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对于慈禧最大来说的事,那肯定是关于自身安危的刺杀事件了,事件中谭嗣同要刺杀慈禧,放着大刀王五却用他,未听他的劝告却导致失败,那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甲午之战后,惨痛的失败强烈刺激了清朝君臣,整个清朝掀起了一场“富国强兵”的热潮。痛定思痛的慈禧和光绪,深感武备实力落后是清朝的软肋,不惜血本引进大批引进西方先进武器,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观念,准备塑造一支面目一新的新式军队。袁世凯,就是这场兴建新军运动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袁世凯的才能和胆识,以及他较为开明先进的强军思想,与当时的清朝统治层不谋而合。袁世凯多次上书朝廷提出建议,提出“督练新建陆军之事,前程不可限量”,和十几条切中时弊的具体措施,深得朝廷上下信服。他在天津小站建立的“新建陆军”,是清朝第一支全面与西方先进军事体制接轨的军队,士兵精神面貌、武器装备、战术训练和战斗力,在当时的清军序列中首屈一指。
在戊戌变法中,手握重兵的袁世凯,也因此成为维新派和守旧派双方争相拉拢的对象,一度让他无所适从。1898年9月,袁世凯进京陛见光绪。9月18日夜间,维新派首领人物谭嗣同夜访袁世凯,想把他争取到维新派阵营中。
袁世凯的《戊戌日记》,记载了这次会面二人的谈话内容。谭嗣同把维新派的计划和盘托出,要求袁世凯鼎力支持。谭嗣同让袁世凯尽快发兵,“派一半围颐和园,一半守宫”。袁世凯大惊,问道:“围颐和园欲何为?”因为颐和园是慈禧太后日常驻跸之所,故而袁世凯非常吃惊。谭嗣同斩钉截铁地说:“不除此老朽,国不能保!”并声称他已安排好一个湖南好汉作为刺杀慈禧的执行人。
谭嗣同所说内容,就是戊戌变法中的关键一着:“围园杀后”。维新派的计划是:由袁世凯派兵包围颐和园,谭嗣同则另外安排一批人,闯入园中刺杀慈禧。慈禧一死,则守旧派群龙无首,光绪最危险的对手消失,维新变法就可十拿九稳大功告成。
然而为了确定这个刺杀慈禧的人选,谭嗣同可谓煞费苦心。首先,此人必须是维新派的核心骨干,深知变法维新的意义与重要性,与维新派休戚与共,同生共死,惟其如此才能保证在密谋筹划过程中不走漏风声。其次,此人必须胆勇过人,有超乎寻常的勇气与武艺,才能顺利击败慈禧身边的众多侍卫,完成刺杀慈禧的重任。
谭嗣同最终确定的人选,是一个湖南好汉,名叫毕永年。
生平经历
毕永年(1869—1902),湖南长沙人,中国近代爱国志士。幼时,毕永年随父在军中往来,练得过人胆识。他好读王船山遗书,深受民族思想影响。1897年,毕永年考取拔贡,与唐才常、谭嗣同结下深厚友谊,时常聚会议论国事,忧国忧民。1898年,积极加入谭嗣同、唐才常等在长沙举办的强学会,宣传维新思想。8月,毕永年追随谭嗣同抵达北京,拜会康有为。
康有为通过谭嗣同介绍,知道毕永年是运动会党好手,便令他留京相助。康有为策划围园杀后时,让毕永年率百人刺杀慈禧。戊戌变法失败后,毕永年东渡日本,会见孙中山,加入兴中会,走上革命道路。1900年,毕永年在上海与唐才常会面,组织正气会。此时唐才常在保皇和革命道路上徘徊不定,毕永年与唐才常辩论无果,痛哭而去。之后毕永年南下福建、广东,联络会党。7月16日,孙中山抵达香港,布置起义事项,毕永年被任命为民政部长。但惠州起义终因弹尽粮绝告失败。1902年1月14日,毕永年在惠州病逝,年仅33岁。
刺杀事件
毕永年,湖南长沙人。毕永年自幼饱读诗书,有慨然报国之志。谭嗣同在湖南组织南学会,宣扬变法维新理念时,毕永年深受影响,从此跟随谭嗣同,成为维新派的骨干力量之一。
同时,毕永年与谭嗣同等一帮文人还有个不同之处。他文武双全,祖辈父辈都是湘军中的武将,毕永年从小受家庭熏陶,练就一身武艺。他还广泛结交江湖豪杰侠士,并且是哥老会的龙头大哥之一,手下颇有一帮彪悍勇猛的兄弟,行动之时不乏羽翼相助。
因此,毕永年最终被确定为“围园杀后”刺杀慈禧的执行人,“至袁统兵围颐和园时,汝则率百人奉诏往执西后而杀之可也”。有很多人疑惑,谭嗣同在京师有个武艺高强的密友大刀王五,为什么不用他上阵?
其实原因很简单,大刀王五与谭嗣同虽然私交甚好,勇武过人,但并非是维新派的核心人物,可靠性比之毕永年稍逊一筹。一来可能会造成泄密的风险,二来万一失败,王五的全家老小、众多弟子门人难免被祸灭九族。让一个局外人来承担如此重担和风险,显然不妥。因此无论为变法大局还是王五个人安危,毕永年都是比大刀王五更为合理的人选。
遗憾的是,谭嗣同没有看清袁世凯的真面目,过早泄露了“围园杀后”的计划,被袁世凯告密,导致全盘皆输。毕永年在整个事件中的表现,比谭嗣同等人要高明的多。他听说谭嗣同要面见袁世凯时,强烈反对,他认为袁世凯“非可谋此事之人”,既狡诈多变也没有这种胆略勇气,去拉拢袁世凯必然坏事。
但谭嗣同和康有为等人见不及此,坚持走了这一步错棋。毕永年机敏过人,他听说谭嗣同已经去见了袁世凯,立即预感到要出事,极力建议谭嗣同“速自定计,无徒死”,尽快脱身,徐图大计,但谭嗣同不听。1898年9月21日,慈禧大举捕杀维新派,毕永年星夜逃奔南方,躲过了一劫。此后他流亡海外躲避一时后,重新返回国内,辗转东南数省组织联系反清势力,1902年病逝于惠州,走完了他的传奇一生。
只能说一步错,步步错,导致满盘皆输,对此你怎么看呢?
发布时间:2022-10-17 08:18
上述文字是💠《谭嗣同要刺杀慈禧,放着大刀王五却用他,未听他的劝告导致失败?》✨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公元1368年的正月,年仅四十岁的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国号为大明,从一无所到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经历可谓是非常传奇。而在此时的中亚,比朱元璋小八岁的帖木儿正在和族...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高宗为明季殉节诸臣编了一部《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后,又诏令国史院弄了两卷《钦定国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美女,除了貂蝉,大乔和小乔一定算得上是美人了,而且这两位还是姐妹花,还一并嫁给了东吴最有权势的两个年轻人。但是历史对于女人总是残酷了,孙策和周瑜都没...
周昭王姬瑕,姓姬名瑕;为周朝第四仁君王。 周昭王像 周昭王在位期间被说的最多的似乎就是王道缺失,起初之所以会流传出这样的言论是因为在周昭王继位之时天象异常,观不到星象...
范文程(1597——1666),清初重臣,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曾事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代帝王。是清朝的开国大臣,也被视为文臣之首,被列为“中国十大谋士”之一。 范...
历史就是真实发生的,它没有假设和如果,不过我们倒是能够畅想一下,假如历史是这样进展的,会怎么怎么样。 一个人如果活久一点, 历史会不会不同? 有人提到后周皇帝柴荣,认...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资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魏佳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说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出现过的皇帝,人们最经常也是最喜欢讨论的话题除了皇帝的丰功伟绩和功勋成...
壬寅宫变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是宫女们意图杀死明世宗嘉靖帝的一次事件。嘉靖二十一年,杨金英等十数名宫女乘着嘉靖帝熟睡之际,用黄绫布把嘉靖帝的脖子套住,然后用手拉扯,...
李善长是明朝开国功臣,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卧龙先生诸葛亮的评价可以说是在历史中被抬得极高了,尽管有不符合史实的地方,但是诸葛亮也有被赞誉的资格。这个世界上最架不住的就是比较,借着一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就把...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
还不知道大顺政权措施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1644年3月19日,经过两天的激战,李自成的大顺军毫无悬念的占领了北京。 前一天,大明王...
我国古代农民是受欺压最严重的的一个阶级,地主和富商对他们的欺压在大部分时候都很严重,因此我国百姓对欺压他们的恶霸和地主阶级非常痛恨,著名京剧《铡美案》就是诞生在这...
多尔衮是怎么死的? 在《孝庄秘史》中,镇守山西大同的前明降将姜镶得知多铎病故、多尔衮染病而叛变,多尔衮经不起福临讥讽,不顾大玉儿劝阻,坚持率兵攻打姜镶。不料,多尔衮...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虽然在古代,大多数女性只能被动地接受自己的命运,但是还是有一些女中豪杰,不甘心于让男人左右自己的命运,勇敢地做出抗争。 古代的...
导读:正史和演义是有所不同的 历史上斩杀华雄的人到底是谁 华雄真的是个狠人,败在形势,一个主将也无能为力。至于五子,五虎也有可能不敌,死于刀下。正如潘凤也许真的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