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公祖屋大院里长大的我,对老屋的一草一木,一个门槛,几个台阶和花坛都记忆深刻。但要是问起我,幸福是什么?那时的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大声回答道:“幸福就是每天能够吃上外婆做的打卤面。”
外婆是个心灵手巧的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每个调料瓶都让外公写上字做标记,慢慢地外婆也认识了好多字。尤其厨房用的物品名称,外婆都会准确地叫出来。
外婆很会调剂饮食,一周七天,早餐喝粥、鸡蛋、小菜及几片馒头片,晚餐的主食每天都不一样。每周三固定吃饺子,剩下的时间,外婆会施展她十八般武艺,每天都做不一样的主食和饭菜。那些食谱好像在外婆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我最喜欢周末的打卤面,坐在厨房的椅子上,静静地看着外婆把加了鸡蛋和好的面放在面板上,揉过多次,翻来覆去地把面擀成饼状,在切成细细的面条,山东的打卤面必须用手擀面去做才有味道。
外婆把擀好的面条放进满清水的锅里煮上几分钟,每次锅水泛花时打激上冷水,如此三次面条就出锅了。放在事先晾好的凉开水里过一下,盛出来。面条是水灵灵的,看着特别有食欲。
然后,就是做卤了。卤有很多种,我最喜欢茄子卤。外婆把切好的茄子丝、肉丝还有泡好的黄花菜和木耳也切成了丝状。先炒肉丝,肉香味四溢时再把木耳丝和茄子丝放上不停地翻炒,七分熟时,加上少许水,轻煮一下。水花翻滚也就三分钟左右,加上少许盐,味精,稀释好的粉面子把汤变成卤状,最后撒上一点细葱末。
餐桌上,放着切好的黄瓜丝、外公和好的麻酱,还有一碗蒜泥和老醋。把卤浇到过好水的面条上,抓上一把细黄瓜丝,点上几滴醋。外公自己会再加上少许的蒜,那香味一直是我儿时最迷恋的味道,外公经常叫我“面条公主”。那时候的我,最快乐的就是每天能够吃到外婆做的打卤面。
母亲从小就不吃荤食,每次外婆会特意做个鸡蛋西红柿卤给母亲。外婆刷干净锅,把切得碎碎的西红柿在锅里翻炒,一直看着像番茄酱为止才加上少许的水。待水花泛起,把搅拌好的鸡蛋均匀地放上。外婆做的鸡蛋卤和别家的都不一样,里面会放上切成小方块的土豆,一直把土豆煮成翻沙状。出锅时一样会撒上一些细细的葱末,那香味也会让我流涎。
外公说起外婆的打卤面,都会笑意挂脸。儿时的我一直在猜测,外公难道和我一样,也很喜欢面的味道,他是“面条老外公”。一直到外婆去世后,母亲才给我讲了那个关于外公、外婆的故事。
原来,因为家庭变故来哈尔滨的外公,在四十岁时有了她的小女儿,就是我的妈妈。外婆却因为之前丧子之痛,加上中年生子的劳累,一病不起。母亲两岁时,外婆去世了。
外公一个人一边工作,一边抚养母亲长大,很是辛苦。这时,外公工作的施工队雇了一个刚从山东逃荒来的妇女来做饭,她是队长的老乡,叫炳君,她成了我后来新的外婆。那时的工地很辛苦,没有什么东西可做,队长买了数十斤挂面放在灶上。“会做打卤面吧,每天给大家做上一大锅,能吃饱就行。”那时外婆还不到四十岁的年龄,高挑的身材,白晰的皮肤,在一群大男人中间很是扎眼。
炳君每天中午都早早地来到工地,虽然材料简单,只有白菜和咸榨菜,每天会有一斤左右的猪肉。但每天她都会很细致地去做,卤香飘起,让工地的七尺男儿都流涎。外公可是“大厨”,邻居们婚丧嫁娶都要请外公去上灶掌勺。外公很少被工地的饭吸引起食欲,但他却喜欢上了中午这顿打卤面。
“做得不错,有家乡的味道。”外公操着一口地道的山东话。
“俺家里都用手擀面,那卤里加上些发好的黄花菜、木耳就更香了。”炳君脸上露出了茫然的笑意。
“怎么来这儿,家里还有什么人啊。”外公看得出她想家了。
“没人了,嫁了大丫头,实在过不下去了,带着小女儿来这儿了。大哥也是山东人,真好。”
因为外公有文化,在哪都受到大家的尊重,也无形中成了大家心中的大哥。外公每天陪炳君唠上几句磕,也顺便保护了她。工地上那些粗鲁的大汉们,再也不敢去有事没事地去找她搭讪了。
施工的队长了解外公的情况,也了解自己的老乡,几次和外公提及让外公娶了炳君回去照顾女儿。外公回家和母亲商量,母亲很小就一个人在家,每天坐在火炕上,托着腮,目光望向窗外的大门口,等待着外公下班。她害怕了孤独,她需要陪伴。外公得到了母亲的点头同意,很快娶回了炳君,她成了我的外婆。
发布时间:2024-01-01 11:13
上述文字是💠《外婆的打卤面散文》✨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烟火的情思,就像我,曾经灿烂过,留在那璀璨的夜空,昙花一现而已。 一 又一次往回走。看着夜雨下无数潇潇的珠子,是慌乱的眼神,是宁静的表情,走远,走远…… 听起一首熟悉...
那天下了很大的雨,可是他们说好爬天梯到屋顶坐坐。 他说,要不我们别去了,我担心你会掉下来。 她说,不,要去的。 他说,嗯,那好。 他一直牵着她的手,没有放开。 下过雨后...
1 对于那个时代、那些人物,我一直不敢动笔。 岂止不敢动笔,我甚至不敢逼视,不敢听。有时,我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存在过。如果不予怀疑,那么我就必须怀疑其他许多时代的许多人...
我所能看见的少女 水中的少女 请在麦地之中 清理好我的骨头 如一束芦花的骨头 把他装在箱子里带回 我所能看见的 洁净的少女,河流上的少女 请把手伸到麦地之中 当我没有希望坐在一...
那天下午,我到楼下配房去喂我家的小狗乖乖。刚到门口,就见一条灰色的小狗从屋里跑了出来。我没太在意,以为是小区里谁家的小狗,来我家找乖乖玩的。我坐在椅子上,拿出了火...
翻开昨天的记忆,我依然清晰的看见你在最初相识的起点对我微笑,我将那份最甜美最温情的感动载入我生命的史册,等你若干年后,与你一起携手夕阳的时候,我会用我虽然不再生动...
【作家简介】:周作人(1885.1.16~1967.5.6),原名櫆寿,又名奎缓,字星杓,自号启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
在我家老宅门前的水塘边常年生长着一株苦楝。 虽不记得那株苦楝是何年何月生长出来的,但至我记事的那天开始,它就像哨兵一样,伫立在我家门前的水塘边。 在我的家乡,苦楝是...
这是一座很小很小的村庄,整个村庄最多时候才三十几个人,而如今常住人口仅仅十一个。 这是一座偏远的有点原始古朴的小村庄,远离人烟聚集的其他大村落。这儿被家乡的父老乡亲...
站在车里的人很多,首班车装的都是背包缩手的人,都是洗净脸庞从不说话的人,都是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动不动,充满木偶心情急匆匆上班的人。拥挤的人群习惯地选择背靠背的拥挤,...
当很多人还想挽住春的衣袖,不愿春的脚步远去时,风中隐约传来的一声蝉鸣轻轻奏响了夏天的序曲。此时,江南已是春意阑珊,四处渐渐被夏光覆盖,不知不觉中,水墨江南已“绿树...
夏衍,本名沈月熙,生于浙江杭州。曾创作《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等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剧本。 1936年6月写出《包身工》,反映包身工在资本家...
励志小故事:消气秘诀 励志心得:常生气会使人老得快。任何外在的怨恨和愤怒,都可以通过心态的调整来让其平静。在你生气的时候,先想一下:人的一生之中有很多事情要做,工作...
六月,和我一样胸怀理想的麦子闷头生长。它们高高举起叶片,每一片阳光都不肯浪费。 七月,麦子们低下头来,等待收割。我听到它们喘息未定,麦田里溽热潮湿,麦子的身上也蒸腾...
有些决定,只需要一分钟,可是,却会用一辈子,去后悔那一分钟。 思念就跟爱情一样是会耗尽的。无奈要分隔两地,一开始我想你想得很苦,恨不得马上飞奔到你身边,再也不要跟你...
漫步在校园的街道上,星星点点的葵花飘落,落在我头上,肩膀上,女孩子裙子上,真的很美 ,很美你看见了吗?可是你你在哪里,看着背着行囊踏上月台的哪一刹那我突然觉得好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