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鹿柴》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是他隐居辋川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宋代刘辰翁在《唐诗品汇》卷三十九中说:“无言而有画意。”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九说:“佳处不在语言,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王维此诗与陶渊明的空灵、隐逸是类似的境界。这就是说,此诗的优长之处在于苏轼评论王维时所说的“诗中有画”。【原文】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注解】
鹿柴(zhài):养鹿的地方,“柴”同“寨”。
但:只。闻:听见。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照:照耀(着)【韵译】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评析】
这首诗是王维五言绝句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五首。鹿柴,是辋川的地名。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沓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讲解】
鹿柴(zhai寨),又作鹿砦。柴,栅栏。鹿柴,王维辋川别业中的一个处所。这首诗是《辋川集》二十首之一。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涛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人们大约都有类似的经验,本来很平常。但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表现,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从诗的表现说,它别出新意,不蹈故常;从作品的接受者说,是那样新奇有趣,俨如身临其境,由此引起积极的情感活动。这两句诗用直白的语言,略作点染,境界即出。
造成闻声不见人效果的客观环境并不一样。那么,诗中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诗开头的“空山”,二字,既是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明诗人的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如果置身于隐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从这两个字,也可以窥见山中的景物形势特点。对句的“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前二句写幽静,因声传神;后二句写幽深,以光敷色。
山中景色会因朝夕晦暝、风雨因时而变化。此诗则选取傍晚时分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近处,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这种景观的最佳时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须是晴朗的傍晚,阴雨绵绵是不行的。
诗的头一个透视点是深林。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测知树林深处,此诗以不可见即想象中的“无限”和“神秘莫测”写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阳明天中为最深。另一个透视点是青苔。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观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的生长,是浓密的树木遮住日光的结果,而此刻却在夕照中。这两个透视点合在一起,互相映发,使诗意虚实相生。
王维的某些山水诗,颇有忘情世事的味道,甚至流露出幻灭之感。《辋川集》中,这一类句子随处可见,本篇外,又如:“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斤竹岭》);“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敧湖》),“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这是王维诗歌创作消极的一面。【点评】
鹿柴,是辋川的地名,是王维的一个住所。
全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正面从视觉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表现了山的空寂冷清。“空山”二字既表现无人,也表现诗人视野开阔,可以一视无碍。“不见人”是山空的具体化。虽然山是空山,但也不可能死寂无声,所以下句紧接“但闻人语响”,而且从“响”与“空山”也可猜测景物形势——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这从听觉打破了这片空寂,其实是以动衬静的手法。细想,这“人语响”过后,又将恢复到万籁俱寂的境界。在听觉上将是一种极大的冲击。这就更加突出了空山的静. 这两句以视觉和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方法展现了闻声不见人的客观环境。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三四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投。”是由上句的听觉转为视觉的。写傍晚深林反照,与树下青苔斜晖相应。初想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了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森林带来了一点生气。但仔细一加体味,发觉不然,余辉照射,投射在地面上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也因此显的十分幽邃。青苔——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的生长是浓密的树木遮住阳光的结果。要知道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幽暗,而当一抹稀少的光亮射入时,造成那一小片光影和无边的幽暗所构成强烈对比,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这是以亮衬静的手法。
这首诗贯穿了反衬手法,写出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体现了诗画乐的结合,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表现手法,具有永恒的美学价值。【鉴赏】
鹿柴这首诗写作于王维官场失意后归隐山林,表现出了大自然的奇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他闲适的心情和淡然的心境。全诗通过对傍晚时分深林中景色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大自然的和谐之景,使人放松,令人向往。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平淡朴实,说明了山中无人迹,十分的祥和宁静。而这个“空”字值得我们玩味。王维的诗中不乏此字,多次出现。例如《山居秋暝》的第一句“空山新雨后”,这个“空”,不仅写出了山中无人,还给我们一个空间辽阔的感觉,表明山是十分的空旷,很大的。而《鸟鸣涧》中也有这么一句“夜静春山空”,这个“空”字带给我们一种空灵感,同时也能够给人一种画面感,夜晚在空旷的山林里一切都是那样的静谧、温暖。王维对空的运用十分的传神入木三分,也给整个诗带来了一种空间感和空灵感。而“不见人”似乎更是对空山的一种深入体现,因为空,所以连人也没有。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第二句“但闻人语响”,笔锋一转,立马打破原先的那种平淡。“但”字很好的转折了下面要描绘的,虽然山里是空空如也的,但是却能听见人的声音。鹿柴也做鹿寨,是一个地方名,这首诗本描绘的就是鹿寨这个地方的自然景色,所以还是会有人声,只是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这不仅不会给人一种尘俗的嘈杂,更体现出一种意境。更突显出山的静和空。山若不静,在这样空旷的空间里怎还能听见人声呢?
前两句很好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意味深长,让人玩味。
后两句结合起来看“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将整个景突然跳跃的拉到深林中,傍晚落日余晖的光线穿过树林照向深处,又反射到了青苔上面。这样的画面极具张力,将此景描绘的十分美妙浪漫。前两句写过声,这两句又写色,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将整诗的意境推向高潮。乍一看写的落日余晖朝日深林反照在青苔上,细想这幅画面,其实王维此处并非是在描绘深林多么的光亮温暖,实则是在反衬出幽深阴暗的深林难有光照入,而苔藓上有光线照射是多么的难得。这不免给人一种怅然若失的惆怅感。以温暖的色调来突显冷色调,更显得幽暗和阴冷。就好像前两句以人声衬林静一样,更显得林子的寂静和空灵。
王维的诗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大唐诗作的特点,宇宙万物的变化在短短几句诗中不乏体现,更深刻的是他的诗作充满了禅意和体悟,叫我们回味深长,如若不好好体味,还真看不出其中的精妙和诗人那对世俗失望的冷漠与淡淡的惆怅。【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描绘的是傍晚时分山林幽深静寂的景色。
诗的前半部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字突显了山的清静,“但闻人语响”,通过听觉感官的感受,衬托出山林的幽深,在视觉上是“不见人”,在听觉上是“闻人语”,将人的感受与情境结合,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体。
诗的后半部分,“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写的是诗人返回到深山树林之中,看到夕阳照在青苔上,初看与前半部分矛盾,诗人由于身处空山深处,造成视野狭小,无法看见行人,只能听到人声。而后面却又写返回山中,给人感觉前后境界不一。仔细想,应该这么理解:诗人应该看到天色渐晚,便起身往回走,因为在深山之中,视野不开阔,只听到路人的说笑声,但不见其人,更加感受到空山的清幽,又不觉返身走回深山树林中,便看到夕阳“复照青苔上”。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样一理解,全诗仅仅二十字,诗人内心感受却经历两次转变,由前两句映射出的寄情山水发展到后两句因空山景象而触发的更深层次的情感。
这首诗应是其后期所写,前期诗人热衷政治、有远大抱负,因安史之乱,诗人隐居山林,生活热情没有完全消失,对大自然有浓厚兴趣。
此诗后两句寄情于景,作者对国家未来、对自己的远大理想犹如这夕阳余晖复照“青苔”。并未完全心灰意冷,而是希望国家能像夕阳一样仍能发光,自己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一展宏图。全诗流露出诗人的一丝无奈。【作者介绍】
王维(701一761),字摩诘,盛唐诗人。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济)。王维出生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多才多艺,不仅诗歌造诣很高,诗名很盛,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开元九年(721)王维中进士,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安史叛军攻入长安时被俘,被迫任伪职。长安收复后,降为太子中允。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前后两期。王维早岁春风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又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豪迈开朗的思想感情。他后期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退出政治舞台,皈依佛门,栖身于山水田园的极乐世界,所以他后期创作的大量的山水诗,基本上是一种雅致的情韵,把大自然当作纯洁的理想王国,多是描绘幽静的山石和清澈的溪流,农村的田园风致,表现出流连光景的娱悦和高蹈出尘的满足,曲折地寄托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在他的笔下,劳动人民的生活多是悠然平淡、和谐平静的。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直接继承了陶渊明明净淡泊而深远的艺术风格,以观察细致,感觉敏锐著称,“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苏东坡曾言:“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他的诗往往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创造出耐人回味的艺术境界,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王维晚年长斋奉佛,其田园山水诗也明显带有参禅悟道的气息。有《王右丞集》。
发布时间:2019-05-29 21:27
上述文字是💠《鹿柴(王维)》✨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路上,无论你走得多匆忙 别忘了,时常放慢你前行的脚步 欣赏一下你身边的风景 生活中无意的瞬间 会让你留下太多的感慨 // 学会珍惜 珍惜身边每个关心你的人 你的心中便会播下爱...
一天很短 短的来不及撷取朝露 就已作别晚霞 一年很短 短的来不及细描春装 就已泼墨秋霜 一辈子很短 短的来不及和你把盏长谈 就已携手迟暮 经过总是匆匆 领悟越显迟迟 相遇总是美...
今天,陪你淋一场雨, 让倾泻而下的雨, 洗尽感情被尘世染上的杂质, 那初见时的样子, 在雨中渐渐的清晰, 纯纯的,真真的, 没有一丝尘埃。 记忆的碎片, 在雨中苏醒,链接,...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注释 ⑴掩:关闭。 ⑵柴扉:柴门。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译文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
母亲日渐衰老,拄着拐杖 无论怎样努力 却怎么也靠不近健康 就像老屋后弯弯曲曲的河床 浑浊,堵塞,缓慢流淌 // 母亲的那双手,曾经能托起 一个家的希望和负累 一屋子的儿女和年迈...
九滴泪 哇声落地,一滴泪, 有着羊水味道的哭, 那皱皱的小手, 总能找到母亲的胸膛。 小嘴翘翘,一滴泪, 有着母乳味道的哭, 是那浅浅的委屈, 总能感觉到母亲的掌心。 轻轻的...
【第一章】 也许,就是因为他和她还有我和你的心愿,才在光的痕影里叙说最终的归宿。 颔首每一个春秋的壮美,深情地感触到了许多美丽和丑恶的情愿行色。 真的,有朵菊花在透明...
志得虚吟哀天下, 意满豪情指江山。 报国从来念黎庶, 长袖频舞不红妆。 东林自诩忠君故, 残阳双影诉明殇。 何来赤子为舟楫, 德感天地水长安。...
泪,是心里的血。 流泪,是心里在滴血。 触不到痛处,泪不会轻易流出。 伤与悲,痛于哀。 在血液里挣扎,打滚 如火山喷发,一涌而出。 坚强的内心终于没有抵过心灵的脆弱。 哭吧...
为为首次一人进银行开卡。 快两小时未回, 我便寻了去。 大厅里人满为患, 遍寻不到他。 好不容易, 在一台自助柜员机前, 看见他修长的身影。 见他与工作人员说了几句, 工作人...
(风儿)远方是我最美的草原,它在时间之上,它在生命之上,它在梦幻之上,它在我与非我之上。不管走到哪里,即使看见枯萎的鲜花闭上了眼睛,即使尖锐的石头触痛记忆,即使自己...
倾盆过后 心情瞬时的平复 泽中 儿时的净土 回忆在积水中 一幕幕投影似回荡 对称的教楼 被咻咻词赋包裹 孕育着来来往往游子 那是还年少 举手弯弓 壮志豪词 将来梦想 却被走廊追逐的...
尘世点点滴滴,你来我往回头,阴晴高空不变。梦回身源,欢声笑语父母。 旧道陈迹仍在,同窗良友交错,人事具散归尘。今思当年,你情我意渐晚。...
也许 与疾雨无关 也许 与阴云无关 也许 与怪风无关 也许 根本就与沉雾无关 凌波仙子的传说 早已沧桑成 斑驳的碎片 浊浪翻滚的瞬间 不仅仅是 生命的搁浅 那是 把四百多尊生灵的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