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皇帝不像皇帝,臣子不像臣子。一部大明王朝史,就是一部皇帝与文官不断斗争的历史,其结果是皇权不断衰落,文官势力不断加强,强到了直言骂皇帝却还能不被杀的地步。明朝的文官为何能如此“猖狂”?
明朝建立后,近三百年间,经过了由皇权独大到文武相互制衡,再到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的历程。文官集团的上位大概也标志着明朝的对外开拓完全终止,到了明朝末年,文官集团内部的党争还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明太祖朱元璋在世时,文官集团是夹着尾巴做人,建文帝登基后,文官集团开始抬头试图主掌朝政,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把建文帝赶下台,文官集团的冒头又被压了下去。但朱棣是篡位,所以底气不足,朱棣虽然杀了不少人,但也没法如朱元璋般乾纲独断。在朱棣一朝,基本上是文、武都得重用,互相制衡。
朱棣死后,继位的太子朱高炽因为在争位过程中曾得到文官集团的力挺,所以开始按照文官集团的指挥棒走,虽然武官集团即勋贵集团的势力还保持着一定的权柄,但文官集团已经有了超过武官集团的苗头。经过不长时间的博弈,文官集团又开始占据上风,到明英宗时期,皇帝不得不开始重用宦官来制衡文官集团,但文官集团通过两件事彻底的占据了上风。
第一件事是土木堡之变时勋贵集团集体陨落
在土木堡,明军中伏大败,不但明英宗本人被俘,掌权宦官王振被杀,还损失了大量官员,其中包括以靖难元老英国公张辅为首的勋贵集团中的大量实权掌军勋贵,有经验和权威的老勋贵们集体战死,而新的继承人都没有从政经验,从此勋贵集团一蹶不振,在朝堂上无力抗衡文官集团。
第二件事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在朝会上被当场打死事件
马顺是怂恿明英宗亲征的大太监王振的死党,王振本人在世时权势滔天,文官集团被压的死死的,现在王振在土木堡被杀,文官集团找到了打击王振集团的机会,在一次由代理摄政郕王朱祁钰(明代宗)主持的朝会上,文官集团们集体发难,要求清算王振余党,可朱祁钰刚刚上位,还不了解情况,于是准备和稀泥,但文官集团们好不容易有了机会,怎么会放手?开始轮番上阵和朱祁钰讲道理。
这个时候,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跳出来指责文官们欺压君上,结果彻底点燃了文官们的怒火,一群饱读诗书的文官们竟然在朝堂上当场把马顺活活打死。马顺是锦衣卫指挥使,锦衣卫是天子亲军,属于皇帝直辖的部门,而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在朝堂上指责文官们跋扈也是职责所在,并且马顺并没有任何名义上的罪名,可文官们就这么把他干掉,不但干掉马顺,还当场把另两位被他们认为是王振党羽的太监也活活打死。直接吓得朱祁钰准备逃跑。
当时的情况一片混乱,一个不好就要出大乱子,两名太监加上锦衣卫指挥使被无罪而诛,旁边看着的锦衣卫们都已经怒火滔天,就等着朱祁钰一声令下就可以平乱。这个时候,同为文官集团一员的于谦站出来拉住准备逃跑的朱祁钰,建议他宣布马顺等人有罪以安抚文官们。
《明史·列传第五十八》郕王方摄朝,廷臣请族诛王振。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于是给事中王竑廷击顺,众随之。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众乃定。
朱祁钰妥协了,按照于谦的建议宣布马顺和王振余党都有罪,那么当场杀人的文官们自然就无罪,不但无罪,还顺利的利用这次事件逼迫朱祁钰配合他们清理掉了王振集团的其余骨干。从此开始占据朝堂上的主要职位,文官集团开始独大一直到明亡。
如果是明太祖朱元璋或者明成祖朱棣在世,遇见这种情况文官们会集体倒霉,这两位绝不会被文官们威胁,即使血流成河也不在乎,但朱祁钰不一样,长于妇人之手的朱祁钰被搞怕了,被迫将话语权拱手让出。在土木堡之变和马顺被打死事件后,明朝的文官集团已经不可制衡,即使后来的皇帝们多次利用宦官集团来压制文官集团也是无用,文官集团就如跗骨之蛆牢牢的吸在明朝的实际权力身上,让整个明朝的政治舞台成为他们的主场,一直到明朝由盛转衰而灭亡。
为何明朝这群文官无视皇帝权威,屡屡直言犯上,以反对皇帝为荣的风气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明朝的言官系统非常庞大,可谓是前所未有后世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制度设计狂,创造性的弄出一个六科给事中来,这帮人只做一个事情,那就是骂,六科对应着六部,发现谁谁没做好,就写折子骂,朱元璋甚至给他们直言陈述皇帝政策过失的权利,而且批评对了还有奖,直接升官。
六科官员品级低,大多为五品,七品。由于官职低,就没那么多的后顾之忧,且这帮人都是从进士里面选出来的高材生,未经社会磨练的愤青,那骂起人来简直是口若悬河,嘉靖朝前期的首辅夏言,后期的海瑞等都是言官出身。言官制度是必要的,但是过犹不及,后来的发展这些言官往往依附于某个党派,充当打手,无分对错以反对权贵为荣,助长了这帮文官的气焰。
二,堪与东汉并肩的仕林清议。东汉末年,在察举制的影响下,清流物议成了社会的主流,一个人需要有好的名声才能成为一方士绅领袖,于是出来反权贵,反阉党。明朝时期,读书人数空前提高,且后期要入内阁需有臣子先推荐再由皇帝批准。这就要求这些被推荐的人得有一个好名声,如何才能有一个好名声,那就是敢于反对权贵。
在那个社会里很时候只要敢于反对权贵,是弱者,在道理上就天然能站的住脚,于是朝野上下就开始以此为荣,先是反内阁,反内阁被镇压就叫受到权贵的迫害,于是名声就更好了,接着是反皇帝,海瑞骂嘉靖,骂完后海瑞成了千古清官的楷模,雒于仁骂万历,骂得狗血淋头,直言万历酒色财气,最后雒于仁罢官后成了一方士绅争相膜拜的对象,朝廷的风气很快传到了民间,很多反皇帝而被罢黜的官员回家后都被当成了精神的标杆,成了士林领袖。这么一折腾,文官就更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三,明朝的特殊的官僚制度。大明是没有宰相的,古代的宰相夹在皇帝和大臣之间,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缓解作用,现在没有了这个官职,皇帝直面大臣,直面得多了,矛盾也就多了,少了一个第三方的调停,虽说有强大的太监制度,但是太监本身是皇权的延伸,本质上还是皇帝自己。另外,明朝的官僚里没有了宗室,自靖难之役后,皇帝对宗室就不遗余力的打压,以至于宗室一点权力都没有,也就没有人来制衡文官集团了,注定了这帮文官能做大做强,加上土木堡之变死亡一大批勋贵,文官更加肆无忌惮。
四,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明朝文官这么执着的反皇权也是被逼出来的。明朝开创了一个灭绝尊严的廷杖,官员在朝廷上被活活打死,前所未有,蔑视政治游戏规则,君视臣为蝼蚁,臣则视君为草寇。加上严酷的密探制,锦衣卫,东厂等这些专门监察百官的特务机构,官员日日诚惶诚恐,久而久之就容易逼得文官同气连枝的反抗皇权,越是压得严,文官越是同仇敌忾,东林党正是形成在太监压迫文官最残酷的时候。
发布时间:2023-07-01 05:54
上述文字是💠《明朝的文官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明朝的文官为何能如此厉害?》✨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一听到到慈禧太后我们本能的就会把它与卖国贼的标签联想在一起,慈禧是中国近代史上被骂的最惨的一个女人。卖国求荣,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令到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灵涂...
刘秀开启了东汉王朝,新莽末年,民不聊生,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在一片混乱之中,一个叫刘秀的农家小伙,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旗号,在南阳郡起兵,短短三年间,就...
明朝皇帝朱厚熜留给后世的印象是一个平庸的皇帝,好在手下有一群尽忠职守的大臣,大明江山还能维持祖宗的基业,但其实很多人都没料到的是,这位看起来痴呆的傻皇帝玩了一招扮...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和张仪同时于秦国为官,是张仪的连横策略的主要对手。公孙衍历仕秦国、魏国、韩国。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诸国合纵抗秦。公孙...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杨玉环还是挺有意思的,为何这么说其实原因很简单的,那就是杨玉环实在是太美太美了,所以很多人都对这个杨玉环有着非常非常深厚的向往了,对这个杨玉环...
古代虽然没有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钢筋混凝土,但是似乎更胜一筹,古人凭借对建筑力学的深刻研究,仅凭一些木质结构的特殊拼接,使得很多古建筑历经千年不倒,至今仍保存完好...
马皇后的祖上曾是归德府宿州富豪。父亲马公家住新丰里,由于乐善好施,所以家业日渐贫困。母亲郑媪,在1332年生下马氏不久就去世了。马公没有儿子,视马氏为掌上明珠。马氏自幼...
我们在读红楼梦的时候,往往会被其中优美的诗词作品惊艳到,那么这些才华横溢的诗词,难道都是曹雪芹先生所写的吗? 很多喜欢红楼梦的人是很偏爱书中各种词的,我们会发现在红...
秦武王和楚霸王项羽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力士,同时也都是喜欢角力之人,那么这二位谁的力量更大呢?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了两个非常有名的大力气的王,一个是西楚霸王项羽,...
在人们的眼中,太监大多数都是反面人物。譬如赵高、魏忠贤,他们的所作所为总是让现代人咬牙切齿。其实在这个群体当中也有一些很有作为,被后人敬仰的人存在,蔡伦、郑和就是...
在满清的皇帝中,咸丰帝奕詝大概算是无能的了。不仅无能,还悲催;不仅悲催,还荒淫。 说他无能,是因为在他的皇帝生涯中,他没有做出半点政绩,真的是半点都没有;说他悲催,...
都知道吴三桂开关迎清军,但其实山海关不归吴三桂管。那为什么吴三桂能打开山海关呢?这里头的历史原因有些复杂了。吴三桂最初接的是袁崇焕的班,任辽东总兵,率领关宁铁骑跟...
初恋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但是往往也是被追忆的对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初恋的一句话,她便不离不弃地照顾了初恋家人30余年,至死仍是单身。 带着初恋家人逃难 施济...
其实周朝算是一个比较神奇的朝代,作为周朝最高的权力象征,周朝国却在战国时期以后不断衰落,升至还被一些小国弱国给超越,究竟周朝国是如何走向衰落的呢?内斗严重和不思进取...
中国历史上不论小到平民百姓大到皇帝,都讲百善孝为先,而这一体现在雍正当上皇帝后,先后两次为了康熙割破自己手指?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曾经有许多民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要么被征服,要么被同化,在保留自己民族特色的基础上,逐渐融入了汉民族的文化,因此汉族从未被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