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热点文章💠《书法的园林情趣(文化散文)》,很多网友都想阅读✨书法的园林情趣(文化散文)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书法和许多艺术是相通的,比如园林艺术。
在园林中,大家可以看到各种假山奇石,非常富有魅力。这些山石,或因形似或因神似生活中的某些情景物象,而让我们浮想联翩。唐代诗人白居易为牛僧孺题写的《太湖石记》中云:
公于此物,独不谦让,东第南墅,列而置之,富哉石乎。厥状非一:有盘拗秀出如灵丘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缜润削成如珪瓒者,有廉棱锐刿如剑戟者。又有如虬如凤,若跧若动,将翔将踊,如鬼如兽,若行若骤,将攫将斗者。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颏,若欱云歕\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烟霁景丽之旦,岩堮霮,若拂岚扑黛,霭霭然有可狎而玩之者。昏旦之交,名状不可。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此其所以为公适意之用也。
书法也是这样,因取象异类,那些线形或形似或神似生活情景,也能触发我们的联想。今天在网络看《书法创作中的心理学》,说的很好:还需指出的是古人将取象异类而形成的象分为抽象之象和具象之象。抽象之象是追求神似,具象之象是追求形似。前者如王羲之观鹅掌拨水而得笔法,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草书之法,黄庭坚观樵夫荡桨而得笔势,等等;后者如所谓点如怪石、龙爪、杏仁、梅核、蟹目、菱米等,竖如悬针、垂露、曲尺、铁柱等。前者是创造想象的功能,后者是再造想象的功能。看来,书法潜在的联想触发因素,使书法美,在联想中强化;书法味,在联想中咀嚼;书法情,在联想中感动。
中国古典园林那些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各具姿态,表现了汉民族造型上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书法也讲造型,涉及到线条、结字、字组、行列和板块等多方面的造型。比如廊,《园冶》中说: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古之曲廊,俱曲尺曲。今予所构曲廊,之字曲者,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斯寤园之篆云也。你看行草书中,那竖行的造型,一般称作行轴线,也如廊一样,讲究曲,此书法之曲,或显活泼,或蕴柔情,或呈激烈,同时也是目光的廊,一步步引导着视觉的审美。再如亭,《释名·释宫》中说:亭者,人所停集也,传转也。人所止息而去,后人复来,转转相传,无常主也。这亭可休息,可眺望,可点景,造型有三角、四方、多边形、扇面、圆形,半亭、单亭、双亭、组亭等种种形式,这更像书法中的书眼,是我们目光的停息之地,它为书作点景,有丰富的意蕴,同时眺望四周的风光,也会体会出别样的滋味。
园林是讲究韵律的,园林中物、形、色、线,有条理有规律的反复出现,就会有韵律感。比如,相同元素反复的连续韵律,相反元素反复的对比韵律,不同元素反复的交替韵律,元素增减递变的渐变韵律。车风义在《园林景观中的节奏美感》中说:一个园林是否具有节奏感,是它能否吸引人游览的关键所在,不同的节奏旋律带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或者严肃,或者活泼,或者曲径通幽,或者小巧玲珑等,都会把园林主人的感情糅合在园林空间中。园林营造的节奏形式,会把游人逐渐带入一种境界,使得在其中游玩的人不再仅仅依靠视觉观察园林,而是被不断变化的节奏带入一个旋律内,同时也会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环境中书法也是这样,比如隶书蚕头燕尾反复的连续韵律,用墨枯湿反复的对比韵律,文字梯形、三角、方正造型反复的交替韵律,字迹逐渐变大的渐变韵律,等等。这些韵律,也会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从而触发人们对应的情感。举个例子,书法有笔断意连或游丝实连的萦带,也有字字相连的连绵,我曾见某君草书以遒劲的笔画,以连绵反复的连续韵律来创作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书作,给欣赏者雄健奔放、豪迈不羁的审美感受,从而让人体会出振奋、自豪的心理。有人说,当节奏蕴有情感时,就是韵律。此作让我颇有体会。
虚实在园林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山是实,水就是虚;墙垣是实,门窗就是虚;桥舫是实,水影就是虚;建筑是实,空间就是虚。可以说,没有虚实,就没有园林艺术。庄子有这么一则寓言: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吕惠卿注释得好:象则非无,罔则非有,不皦不昧,玄珠之所以得也。看来,象是实,罔是虚,一者有形,一者无形,而只有二者结合,才会有艺术玄珠的光辉。比如,园林中的借景,计成说有远借、邻借、俯借、仰借和应时而借,而那邻借中的镜借,袁枚的随园就有,你看循廊登小仓山房,陈方丈大镜三,晶莹澄澈,庭中花鸟树石,写影镜中,别有天地。这就是虚实结合的一个典范。书法中的虚实,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黑是实,那白就是虚;密是实,那疏就是虚;浓墨是实,那淡墨就是虚;有形的笔墨是实,那无形的神采就是虚,等等。我们看看林逋《三君帖》的虚实韵味。此贴,从布白来看,像冰凌倒挂,自然一行字多点,一行字少点,参差不齐。这样就在书面下方留下大片空白,而且每行间隔又大,越发显得疏朗。这疏朗给人静逸、淡泊、娴雅,倒像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意境。可以说有一股清气,高简淡远,特别是上实下虚的章法布局,更给人清高之感。这实在是虚实结合的妙作。
明朝张岱在《吼山》一文中云:吼山云石,大者如芝,小者如菌,孤露孑立,意甚肤浅。陶氏书屋则护以松竹,藏以曲径,则山浅而人为之幽深也。······造屋者只为丛林,不为山水。有厨而山水以厨妙,有回廊而山水以回廊妙,有层楼曲房而山水以层楼曲房妙。有长林可风,有空庭可月。夜壑孤灯,高岩拂水,自是仙界,决非人间。这里的护松、曲径、回廊,都为了一个幽深暗藏的含蓄美。《园冶》不是也有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的美吗?含蓄也有以小见大的写意美,从一拳小石而见山壑磅礴气象,从一勺碧水而见浩瀚江湖。含蓄的美,更高的境界是意境,杜道明《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境》中说: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物质表现精神,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的无限丰富形象相统一,使真实景象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中国古典园林在处理时空的问题上,与诗画有相通之处。由于园景和诗境、画境一样,在美学上共同追求境生于象外的艺术境界,因此这三者都具有以有限空间描写无限空间的艺术创作原理。如计成所说片山有致,寸石生情也许是一种意象;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晓风杨柳,若翻蛮女之纤腰就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
书法,也讲究含蓄。宋明在《中国古代书法美学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中说:晋人书法之骨,是形,又是神;是意,又是法。显然这形中藏神,法中藏意。熊秉明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中评价徐渭的书法时说:其字忽大忽小,忽草忽楷,笔触忽轻忽重,忽乾忽湿。时时使人出乎意外,故意地反秩序、反统一、反谐和。在项穆所谓醉酒巫风'的笔致中显出愤世嫉俗的情绪来。这正是有意境的表现。讲究含蓄,蕴有神采是一个书家成熟的表现,林散之先生说,书法是少年写形,中年写势,老年写意,也有这层意思。李泽厚《美学三书》中说:离开形式固然没有美,但是只有形式也不能成为美。比如空白,也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美学价值就在含蓄。宗白华说: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空白就是这样,它看似无言,却在书法中能表现萧疏、简远、清逸,或者就是轻松、纯洁、平静,也可以表现空虚、肃穆、惨淡,等等。宋代《寒江独钓图》,能凭空白含蓄的表现清寂寥廓,书法书写柳宗元的《江雪》也可以凭借空白表现同样的意境。禅家总是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书家书写: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能利用空白,暗示那种虚无、空灵。空白是怎样的意味,总是和书写的内容相联系,蔡永洁在《城市广场》中说:空间的定义离不开实体,可被感知的实体对空间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的话,对我们非常具有启发性。
园林还有许多和书法相似的艺术手法和艺术情趣。园林有点线面,点是亭堂楼阁,线是曲径、回廊、溪流,面是湖泊、草坪、庭院;书法当然也有点线面。中轴式建筑,如故宫;自由式建筑,如苏州园林留园,对应书法行笔轴的直与曲。北京圆明园万方安和建筑群平面是卍字造型;河南安阳文字博物馆平面是册字造型;中山陵,对称式格局,庞大的山体,警钟的形状,孙中山的铜像是警钟尖顶,墓室的穹顶像摆锤,半月形的广场像顶部圆弧部分;书法章法中,其整体文字的轮廓也能造型,如像佛像、像心形、像奔马,或者不仅可以是扇面还可以是其它形状。故宫,空间有收有放,太和殿前空间的放,更显示了一种恢弘博大的气魄,和书法中不仅注意黑的收放,还注意白的收放,都有一种相似的情趣。
是的,面对园林,书法人自然总是想到书法。
2015.09.13早写于陕北榆林(文化散文)
发布时间:2019-07-20 22:41
上述文字是💠《书法的园林情趣(文化散文)》✨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