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是华夏文化的鼎盛时期,汉文化的真正奠基的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汉朝的强大还体现在军事方面,西汉时期名将辈出,群星璀璨,他们的存在为西汉各个方面的崛起奠定了较好的内部环境。那么,西汉名将辈出的原因有哪些?
春秋战国以来,出现的名将无数,像“兵圣”孙武、“人屠”白起、“帝师”王翦,还有孙膑、乐毅、廉颇、赵奢等等。秦汉之际,更是名将辈出、龙争虎斗,掀开一场场波浪壮阔而又惨烈异常的战争。
若是在乱世,风云变幻之下,名将辈出并不出奇,因为不乱就没有施展的舞台。但如果真的划分起来,所谓的“乱”可以分两种,一种就是春秋战国、秦汉之际的内部之乱;另一种则是西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那样的外部之乱。也因此,名将也可以分为两种。前者的代表,韩信便是其一。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没有得到重用转而投奔刘邦,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在楚汉战争中,韩信率军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率军北上降服了燕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后来和刘邦等人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汉朝建立后被解除兵权,改封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后贬为淮阴侯,最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
主要成就: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
而后者的代表,在西汉时期就有三位常被后人津津乐道。
一、“七战七捷”卫青
汉武帝有信心、有决心改变一直以来,对待匈奴的策略,除了有前几位皇帝积累下来的国力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找到了一位能够担当大任的统帅——出身骑奴、人人瞧不起的卫青。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没有值得信任而又有能力的统帅,就算汉武帝再雄才大略,也无从施展。而卫青也没有辜负汉武帝的信任和培养,首次出征,就直捣敌方圣地龙城、首掳700人;三战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漠北之战,更是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使之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尽管战争是残酷的,七次大战,卫青虽然全部以胜利结束,但汉朝方面的损失一点也不比匈奴少,甚至更多。不过,正是因为有了卫青的七战七捷,才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更为当下我国的版图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封狼居胥”霍去病
如果说卫青是一位优秀的统帅和出色将领,那霍去病就必定是比卫青更锋利的一把尖刀,或许让他统领全军未必非常强悍,可让他打先锋、突袭敌军,西汉之时无人能出其右。
霍去病虽然只活了24岁,可他的每一次战役都足以令后人高山仰止。初次出站,便领着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斩获敌人两千余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在这次的战役中,敌我损失对比,汉军伤亡少于匈奴。
尔后的两次河西之战中,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更为重要的是,汉朝从此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
当然,最为后人熟悉的,就是“封狼居胥”。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率骑兵5万,北进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三、“斩杀郅支”陈汤
卫青和霍去病虽然在汉武帝时期,尽管将困扰了汉朝几朝皇帝的匈奴打得大败,但由于常年征战,导致积累了几代的国力急剧下降,到了武帝后期,已经是再也无法打下去,也再也不能打下去。
也就是说,边境问题虽然有很大的改善,但始终是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直到陈汤斩杀郅支单于,才完成了汉武帝一直想完成的事业。虽然不久之后,他就两次沉浮,晚年凄惨;同时西汉也就宣告了灭亡,但他这一壮举,必然是在青史上留下种种的一笔。
当然,要说最为后世人,尤其是现在一些人津津乐道的,还不是平定匈奴这一功绩,而在于陈汤的一句话,这就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七战七捷”、“封狼居胥”和“斩杀郅支单于”,正是因为这样的功绩,卫青、霍去病和陈汤才会直到现在,还活在很多人的心中,而不是史书上没有情感的名字。
西汉时期名将辈出,群星璀璨,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汉时期之所以“批量产出”名将绝非偶然,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是老刘家敢于用人。这一传统始于刘邦,刘邦仅凭萧何的三言两语,就拜名不见经传的韩信为大将,把关乎自己集团命运的军事大权交给韩信,惊呆了全军。堪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典范。后来韩信果然不负众望,在楚汉相争时以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卓越军事才能立下了盖世奇功。
汉武帝继承和发扬了他们刘家的光荣传统,大胆起用一些勇猛而功名心强的将领,陆续清除一些思想僵硬腐化的军事将领。比如霍去病十七岁就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后来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率领精兵深入大漠两千余里,转战匈奴腹地,如入无人之境,大破匈奴,斩杀7万多人。最终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扬威而还。匈奴丧胆,自此,匈奴躲在漠北寒苦之地不敢再对汉朝有非分之想。
二是汉武帝尚武。有人说他是穷兵黩武,本人并不认同。汉朝军权高度集中,军事制度逐步完善,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体制严密,汉武帝时期明显强化了军队,增设水军等军种。招募熟悉北方少数民族情况的人组成“胡骑”,招募熟悉南方越事的人组成“越骑”。
西汉王朝建立后,匈奴屡屡入侵边境,攻城屠邑,给西汉北方地区民众带来沉重的灾难。汉武帝认为汉朝对匈奴的大量馈赠示好及和亲政策,不但没有满足这些野蛮人的贪欲,反而更激起他们对汉朝巨大财富的觊觎之心。他曾言:“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豪情壮志为后世敬仰。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在尚武的大环境下,西汉自然名将辈出,比如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并且意志坚决,对汉武帝许下誓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三是仗打的多。所谓神枪手多是子弹喂出来的,那么同理,名将也多是打战打出来的,比如李广出身将门,先祖李信是秦朝名将,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匈奴入侵,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斩杀匈奴首级很多,被任为汉中郎。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下大功,扬名天下。在任上谷太守时,天天与匈奴交战,而且颇为自负,屡次与敌虏肉搏,汉景帝怕他有闪失,调任他到其他地方,但他无论到哪里,都因奋力作战而出名,积累了丰富的对匈奴作战经验,获得飞将军的美名。
发布时间:2022-06-11 22:24
上述文字是💠《西汉时期名将辈出,群星璀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战役背景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超过二百万,该市被长江及汉水分成三部分:武昌、汉口及汉阳,武昌是政治中心,汉口是商业的集中地,汉阳是工业重镇,...
战国时期涌现出来了许多杰出的将领,廉颇作为其中打仗厉害同时还有德行的一员老将,在后世中有很高的的评价。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成语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金国的正式国号是大金,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建都立国,...
太平天国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随着太平天囯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在1861年洪秀全实行“改政”,先后将国号改为“上帝天国”和...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过许多杰出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昔日西楚霸王项羽究竟有多厉害?9战9胜,将20万秦军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抹去。 项羽就是我们所说的含着金钥匙出...
明成祖时灭十族是指哪十族 朱棣灭十族的故事是指:公元1403年,朱棣下令将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方孝孺处以“灭十族”的酷刑。我们从各类历史剧中,熟知“灭九族”。而“灭十族”...
《锦心似玉》琥珀最终选择了林世显还是十一娘?在《锦心似玉》剧中,琥珀是十一娘的婢女,同时也是罗大太太安插在十一娘身边的眼线。琥珀在跟了十一娘之后,虽说是不是的会向...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个王朝,在它历代皇帝中以朱元璋和朱棣最为出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朝皇帝朱棣为何被称为“明成祖”,这其中包含着什么含义? 朱棣在没成为皇...
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将“洪武”改为“建文”。然而可悲的是,建文帝在位仅仅四年,就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推翻,而下台后的建文帝的去向,却成了千古疑案,众说...
1931年,对文坛来说是一个损失年,这一年34岁的徐志摩先生逝世。在众人的扼腕叹息中,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林徽因的表情,但大家都知道徐志摩是为赴她的演讲会而遭遇不幸。此事过后...
历史上弘时并没有太多突出的戏码,不过却也八爷也有着诸多的联系,要知道由于某些缘故,雍正将自己的儿子弘时过继给了八王爷允禩,而这一年也恰好是雍正收拾老八时机的成熟。...
郭子仪什么来头,为什么可以得到朝廷万般信任,公元779年,郭子仪还被尊为“尚父”,死后被追赠太师一职。而说起郭子仪,不得不提的还有他的足智多谋。 郭子仪雕像 郭子仪,公...
在古代社会,皇位传承一般都讲求“父死子继”,一旦刻意打破这个规律,舍近求远,避亲就疏,让宗族子弟入继大统,而把亲生儿子撇在一边,坐冷板凳者必然与承袭者势同水火,极...
古代皇帝可以有嫔妃无数,在往下一级王公贵族也能有多个妾室,不过到了平民,就很少有人纳妾了,可见纳妾对社会地位和财力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历朝历代并不提倡平民纳妾,娶妾...
导读: 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中给我们世人留下了无数的瑰宝。然而,历史在为我们留下无数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解的谜案。以...
历史上,没有太多关于吴起的妻子的说明,但是关于吴起的一系列故事中,我们却可以发现吴起妻子的身影。经过几个不同的故事版本,我们发现,吴起的妻子似乎不只有一个人,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