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 记忆深处的“洋油灯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 记忆深处的“洋油灯》,很多网友都想阅读✨ 记忆深处的“洋油灯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在记忆深处,总有那么一盏小油灯在风中摇曳着昏黄色的光亮,朦朦胧胧,忽明忽暗。那些藏在灯光后面的故事,不经意间会越来越清晰。我忘不了孩提时代苦涩的青葱岁月;忘不了灯光下父母辛勤劳作的背影;忘不了老家那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那些既让我感到有些心酸,又让我感到有些留恋的往事。定格在脑海中,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洋油灯是老家当地的叫法,据爷爷讲,在早,家家点灯用的是豆油,所以叫豆油灯,后来洋人的洋油、洋火进了中国,才有了洋油灯有了洋火。洋油灯就是煤油灯,洋火就是火柴。

我的老家在义县西部山区,小地名叫杨树沟。这个村名非常贴切,村子在小凌河支流一条长满杨树的河谷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村里至今还流传着一句俗话:苏杭二州,不如杨树沟。其实这是一种乡情,谁能对生养自己的家乡没有感情啊!

家乡的山水在小时候的记忆里充满诗情画意。可那时的日子,过得却异常艰苦。上中学以前,村上还没有电,煤油灯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品。

老家的煤油灯分几个档次,有保险灯、手灯、小煤油灯几种。保险灯其实一点也不保险,除了灯盖和用八号铁线做成的灯圈,其余灯伞、灯罩、油壶都是玻璃的,一不小心就碰碎。但有灯罩和灯伞,既不容易被风吹灭,灯伞反光又增加屋里亮度,不足之处是灯捻大,耗油多,这对过小日子的乡亲们来说实在是个负担,平时几乎不用,只有到年节才从房梁上摘下来用几天。

手灯,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提着的灯,可以提着照路、可以防风吹雨打。但这种灯也耗油大,平时很少使用,常用的都是小油灯,制作也简单,找个瓶瓶罐罐,弄个铁盖,中间凿个眼,按个铁灯芯穿上灯捻就可以用了。

  那时,村里人为了省钱,天黑得实在看不清东西了才舍得点灯。如果遇上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干脆就不点灯了。老人还有一套说词:不点灯,饭也不会扒拉到鼻子里,尿也不会撒到裤兜里。

过去,农村造的土平房四面漏风,在屋子里的小油灯也会经常被风吹灭。人们就在屋里的山墙上垒出一个灯窝,把油灯放进去,防止风吹。这样的灯窝里屋、外屋都有,甚至公用的碾坊、磨坊也留出一个防风的灯窝。

我家里使用的是小煤油灯,大部分时间都是放在里屋炕头山墙的灯窝里。母亲就着灯窝里射出的亮光给我们缝补衣服,身后的墙壁上映出她清晰的投影。赶上贪黑做饭,油灯就得放到外屋灶台上方墙壁的灯窝里,油灯发出的光摇摆不定,照在母亲慈祥的脸上,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家里的小油灯几乎常年陪着母亲趟黑起早,一家十口人的针线活,都是母亲在灯下赶制出来的,还要搞副业编炕席,换回零花钱。父亲在生产队跟大马车,有时给供销社拉脚往一百多里地的县城土杂公司送炕席。母亲凌晨二、三点钟就得点亮小油灯给父亲做饭,第二天晚上还要在灯下做活,等父亲从城里回来,经常等到半夜。

随着门的响声,父亲终于回来了,母亲下地端着小油灯把做好的饭菜放回锅里温热,再把小油灯和饭菜端回放在饭桌上搭对父亲吃饭。这时候如果我们醒着,父亲就会把从城里买回的糖果之类的小食品分给我们吃。那时候,父亲进城生产队每天只补助一块五毛七,她在城里大车店买两个馒头要一碗开水糊弄就是一顿饭。省出点补助费总不忘给自己的孩子买点啥。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酸酸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1963年我考上了义县第六初中,学校在留龙沟,离家五十里地,只能住宿。学校虽然在乡政府所在地,但也没通电。学校一早一晚都安排自习课,当然就离不开煤油灯。那时,每个班教室三间,屋梁上挂两盏保险灯,学生轮流值日擦灯伞、灯罩,给灯加煤油。保险灯比家里的小油灯亮堂多了,但教室里还是有灯光照不到的地方,灯的影子投在灯下的座位上,灯光还是很暗。尽管条件这样艰苦,同学们都珍惜自习时间,熄灯的钟声响后,谁也不愿离开教室到寝室睡觉,班主任老师只好把学生撵出教室,吹灭灯,锁上门。

我们都知道老师这样做是对我们好,但有时回到寝室怎么也睡不着,想到父母油灯下含辛茹苦的样子,觉得不用功学习对不起他们,于是就开始琢磨对付老师的办法。我就曾经做过一件傻事。

那是冬天一个晚上,为了第二天起早不用钥匙也能进教室看书,下晚自习前,我神不知鬼不觉偷偷把一扇窗户的插销拔起来。心里有事,后半夜三点就醒了。同学们都在梦乡。我悄悄溜出寝室,拉开教室没插那扇窗户爬进去,准备把保险灯点亮,这时才想到自己没有火柴,没法把灯点亮。夜深人静,到哪去找火呀!我正懊悔,忽然想到教室里的火炉。还好炉灰里还有火星,拿来一张纸想把火引着。可怎么往火星上吹气,纸就是不着火。我想往火星上倒点煤油也许能把火引着,就把保险灯油壶摘下来,刚往火星上倒,火苗嘭的一下窜起来,把眼眉和额头上的头发一下燎光了。老师知道后把我叫到办公室,本想严厉地批评一顿,看我被火燎红的脸一根眼眉也没有,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

老家的洋油灯照亮那个年代,见证了那个年代的艰苦岁月,老家的洋油灯珍藏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也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我会一直珍藏下去,直到永远、永远。

                         

发布时间:2023-06-30 23:55

上述文字是💠《 记忆深处的“洋油灯》✨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伴着玉兰倚斜阳

编辑荐: 我坐在小径旁的石凳上,午后斜阳笼着我的身体。清风拂着我的脸颊,悄悄在耳畔诉说着春的气息。 虽然还是初春,但凉凉的西北风已经渐渐变弱,正俏销逝去。东南风带着...

[散文随笔] - 2022-01-27 00:47:35

支教的意义——三下乡第四天心得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到了三下乡第四天的项目活动,在未来的7天内,我不知道有什么等着我去面对,有什么精彩等着我去发现。但在前四天的三下乡中,我就已经在支教上有了颇多感悟...

[散文随笔] - 2023-06-06 18:25:03

我家门前那条路

走过悠悠岁月的沧桑,穿越血与火的时空,很多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故乡的景物在我的记忆中已渐渐模糊,唯有家门口那条小路,却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当我静下心来,一...

[散文随笔] - 2022-02-01 06:05:43

国庆游记之《山东篇一》

国庆游记之《山东篇一》 望着车窗外玻璃上雨滴落的雨花,知道天又下雨了,看来今天一定要来一次雨中的行了。 黑黑的车外除了近远不一的亮点什么也看不见,在正行速的列车运行...

[散文随笔] - 2023-06-18 17:10:29

孟夏与扬州亲密接触

李白的著名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如一曲悠扬的歌声,那无尽的思念、惜别、问候。总是在伐脑海里浮现,对扬州的向往和好奇早就深藏在心中,也就下决心去扬州走一趟。 虽然已经是五...

[散文随笔] - 2022-06-18 16:49:17

散文短章(三篇)

1、大漠的夜 故乡的夜,被乡愁填满,像母亲的眼睛,牵挂的细绳糸在手指,飞多远也飞不出故乡。 小城的夜,被浮华笼罩,像无尽的网,束缚着手脚,纵横交错的阴谋时刻疯长,独善...

[散文随笔] - 2022-05-14 14:52:57

续江南

因情而生,因情而灭,诉与苦中有乐,再次相见,却也淡然。有道是,明理无头绪,讲话不与说谎人,可却赴往红尘中,虚实之间已空欢。转身回个首,俯望山水色,竟晓那人牵手来,...

[散文随笔] - 2022-12-22 21:39:13

心的彼岸,繁花似锦

初见总是如此难忘,最初的朋友,如今依然记得,依然照顾彼此,依然相互扶持。我们不停向前走,又时常想起最初遇见的人,经历的事,或是泪流满面,或是心酸不已。 一路走来都有...

[散文随笔] - 2022-03-03 19:26:10

巷弄里的馄饨挑子

儿时家乡的弄堂,幽深狭窄,人穿梭其间,一伸直两胳膊,指尖就能碰触到两边墙壁。每当夜暮降临,巷弄深处,不时会传来嗒,嗒嗒有节律的敲梆声,那种声音在弯曲寂静的巷道里传...

[散文随笔] - 2022-07-10 16:14:42

看,那人爱的四季忧愁。

看,雨在路上滴滴的奏响,雨水倒映的天气让你欢唱,朋友,为何把苦事酿做酒?春不拉畅饮欢聚老友,缺孤独一人独纵享自由、看,土冒匆匆的茵草,催你挤满了低俗的高雅,朋友,...

[散文随笔] - 2023-06-26 08:20:30

请你们一直这么棒

今天是晨曦逐梦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的第7天,一大早起来,风依然在太阳底下肆虐,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平静。可是9点钟的时候,学校突然来了很多老师、家长和学生,这让我觉得很奇怪...

[散文随笔] - 2023-06-05 20:13:22

我家微信时代的年三十

前年,公公过生日时曾准备给他买个智能手机,主要目的是想教他们玩玩微信,也好让他们老有所乐。,婆婆没同意,说公公年纪大了,学不会,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有次去见他们,无...

[散文随笔] - 2023-04-16 07:31:15

上高中时,语文老师在讲到卒这个字义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个谜面:刘邦闻之高兴,刘备闻之伤心。就此打一字。我稍加思索,谜底就猜出来了。老师夸我聪明,现在想起来,还窃喜着...

[散文随笔] - 2023-06-03 23:13:31

天在下雨,我在想你

他真的是我的初恋吗?他口中的等我三十而立,我们还能够见到,若是你未嫁,我未娶,我们就永远的在一起的美好愿望能够实现吗?舞勺之年的不期而遇,花季年华二次相见,桃李年华...

[散文随笔] - 2022-10-05 13:48:27

一个基督徒的情感日记(2018年1月6号)

2018年1月6号: 过了小寒,如今,这天气就要持续寒冷那么一段时间了,也许今年过年,我与母亲真的要在西安过年了,而至于摆摊卖小吃的这件事,在金家坝这里恐怕要被搁置了,原因...

[散文随笔] - 2023-04-15 18:22:50

2018,对自己说声再见

在时间里兜兜转转,转眼便是一年。但我的意识好像还停留在,开始的2018。 光阴似箭,好像被戳进了心脏,光阴似水,好像被泼了一身凉水。对于将要过去的一年,在我的眼里却只有...

[散文随笔] - 2022-08-02 01: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