀真枪地参加战斗,但任常伦身上那种不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由于器械弹药匮乏,八路军新兵没有枪支,自然任常伦也没有枪支。同时,连长并没有让新兵直接参加战斗,而是负责弹药运送。

当任常伦把最后一箱弹药扛到阵地的时候,敌我双方早已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在任常伦视线范围内,有一个八路军士兵已是体力不支,在与敌人的对抗中落了下风。

任常伦忽然冲了过去,从身后猛地抱住了那个敌人,借着这个机会,八路军战士乘势将刺刀刺进了敌人的肩膀。

不仅帮助战友战胜了敌人,任常伦还乘机抢夺了敌人手里的三八大盖,然后端起刺刀猛地一刺,把这个敌人送到了阎王殿。

这就是任常伦这个新兵第一次参加战斗时候的情形,他在战场上表现出的冷静、果敢和勇敢,哪里像是一个刚入伍几个月的新兵?

为了表彰任常伦,营领导决定把他夺来的那支三八大盖分配给他。刚参军几个月,就能领到枪支,在弹药奇缺的当时,这简直不可想象。

从此以后,每次上战场,任常伦总像战神附体,参加八路军四年多,先后历战120多次,9次负伤,11次挂彩。但每次负伤,他总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

1944年8月,在山东军区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上,任常伦荣获山东军区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刚结束,1000多名日伪军便气势汹汹地向象牙山根据地扑来。得知消息后,任常伦马不停蹄地赶回了部队。

其实,当时任常伦已是多次负伤,肩部有一块弹片还没有取出来。部队首长想要让他安心养伤,但倔强的任常伦却非要上前线。

战斗打响了,依仗着小钢炮、掷弹筒等武器的优势,敌人抢占了制高点左侧的小高地,团指挥部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如果不能打退敌人,团指挥部就有被端掉的危险。万分危急之际,任常伦主动请战,带领九班战士对刚刚占领小高地的敌人又进行了疯狂反攻。

在任常伦等人的英勇拼杀下,阵地又回到了我军的手中。但敌人又怎肯善罢甘休?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不断地对小高地发起反攻。

任常伦带领着9班的战士,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疯狂的进攻,子弹打完了,就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战斗中,敌人的子弹击中了任常伦的头部,英雄牺牲时年仅23岁。

为纪念任常伦,当地县政府将他的出生地孙胡庄改名为常伦庄;部队将他所在的连队改名为“常伦连”,他的牺牲日被定为建连纪念日;他生前夺下的那支三八大盖,至今仍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诉说着任常伦的英雄事迹。

有一天,设在牟平后垂柳村的隆茂铁工厂(莱阳动力机械厂的前身)接到任务,“铸造一尊五千斤重的烈士铜像”。

当时可是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5000斤的铜,去哪儿找?隆茂铁工厂领导犯难之际,解放区人民知道了这个消息,人民群众纷纷捐出家里的铜脸盆、铜钱、铜勺,孩子们到处搜罗弹壳,老头儿捐出铜烟袋,妇女们把陪嫁箱柜上的把手、锁扣、铜饰也抠了下来……

就这样,硬是凑够了五千多斤铜,这个故事至今读来都让人泪目。

抗战时期涌现出许多像任常伦一样的英雄,对此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前人的历史。对此你有何看法?

发布时间:2022-10-06 00:13

上述文字是💠《任常伦一等战斗英雄,他牺牲后人民群众纷纷捐出铜脸盆、铜钱、铜勺》✨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他是唐朝著名文人,却在贬官途中失去爱女

贬官是古代对于官员的一种惩罚,被分配到边远地区为官,唐朝时期的贬官尤为严重,已经对文人官员和国家政体造成了影响。 八司马遭贬 公元805年八月四日,顺宗禅位。八月五日,...

[历史] - 2022-02-18 03:41:16

讷亲是什么人?清朝讷亲为什么被乾隆赐死?

清朝时期有个官员名为讷亲,他是满人贵族,为官清正廉洁,是一个优秀的文官,却被康熙派往前线打仗,因战事不利而获罪,最终被康熙赐死。 在雍正朝,眼看讷亲起高楼;在乾隆朝...

[历史] - 2022-01-15 17:38:21

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武卒究竟有多厉害?为何魏国不能重建一支魏武卒呢?

魏武卒是战国时期吴起训练的精锐步兵,在吴起的率领下,以超出时代的训练体系、选拔标准、精良装备,屡次以少胜多,甚至达成以一敌十的巨大成就。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

[历史] - 2022-05-28 18:59:15

古代人为啥喜欢在元宵节相亲 七夕根本不是用来相亲的

如果说农历“三月三”是古代白天的相亲节,那么“元宵节”则是古代男女晚上的相亲节。元宵节晚上,古代青年单身男女走上街头,借赏灯、逛花市的名义,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历史] - 2022-12-11 13:30:46

雍正王朝:撞破太子“好事”,为何妃子唱一首歌,康熙拔腿就走?

众所周知满清在康熙的治理下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也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这位被评说是千古一帝的圣祖,一生多子多福,35个儿子20个女儿,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而要说谁是康...

[历史] - 2021-05-05 06:30:01

他发明的纸直接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却为何服毒自杀了?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之一,而纸张的发明者蔡伦,则永久被后人所尊敬铭记,那么这样一位大功臣为何最后服毒自尽了呢? 发明了造纸术的蔡伦,为什么会饮药自尽?伦...

[历史] - 2022-01-04 12:54:03

为什么清朝皇帝的子女那么少?是妃子少了么?

现在的古装剧很是流行,尤其是宫斗剧,剧中大部分讲述的都是后宫女人为了争宠如何勾心斗角,如何生存下去的。这种剧情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大家都知道,满清入关以...

[历史] - 2022-09-17 11:02:21

林徽因现代诗《别丢掉》——纪念那个她究其一生也无法忘记的男人

1931年,对文坛来说是一个损失年,这一年34岁的徐志摩先生逝世。在众人的扼腕叹息中,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林徽因的表情,但大家都知道徐志摩是为赴她的演讲会而遭遇不幸。此事过后...

[历史] - 2021-11-01 18:35:59

盗墓贼挖四百年前古墓 竟在街上看到“墓主人”

风水学是中国特有的学术,深奥神秘,而古墓和风水有扯不开的联系。下到商人百姓,上到皇帝王侯,死后都会找风水先生帮自己选择陵墓地址。当然,阶级不同,所能找到的风水宝地...

[历史] - 2022-12-04 12:49:42

中日战史上最惨烈攻坚战 昆仑关战役简介

昆仑关战役为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也是桂南会战国民革命军投入战力最强规模部队的一场战役。主要地点位于中国广西战略要点昆仑关,起止时间为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

[历史] - 2022-08-11 13:02:11

为何自康熙之后 清朝的皇帝生育能力越来越差?

众所周知,古代的皇帝一般都坐拥三宫六院,妃子多就意味着能够为皇室开枝散叶,绵延子嗣,而清朝为何自康熙之后,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也是越来越差,直到清末三帝,竟都无后代...

[历史] - 2022-07-09 17:55:08

武则天削发为尼,是看破红尘还是金屋藏娇?

唐朝时期,武则天最开始是李世民的妃子,李世民驾崩后,所有没有生育的妃子都要削发为尼,但是已经与太子李治产生感情的武则天,这个时候有没有剃发为尼是未知的,关于这段历...

[历史] - 2022-01-26 10:58:27

汉朝大将李陵,究竟为何在战败后投降匈奴?原因有四点

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过许多的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就是汉朝大将李陵,他究竟为何在战败后投降匈奴?原因有四点。 汉武帝时期,文治武功,对内治国有方,对外开疆拓土,一...

[历史] - 2023-06-25 13:55:22

武则天夺了他的皇位,他最后竟然沦为了乞丐?

武则天是在李家手里篡夺来的天下,并一度将国号修改为周,称为武周,而被他篡位的皇帝李旦,后期的命运则十分悲惨,甚至被贬为庶人,一度靠乞讨为生。 李旦原名李旭轮,是唐高...

[历史] - 2022-01-22 12:37:13

李道宗是谁?江夏王李道宗为何被描绘成奸臣?

开国功臣功高盖主,因此历史上的皇帝在成就大业之后往往会对这些权势超过自己的功臣进行清洗,以巩固皇权,维持国家的稳定。 江夏王李道宗字承范,爷爷是毕王李璋,父亲是东平...

[历史] - 2022-02-08 10:28:00

虞允文作为一个文官,却只用两万士兵阻击了百万金军

可能大家都对虞允文这个名字非常的陌生,但是在南宋时期他作为一个文官,在采石镇指挥不到两万宋军,打退了金军的渡江之战。在弱懦的宋朝这是不可多见的胜利,虞允文一战成名...

[历史] - 2022-07-14 05:37:21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