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的构建是非常严谨的,函谷关是依托山势建成的险关,以战国时期的军力来说想从这个关口攻入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那当初赵国境内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进入秦国,这六国为什么单单咬着函谷关不放呢?
其实进入秦国并不是只有函谷关这一条路子,当时要进入秦国,有很多的路子,其中从南部的楚国等地可以进入到秦国,这里一直是到武关,楚国当初曾经派军队打入到这里。不过六国是不愿意从这里进军的,因为要想从这里行军,必然是要在楚国集结军队才行,从武关这条路子,对楚国的威胁也是非常大,要是六国军队随便在这里集结,有可能会对楚国造成危害,此外,在这里进军非常容易受到秦军的伏击。
武关等地也是秦军防守的重点,这里可以直接就威胁到秦国的都城,楚国当时就一度是要把武关攻破,差点就把秦给灭掉。武关按理来说是可以的,因为刘邦就是从武关进入的关中平原,先一步到达咸阳的。那么为什么六国就不走武关呢?第一点是因为楚国不让。不要以为六国是很团结的,六国要是很团结秦国早完了。在秦国灭六国这种时刻,齐国居然没有给其他五国一丝帮助。
齐国可是老牌强国了,富得流油。但是齐国就是不帮眼睁睁的看着其他五国覆灭,然后自己投降。所以就不用说秦国还不是最强大的时候六国去主动攻击秦国了。
其次就是在六国攻打秦国的时候,楚国最怕的不是秦国,而是齐国。那个时候秦国虽然比较强大,但是楚国有自信秦国不敢主动攻打自己,自己也能击败秦国。但是齐国不一样,齐国是最强大的国家,虽说不喜征伐,但是实力让人害怕。
齐国要是在路过楚国的时候突然攻打起楚国来,内外夹击,楚国可吃不消。何况齐国要是和其他五国有密谋呢?岂不是完蛋了。这种事情又不是没发生过。怎么能让并不是很可靠的队友深入自己的要害呢。
再者武关不能通过大批部队,只能轻装前行。但是面对军事实力最强大的秦国,你派少量部队还轻装前行,这怎么可能是秦国的对手?大部队楚国不让过,少量了梅勇。所以武关走不成。
除了这条路之外,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在赵国境内,赵国的位置是现在的山西河北等地,和秦国有着很多的交集,不过他们两国交集的交汇的主要地方,都是大面积的山区。
没有什么路径可以行走,可在云中等地,还是有一条路径可以到秦国,从这里可以直接到达秦国的西北区域,赵国当初也曾经考察过这片区域,赵武灵王是有着很大的野心,想要把秦国给灭掉,于是他就制定一个大胆的计划,赵武灵王的策略是率骑兵由云中南下陕北,当时的陕北还不像现在这副模样,环境还不算太差。由于骑兵行军速度快,可以做到速战速决,就算拿不下咸阳,撤退往回跑也能比较从容。至于说后勤,不管打什么仗,后勤都是大问题。从别的关隘进攻,一样有很大的后勤负担。
不过平心而论,赵武灵王这个想法也有几个问题。首先是赵军的奇袭能力虽然不错,但是未必就能够杀伤秦军的有生力量。因为战国后期的战争,其实并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关键是能不能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也就是能不能多杀敌的问题。如果秦军保存实力,即使赵军偷袭了咸阳,也不可能把秦国连根拔起。顶多就是让秦国人难受一段时间,缓解一下秦国对六国的压力。(就像匈奴对汉朝的侵袭一样)
因此就常理而言,赵武灵王的这种战术就类似于现在的斩首行动,偷袭秦国可取,但想灭掉秦国则很难。后来燕国攻齐时,乐毅占了齐国七十多城,齐国全境大部沦陷,仅存两座城池还在抵抗,结果还是让齐国顺利翻盘了。这也说明在那个时代,想靠奇袭灭国,而且还是大国,成功率不高。(并且中国历史上也没有一个朝代或者大国因为被斩首了,然后整个政权就没了的案例)
后来秦昭襄王还在陕北修了一道长城,等于把赵国从云中奇袭的路线给堵住了,断了赵国奇袭的可能性。
其次,长途奔袭的可变因素太多,对统帅的要求也很高。赵武灵王是的能力自然没问题,但是赵国其它的将领未必就有这个水平了。通观赵国历史,有长途奔袭能力的统帅级大将,也就是后来的李牧了。如果赵武灵王去世,他的这个迂回包抄的想法肯定要被无限期搁置。因为没有合适的统帅人选。(后来也确实被搁置了)
第三,最最关键的一点。六国之间一点都不团结!站在我们后世角度来看,秦国是六国唯一的威胁。但是以当时的角度看,其实六国之中的任意一国也把其它五国当作竞争对手。这六国之间的关系,说句难听的,属于典型的狗咬狗,一嘴毛。
总得来看,六国要想攻秦,根本就没有办法找到其他的路径,否则,六国有不少顶级军事家,他们在攻秦的时候,也会考虑从哪些地方进军,这些人都没有想过要从其他地方进兵,就说明他们也清楚,只有函谷关一条路是能够攻秦。
所以六国并不是傻傻的进攻函谷关,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况且六国心怀鬼胎,是不可能真正走到一起去的。历史上六国还真的仔细研究过为什么非要进攻函谷关,有没有其他道路可走。但是得出的结论是只能进攻函谷关。况且齐国与秦国距离很远,两国之间没有什么仇恨,攻打秦国只是为了获得利益,所以出力并不是很大。
秦国的地理位置确实是得天独厚,与六国相接壤的地方几乎都是高山,不可逾越。坐守函谷关,进可随意入侵他国,退可保自己安慰。而且函谷关本身就是一个自然地理条件非常好的一个地方,秦国自然会屯重兵把守自己的门户。
发布时间:2022-06-15 07:28
上述文字是💠《战国时期赵国和楚国境内也有路可以进入秦国 那为什么六国却硬攻函谷关?》✨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慈禧精通权衡之术。她知道使用外臣来平衡皇室,用汉臣来平衡满族官员,这样她就可以高枕无忧,控制所有的最高权力。光绪年间,戊戌变法重新掌权后,陷入混乱状态,最后其他人...
庞涓是魏惠王时期的大将,名冠当时,勇猛无比,率领着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军队,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天下诸侯所胆寒。就是这样一个人,遇到了受过膑刑的孙膑却两次败北,...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量产自后宫,皇帝的生父一般都很明确,但是生母却经常搞混,即使是史书中记载的也并不一定完全可靠。 孙太后,是明宣宗的第二任皇后,初为贵妃,是明宣宗最...
清代皇帝大婚比历代皇帝奢华更甚,是极尽奢侈铺张的。清德宗光绪帝是清代正常举办大婚的最后一个皇帝,目前所存资料比较齐全,可以作一些透视与分析。光绪帝的大婚典礼在光绪...
清朝皇帝的死多突然且离奇,史料中记载的也大都不详细,这给后世探究真相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820年盛夏,嘉庆率领大批随员来到避暑山庄,开始了木兰秋季狩猎。让所有的人没想...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皇后,有权倾天下的吕后,也有成为一代女帝的武则天,可是谈论到最悲哀的,那么非我们今天谈的这位莫属了。 隋末唐初有这样一位绝色美人,她先后伺奉了六位...
晚清太监李莲英和慈禧是什么关系?慈禧为什么这么宠爱李莲英?说到清朝太监,李莲英的权势可以说是非常的大了,原因就是因为这个人受到慈禧格外的宠爱。然而最关键的是,这个...
章怀皇后(968年-989年)潘氏,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忠武节度使潘美第八女,宋真宗赵恒第一位夫人。章怀皇后潘氏,大名府人氏,生于公元968年,去世于公元989年,是忠武节度使...
咸丰皇帝的临终遗训,存在着致命的缺陷,结果导致8大臣倒台!清王朝统治中国二百多年,只发生了一次成功的政变,就是慈禧联合小叔子奕(俗称鬼子六)对咸丰皇帝临终前安排的八...
这些巨人十分高大健硕,但却出于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他们从地球上消失了,除了出土的一具具巨人骸骨外,人们无从知晓他们的文明,以及他们消失的原因。 近日,考古学家表示巨...
1519年(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久怀异志、阴谋作乱的江西宁王朱宸濠杀死朝廷命官,率众起兵作乱。七月十三日,南京守备、参赞等官才将朱宸濠反叛的事奏到朝廷。武宗听到消息...
在民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民国军统头子戴笠,究竟有多厉害,被称为蒋介石的佩剑? 戴笠被称为“蒋介石的佩剑”、“中国的希姆莱”,被美国杂志称为“中...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它的衰败很多程度上都是因为内部的腐败,以及咸丰皇帝在位期间的不作为导致的,那么奕訢德才兼备,道光为何不选反而立残疾愚钝的咸丰为...
永乐皇帝朱棣决定将国都从南京迁往北京的时候,可能没有意识到,在北京新建成的这座皇家宫殿群,会成为后世中国的象征,那么这座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建筑,其设计者是谁呢? “山...
从古至今,情报在战争中至关重要,从中国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就可以得知,而且在二战的时候日本为了获取情报就培养了很多女间谍,让他们深入到国民党军的高级军官群体,伺机...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平均一路10万,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两路攻南越,其余两路攻西瓯。 第一阶段就很快打下广东地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力。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