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唐朝的科举光考得好还不行,还需要有人推荐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唐朝的科举光考得好还不行,还需要有人推荐》,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唐朝的科举光考得好还不行,还需要有人推荐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在古代,科举作为一种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当然不是只有分数高就能胜任这么简单,因为官员的选拔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在唐朝时期,除了需要考试排名考前外,你还需要有人推荐才能成功入仕为官。

古代科举考试更像“高考+公考”

提到“高考”,好像是近现代人们的专属。其实,中国古代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也是一种“高考”,只不过和学历、官职相挂钩的科举考试更像是现在“高考+公考”的合体。

以科举制度为主体的中国官吏选拔体系中,考试是最基础的一环。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都是幸运儿,郁郁不得志或范进中举式的悲剧人物也比比皆是。有寒窗苦读的痛苦、有层层考试的无奈、有进京赶考的艰辛,可古人们依然对科举考试抱有美好的期待。

隋炀帝之前,是没有“考试”一说的,那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选贤任能主要靠内推,大家靠“拼爹”和“拼关系”去当官。公元602年,隋炀帝设立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是考试兴起的源头,虽然让现在学生深恶痛绝,但在当时却为知识分子打开了一扇晋升之门。

与现在的人们需要经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学习阶段相似,古人们也要通过学校学习。古代的学校分大众化的私塾、高端点的书院,还有光听名字就知道很高大上的国子监。经历漫漫求学路后,还有更漫长的考试路在等着古人们。先说国子监的学生,他们被叫做监生,在有的朝代,比如明朝前期,监生们可以直接做官。不过更多时候,他们还是得先考试,不过他们可以直接从乡试开始考,相当于保送了一级。普通学生则必须从最低级开始考。童试、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光听到这些名字,也是醉了!幸运儿通过层层考试会经历秀才、举人、进士及状元、榜眼或探花的身份之变,这些考试也为他们打开了晋升渠道,一举成名、为官为宦、光宗耀祖,那都不叫事儿了!

唐代前期,考试不仅要看成绩,还规定要有名人推荐,所以进京赶考的考生们还要拜码头找靠山,以期被人慧眼识珠。在古代,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比现在高考要少得多。比如宋神宗时,参考的有10万,录取的只有三四百人,所以科考出身的人少,一般都会得到重用。

清朝兴起近代高考

若说科举制度是古代“高考”的模型,近代高考则始于清朝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时期,当时的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左宗棠提出“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不仅开办了各种兵工厂,还开办了各种学堂,比如: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同时学习西方的科举考试方式,为近代高考奠定了雏形。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9月2日,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

统考统招是现在人们对高考的印象。其实,在1949年之前,中国各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时间是由学校决定,并不是同时举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时间安排去不同的大学进行多次高考。

新中国招生制度

1952年,新中国建立起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是为了能更好地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大学停止招生,到1977年恢复高考期间,进入大学读书的多是基于推荐制的工农兵学员,他们有一个极具时代特色的名字——“工农兵大学生”。

高考恢复初期免费上学分配就业

1977年,邓小平主持恢复高考。那一年的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这也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包分配”政策的实行。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1997年高校全面并轨,民办大学开始兴起,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

1999年,对于许多考生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扩招、实行“3+x”的高考模式、考后填报志愿。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从那一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短短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

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生“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的限制,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婚否不限。

2012年4月,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稳定,长达13年的高校大规模扩招运动走到终点。

2013年,新课改方案按照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两类,设置相应的考试科目。从此,高考有了“春季”和“夏季”之分。

发布时间:2022-02-25 22:41

上述文字是💠《唐朝的科举光考得好还不行,还需要有人推荐》✨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明朝最为昌盛的时期为什么是仁宣之治?

明朝朱高炽和朱瞻基二帝是两位十分贤明的皇帝,在他们父子俩的治理之下,大明休养生息,呈现出了很好的国家面貌。 其实仁宣之治措施有很多,如果大体来分的话,仁宣之治措施可...

[历史] - 2022-01-05 08:13:28

秦兵马俑中士兵都是赤手空拳,武器去哪里了?

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出土的,其中的士兵像和各种战车战马都是栩栩如生,唯一让人疑惑的是,坑中并没有发现任何武器,没有武器的士兵怎么打仗呢? 兵马俑一号坑先后出土了...

[历史] - 2022-01-18 17:39:37

慈禧太后知道东南互保之事吗?事后她不处置相关官员?

当年义和团运动时,张之洞刘坤一盛宣怀等南方一些有实力的人搞了一个东南互保运动,使得南方没有受到八国联军的战火。那么,后来的慈禧太后她知不知道有东南互保这一回事呢...

[历史] - 2023-04-15 00:17:17

秦始皇活了多少岁?年仅五十,再活个几年,大秦可能就不会亡

历史上秦始皇是一个带有争议性的皇帝,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同时也创造了很多的历史,秦始皇虽然暴政,但是他光辉的历史却没有人轻易的到达,而他当时做出的工作到现在后代们仍...

[历史] - 2021-09-17 01:28:48

威震华夏的关羽的死因有哪些说法?为什么说关羽必须要死?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被称为“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

[历史] - 2022-09-02 06:30:39

末代皇帝溥仪珍藏多年的龙袍,却成了日本人眼

末代皇帝溥仪珍藏多年的龙袍,却成了日本人眼中的笑话,溥仪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皇帝,但是却不是因为他的功成名就也不是因为它对后世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而是因为他...

[历史] - 2021-04-09 12:17:10

武侠小说 影视剧中的太监往往武功高强 现实中的太监武功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太监是封建王朝时独有产物,在《龙门客栈》和《天下第一》中,宦官的武功都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天下第一。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太监真的很厉害吗? 在人们的印象中,太监基本...

[历史] - 2022-08-05 17:27:53

功绩千古的一代君王汉武帝,在犯错之后是怎么进行自我批评的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功绩排在前几名的皇帝,他充分利用好了前几代皇帝积累下来的基业,做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同时还是一个非常善于自省的皇帝,这是非常难得的。 皇帝都...

[历史] - 2022-02-18 21:58:55

武则天立嗣之谜:武则天最想让谁继任?

候选人:武承嗣最初的时候,武则天确实倾向于武承嗣。为此,她将反对立武承嗣为太子的宰相岑长倩、格辅元诛杀。另一方面,对武承嗣、武三思,武则天也是心有忌讳的。 这两位侄...

[历史] - 2023-04-08 02:33:50

少年铜钱被偷 包拯靠着一座石狮子指认出了真正的窃贼

民间相传包拯包青天不仅为官廉明公正还是一名神探,白天审理人间案件,晚上审理阴间冤案,包拯的一生为了拯救更多的黎民百姓,操劳了一生。 历史上关于包拯破案的故事很多,今...

[历史] - 2022-08-10 23:39:43

蒋介石死后国际社会是什么反应?美国日本出乎意料

蒋中正作为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关键人物,一直承受着后人的各种评说,但是他的地位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这样一位在世界上位高权重的人物,在逝世的时候,国际社会又做出了何种反...

[历史] - 2022-05-20 00:12:25

苏轼专门作词悼念的亡妻是谁?乌台诗案结局如何?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能写出这等闻者心碎的词句,想必苏轼也一定是怀着极大的悲痛的,那么他词中怀念的这位亡妻,其人究竟是谁呢?...

[历史] - 2022-01-28 05:57:38

中华上下五千年最强的10大皇帝排行榜,谁是第一位?

中华上下五千年最强的10大皇帝排行榜,谁是第一位?我们都知道,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社会当中,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治统治的象征与代表。根据史料统计,从秦始皇...

[历史] - 2021-11-28 23:33:30

乾隆最看重的五阿哥 身患病症英年早逝

清朝繁荣鼎盛时期,大家肯定会想到康雍乾三代皇帝,这三代祖孙皇帝大力推动了清朝的发展,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乾隆的第五个儿子,五阿哥永琪,五阿哥是乾隆皇帝最看重的人选...

[历史] - 2022-09-24 06:00:49

揭秘明代太监冯保与张居正究竟有何关系?

张居正和冯保都是朝中的要臣。在宋神宗时候,张居正为朝中宰相,而冯保受李太后的重视和委托,让冯保监督教育宋神宗。张居正和冯保是很好的朋友,他们都为北宋做出了贡献。...

[历史] - 2023-04-12 17:34:08

清朝一个举人编成一部字典,本可利国利民,乾隆的血腥文字狱为什么找他下手?

说起字典这在我们日常中随处可见,然而在清朝历史上一个举人编成一部字典,本可利国利民,但是他最后却被乾隆满门抄斩,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乾隆是个十分喜...

[历史] - 2023-06-10 23:35:36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