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

⭐社火曲艺的价值和问题研究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社火曲艺的价值和问题研究》,很多网友都想阅读✨社火曲艺的价值和问题研究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摘要: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在民歌方面,汉民族处劣势地位且发展畸形。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准确的。人们在研究民歌时,忽视了遥远而偏僻的西北之民俗艺术社火,因此也就忽视了与之相随的社火曲艺的研究。目前,人们对社火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屈指可数几本研究社火的著作外,没有对社火特别是对社火曲艺进行过科学、系统研究的学术成果。本文就社火曲艺的特点、演变、融合、发展、价值为研究点,以青海社火曲艺为例,寻求本土曲艺文化在信息社会中的变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之道路。
  关键词:社火曲艺;特点;价值;传承;研究
  写这篇文章时,2011年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古中国的旧历年即春节也正在朝我们临近。每逢春节,各地的中国人都会以其最独特的方式来庆祝这个在中国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佳节。而在祖国遥远的西北,生长在那里的人们,会用一种极为独特的民间活动来庆祝春节,那就是一年一度的耍社火了。在当地,老百姓有着锣鼓不响,庄稼不长、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的说法。社火这一民间集体活动,作为西北高原上的一朵奇葩,已经流传和延续了上千年。
  一、关于社火的基本介绍
  社火又叫扮社火或闹社火。是中国西北地区人民的民间舞蹈活动形式。它以歌舞为主,与武术、杂技、杂戏、焰火、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群众性很强的广场表演艺术。关于社火的记载,最早可见于《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这里显然把社与神话联系起来了。关于社火的兴起,其实还有更深刻的原因,据《白虎通义·社稷》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上述这段话,其实也表达了我们的先民对土地、对自然的一种崇拜,同时也显示了中国固有的以农牧为本的经济结构形态。在《风俗通义·祀典》中亦有相似的记载: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之,抱功也。以上对社火中的社作了一些简要的介绍,下面对火也作一下简短的叙述。在古代,除了社祭以外,还有火祭。火,即是传说中的火神,古代的先民们往往喜欢把社神和火神混为一谈,但火神崇拜起源已久,《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在《淮南子》、《古周礼说》和《说文》中,我们仍可以搜寻到火神的踪影。《吕氏春秋·四月》中说:其帝炎帝,其神祝融,这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一样,认为祝融为最早的火神。关于火神的考据,至今学术界仍然没有定论,有的学者还认为炎帝是最早的火神,或认为燧人氏为火神。当然,无论谁是火神,它只是古代先民形而上的一种崇拜观念,而我们由此可以应证的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起源之早以及延续时段之久远,这同时也验证了中国人的那句老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风俗通》中便把社与火紧密地结合了起来:百日之劳,一日之乐,集社燃火,群歌群舞,祈于天,祷于地,以期吉也。我们老祖宗们总喜欢把自己与土地、与自然的关系拉得异常的近,而由此与之相形的,农耕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社火表演也就流传开了。祈于天,祷于地,以期吉也,很显然,社火就是一种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即表达美好愿望的方式,是一种人民情感的释放,因此社火常常被外国人称为中国式的狂欢节。
  然而,与北方其他各地不同的是,西北的社火表演除了有秧歌、旱船、铁芯子等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外,还有许多我们很少见的表演,如三米高甚至高达六米的高跷;以戏剧为题材的高抬;还有流传甚久的胖婆娘、瓜(傻)娃子,瓜丫头(都是男性演员)们的表演。尤其是瓜(傻)娃子、瓜丫头的表演,他们常常会以极为滑稽、粗暴的方式向看客索要钱财(其实是作为庙宇祭祀的基本经费),其表演方式往往会让人捧腹大笑,但其野蛮和粗犷程度经常会使一些外地人尤其是南方人难以接受,可这也恰恰凸显了西北文化的独特性。除了上述的表演形式外,由于地理、风俗的差异,社火在西北各地的表演形式与内容也稍有不同,甘肃尤其是省会兰州,往往喜欢用太平鼓作为社火的殿军;陕西则有大型的腰鼓表演以及秦腔表演;青海则喜欢渗入藏舞、回舞,土族舞等带有异域风情的少数民族舞蹈(民族融合的体现)。另外,社火还有诸多表现形式,如车社火、马社火、黑社火,血社火等等,这些在陕西和陇东较为常见。总之,西北社火的表演规模、场面宏大,气势雄壮,堪称天下一绝!
  至今,在各地的社火表演中仍旧存有很古老的传统因素。到了农历的正月初五,旧时称之为破五,各处的社火就开始上演了。然而,说上演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传统的社火在初五那天只是去庙里请神,并不开演。等社火请过了神,浩浩荡荡地从庙里走出后,便开始进行扫街,而不表演(只是走街串巷)。在传统的社火中,走在最前面的是春官和驿程官(有的地方则是骑马而行),身后会簇拥着一帮小卒,紧接着在春官和驿程官的旁边会有两三个人手里拿着黄表、长钱、柏枝子,一边走一边烧(因为当地人认为社火请了神以后,社火走在哪里,神佛就会跟在哪里,所以要焚香不断),当地的老百姓还认为焚烧黄表和柏枝的烟雾可以驱邪,故扫街之名也由此而来。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社火仍旧保留着许多传统甚至是封建的元素,这不仅体现在上述的请神上,例如旧时的社火不容许女性参加演出,有些严重的地方甚至不让女性观看(尤其是在出社火的那天),这与当时的戏曲表演(诸如秦腔、京剧等北方剧种)的规定如出一辙。
  在这里还有必要提一下身子的问题,旧时的人们认为社火请了神以后,表演社火的每一个人都会被神仙附体,因此就有了装身子一说。旧时社火要求女性不能参演社火,或患有残疾、疾病的不能演,或者身份卑贱的不能演,并且对装身子的演员们的行为举止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直至到了正月十五或者十六、十七那天,也就是社火去庙里谢神、卸身子的那天,演员们才会重获自由。获得了自由、闹了十几天社火的人们便开始怀着喜悦的心情,即将他们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
  身子之说,在青海一带表现得尤为普遍。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青海的社火除了激昂的鼓点舞蹈外,还有典雅、庄重、优美的秧歌表演,一般会辅之以小调、曲牌、平弦的伴奏。表演秧歌的演员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了身子,一般全是男性,大致3050个左右,他们往往会分成两列,一列是男性(公子),一列是女性(旧式小姐),然后手持舞扇,随着伴奏边扭边唱。他们所唱的内容,也就是社火词曲,便是我们这篇文章接下来所要研究的重心。
  二、社火曲艺的特点
  1.曲调的多元性与独特性
  与其他地方不同,巍巍浩荡的昆仑山、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滚滚的黄河水、清澈的青海湖,造就了青海社火小调的多元性与独特性。在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的迁徙中,迁入青海的汉族人,将中原的传统文化带到了青海。社火作为汉民族的一种娱乐活动,其表现手段当然也是以汉文化为主的,社火小调亦是如此。特别是小调的演奏曲调,它的主旋律被打上了深深的汉族文化烙印以及变迁的痕迹。如小调《送情郎》、《过金桥》以江苏的《孟姜女》调为主调,但又有所变化,受地域影响,其曲调变得更为生动、活泼,而一扫江南音乐哀婉曲折之感。《绣荷包》作为青海社火著名曲目,由山西的《绣荷包》衍生而来,但节奏变得明快,加之有诸多乐器(二胡、笛子、三弦、扬琴等)的伴奏,使得原有的单独吼唱成为集体合唱,并伴有富有节奏的方阵舞蹈。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织手巾》、《十二月采花》等曲调,就《织手巾》而言,其曲调与四川民歌的曲调出奇地相似,这与青海省毗邻四川省有直接关系,受巴蜀文化的影响,青海社火小调中的音乐伴奏并非众人想象中的那样粗狂,其优美、婉转、典雅之风在青海社火曲调中也不乏显现。小调《下四川》正是对青海与四川巴蜀文化交流、碰撞的真实写照,不仅在小调上,其实在青海方言的部分发音方式、方法上亦有四川方言的印记。由此可见,青海社火小调是汉文化相互交流与碰撞的结晶。由于青海的汉族人基本都是由内地迁入的,故而它的曲调富有多元性、交融性、复杂性等特点,其价值含量不可低估。
  在历史的变迁中,青海社火小调受到的诸多影响因素是多变的、不稳定的。然而,对它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且最稳定的主流影响因素要属与青海省最近的汉文化活跃地甘肃省。甘肃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汉文化积淀的省份,对它周边的省份的文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熟知的敦煌莫高窟,对周边地区的风俗、宗教等都有着巨大的辐射作用。就社火小调而言,敦煌莫高窟的影响也是极为显见的。青海曲牌《满天星》、《柳叶儿青》、《八谱儿》、《四合四》就是敦煌佛曲的演变,《送情人》、《渡十船》等也是从敦煌古民谣中变异而来。而且在青海社火中的众多祭祀仪式都与敦煌的佛教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而全非受藏传佛教的影响。不仅如此,社火小调在借助佛乐的同时,也大量地借鉴了道教音乐,尤其是对道教全真派全真正韵的引入,但由于年代久远,已无法准确考证了。
  青海省作为众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就社火曲调而言,具有很强的民族风,先不说在方言中有着明显的嬗变倾向,包括说唱的方式、曲调的节奏,都有着很深刻的交融性。比如在青海社火词中经常能够见到阿、尕、哈、么、糊涂(特别之意)等西北少数民族用语。尤其是青海社火的部分曲调中,往往有拖腔的习惯,使得曲调变得悠长、高亢、粗犷,甚至有些慷慨悲凉之感。可能是受回、土民族的影响较大,青海社火小调中往往喜欢用虚腔、尖唱等方式来烘托情感,给人以很强烈的节奏感。
  综上所述,青海社火小调作为汉民歌的一种,其曲调是以来自各个地域的汉民族曲调演奏为主的(包括节奏、节拍、乐器等),是汉族人的大迁徙对音乐变迁与融合的特殊体现。其次,青海社火小调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祭祀歌乐,对宗教音乐(如佛教、道教)的借助也是很明显的。第三,少数民族的聚居环境,造就了青海社火曲调的独特性,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典范!
  2.历史悠久
  据《青海通史》记载:隋末西北诸洲群雄割据,青海东部地区先后成为薛举和李轨的势力范围。李轨击败薛举,但李轨很快就遭到刚刚建立的李唐王朝的打击。武德二年(619年),唐朝以遣回被隋朝扣留长安十余年的吐谷浑首领伏允的长子慕容顺为回抱,约请吐谷浑出兵,帮助平定了李轨的势力,青海东部地区遂归入唐朝版图。于是,以长安为中心的汉唐文化圈进一步向西扩展,青海的归入,加速了汉唐文化的转播速度,而社火作为汉民族的主要活动也势必传到了青海。关于社火在唐朝传入青海的事实,有诗为证: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麒麟。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这是唐朝著名诗人高适在青海目睹当地百姓过年的情景时,有感而发的名作,准确的说,高适记载的就是当地老百姓在过年时耍社火的热闹场面。
  盛唐时期,经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这一时期,与市民文化相形的戏曲也开始逐渐兴盛。至今为止,青海社火中常见的小戏,和唐朝戏曲艺术的兴起和传入有很大关联,如青海小戏《卖水》、《大饯别》、《断桥》,《曾母教子》都与此时的戏曲传播有关。由此可见,社火以及社火曲艺在青海一带的传播和延续时间之久远。另外,从社火小调、社火皮影(俗称影娃娃)也可以推断出社火曲艺的历史之悠久。
  3.内容广泛,品类繁多
  和其他民歌一样,青海社火曲艺所涵盖的范围涉猎的内容都很广泛,品类也很繁多。它们大多有反映劳动生活或与劳动有关协调劳动节奏的,如《十二月歌》、《刮地风》、《菜籽儿黄》、《立春消》、《腊梅花儿开》、《二十四节气》等,由于社火本身就是一种农业文明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反映劳动的曲艺居多;反映爱情生活的在传统的社火曲艺中也不乏显现,如《放风筝》、《卖水》、《西湖相会》、《盼郎归》、《五更的月儿》等;缅怀历史人物,纪念古人古事的历史传说类曲艺有《十二月唱杨家》、《孟姜女》、《唱白蛇》、《弟兄五个人》等,这类曲艺一是为了显示民间老艺人见多识广之用,其次也寄托了劳动人民对历史人物尤其对是英雄人物、忠臣贤将的深切怀念之情;反映社会的历史变迁,特别是反映时代社会政治面貌的有《盼五更》、《乐家湾》等;涉及劳动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有《送早饭》、《十里亭》、《绣荷包》、《织手巾》、《打樱桃》、《放风筝》、《十道黑》、《搬船》等;传统社火作为一种宗教仪式,与宗教相关的小调和曲牌也很多,如《十烛香》、《颂八仙》、《满天星》、《银纽斯》等等。
  4.触景生情,袒露心声
  《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意在说明了我国民歌集体口头创作的传统。青海社火小调中有许多都是劳动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因此在其中出现了大量的口语衬字。如者、唵、啊、也等衬字,使得社火词曲更加口语化、平白化,对于弥补部分词曲的空缺、虚腔,增强曲调的情感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社火小调的创作群体往往会因人、事、物而有感而发、触景生情,进而进行歌唱。这种创作手段使社火小调相比其他歌谣而言更为易懂、易学,也便于在群众当中的流行和传播。社火小调由此而表现的情感给人的感觉是毫无掩饰、自然真切的。例如《五更的月儿》:
  
  一更里的月牙儿照花台,
  思想起情哥哥今晚来,
  心儿里乐开怀。
  哎哟心儿里乐开怀,
  哎哟涎水流出来。
  
  三更里的月牙儿照当空,
  小妹妹抱住了哥哥的腰,
  我俩儿闹乾坤。
  哎哟我俩闹乾坤,
  哎哟越闹越受隐。
  
  莲花的枕头不稳当,
  胳膊的弯弯儿你枕上,
  稳当么不稳当。
  哎哟肝花儿连心上,
  哎哟鼻洼里汗水淌。
  四更里的月牙儿进云彩,
  叫一声情哥哥快起来,
  喝一口酪毓儿。
  哎哟大眼睛转过来,
  哎哟大眼睛转过来。
  嬉水的鸳鸯坐床前,
  妹妹的心儿里比蜜甜,
  稀罕么不稀罕。
  哎哟稀罕么不稀罕,
  哎哟我俩人连两转。
  五更里的月牙儿天快明,
  小妹妹要送个有情的人,
  心儿里针扎着痛。
  哎哟心儿里针扎着痛,
  哎哟大眼睛是有心的人。
  明晚上到了你早早儿来,
  暖我的身子热我的怀,
  我俩人情常在。
  哎哟迟掉了门不开,
  哎哟不开哈我不来。
  这首小调,通过口语化的语言,平白的叙述把一个女子和情哥哥风流韵事刻画得十分生动形象,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也是非常大胆的、袒露的。它把一个女子对情人的炽热之情,抒写得可谓淋漓尽致。这首小调能在传统社火中被众人广泛吟唱,似乎让现代人也有些不可思议,但这也凸显了社火小调的可贵之处真。
  三、社火词曲的价值
  1.文化价值
  青海社火词曲内容包罗万象、浩瀚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其内容记载了当地的文化、民俗、历史、宗教、地理、节气、生态、民族等各个领域,是一部民间的大百科全书。可以说它既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地域文化象征。青海社火小调对当地的民族生活、人口迁徙、风俗习惯、婚姻嫁娶、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反映是真实的、也是多层面的。具体而言,青海社火词曲的文化价值大致有以下几项,即语言文化价值、民俗文化价值、宗教文化价值、音乐文化价值、地理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
  2.教育价值
  由于社火词曲具有平铺直叙、口语化的特点,内容也较贴切民众的日常生活,形式也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因此它对广大民众的教育作用是最直接、最方便,也是最快捷的。尤其是里面的一些历史传说、神话故事,不仅为成年人所钟爱,更能引发孩童们的浓烈兴趣。其中关于节气、播种、劳作的科普知识,教育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当今有许多大学生竟说不全八仙的姓名,对于许多中国最传统、最精华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也是置若旁骛、漠不关心,这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对民族自信心的维护都是极为不利的。而社火词曲以其简练的语言,富于节奏的语调、生动活泼的形式恰恰能弥补枯燥的书面语的不足,对普及大众文化有着非常积极深刻的影响。另外社火词曲中,诸如《十劝人心》、《唱贤孝》、《劝赌博》此类说教色彩很浓厚的小调,以其幽默、生动的语言更能激发民众的兴趣,更好地教育民众,因此它的教育意义、教育价值是绝不能忽视的。
  3心理补偿价值
  人们在吟唱、倾听社火小调的过程中,在心理上亦可形成一种审美的愉悦感。例如《刮地风》、《十烛乡》等,表现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类小调可以让民众在精神上获得满足,以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心理平衡。在社火词曲中,民众可以积极地发挥想象,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或宣泄对现实的不满,或倾诉人生的理想。在近代中国,广大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与屈辱,为表达对旧社会、旧制度的不满和抗议,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们通过歌谣抒发心中的愤慨与不平,这在青海社火小调中也有所体现,如在《盼五更》中唱到二更里月儿往上升,可恨的马匪半夜来抓兵,撤去了碟儿拾起碗,扑簌簌的眼泪像雨淋。三更里月儿到天心,空房里守的是空心人,想见情郎万不能,可恨的马步芳太狠心,表达了广大人民对军阀马步芳卑劣行径的无奈心境以及深恶痛绝的控诉。
  4.艺术价值
  青海社火小调主要流传在青海东部地区。社火小调被当地人称为家曲,由于社火小调涉猎领域广泛,加之与地方语言紧密结合,说、拉、弹、唱,无论是何种形式,社火小调以其强烈的泥土气息带给人的感受是无比强烈的,让人久久不能释怀。浓郁的民间情调,绚丽的乡土风姿,给人以无限遐想。
  社火小调采用赋比兴的传统创作手法,要么平铺直叙、直抒胸臆;要么借物起兴,构思精巧;要么以物比物、以物比人,造成含蓄之意境。采用这种传统创作手法的社火词曲很多,《菜籽儿黄》便是最典型的一首:
  菜籽花儿黄,菜籽花儿黄,把亲朋好比三国的关云长,出五关来斩六将,古城壕边斩蔡阳。
  小豆花儿红,小豆花儿红,把亲朋好比三国的赵子龙,长坂坡前打一仗,怀抱太子闯曹营。
  大豆花儿黑,大豆花儿黑,把亲朋好比三国的张翼德,三声喊断当阳桥,吓退了曹孟德。
  麦子花儿白,麦子花儿白,把亲朋好比三国的刘玄德,东吴朝前走一回,孙权把美人计设。
  胡麻花儿蓝,胡麻花儿蓝,把亲朋好比三国的诸孔明,手筒八卦掐着算,草船上借了箭。
  社火小调的歌词,常见的多为七言四句,如《十个字》一个字儿一条剑,平贵西凉招姻缘,好酒灌醉女代占私盗令箭出三关。但多有衬字、虚腔弥补七言之不足。社火词的节拍,常见的为2/4、4/4拍,节奏明快,情感极为丰富。关于其艺术价值,在社火曲艺的特点中有所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四、传承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社火这个延续了上千的民间艺术形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致使社火词曲中的一些古代故事、典故逐渐被人们遗忘。近年来,社火的传统韵味不断流失,青海社火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仅靠农村民间艺人的创作已经远远不够。任何文化形式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创新,但就青海社火而言,发展创新必须以保持传统为基础。社火词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活文物、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不能轻易删改。
  河南大学教授、中国神话学会副会长高有鹏教授两年前在他撰写的《保卫春节宣言》里曾经这样说:面对西风盛行、西方文化的日益渗透,我们必须树立传统民族文化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保卫春节,保卫传统文化遗产。因此,保护社火小调需要我们去亲身吟唱、切身体验、认真学习,继而更好地把它传承下去。
  目前人们要做的工作不是去恢复社火词曲的原貌,而是要注重如何保护和传承,应该结合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娱乐内容追求,探索一条符合民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的生存之道。其次,杰出歌手、新的传媒手段对社火词曲的传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五、研究
  我们一谈到民歌,首先在脑海里浮现的就是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歌谣,而往往会忽视汉民族的民族歌谣。目前,全国现存的汉族歌谣为数不多,除了在湖北一带有大型的汉族歌会外,其余地方都以少数民族歌会为主。当今学术界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在民歌方面,汉族处劣势地位且发展畸形。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准确的。人们在研究民歌时,忽视了遥远而偏僻的西北之民俗艺术社火,因此也就忽视了与之相随的社火曲艺的研究。在西北五省中,除新疆外,有四个省份都有过年耍社火的传统,有些地方仍旧保留了唱社火的习惯。社火曲艺,作为西北汉族文化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其浩瀚的涉猎领域、繁多的品类、独特的艺术手段亦可以弥补汉族在民歌方面的畸形缺憾。
  当前,人们对社火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屈指可数几本研究社火的著作外,没有对社火特别是对社火曲艺进行过科学、系统研究的学术成果。社火曲艺,作为汉族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很值得我们去努力探究。
  参考文献:
  [1]《民间社火》,王杰文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
  [2]《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丁世良、赵放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9月。
  [3]《中国民俗大系》,武文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
  [4]江明惇著.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12(1)
  附:部分搜集和整理社火词
  八仙
  壹九冬至壹樣生,雲端裏轉來老壽星。梅鹿仙鶴前邊走,白鶴童兒緊隨跟。手捧壹枝仙桃果,走到席前獻壽桃。前面天仙來送子,後面劉海撒金錢。
  
  壹洞神仙漢鍾離
  赤面長須大肚皮
  手裏拿著陰陽扇
  壹扇富貴萬萬年
  二洞神仙呂洞賓
  腰紮絲帶身穿藍
  過海斬龍顯神通
  二龍寶劍發豪光
  三洞神仙張果老
  騎驢要過趙州橋
  四大名山驢後捎
  要看金橋牢不牢
  四洞神仙曹國舅
  身穿八卦翻龍袍
  手裏拿的陰陽板
  壹板富貴萬萬年
  五洞神仙鐵李拐
  身穿白衣紅道袍
  身背葫蘆火焰起
  壹瘸壹拐走上來
  六洞神仙藍采和
  頭挽抓角樂呵呵
  口裏吹的陰陽笛
  王母面前吹道玄
  七洞神仙何仙姑
  頭上青絲永不梳
  手裏拿著金蓮花
  蓮花根兒海裏發
  八洞神仙本姓韓
  手裏拿的玉花籃
  花籃本是王母賜
  壹年四季開牡丹
  
  劉海本是壹大仙
  身背葫蘆撒金錢
  壹撒金來二撒銀
  三撒買賣多茂盛
  四撒四季發大財
  五撒金錢堆堂前
  六撒兒孫中狀元
  七撒麒麟來送子
  八撒八仙來慶壽
  九九撒了長流水
  十撒富貴萬萬年
  上壽百姓喜洋洋
  玄玄玄妙妙妙
  半虛空中修天橋
  神仙都在天橋過
  妳看天橋牢不牢
  前壹山後壹山
  前山後山都壹鑽
  前山有個店洞洞
  後山有個洞洞店
  店洞洞裏住神仙
  洞洞店裏神仙走
  
  各位大仙請了
  請了
  搬船调
  南海岸來者南海岸
  南海沿上壹只船
  船幫船底是降龍木
  珍珠瑪瑙鑲船沿
  王母娘娘船艙裏坐
  四大金剛把漿劃
  春風擺動者四面繞
  八幅羅裙遮金蓮
  天上有棵梭羅羅樹
  折下壹枝做漿杆
  頭壹船渡過黃氏女
  二船渡過李翠蓮
  
  我叫妳上船妳不上
  推了今年推明年
  有朝壹日者船開了
  想前容易後悔難
  唱白蛇
  正月裏來茶花鮮
  聽我唱段巧姻緣
  白蛇得道三千載
  化作鴻雁嫁許仙
  二月裏來杏花香
  小青妹妹是同行
  二人下山同遊玩
  駕起雲霧到錢塘
  三月裏來桃花紅
  許仙白娘喜相逢
  老天落下多情雨
  小青(青)借傘把言通
  四月裏來薔薇青
  白娘娘約定赴天台
  夫妻無限恩和愛
  不知歡樂有悲哀
  五月裏來柳花明
  曹蒲艾葉插門青
  白娘娘誤吃雄黃酒
  紅绫帳內現原形
  六月裏來荷花尖
  許公子壹嚇赴黃泉
  白娘娘醒來心猶豫
  尋求仙草到南天
  七月裏來燈花圓
  盜回仙草救許仙
  白鶴童子來追捕
  冒拼性命不周全
  八月裏來桂花飄
  許仙金山把香燒
  有個長老名法海
  他說許仙遇蛇妖
  九月裏來黃菊花
  法海捧缽立山崗
  右手攀了通天杖
  壹心要拿白娘娘
  十月裏來梅花輕
  白娘娘壹怒興蝦兵
  漫起四海三江水
  要與法海定輸贏
  十壹月來芙蓉豔
  法海托缽念真言
  將白蛇收入金缽內
  雷峰塔下受磨難
  十二月來臘梅香
  白娘娘生兒狀元郎
  奉旨西湖來祭塔
  夫妻母子喜成雙
  
  過金橋
  遠觀南山松柏罩
  近看南山風景好
  魯班趙州修金橋
  果老高山觀見了
  果老忙把童兒叫
  拉上黑驢過金橋
  童兒聽見莫怠慢
  把驢拉在洞外邊
  遠看金橋修得好
  近看金橋好玄妙
  開言我把魯班叫
  妳的金橋牢不牢
  魯班聽言怒氣生
  罵聲果老理不通
  千軍萬馬過多少
  爲甚毛驢過不了
  果老聽言不煩惱
  心生壹計施仙道
  四大名山驢後捎
  看妳手段有多高
  壹捎壹裏終南山
  二捎二裏太行山
  三捎三裏花果山
  四捎四裏峨眉山
  四大名山齊捎全
  哪壹山前過金橋
  (打驢三鞭過金橋)
  上去金橋邁壹步
  眼看金橋往東倒
  上去金橋邁兩步
  壓的金橋往西倒
  上去金橋邁三步
  壓的金橋兩頭翹
  忙了忙了實忙了
  忙了魯班壹個人
  自古壹木頂千金
  忙用五尺橋下頂
  果老過橋心內驚
  凡人法術比神能
  不過壓彎五尺棍
  再看金橋牢又穩
  凡人不知神仙到
  不知師傅來過橋
  早知師傅來過橋
  四吹四打來迎橋
  十裏亭
  送親人送在壹裏亭
  壹盞明燈送親人
  把明燈交在了親人手
  照在身旁暖心頭
  送親人送在二裏亭
  頭上的金簪抹壹根
  掂壹掂金簪有多重
  三兩三錢單三分
  送親人送在三裏亭
  園中的韭菜綠茵茵
  割掉韭菜根還在
  不知親人何時來
  送親人送在四裏亭
  園中的牡丹壹排紅
  紅花白花摘兩朵
  戴在個頭上了送親人
  送親人送在五裏亭
  壹對暖靴送親人
  把暖靴好比登雲靴
  騰雲駕霧半虛空
  送親人送在六裏亭
  奴家的衣衫送親人
  把衣衫好比護身寶
  上遮太陽下遮風
  送親人送在七裏亭
  黃金白銀送親人
  黃金不重人心重
  金銀難買真心人
  送親人送在八裏亭
  八寶絲帶送親人
  把絲帶好比千條線
  勒在腰裏記在心
  送親人送在九裏亭
  懷兒裏取出酒壹瓶
  袖兒裏取出金杯盞
  我與親人來餞行
  送親人送在十裏亭
  壹對雞兒送親人
  思著吃來想著咽
  走到之處念親人
  訴五更
  壹更裏月兒照花台
  情郎哥留話今晚來
  急忙打上四兩酒
  四個菜碟急忙端上來
  二更裏月兒往上升
  可恨的馬匪半夜來抓兵
  撤去了碟兒拾起碗
  撲簌簌的眼淚像雨淋
  三更裏月兒到天心
  空房裏守的是空心人
  想見情郎萬不能
  可恨的馬步芳太狠心
  四更裏月兒往西行
  尕妹妹忙把火爐生
  火爐好比情郎身
  哭叫十聲九不應
  五更裏天明壹場空
  睡在牙床上不起身
  萬樣的活兒沒心做
  不吃不喝懶得動
  (哭壞了毛洞洞的大眼睛)
  五更的月兒
  壹更裏的月牙兒照花台
  思想起情哥哥今晚來
  心兒裏樂開懷
  哎喲心兒裏樂開懷
  哎喲涎水流出來
  我給妳熱下的酩毓兒
  煮下的雞蛋炒下的菜
  妳阿麽還不來
  哎喲我把妳等哈的壞
  哎喲大眼睛心疼壞
  二月更裏的月牙兒照滿川
  情哥哥不來哈心不寬
  妳說我難不難
  哎喲妳說我難不難
  哎喲急著滿抗轉
  忽聽得腳步兒響門外
  攔住了花狗把門開
  情哥哥快進來
  哎喲情哥哥快進來
  哎喲腳步擡高點
  三更裏的月牙兒照當空
  小妹妹抱住了哥哥的腰
  我倆兒鬧乾坤
  哎喲我倆鬧乾坤
  哎喲越鬧越受隱
  蓮花的枕頭不穩當
  胳膊的彎彎兒妳枕上
  穩當麽不穩當
  哎喲肝花兒連心上
  哎喲鼻窪裏汗水淌
  四更裏的月牙兒進雲彩
  叫壹聲情哥哥快起來
  喝壹口酪毓兒
  哎喲大眼睛轉過來
  哎喲大眼睛轉過來
  嬉水的鴛鴦坐床前
  妹妹的心兒裏比蜜甜
  稀罕麽不稀罕
  哎喲稀罕麽不稀罕
  哎喲我倆人連兩轉
  五更裏的月牙兒天快明
  小妹妹要送個有情的人
  心兒裏針紮著痛
  哎喲心兒裏針紮著痛
  哎喲大眼睛是有心的人
  明晚上到了妳早早兒來
  暖我的身子熱我的懷
  我倆人情常在
  哎喲遲掉了門不開
  哎喲不開哈我不來
  十個字
  壹個字兒壹條劍
  平貴西涼招姻緣
  好酒灌醉女代占
  私盜令箭出三關
  兩個字兒成壹雙
  磨坊受罪的李三娘
  壹天擔水五十擔
  晚上推磨三更天
  三個字兒三桃園
  董卓要譂h江山
  王司徒設下美人計
  呂布刺死了汗偌

                         

发布时间:2019-07-27 08:25

上述文字是💠《社火曲艺的价值和问题研究》✨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提着秋残遇见雪

朵儿是雪花,是云彩魂化的精灵,总是不停地游走四季,囤积着大地上的万古红尘,托起无尽的岁月。 朵儿,你带着枫言枫语要去何方?拎起萧秋,穿过太阳微黄的光圈,那银河波动着...

[经典散文] - 2021-12-23 02:46:43

大雪的故乡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日,当代知名的作家索尔仁尼琴,站在台湾嘉义的北回归线标志碑前露出了开心的微笑,他兴的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跨上热带的土地。 看到索尔仁尼琴站在...

[经典散文] - 2019-08-25 00:06:54

我若不来你就生气了的散文

1 一只狗趴在地上睡觉,一只眼闭着,另一只眼则睁着。 光线穿云射下,狗睡觉的姿态,更加看得一清二楚,像浓黑的墨点滴落在雪白的纸上,黑白分明。 那狗是在睡觉吗?不!它在微...

[经典散文] - 2024-01-21 07:58:12

学会施恩,懂得感恩

炎炎夏日,大约是八月份,城市文化中心举办了一场题为我爱读书的书市。好久没有逛这种气氛比较热闹的书市了,一天下班后,我走进那里挑了一本《学会施恩,懂得感恩》。书为吉...

[经典散文] - 2022-01-05 17:26:22

妈妈的味道抒情散文

从小妈妈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个头不高,微胖、勤劳、善良,坚强、任劳任怨,做事风风火火的女人。而我爸爸是一个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人。在家里我几乎很少跟爸爸交谈,总觉得...

[经典散文] - 2024-04-01 11:42:28

相逢何必曾相识抒情散文

有些人,见过千遍,也不一定记得,有些人,只是一瞬,甚至一转眼都不记得他的脸,却给我印象极深…… (一)的哥师傅 依然记得那天早上起得很早,那段日子失恋了,闷闷了好久...

[经典散文] - 2024-03-26 13:00:38

那个落叶的季节

夕阳下,一片叶子划过我的手旁,我不禁想起了那个落叶的季节。 斜阳下,秋风追赶着一堆堆卷曲的枯叶,犹如那一只只金蝴蝶在斜阳下飞舞。我走在秋日的道路上,风吹过我的脸上,...

[经典散文] - 2021-12-23 18:19:10

打破中国神怪思想的一种主张—严禁阴历

我在北京已经过了四个新年。据我观察这四年来社会上一切情状,不但没有什么更动,更没有一点进步,只是些装神弄鬼的玩意儿,偏比以前闹得格外利害。无论在茶棚,酒店,甚至于...

[经典散文] - 2019-08-19 06:09:57

思君愁断肠

红烛泪,泣沧桑,挽袖拂清风。一把琵琶诉衷肠,思君愁断肠。 伊人念,独憔悴,扶面叹离愁。一曲古筝译离别,思君愁断肠。 枯蝶舞,话寂寞,展翅击长空。一支短箫奏思量,思君...

[经典散文] - 2019-09-08 17:42:09

担个日头回家

我和弟弟抬着一塑料桶柴油,追着日头往西边赶。日头矮矮的,从弟弟的棉帽上,滚到他窄溜溜的肩上。 赶累了,弟弟蹲下来,把担子的一头撂在雪地上。日头从弟弟斜下去的担子那头...

[经典散文] - 2022-01-06 23:39:50

禅意光阴

时间悄悄地漫过眉梢,消逝在辽远的天际,偶尔有鸟自树林倏忽飞出,点墨一般翱翔在淡蓝的天空,滑落一阵清脆的歌声。 一场秋雨,洗去难耐的酷暑,清凉世界里,有一种久违的情愫...

[经典散文] - 2021-12-21 02:12:24

我和冬天有个约会

窗外扬扬洒洒,漫天飞舞,那雪花似是与我们约定好了一般,总是如期而至。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行走在这灿烂的洁白中,任凭雪花落在头发上,睫毛上,衣服上,然后...

[经典散文] - 2021-12-18 19:21:50

应该离你远远的

有一种爱叫作离开你, 虽然忍不住恋上了你, 只因你是春天朝绿的风景, 是满山盛开的桃花。 而我是秋天的悲凉, 是冬天的毁灭。 你的性格好像一把琴, 你的情感是一根根细腻的琴...

[经典散文] - 2019-06-08 10:24:07

只是雕刻寻常日,不觉岁月已生香

周末的早晨,从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开始,之后早餐,清扫,给花草喂足了水分,焚香,做一顿不算复杂的午餐;午后泡一壶芳香悦人的红茶,在沉静的时光里坐下来读一读朋友推荐的书...

[经典散文] - 2019-05-31 05:45:38

窗帘

人不怕挤。尽管摩肩接踵,大家也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

[经典散文] - 2019-08-30 02:13:34

做自己喜欢的和喜欢自己做的散文

To love what you do or to do what you love, that is a question. 我一直认为生活就是一个伪命题,是一个悖论,比如说工作和爱好的关系。 进入青岛新东方学校教师委员会有半年了,因为教师委员会...

[经典散文] - 2024-03-15 23: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