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的死,是历史上一个比较难解开的谜团,他还有很多机会,江山也并非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他选择了一个最决绝的做法。
南明之败,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都非崇祯皇帝之血脉。立福王要争,立鲁王要争,立唐王要争,立桂王要争。崇祯本有三个儿子,如果能有一个出现在南方,这些争论就会自然消失。
那么,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把儿子遣送一个到南方,以免一筐鸡蛋一下子全被打碎?明朝也有南、北两京之制,留太子在南监国或分封儿子到南方,也是于礼、于法合宜的。
这还真得从崇祯帝朱由检的性格上说起。
朱由检继位伊始,大力清除阉党,一纸诏书,即贬掉权阉魏忠贤去凤阳守陵,随后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崇祯皇帝轻易间铲除魏忠贤集团,让他信心满满,自以为无所不能。
朱由检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为,但为人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因对外廷大臣不满,朱由检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给予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剧。无奈之中,他不断反省,六下罪己诏,减膳撤乐,但无法挽救明王朝于危亡。
崇祯十六年(1643年),崇祯皇帝派出的剿匪主力、陕西总督孙传庭部队在河南被李自成歼灭,预示首明朝末日的来临。随后,李自成追击至西安,分兵收西北。
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大顺,改元永昌。正月初八,李自成率兵亲征。他兵分两路,北路主力由李自成、刘宗敏出太原、大同,经河北宣化攻居庸关;南路主力由刘芳亮过黄河,经河南、畿辅北上。兵分两路的战略目标是收降边军,并切断崇祯南逃及明军勤王北上的路线,以成瓮中之鳖之势。
李自成在讨伐诏书中指责崇祯皇帝:“公侯皆食肉纨绔,而恃为腹心;宦官悉龇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狱囚累累,士无报礼之心;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犹虑尔君尔臣,未达帝心,未喻朕意。是以质言正告;尔能体天念祖,度德审几,朕将加惠前人,不吝异数。”希望能劝降崇祯皇帝。
与此同时,崇祯也在做最后的挣扎,他派大学士李建泰“代朕亲征”,并在正阳门行遣将礼,亲自斟酒饯行,最后目送拼凑出的数千人缓缓离去。这次出征,可谓仪礼最隆,效果最差。李建泰的部队根本不敢出战,只在畿辅地区徘徊,最后与刘芳相遇,仓皇北窜,在保定投降农民军。
随后,崇祯帝想出一招险棋:放弃辽东。为对抗辽东满清军队,明朝一直在山海关外驻有精兵猛将。崇祯十七年正月十九日,崇祯皇帝指示大臣调吴三桂入关,但又不明说,而是让大臣们议定再奏。大学士、户、兵密商:“三桂兵精,诚可调以剿寇;而此兵一调,恐宁城士民不免惊疑或致溃散。近报奴营烽火已过松杏,万一乘虚突入,尤为可虑。”
次日朱批:“调三桂马兵助剿,余兵尚多。乘贼三边新安未定之时,此着似不可失。……此等重大军机应行与否,原应先生每主持担任,未可推诿延缓误事。”
一旦吴三桂入京,山海关外土地即会全失。即使救驾成功,依大臣们对崇祯皇帝的了解,他 定会秋后算账,把丧师失地之责任全部推给大臣。所以首辅陈演老奸巨滑,面对皇帝的催促,再次“伏乞圣裁”。
无奈之下,崇祯只好于二十一日朱批:“移宁士马,收守关之效,成荡寇之功,虽属下策,诚亦不得已之思。先生每即拟旨来行。”但崇祯又给自己留下一条尾巴:“如必须再议,先生每即刻会官密议妥确来奏,仍将各官议语各行亲书备览。”
最后廷议的结果是:“请行督抚镇再议宁远弃后关门作何守法,军民作何安顿,总欲完其不敢任之局也。”
时间拖到三月十三日吴三桂进入山海关,五日在永平府安置家眷,根本没有来得及勤王,就已经大势溃散。
与此同时,明朝本有两京之制,如果崇祯帝能够南迁,虽有可能落得隋炀帝,但也不无险中救胜的可能。因为这样一来,李自成的农民军、皇太极的满清军对明朝的两强相压之势,就有可能因为明朝的南迁,变成李自成的农民军、皇太极的满清军直接对抗的两强相争,他反而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但死到临头,崇祯仍是死要面子,他内心特别希望大臣能合辞恳请,以“御驾亲征”名言到南京视事;并留一批官员留守北京。
结果,根本没有大臣愿意提出这条意见,因为“帝欲大臣一言主之。大臣畏帝不敢言,虑驾行属其留守,或驾行后京师不能守,帝必罪主之者。遂无人决策。”谁要是提出,很可能就会让崇祯顺水推舟,自己去南方亲征,提出者就会被“委以重任”留在北京。
拖延之下,至三月时,大顺军合围已成,他已经根本走不了了,所以才有“朕不能守社稷,然能死社稷”之句。
亲征之外,还有别的办法。
崇祯有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炤、永王朱慈焕,当时都在宫中。不管是让皇太子南下监国,还是对其他两个儿子进行分封,都可以为崇祯和南明留下一条血脉。
当时有大臣建议,可让太子到南京监国,定王永王就藩(地点未定,但大多数主张是建藩南方)。这本是好意,但与崇祯“御驾亲征”的与本意相违,崇祯于是怒不可遏:“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哥儿们孩子家做得甚事?先生早讲战守之策,此外不必再言。”
三月十日,大顺军抵居庸关,总兵唐通和监军太监杜之秩投降。十六日,进占昌平。十七日,到达京师城下。崇祯:“仰天长号,绕殿环走,拊胸顿足,叹息通宵,大呼内外诸臣误我,误我!仓惶召对,人人战栗无策,噤不发声。”
随后,襄城伯李国祯统京营兵携带火器,对李自成缴械投降。李自成设立沙河总部,让刘宗敏攻城,并派宣府投降太监杜勋劝降崇祯“逊位”。
崇祯想拖延时日等待勤王之师,但根本无师勤王。
十八日夜间无果,刘宗敏一举攻克外城。
崇祯带内官向朝阳、安定等门逃跑,均被起义军挡回。
随后,崇祯命周皇后自缢,亲手砍死、砍伤两公主,将太子、永王、定王交太监躲藏。自己则与太监王承恩到景山上吊。
十九日上午,起义军攻占内城,中午,李自成由德胜门入北京城。明朝灭亡。
直到死的那一刻,崇祯都认为明朝的灭亡,是别人的错。
发布时间:2022-03-19 01:52
上述文字是💠《自知自己走投无路,崇祯为何不将儿子们送往南方避难?》✨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战国时期,国家间的吞并和被吞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问题,影响国家命运的因素非常多,军事只是其中一方面。 在战国中后期,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的赵国,不仅国土扩张了数...
大德九年六月初五庚辰(1305年6月27日),元成宗册立他为太子。十二月十八庚寅(1306年1月3日),德寿去世。 皇太子 孛儿只斤·德寿(?-1306年1月3日),孛儿只斤氏,元朝皇族。元...
话说古代科举考试,谁能中状元,考的当然是诗书文章,书生们日夜苦读圣贤书,勤练文章,为的就是能在乡试、省试甚至殿试上一展身手,争取“一举成名天下闻”。至于展的什么身手,当然是...
袁崇焕的关宁铁骑,是大明防守后金军队的最后屏障,但是崇祯皇帝却将袁崇焕以通敌叛国的罪名凌迟处死,这无疑是自毁长城。 袁崇焕1619年中进士,被授予福建邵武县知县,虽然是...
最近有看到一首非常给力的诗词,那就是这个死生契阔,与子成说,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中的这个契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也非常的值得探究了,而且这是...
胤yìn 禵tí 清康熙帝的第十四子,其生母为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他本是雍正帝的同母兄弟,可是在康熙末年宫中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这亲兄弟二人竟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雍正帝登基后...
一代传奇女皇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女皇,但是在她的真实姓名几乎无人知晓,她曾经使用过的名字有很多,有关她出生时候最早的名字并没有被史书记下来,到最后也只留下...
曹操能够成为三国时期的最强霸主,与他身上各种优秀的品质是分不开的,那么他最重要且优秀的品质是什么呢?那就是气度。 气度,是指气魄风度。气度也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表现形...
当追剧这还沉浸在韩德让和萧燕燕的甜蜜恋情中,突然剧情大反正,来了一道圣旨,韩德让和萧燕燕的甜蜜恋情就此结束,迎来的是痛苦的分离,真是虐心,苍天~为什么有情人不能终成...
日本神社是一个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比较陌生的概念,说它是佛堂,里面却供奉着死去的人的牌位,说他是灵堂,却又装饰的根本不像,那么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呢? 提起日本的神社,...
汉末三国时期,孙策不止有一个弟弟,孙策为什么选择孙权呢?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您走进孙策的...
齐桓公作为周天子分封的诸侯王,所经营的齐国是最为强大的诸侯国,他所推行的尊王攘夷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诸侯不尊王? 普遍上来讲,大多数人认...
三国时代,虽然三家并分天下的格局已经形成,但是汉献帝还是一个名存实亡的皇帝,因此没有人再自立为帝王,没有人愿意第一个称帝的原因,与下面这个不成文的规定有关。 汉失其...
曹操的儿子都非常优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曹植了,才高八斗说的就是他,但是他如此有才华,为何在夺位之战中还是输给了曹丕呢? 同胞兄弟的曹丕与曹植,为了争得父亲的欢心,勾...
在古代社会皇权至上的情况下,很多皇帝还是很有威严的,但是有些皇帝则不然,竟然能被自己身边的人给害死。在武则天的光环之下,唐中宗李显并没有展现出多么强大的君王才能来...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北朝时期,人们印象深刻的就是朝代的频繁更替以及佛教的大肆兴起。在大约200年的时间里,北朝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佛教也经历了由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