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为何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为何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为何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还不知道:朱允炆下落如何允炆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朱允炆,明洪武十年出生于应天府,是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因朱标英年早逝,所以在朱元璋去世后,继承了皇位,成为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建文帝。

(朱允炆像)

朱允炆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大大缓和了朱元璋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史称“建文新政”。

在这些新政取得一定效果后,朱允炆便于1399年推行另一项举措——削藩。不料这个举动激起了燕王朱棣的强烈发对。于是,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

这场争斗一直持续了四年,于1402年朱棣成功登基,成为永乐皇帝后结束。

可当朱棣率燕军攻入南京城时,朱允炆却离奇消失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朱允炆究竟去了哪里?到底是生是死?

史书上至今没有定论,只是有以下几种传说。

一种说法是,朱允炆出家为僧了。

传说朱元璋在位时,曾经留下过一个铁箱子,且反复叮嘱,不到九死一生的紧急关头,不得开启。后来,这个箱子一直由朱允炆的贴身太监保管。

(朱棣像)

当朱棣的军队攻入南京城时,朱允炆自知在劫难逃,欲拔刀自刎。

情急之中,身边的太监突然想起朱元璋遗留的箱子,急忙命人找来。打开一看,里面除了少许银锭以外,还有数套僧服以及剃度用物。

于是,万念俱灰的朱允炆,当即让太监为自己剃了发,换上僧侣衣服,从皇宫后门逃走,不知所踪。

关于这种说法,《明神宗实录》里记载有张居正的一段话:“国史不载此事,但故老相传,言建文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人无知道。”

另一种说法是,朱允炆自焚而死了。

朱允炆在得知燕王朱棣的军队已攻入南京金川门时,便下令纵火焚烧皇宫。瞬间,大火弥漫了整个宫廷。

朱允炆对随从说:“大丈夫宁可站着生,不可跪着死。”随即投入熊熊大火之中,其妻子马皇后、长子朱文奎,也跟着自焚了。

《明太宗实录》对这件事是这样说的:“建文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明史》中也有关于朱允炆自焚的记载:“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郑和下西洋)

还有一种说法是,朱允炆飘洋出海了。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不是为了外交需要,而是为了寻找朱允炆。

朱棣即位后,怀疑朱允炆没有自焚,派人多方打听朱允炆的下落,终无收获。后偶然得知,朱允炆已乘船出海,远度重洋了。于是,朱棣便命郑和率船队,以“杨大明威德”之名,出海寻找朱允炆。

郑和第一次远航是在1405年。当时明朝刚刚经历“靖难之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朱棣首要解决的是安抚民心,发展经济,而不是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劳师动众的数次下西洋,且回报甚微。

因此,郑和7次下西洋的目的受人质疑。

《殊域周咨录》曾载,郑和下西洋的全部档案《郑和出使水程》后来莫名其妙地遗失了。于是,有人猜测,《郑和出使水程》记载有关于朱允炆的消息,被朱棣藏起来了,并非遗失。

关于朱允炆的生死之谜,恐怕只能继续仰仗史学家,甚至是考古学者们了。

(参考资料:《明实录》《殊域周咨录》《明史》)

发布时间:2021-06-19 07:17

上述文字是💠《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为何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夏侯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夏侯玄手握十万大军 为何在司马懿发动政变时甘愿束手就擒?

夏侯玄是三国时期曹魏玄学家,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世袭其父爵位,高平陵之变后,被剥夺兵权。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手握重兵的夏侯玄为何不反抗,以致最终被杀? 夏侯玄...

[历史] - 2022-06-07 10:06:33

朱元璋登基,免除小镇6年赋税:当年朕在这里饿肚子,至今不敢忘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25岁之前颠沛流离,25岁参加红巾军,40岁时建立明朝,创造了从底层百姓逆袭为帝王的传奇。 朱元璋的创业历程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阶段是从红巾军的小吏...

[历史] - 2021-06-11 20:28:47

东捻军抢渡汉江,清将跪拜镇江王庙,江水猛涨捻军退,真有神助?

清末的农民起义武装很多,在与太平天国同时期的就有一支叫做捻军的,声势并不如太平军浩大,也没能掀起多大水花。 清朝末年,东捻军在湖北沙洋汉水段遭到清军阻击,试图渡汉逃...

[历史] - 2022-04-10 17:15:34

吴三桂想为清廷世代镇守云南 为何被康熙残忍拒绝

1657年,吴三桂以平西大将军的身份,领军南征云南,攻打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政权。 永历帝对吴三桂进行了拉拢,多次写信给他,劝告他养贼自重,不将自己赶尽杀绝。吴三桂...

[历史] - 2021-06-06 10:21:33

历史上商朝为何要屡次迁都呢?

商朝从汤开始,到纣灭亡,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近六百年。约当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商朝历史上有一个很显著的现象,就是都城屡迁。汤最初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市...

[历史] - 2022-10-30 10:31:34

年少时酷爱出游的雍正帝,为何继位之后很少出巡了

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虽说处在康乾两位著名君主之间,位置略显尴尬,显得他更加平庸了,不过他也并非是碌碌无为之辈。 雍正帝还是皇子时,确曾随父康熙帝多次外出...

[历史] - 2022-02-19 09:31:13

宣太后芈月的墓有什么离奇之处 芈月陵墓选址在哪儿

芈月是以秦宣太后为原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也是秦始皇曾祖父的母亲。而芈月墓,位于芷阳骊山的秦始皇祖坟秦东陵。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海拔1302米,...

[历史] - 2022-12-14 13:31:18

苏秦张仪主张的合纵连横,到底是个什么计策?

合纵连横是两个计策,是一种积极寻求外援的国家外交政策,在春秋战国时期由苏秦张仪分别提出,那么这两个计策是怎么运作,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战国是个大国兼并小国,强国...

[历史] - 2022-02-08 07:47:01

揭秘:嘉庆皇帝上任第一把火为什么就烧到贪官‘和珅’头上?

揭秘:嘉庆皇帝上任第一把火为什么就烧到贪官‘和珅’头上?乾隆皇帝在1799年的正月初三驾崩。两天后,嘉庆就下旨逮捕和珅,三天后抄家,十天后赐死。这是嘉庆皇帝亲政后的第一...

[历史] - 2021-04-10 06:22:07

卧龙 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庞统没什么实际成就 为什么能与诸葛亮齐名?庞统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一点可谓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卧龙是指诸葛亮,凤雏则是指庞统。庞统既没有什么好计谋,又没建什么战功,为何能与诸葛亮齐名?庞统到底有没有真才...

[历史] - 2023-03-31 22:31:45

元稹是谁?为什么是大唐第一渣男?元稹的爱情故事介绍

元稹是谁?为什么是大唐第一渣男?元稹的爱情故事介绍元稹是唐朝大臣,著名文学家,他和白居易是挚友,两人共同支持新乐府运动。不过今天并不是给大家介绍有关元稹在文学方面...

[历史] - 2021-07-10 01:19:15

揭秘改变溥仪一生的两个女人,溥仪的生母究竟是谁?

要说经历变迁落差最大的人,非末代帝王溥仪莫属了,他一生三次登基三次退位,最终成为新中国的一个平民,经历实在坎坷,那么对溥仪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两个女人是谁呢? 溥仪作为...

[历史] - 2022-02-25 16:28:14

九层妖楼在现实中竟然真的存在_揭秘九层妖楼的真实面目

相信看过《鬼吹灯》的人都不会对九层妖塔感到陌生,这个在小说中让人连呼吸都不由得停止的地方竟然是有现实原型的,它就是位于青海的九层妖楼。那么九层妖楼的真实面目是什么...

[历史] - 2023-01-08 06:27:32

秦国是怎么从边陲小国一步步走向强大的?

战国时期指的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这段时间,在这个时期,中国确立了封建制度,并且从诸侯分立开始走向了统一。秦国在战国初期,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到了战国...

[历史] - 2022-10-17 03:15:51

明朝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征?万历三大征有什么历史影响?

明朝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征?万历三大征有什么历史影响?对于这个万历三大征,是发生在明朝,也就是明神宗万历年间。对于这一次的战役,巩固了中华疆土,维护了明朝在东亚的主...

[历史] - 2021-05-20 11:44:40

昏庸纣王无道还好色他就俩儿子,但周文王有子近20个!

殷纣王,商朝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提到纣王,世人给予他的评价最多的就是残暴嗜血,治国无道、贪婪好色等等。作为一个君王,他任由后宫女子祸乱朝政,作为一个丈夫,他对待自...

[历史] - 2022-08-05 22:16:08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