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开国功臣刘基,为何终究逃脱不了朱元璋温柔的一刀?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开国功臣刘基,为何终究逃脱不了朱元璋温柔的一刀?》,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开国功臣刘基,为何终究逃脱不了朱元璋温柔的一刀?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刘基刘伯温是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重要谋士,他指挥了许多著名战役,为朱元璋的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基是浙东青田大族,元朝至顺年间考中进士,曾任高安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官。方国珍起兵后,行省荐举刘基为元帅府都事。刘基主张用武力平定方国珍。国珍恐惧,派人到大都贿赂京中权要,夺去刘基兵权。刘基弃官回青田,组织地方武装,抵御方国珍的军队。

(图)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

朱元璋占领金华等地后,为确保地方安定,决意将浙东大族收为己用,遂派孙炎将刘基、宋濂等聘请到应天。刘基等地方势力派的加入,不仅减少了元朝的抵抗力量,也使浙东的社会秩序安定下来。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时曾对他说:“朕初到浙东时,你就对我颇有好感。等朕回归京师,你就亲来投奔。这时,浙东之民对我还未深信,你老卿一至,山越清宁。”

刘基自投靠朱元璋后,不但为其制定了长远的军事战略规划,而且以其敏锐、准确的判断力,指挥了许多堪称经典的战役。龙凤六年(1360)闰五月,陈友谅攻陷太平后,率舰队从采石顺流东下,气焰嚣张,应天震动。朱元璋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退守钟山,这令朱元璋极为失望。这时刘基怒不可遏地厉声说道:“主张投降和逃跑的人,应该一律处死。”朱元璋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赶紧问:“先生有何破敌良策?”刘基回答说:“敌人虽然人多势众,但却极为骄横,如果我们采用诱敌深入的方式,使用伏兵攻击,就能轻而易举地将敌人打败。”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建议,诱骗陈友谅到龙湾,成功将其击溃。

不久,陈友谅卷土重来,攻陷安庆。在刘基的鼓励下,朱元璋决定亲自领兵收复失地。由于城内守军拼死抵抗,朱家军激战一昼夜,仍没有攻克。刘基及时向朱元璋献策说:我军被阻坚城之下,久战不克,容易挫伤士兵锐气。不如从安庆撤围,直趋江州,奇袭陈友谅的老巢,朱元璋遂率大军西上。陈友谅措手不及,携家带口逃奔武昌,江州守军寡不敌众,束手就擒。龙兴守将胡美派他的儿子前来谈判,请求不要遣散他的部曲。朱元璋面露难色。刘基在身后轻踢坐椅,朱元璋恍然大悟,答应了他的请求。胡美投降后,江西各郡县也闻风而降。

刘基不仅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还精通相术。在鄱阳湖决战时,双方军队又在鄱阳湖上相持三天,刘基请求移师湖口,扼鄱阳湖要冲,以金木相犯日决胜,友谅败亡。

(图)朱元璋与陈友谅康郎山水上大战

像刘基这样一个深谋远虑、料事如神的人,在战争中自是不可或缺的人才,但在和平时期,却是对政权的威胁。朱元璋用刘基参议决策多年,对其城府之深自然深有感触。龙湾大捷,奇袭江州,展现了刘基过人的智谋;拒绝救援安丰,将小明王别置滁州,体现出刘基的政治远见;至于那变化莫测的占星术,就更令朱元璋如坠云雾。让这样一个深不可测的人侍立身旁,“看守”朱家的江山社稷,朱元璋怎能放心!

洪武元年(1368)四月,朱元璋巡幸汴梁,御史中丞刘基和左丞相李善长留守应天。刘基认为宋、元因宽纵失天下,现在应该严肃纲纪。中书省都事李彬贪赃枉法,罪当处斩。李善长与李彬私交深厚,请求从轻发落。刘基没有理会李善长,向朱元璋请示后,处死了李彬。行刑时,官府正组织人求雨。朱元璋回来后,心怀嫉恨的李善长弹劾刘基在神坛下杀人属不大敬,一些怨恨刘基的人也趁机诬陷他,朱元璋大怒。刘基请辞,回归故里。朱、刘之间开始出现裂痕。

刘基去官后,他的好友杨宪继任御史中丞。杨宪指示检校凌等轮流向朱元璋密奏李善长的缺点。时间长了,听得次数多了,朱元璋慢慢也对李善长有了看法,对他有所提防。

这年十一月,朱元璋召回刘基,委以重任,并追赠刘基的祖、父为永嘉郡公。李善长并不甘心失败,他纠集一批淮西集团的官员,合力倾陷刘基。三人成虎,朱元璋又渐渐对刘基起了疑心。

(图)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

朱元璋欲任命杨宪为宰相,当面征求刘基的意见,刘基回答说:“杨宪有宰相的才能,却没有宰相的器量。宰相应该心胸宽广,公平如水,以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不能掺杂私心杂念。但杨宪没有这样宽广的胸怀,选他做宰相是会贻误大事的。”朱元璋知道刘基和杨宪私交甚厚,听完这番话,感到非常奇怪。

朱元璋接着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对曰:“此人气量狭小,见识不广。”

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呢?”刘基用提醒的口吻回答:“他现在是一头小牛犊,但将来一定会摆脱犁辕的束缚。”

即使再高明的人也有自己的盲区,刘基这一回答显然不合时宜。单从朱元璋提出的这三个宰相人选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资历浅,易于控制。朱元璋看重的并非是他们处理政务的才能,而是能否顺从地执行自己的命令。宰相在朱元璋的眼中只是一种摆设而已,但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不能对朱家王朝构成威胁。刘基显然没有真正领会朱元璋的意图。

朱元璋这时警惕地看了刘基一眼,试探着问道:“我的相位,只有先生最适合担当了。”刘基或许是自我感觉良好,或许是真心为社稷长远考虑,说出了让朱元璋最忌讳的话:“我知道自己有能力任宰相,但我疾恶如仇,又承担不了繁重剧烈的劳动,恐怕有失皇上的重托。天下何患无才,愿明主悉心访求。现在这些人,确实是没有能胜任的。”(《明史•刘基传》)刘基的对答且不说有目空一切之嫌,更为重要的是已构成对专制皇权的实质性威胁。刘基选贤相以分君权的传统理念也与朱元璋专权的想法格格不入。自这次谈话之后,刘基逐渐被朱元璋冷落。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被封为公爵,自命有为相之才的刘基仅被封为诚意伯(伯爵),这与刘基打江山时立下的汗马功劳相比,可谓相去甚远。有意思的是刘基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禄二百四十石,同李善长四千石的俸禄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显然是朱元璋因忌惮刘基而压低其官位的有意安排。不久之后,刘基又得到了朱元璋的另一恩赐——告老还乡。失去了刘基的支持,杨宪孤木难支,很快被朱元璋杀掉。

刘基隐居乡下,闭门谢客,终日以饮酒弈棋为乐。虽然他如此韬光养晦,最终还是不得善终。

刘基为官时,曾经建言:瓯、括间有一片空地叫谈洋,南边与福建接壤,是盐盗聚集的地方,请设巡检司驻守。恰逢逃军反叛,地方官隐而不报。刘基让长子刘琏没有经过中书省而直接向朱元璋报告此事。这时胡惟庸掌管中书省,为报前仇,他教唆手下人诬告刘基说:“谈洋这块地方有王气,刘基想在那里建造坟墓,当地民众不愿意,就请立巡检司来驱赶反对他的人。”朱元璋虽然没有加罪刘基,但想到他的占卜术,心里也很不痛快,遂下令削夺了刘基的俸禄。

刘基闻讯十分恐惧,急忙来朝拜见朱元璋,不敢争辩,只是引咎自责,也不敢回乡。不久,刘基染病,朱元璋派胡惟庸挟药探望刘基。刘基饮药后,就觉得有块拳头大的硬块堵住胸口。期间刘基曾向朱元璋陈说病情,朱元璋只是装糊涂。几个月后,病情加剧。朱元璋再次派人探望,得知刘基已病入膏肓,派船将他送回青田。洪武八年(1375),明朝开国元老刘基去世。

胡惟庸案发前,中丞涂节供认,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了刘基,并指汪广洋也知道此事。朱元璋将汪广洋贬往广南,行至太平,又将其赐死。至于刘基的死因,朱元璋早就心知肚明,他曾说:“胡家结党,刘基吃了胡惟庸下的蛊,一日来对我说:‘皇上,臣的肚内有一块大硬疙瘩,也许治不好了。’我派人送他回去,在家里死了。”为什么偏偏在胡惟庸案发前,朱元璋才揭开刘基被毒死的真相?汪广洋之死是罪该当诛,还是杀人灭口?

这种种的疑问或许只有一个答案,胡惟庸之所以胆大包天毒死刘基,即使不是出于朱元璋的指使,也是得到了他的默许。首先,胡惟庸虽然嫉恨刘基,但并无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深仇大恨。其次,刘基死去时,胡惟庸权势尚未达到一手遮天的地步,还没有毒死一朝元老的资本和胆量。再次,刘基这时已归隐山林,不再对其地位权势构成威胁,像胡惟庸这种精明干练之人,不会冒丢掉丞相官位甚至身家性命的风险,做这种毫无回报的买卖。

发布时间:2022-04-02 08:42

上述文字是💠《开国功臣刘基,为何终究逃脱不了朱元璋温柔的一刀?》✨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为什么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最终还被饿死,他的悲惨结局告诉我们什么?

中国历史上所有时期都涌现出过英杰雄主,今天小编说的这位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是这么一位雄主,可是你知道么他终的结局却是,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最终还被饿死,这是怎么回...

[历史] - 2022-06-21 01:26:00

​贞观之治是真的还是一个虚假的盛世 贞观之治的含金量有多少?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是真的还是一个拙劣的骗局?”贞观之治”到底有没有掺水? 唐太宗在位期间,任...

[历史] - 2023-04-07 05:04:52

武则天对洛阳有多偏爱_为什么武则天非要迁都洛阳

唐朝最初是定都在长安的,但是从高宗开始洛阳的地位就逐渐水涨船高,高宗经常在洛阳长安之间往返,甚至最后就死在了洛阳。到了武则天之后,洛阳更是成为她长居之所,可见武则...

[历史] - 2022-12-26 02:33:46

孟古哲哲再后宫是什么地位?8岁被许配,14岁嫁入皇宫受尽冷落

孟古哲哲再后宫是什么地位,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古代很多时候联姻都会害苦一个女子的一生,因为建立在利益上的感情是不被人看好的,...

[历史] - 2021-12-23 06:46:46

揭秘宋高宗杀妹背后的不可告人之谜

宋高宗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柔福帝姬从北方回到南宋,一晃已经十多年,朝廷上下都知道她就是徽宗的女儿、自己的妹妹,为什么母后硬说人家是假冒的呢?赵构看看韦太后...

[历史] - 2023-05-24 01:30:19

大唐的“自来酒”是什么东西?极尽奢华的唐朝宫廷宴

酒文化在我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不但酒的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各种饮酒的方式和祝酒词、行酒令等也是有很多讲究,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唐朝时期的一种奢华的饮酒方式。 古人...

[历史] - 2022-02-24 21:49:34

西汉东汉的两位开国皇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史称新朝,不过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汉朝就在刘秀的带领下复辟,史称东汉,刘秀是历史上非常优秀的皇帝,那么同为开国皇帝,刘秀和刘邦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历史] - 2022-02-21 04:51:46

张作霖是不是财力很雄厚 他死后财产都去哪了

最近最看这个张作霖的故事,这个人也是真的强啊,不仅仅是智谋,这个财力也是异常给力,话说是军阀里面的首富,话说这个张作霖死了之后,他的巨额财产并没有给张学良,那么有...

[历史] - 2021-11-02 21:44:34

项羽打赢了每一仗,为何败了一仗就乌江自刎?刘邦直到临终前才明白

楚汉争霸,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角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大战,最后一项羽乌江自刎为结局而落幕,那么项羽打赢了每一仗,为何败了一仗就乌江自刎?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刘邦直到临终...

[历史] - 2023-05-22 00:26:10

投清又反叛清朝的吴三桂,面对大好形势,为什么最终却失败了?

迎清兵入关使清朝占领天下的吴三桂,在康熙年间再次叛变。三藩起兵后,当时的吴三桂已席卷江南地区,而面对的清廷八旗腐朽堕落不堪,同时,康熙在围剿三藩过程中,战略失误连...

[历史] - 2021-06-03 19:17:16

如此厉害的陈真其实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陈真,是中国清朝末期民国初期武术大家霍元甲的徒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民间有说陈真原本是山东泰安人,出生在湖北的襄阳,然后移居到上海。对于他的师父霍元甲,民间也有两种...

[历史] - 2023-04-02 13:26:08

嘉庆皇帝被宫女勒死的真相:自作孽不可活

宫内关系错综复杂,宫中常住人口就是皇帝、皇帝的三千妃嫔、宫女、太监。至于皇宫的守卫,都不是常住人口。此次我们的主角是宫女和嘉庆皇帝,嘉庆皇帝从此以后也不是皇宫的常...

[历史] - 2021-05-31 10:55:22

揭朱元璋皇陵:明孝陵千古未解之谜大起底

导读: 明孝陵算是南京名气最大的景点了,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陵,从建造之日起,种种谜团就层出不穷,至今不得其解;今日小游就带您深度了解一下这里面的传奇的故事:...

[历史] - 2023-04-03 00:58:52

如果诸葛亮死后,魏延继续北伐结果会怎么样?蜀汉结局又将如何?

随着《三国演义》的不断热播,剧里边的人物被刻画的十分传神,尤其是诸葛亮死后,魏延被以脑后有反骨的罪名处死,让人惋惜不已,那么如果诸葛亮死后,魏延没有被处死,继续北...

[历史] - 2022-05-21 06:59:05

汉惠帝刘盈之后的下一任皇帝是谁?刘恭是谁的孩子?

刘盈是吕雉与高祖刘邦之子,吕后是个女强人,把持朝政多年,刘盈做的一直是傀儡皇帝,在吕后的管制下,得不到伸展才能,归根结底还是刘盈过于软弱善良,没有与吕雉抗衡。在吕...

[历史] - 2021-08-31 00:04:52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是大败 刘备失败在什么地方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战败,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当时战火连天,发生很多大的战役,也被载入史册或者写在兵书上,让...

[历史] - 2021-11-26 14:14:31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