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仆固怀恩亲手结束了安史之乱 位列第二次凌烟阁功臣榜第一位 仆固怀恩满门忠烈 为何最后起兵反唐?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仆固怀恩亲手结束了安史之乱 位列第二次凌烟阁功臣榜第一位 仆固怀恩满门忠烈 为何最后起兵反唐?》,很多网友都想阅读✨仆固怀恩亲手结束了安史之乱 位列第二次凌烟阁功臣榜第一位 仆固怀恩满门忠烈 为何最后起兵反唐?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仆固怀恩是唐朝中期名将,仆固怀恩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但最终却被迫造反,成为叛将。在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仆固怀恩战功卓著,可以与郭子仪、李光弼并列。为了大唐王朝,仆固怀恩满门忠烈,他家先后有46人战死沙场,他的两个女儿也嫁到回纥和亲,但是他为何举兵造反?

有唐一代,大唐气度开阔,广揽四方英才,许多异族人才也得以为大唐效力。仆固怀恩就是其中一例。仆固怀恩虽是铁勒九姓出身,却忠于大唐,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仆固怀恩跟随名将郭子仪参与平叛,屡立战功,为收复两京,击败史思明立下大功,全家有46人死于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他的一个儿子仆固玢在和同罗的战争中兵败投降,后又乘机逃回。仆固怀恩见了儿子便破口大骂,指责其不忠不孝,并将其当众斩首。其大义灭亲让人不由心生敬佩。

为了换取回纥出兵,仆固怀恩甚至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回纥可汗,仆固怀恩的功绩也得到唐德宗的认可,位列第二次“凌烟阁功臣榜”第一位。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战将最终却不得不起兵叛唐,落得身死名败的下场。迫使仆固怀恩起兵叛唐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他本身性格缺陷,又有“安史之乱”后唐廷对手握兵权的有功之臣的忌惮因素,更有宦官集团当权对仆固怀恩的厌恶和打压因素。

仆固怀恩出身西域铁勒九姓中的仆固部落,《唐会要·铁勒传》记载了铁勒九姓的范围: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浑、斛萨。贞观二十年,以薛延陀破灭,铁勒九姓相率归附唐朝,唐于其地分别置瀚海、燕然等都督州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到了仆固怀恩这一代,已经是入唐后的第四代,成为了彻底的大唐子民。按照铁勒九姓有从军的传统,仆固怀恩早年就投入军旅,曾追随名将王忠嗣,战斗在西北边疆地区,因其“善格斗,达诸蕃情,有统御材”,在朔方军中渐露头角。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潼关失守,哥舒翰兵败被俘。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率太子李亨、杨贵妃等人西逃。在太子李亨与禁军龙武军统领陈玄礼的授意下,行至马嵬驿,禁军发动兵变杀杨国忠及杨氏姐妹,并逼唐玄宗李隆基缢死了杨贵妃。在此之后,唐玄宗不敢再北行前往朔方召集军队平叛,选择南下前往四川避难,任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前往朔方主持平叛。太子李亨在崔圆、李泌等人的支持下,在灵武即位,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此时的仆固怀恩立即率所辖朔方军赶赴灵武,与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一起承担起抗击安史叛军的重任。在最初的艰难阶段,唐军战事一度不利,但是仆固怀恩忠于大唐,甚至不惜斩子立威,振奋军心。他的儿子仆固玢在与安史叛军同罗部的战争中,兵败被俘,后来又借机潜逃回唐军阵中。仆固怀恩没有包庇儿子,“斥而斩之”。再度与同罗部交战时,仆固怀恩与另外一个儿子仆固玚身先士卒,最终三军用命,大破同罗部。

在随后的收复长安洛阳两京的战争中,仆固怀恩均奋勇争先,战绩辉煌,史称“坚敌大阵,必经其战,勇冠三军。”为了效忠大唐平定叛乱,仆固怀恩一家有46人为国殉难,可谓满门忠烈、居功至伟。此外,为了帮助唐肃宗尽快收复长安,仆固怀恩利用出身的优势,游说回纥出兵帮助,并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回纥可汗。

公元763年,随着史朝义兵败自缢,为期将近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战后唐廷论功行赏,仆固怀恩被晋升为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加太子少师衔,实封一千一百户、大宁郡王。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廷对手握重兵的将领们特别是异族将领心有余悸,毕竟安禄山的殷鉴在前。于是,唐代宗便在宦官的怂恿下,开始对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下手。平叛中立下不世之功的郭子仪、李光弼先后被明升暗降剥夺了兵权。勇将来瑱因得罪了宦官被贬赐死。此时的仆固怀恩得罪了宦官骆奉,骆奉上表称仆固怀恩意图谋反。仆固怀恩愤怒地上书陈述自己的六大罪状:

“第一、昔日同罗叛乱,臣为先帝扫清之;第二、臣子仆固玢为同罗所虏,得以逃归,我斩之以令士卒;第三、臣二女都远嫁外族,为国和亲,荡平叛乱;第四、臣与子仆固玚不顾生死,为朝廷效力;第五、河北新附,节度皆握强兵,臣抚绥以安反侧;第六、说谕回纥,使入援讨叛,天下既平,送之归国。臣既负此六罪(六功),真该万死。且平贼克难以来,英勇力战,全家为朝廷而死者四十六人,今郭子仪先被猜忌,臣现在又遭诋毁,弓藏鸟尽,信非虚言。”

在这种情况下,深感无法获得唐廷信任的仆固怀恩被迫起兵反唐。为了应对仆固怀恩,唐代宗召被解除兵权的郭子仪入朝,命其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唐代宗对郭子仪说:“怀恩父子负我实深,朔方将士皆思公如枯旱之望雨,公为我镇抚河东,则诸将士一定不与怀恩同反”。由于郭子仪久在朔方军任职,军事威望明显高出仆固怀恩一筹,因此,仆固怀恩的部下纷纷倒戈,被迫北逃至灵州暂时稳住阵脚。

永泰元年(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声称唐代宗去世,再度引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总共数十万人来犯,郭子仪率兵抵御。仆固怀恩的母亲责怪他不该造反,提刀追着要杀他,"吾为国家杀此贼,取其心以谢三军"。仆固怀恩联合吐蕃、回纥等军队,南下进攻关中。最终,郭子仪第二次领兵对抗仆固怀恩,仆固怀恩久攻不下,暴毙于军中。

迫使仆固怀恩起兵叛唐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他本身性格缺陷,又有“安史之乱”后唐廷对手握兵权的有功之臣的忌惮因素,更有宦官集团当权对仆固怀恩的厌恶和打压因素。

首先是仆固怀恩自身性格上缺陷。

作为胡人出身的武将,仆固怀恩性格耿直,遇到不平之事喜欢立马怼回去,这就使得他在朝堂上得罪不少人特别是宦官而不自知。郭子仪之所以能在皇帝和宦官们的猜忌之下得到善终,不仅仅劳苦功高,更是他性格低调,放弃兵权换取皇帝安心,甚至在宦官鱼朝恩一再打压甚至挖掘郭子仪祖坟的情况下都没有勃然大怒,还主动自责认为这是自己杀戮过重的报应,最终使得鱼朝恩感到愧疚,不再与郭子仪为敌,与其握手言和。

其次,“安史之乱”平息后,唐朝皇帝无法再完全信任武将,对他们相当忌惮。

由于唐廷过于信任安禄山,导致安禄山势力做大,进而发动战争,唐廷历时八年才平息“安史之乱”。公元763年正月,“安史之乱”平息后,按照惯例,平定战争有功的将领们将得到丰厚的封赏。唐廷虽然对立有头功的郭子仪李光弼大加封赏,却是“明升暗降”被剥夺兵权,,明显是忌惮武将们的兵权,平定安史之乱的勇将来瑱也因为得罪了宦官被贬赐死。这使得手握兵权的仆固怀恩如芒在背,担心自己成为下个清算对象。

最后,宦官集团对仆固怀恩的打压诋毁迫使仆固怀恩不得不举起反旗。

广德元年,仆固怀恩奉命护送自己的女婿回纥可汗和女儿回漠北,宦官、监军骆奉先误信将军辛云京的谣言,向朝廷诬告仆固怀恩与回纥勾结。仆固怀恩无法自明。代宗遣宰相裴遵庆慰问,仆固怀恩见到裴遵庆之后,抱着他的脚大哭,裴遵庆让他入朝以示清白,但将行之时,副将范志诚劝他说:“您已经被朝廷嫌忌,为什么还要去不测之地呢?难道没看见李光弼、来瑱的下场吗?这两个人功高不赏,李光弼被夺权,来瑱被杀,您不为自己着想吗?”听闻此言,仆固怀恩便不肯入朝,决定派一个儿子进京,又被范志诚劝止。

仆固怀恩无奈之下,派出自己的儿子攻打辛云京,并联合吐蕃,回纥等国家进攻唐朝,仆固怀恩的母亲责怪他不该造反,提刀追着要杀他,“吾为国家杀此贼,取其心以谢三军”。唐廷派人招他入朝,他又畏惧受到宦官的暗害不敢入朝明志。公元765年十月,仆固怀恩再次联合吐蕃回纥进攻长安,郭子仪率军抵御。当月,仆固怀恩死于鸣沙军中。唐代宗得知这一消息表示很遗憾,“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耳”。

作为一名异族将领,仆固怀恩忠于大唐,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大功,却因得罪了宦官遭到陷害,无奈之下,仆固怀恩只得起兵反抗,最终死于军中,还被后世列入《叛臣传》,实在是有点冤枉。

发布时间:2022-05-28 03:45

上述文字是💠《仆固怀恩亲手结束了安史之乱 位列第二次凌烟阁功臣榜第一位 仆固怀恩满门忠烈 为何最后起兵反唐?》✨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为什么说陆逊是真正改写三国历史的军事天才?他做了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陆逊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陆逊是继周瑜之后,东吴的又一个军事天才,其水平不亚于诸葛亮...

[历史] - 2021-12-17 15:42:08

光绪要求妃子女扮男装?来看一下清朝皇帝奇特的召幸方法

清朝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人,自然不可能雨露均沾,那么选择哪位妃子来侍寝皇帝,就成了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 前几年的一部宫斗剧《甄嬛传》红遍大江南北,因为剧中对于清朝时期的...

[历史] - 2022-03-15 18:40:59

慈禧如何利用天津教案 让曾国藩从道德圣人沦为卖国奸贼?

何谓教案?是指中国百姓与西方传教士及其中国教民之间的到达司法层面的冲突。最早的教案发生于1842年的北京,最后一场教案则发生在1911年陕西武安,时间跨度60余年,恰好是晚清之...

[历史] - 2023-03-21 01:39:01

元成宗铁穆尔独生子——孛儿只斤·德寿介绍

大德九年六月初五庚辰(1305年6月27日),元成宗册立他为太子。十二月十八庚寅(1306年1月3日),德寿去世。 皇太子 孛儿只斤·德寿(?-1306年1月3日),孛儿只斤氏,元朝皇族。元...

[历史] - 2021-09-27 11:51:39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死因是什么?死后陵墓在哪?

说起朱元璋手下的开国将领,就不得不提徐达,他几乎参与了全部重大战役,是明朝开国的头号功臣,就是这样一位居功至伟的将领,却没逃过朱元璋的大清洗。 徐达生于1332,1385卒,...

[历史] - 2022-03-14 05:02:06

古代被株连九族的时候那些亲戚们为什么跑路?就在家中等着官兵上门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推行了各种各样的酷刑,在古代有一句叫做祸不及妻儿,在此基础上株连九族的刑罚算是极其残忍了,不仅妻儿被连累就连亲戚朋友都被连累...

[历史] - 2022-06-23 07:30:28

《风起霓裳》武才人黑化了吗?武才人指的是不是武媚娘?小武才人是谁演的?

风起霓裳武才人黑化了吗?武才人也就是武媚娘这个角色,非常有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武才人当然是历史上的武则天,很多人关注她成为皇帝,但在那之前,刚进宫的武才人也...

[历史] - 2021-12-29 04:51:34

在古代没有身份证 要是有人冒充身份怎么办?

古装剧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节,一个角色因某件事拜访某人或者进入某些敏感的地方,手中总要拿上一个牌子样的东西证明自己的身份,一些检查严密的甚至会拿出另一半与之相对的信...

[历史] - 2022-11-17 11:53:55

西汉大将军李陵投降匈奴之谜

李陵(?~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年轻时为侍中建章监。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向汉武帝请求攻打匈奴,收复国土。汉武帝很欣赏他这种勇气...

[历史] - 2023-06-29 22:17:20

秦始皇修建兵马俑 仅仅只是因为好玩吗?

中国的秦始皇陵,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这个震惊中外的兵马俑,秦始皇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建造的呢?科学家认为,秦始皇建造兵马俑的目的非常简单,可能仅仅是因为好玩,好看...

[历史] - 2023-06-02 04:05:00

死刑犯行刑前朱元璋看到犯人的名字和祖籍之后不仅免除了死罪还免死五次这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的杀伐果断是出了名的,杀人无数,但唯有一次,在他判了一个官员死刑以后,在行刑前朱元璋问犯人: “你祖宗是谁?” 听完又说:“免五次死罪”,这人是谁,这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 - 2022-06-19 14:23:25

揭秘:武则天杀害孙女之谜

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唯一的女皇帝,可是关于的她的评价有好有坏,其中一项就传闻的武则天杀害孙女,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孙女,中...

[历史] - 2022-07-24 09:27:30

朱元璋杀功臣:权力野兽朱元璋的残暴刑罚

中国古代,无论是春秋争霸、战国称雄,还是秦扫六合、楚汉大战、三国风云等等,凡有征战自然难免杀戮,秦始皇杀人不眨眼,曹操杀人如麻;那创立新朝的功臣末路又可能是染血的断...

[历史] - 2023-03-01 23:12:10

历史上最厉害的太监,不是赵高,刘瑾,而是此人,他是唯一葬进皇家陵寝的太监,俩位皇帝为他写碑文立传!

太监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独有不人道的职业,一说起历史上最厉害的太监,相信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都是都会想到太监专政、宦官误国的赵高和刘瑾等人,然而说到最却并非是他们,今天...

[历史] - 2023-05-28 03:26:59

史上最冷血的皇帝,废了2个皇后,其中一个被踹死,另外一个被烧死

在我国历史上自秦始皇称帝以来,皇帝也成了九五之尊的代言人,然而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不乏冷血的,但是今天小编说的这位堪称之最,他废了2个皇后,其中一个被踹死,另外一个被...

[历史] - 2023-05-27 01:13:27

李世民是如何看待三国司马懿的?

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时期,是一个生存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智者恃谋而立身,勇者恃力而行道”,能够脱颖而出、名垂青史的,非魏国的司马懿莫属。司马懿是三国历史上一个...

[历史] - 2023-04-12 16:14:28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