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武王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的帝王们,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死法,有吃丹药毒死的,如唐朝的好几位皇帝,有被宫女闷死的晋孝武帝司马曜,有被饿死的梁武帝萧衍,还有因为占有儿媳妇被儿子杀死的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甚至还有自己把自己砸死的,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而秦武王嬴荡,就是那个自己把自己砸死的倒霉鬼。
提起秦武王,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举鼎把自己给砸死的那个家伙,觉得这个武王真是有点不靠谱,没有一点王者风度,怎么和小孩子玩过家家一样随便呢?
其实,光凭印象,秦武王还真是有点儿戏,但实际深入了解,你的印象就会发生变化,原来秦武王并不是单纯的一介武夫。
我们还是先看看太史公是如何说秦武王举鼎而亡的吧。
据太史公《史记·秦本纪第五》记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
啥意思呢?就是说秦武王力大无穷,喜爱比武角力,有几个大力士都在他那里做了大官。有一次秦武王与大力士之一的孟说比赛举鼎,结果失手砸断了膝盖骨,然后就气绝而亡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秦武王嬴荡是在和人比试举鼎的时候失手致死的。
那么,贵为一国之君,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要从当时周王朝与诸侯国的关系,尤其是秦国的争霸野心与秦武王的个人性格上去分析。
秦武王在位时,正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周赧王姬延当政期间,此时周王室在战国七雄面前的威信早已经没有了,仅存的一点点优势,便是还没有被诸侯夺去的天下共主地位,但也仅仅是徒有虚名罢了。
此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与历代君主的锐意进取,早已经从当初貌不惊人的西垂偏国,成为最有能力问鼎中原的最强大诸侯国之一。
到了嬴荡执政时期,这个酷爱比武,特别迷信拳头的秦武王,更是立下了更大的志向,那就是问鼎中原。
我们看看,大家印象中不靠谱的秦武王是如何说的: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这话,是嬴荡对秦国名将、左丞相甘茂说的。
啥意思呢,秦武王说了,甘茂啊,寡人有个心愿,就是想开条路坐着车,通过三川之地(也就是洛阳地区,黄河、洛河、伊水相交谓之三川),去在洛阳的周王室那里看看,就是死在那里,也不后悔啊。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不幸的是,秦武王自己就是个乌鸦嘴,后来居然一语成谶。
表面上看,秦武王的意思就是去旅游了,就像现在的人们向往大都市一样,但实际上甘茂很明白,秦武王不是为了旅游,而是相中周王室坐的那个天下共主的位置了。可见,此时秦国想统一天下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不再遮遮掩掩了。
那么,赵国七雄个个实力雄厚,秦武王凭什么觊觎周王室的位置呢?
实际上除了前几代秦国国君的不懈努力外,这个接了秦惠文王班、看似玩世不恭不靠谱的秦武王嬴荡也实实在在地做了不少事情。
诸如连横魏秦、联越制楚等等外交手段,运用的也是炉火纯青。秦武王最值得夸耀的功劳,就是平定了川蜀之地,打义渠、丹犁。平定川蜀以后,秦国开始对这里实施直接管辖,把富庶的蜀地变成了支撑秦国统一六国的后方后勤基地。
在秦武王以前,丞相一职都叫相国,他当政以后驱逐了纵横家张仪,把相国改成了丞相,后来更是设立左右丞相职位,这个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后世王朝沿用很久。秦武王对民生也非常重视,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等等这些事情,一样都没有落下。
可见,不论是在内政外交,还是军事上,秦武王嬴荡都是很有建树的,并不是一个五大三粗类型的一介武夫。
攻打韩国,立息壤之盟,秦武王窥视周王室之路
前面我们说了,秦武王想去洛阳的周王室一窥究竟,但实力强大的韩国横亘在路上,那是绕不过去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拿下它。
当然,毕竟,兵者国之大事,开战前秦武王还是询问了右丞相甘茂和樗里疾的意见。
对秦武王的想法,右丞相樗里疾认为不妥,劳师远征不说,万一被人赵、魏两国借机偷袭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而甘茂则是心领神会,攻打韩国势在必行,咱大秦国现在有实力有能力,干就完了!韩赵魏联盟怕什么,破了就完了,说服魏国的事情,就交给俺了。
秦武王一听甘茂的话,自然是大喜过望,于是就让甘茂出使魏国。果然,甘茂没有辜负秦武王的期望,以“共享伐韩之利”为诱饵,和魏国结成了暂时的联盟,韩赵魏联盟自然就名存实亡,秦国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这甘茂是个很有预见能力的名将,知道韩国是块硬骨头,并不是那么容易啃的,一旦战事不利,加上朝中反对甘茂的人也多,怕秦武王中途变卦,就和秦武王立了个“息壤之盟”,那意思就是说,无论如何,大王你要支持我。秦武王自然是支持的,盟约当然是没问题的。
于是甘茂就领兵攻打韩国去了,宜阳之战十分艰苦,甘茂大军打了五个月也没有拿下。这下子秦国国内可吵大发了,一个个地嚷嚷着要甘茂退兵,这么久都没有打下,实在是劳民伤财啊!
这秦武王本来也是信心满满,但这么久没有打下来,加上群臣在耳边不停地投诉,秦武王耳朵就软了,信心也有点动摇,就想让甘茂撤兵了。
这个时候,甘茂一句话,大王,你还记得咱们的“息壤之盟”吗?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这甘茂果然非常人,有先见之明,早就挖好坑等我呢。
醒悟过来的秦武王不但没有让撤兵,而且还增派了援军助战。得到了秦武王的信任,这个甘茂也不是小气之人,更是把自己的私房钱都拿出来奖励士兵。
这下子,本来已经有些疲惫的秦军,瞬间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不久就攻下了宜阳,斩首六万韩国士兵。
秦武王顺利进“京”,窥九鼎力举而亡
公元前307年,甘茂破了宜阳城之后,武遂也被秦军夺取。大获全胜的秦军大部队渡过黄河后,秦武王率领大部队浩浩荡荡地直奔梦中的三川之地而去。
这次秦武王可是要大摇大摆地一窥对周王室究竟了。他让右丞相樗里疾为先遣队,带着百辆战车轰轰隆隆地开进周天子所在的都城洛邑,这周赧王听说秦军来了,急忙出城迎接,天下共主的地位实在是太不堪了。
这一段历史,《史记》是这样记载的:“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樗里子就是樗里疾。
秦武王干嘛去了呢?他带着那几个和他一样的大力士,也就是任鄙、乌获、孟说等人去看周王室太庙的镇国之宝九鼎去了!
这九鼎是什么呢?就是禹王划分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等九州时所铸的鼎,每一个鼎上都铸有相应一个州的名字,比如秦武王的秦国,就是“雍”字,也称“雍州鼎”和“龙文赤鼎”。
秦武王的目标就是这个代表雍州的龙文赤鼎。
秦武王本身就是个大力士,擅长什么就喜欢什么,就如现在的体育爱好者一样,力大无穷的秦武王自然喜欢举重了。
看到这个雍州鼎后,嬴荡的一股子豪情壮志那是油然而生啊!于是,嬴荡放眼四顾,对着几个大力士说,咱们去举一下比划比划谁的力气大吧?任鄙、乌获这两个人一看这个鼎,重量可不一般,先不说是否能够举起来,就是能够举起来,那也不一定能拿捏得住啊。于是二人就劝秦武王咱们还是别举了,太危险了。
这个时候秦武王就对另一个大力士孟说讲,他们不敢举,那就咱俩比试比试吧。
这个孟说就没有那两个大力士有眼色,二话不说,一把就把雍州鼎给举起来,然后又放了下来,但代价也不低,眼睛都蹦出血了,可见使了多大的劲。
嬴荡一看这小子居然能举起来,俺岂能落后。于是,上前一步,准备举鼎。这个时候任鄙又劝他,大王您可以万乘之躯,不可轻易冒险啊。这个时候的秦武王那里听得进去这话,你举不起来,难道寡人也不举吗?自信心爆棚的秦武王,力贯丹田,大喝一声,一下子就把雍州鼎举了起来,谁知道这个时候悲剧发生了,可能是力竭了也可能是没把握好,雍州鼎居然脱手落了下来,一下子砸在了秦武王的腿上,膝盖骨也被砸碎了。重伤的秦武王嬴荡,不久就死去了。此时的嬴荡才23岁,当国君仅仅4年。
而那个没有眼色和秦武王比试的大力士孟说呢,也没有好下场,被五马分尸加夷族了。
那么,明知道举鼎很危险,那秦武王为什么非要固执己见呢?一方面这和他争强好胜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不排除其向周赧王示威的意思,那就是说,这鼎,早晚是我的,你的天下共主位置也一样!
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或许周王室的气数还没有尽吧,嬴荡的冒险行为有点超前,就把自己玩死了。
当初秦武王自己那句“窥周室,死不恨矣”话,终于应验,嬴荡可以瞑目了。
秦武王嬴荡虽然因为举鼎意外而亡,但并没有阻挡后续秦王继续一统江山的雄心壮志,到了秦王嬴政时期,终于完成了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历史任务,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发布时间:2021-11-13 04:22
上述文字是💠《秦武王为什么会被巨鼎砸死 秦武王真的是意气用事吗》✨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一直都是沿袭一个皇帝、一个皇后、然后再封妃子的制度,所以皇后和皇帝一样有着崇高的地位,受万人敬仰,被称为国母。但是从古至今,皇帝选择皇后绝大部...
在三国志中其实曹操或多或少还是遭到了贬低的,真正历史上的曹操可是非常有头脑,有才能,属于当世枭雄 值得佩服 。尤其是他一生中爱才如命,提出过“唯才是举”求贤若渴,所...
三国演义中貂蝉的出场:“(允)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乃府中歌伎貂蝉也。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在这里,貂蝉的出身,已经从董卓府...
朱文正是谁?朱元璋为什么想杀他?朱文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中国人,都喜欢以少胜多的战役,仿佛这样可以更加体现指挥者的智慧和能...
我国上古时期的历史由于没有史料记载,都是以深化传说的形式流传的,在传说中,黄帝的妻子是嫘祖,那么嫫母是谁呢?她和嫘祖是什么关系呢? 嫘祖是西陵氏之女,是黄帝的妻子,...
有这样一句名言“自古雄才多苦难,历来纨绔少伟男”,意思是说,能成果大事的人,大多要历经艰难困苦的锤炼,而那些富贵之家的花花公子,往往耽于逸乐,胸无大志,难以成果大...
中国历史上自古以来贪污就一直存在,它是所有统治者所痛恨的,在古代要说哪个皇帝最痛恨贪污,那么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了,那么他是如何治理贪污的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为此...
蜀汉五虎上将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刘备建立蜀汉,五虎上将各自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更是三国中的万人敌,曾温酒斩华雄,白马坡斩颜良文丑。关...
《万历十五年》是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成名作,是一本畅销学术书。可以说,在散文里面,它的历史水平最高,在历史书里面,它的散文水平最高。其地位自然不言而喻,达到了“生平不...
石重贵(914年―964年),后晋皇帝,石敬瑭养子,942年-946年在位。天福七年(942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石重贵不肯向契...
清朝同治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是死于天花还是死于花柳病? 众所周知,清朝晚期的实际执政者是慈禧,虽没像武则天一样称帝,却是主政太后,光绪皇帝连傀儡都不是,戊戌变法流产...
清同治年间的一天,浙江余杭地区发生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一个叫做葛品连的人突然发病身亡,但是他在死后却面目青黑,口中还有血水流出来,他的家人因此就觉得他是被人害...
今天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考试相比,难度其实是非常低的。如果把科举考试称作“独木桥”,高考简直就是“高速公路”。 明代的官办学校,中央学校叫“国子监”,地方学校叫“...
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刘备把政务交给了诸葛亮,把军队交给了李严。可是后来,李严在诸葛亮的弹劾下,刘禅把李严废为庶人。那么...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时代,这一时期涌现许多杰出的将领统帅,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三国东吴著名统帅,士别三日,必当刮目相看的吕蒙,连关羽都被他算计。 吕蒙字...
在2016年1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发现一处非常重要的遗址,据说是在旧石器时代的遗存。这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是考古人员研究史前的重要史料。 网络配图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