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可以说是清朝入关33年以来,最大的叛乱,那么引发三藩之乱的,究竟是哪三位藩王,他们最终的下场如何,若不发动能否安享晚年?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清入关之后,统治者发现清朝的军事实力不足,对于南方地区的控制鞭长莫及,于是便分封了一批战功显赫的汉人降将,管理南方各省。其中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兼管贵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东;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后,其子耿继茂袭封,镇守福建。这就是清初历史上有名的三藩,这也为后来的三藩之乱埋下了伏笔。
起初,吴三桂等三人还算安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藩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互通声气,广布党羽,实际上已成为清朝的割据势力。康熙继位之后,深知三藩对于清朝的危害,决心撤除三藩。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叛乱,兵出三贵,占据湖南等地。清军不敢和吴三桂正面交锋,集结在荆州武。一时之间天下响应,四方震动,清廷陷入到了动荡之中。康熙皇帝本想亲自率军出征,平定吴三桂,重大臣集体阻止下只能作罢。
康熙十七年,74岁的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但没过多久便病逝,清军趁机大败吴三桂部队,历时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就此被平定。除了吴三桂病逝之外,另外两位反清的藩王就没有这么好的下场了。耿精忠三藩中的靖南王,在吴三桂起兵造反一年之后,耿精忠在福州响应,分东西中山路出兵,一时之间兵势甚盛。可惜后来由于三藩之间内部矛盾,耿军军饷匮乏,士气不振,而且行事暴虐无常,很快便丧失了民心,导致清军找到可乘之机,耿精忠也被凌迟处死。
平南亲王尚可喜最初并没有反清之心,甚至还和吴三桂火并,为了表示忠心尚可喜将自己的儿子尚之信送入了清宫中。直到康熙十五年尚之信被康熙软禁,尚可喜才举了反旗。但没过多久,尚可喜就在广州病逝,而他的儿子尚之信则被康熙软禁至死。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发动三藩之乱,他们是否可以安享晚年呢?
大家都知晓,在清朝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吴三桂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付出,明眼人都看得明白。因为他立下了很多不俗的战绩,他还被封为镇守云南的平西亲王。而且,当今的皇帝还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在当时,皇帝还是非常器重他的。如果他不造反的话,他很有可能会安享天年,子孙满堂的幸福都会属于他的吧。
但是在当时,当今的皇帝康熙的性格都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没有人能够猜得透他内心到底在想什么。他虽然表面上对吴三桂温和,内心却不知道对吴三桂真正的看法到底是什么。万幸的是,在吴三桂选择造反之前,他其实并没有的罪过康熙。了解康熙爷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倘若,吴三桂在造反之前就得罪他的话,吴三桂但怕是没有剩下的命去造反了吧。在康熙十二年的时候,当今的皇上就准备撤藩。他的计划就是让吴三桂等人还是回到宁,锦一带。这次的撤藩其实有两个方法,是很多人商量所提出来的。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针对来自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方法吧。他想的是:他可以带着他的官兵和家属们一起撤离福建。按照当时的情形,吴三桂也特别适用这种方法。其次就是针对于平南王尚可喜的方法。他和他儿子可以带着所有人又迁回辽东。在这时,他们父子二人就交出兵权,把自己手下的士兵们留在广东,让广东的提督管理。这个两个方法在当时是非常好的处理方案了。猜想一下,如果他们的方法执行成功了的话。大家的命运也会变得有所不同。如果吴三桂的人马乖乖的回到了宁锦一带的话,他们就会夹在盛京和山海关之间了,他们两边都会受到监视。所以。只能听受命令,就不可能再起造反之意了。但是事情往往是不能够预料得到的。康熙爷他想要把三藩放在自己的可控制范围之内。谁也没有想到吴三桂在这时候居然造反了。
其实在当时康熙皇帝还非常的年轻。相比于吴三桂的年老气衰来说,他是有大把的希望的,所以吴三桂在这个时候如果撤藩的话,他的命运也会变得不同。他还可能会得到一个安享晚年的机会,但是他并没有珍惜,他还是造反了。其实康熙皇帝打的如意算盘是:反正吴三桂都已经老了,过不了几年他就会死去,他既可以让吴三桂名正言顺的死去,而且花费的代价也是最小,又除去了他自己的心病。这样一来可不是一举两得。小编想说皇帝们都不是一般人啊,他们的谋略简直是无人能比。
大家都知道,吴三桂并没有顺康熙爷的意,他起兵造反了,但是他却失败了。
而他失败的原因,一是在政治上不得人心。当时天下初定,人心思安,而当时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发动叛乱。要知道,正是吴三桂将前明势力赶尽杀绝的,百姓们都看在眼里,这时却又反清复明,但是称帝时放弃了明朝的年号,这不得不令人们感到费解并怀疑其动机。
二是在军事上过于保守。当时吴三桂军占领松滋后,并没有对清军乘胜追击,而是与清军相持,错过极佳的战机。后来,吴三桂低估了康熙镇压叛乱的决心,企图裂土议和遭拒。这说明吴三桂的目标不明确,首鼠两端,缺乏战略眼光。
三是在实力悬殊。毕竟吴三桂是以一隅敌全国,财力和物力不能和拥有天下的康熙相抗衡,一旦战争旷日持久的拖下去,后勤补给和人员补充都是问题,拖也会把吴三桂拖垮。
四是在内部原因。虽然叛乱初期四处响应,闹得轰轰烈烈,实质上叛军内部各个心怀鬼胎。比如陕西提督王辅臣,原为吴三桂部下,叛乱初期他按兵不动,首鼠两端,最后落到个畏罪自尽的下场。形势对叛军不利后,靖南王和平南王纷纷投降。而且众叛军之间缺乏统一调度,所有康熙采取分化政策,对叛军各个击破,最后孤立吴三桂。
终上所述,由于政治上的不得人心,军事上的目光短浅,再加上内部之间各怀鬼胎,各自为战,因此三藩之乱的失败是必然的事。
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待呢?
发布时间:2023-06-30 14:12
上述文字是💠《清朝三藩之乱,究竟是哪三位藩王,他们最终的下场如何,若不发动能否安享晚年?》✨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众所周知,秦国自商鞅变法,一改秦朝颓势,奋六世之余烈,方有秦始皇时代,一统六国,寰震宇内,假如秦始皇没有一统天下,那么中国还会再次统一吗? 统一是必然的,仅仅是秦始...
曹操作为乱世枭雄,各方面的才干自不必多说,同时他还是一个很好色的人,尤其喜好别人的老婆。 1. 曹操既然名操,当然就有操蛋的时候。 建安二年,曹操就干了一件不地道的事情...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败给陆逊?刘备真的找孙权拼命吗?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和陆逊,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 夷陵之战之前两军大造声势但却拖了很久,我觉得两国应该...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鲁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要论起三国时期的谋士,有人第一反应就是卧龙凤雏,冢虎幼麟,当然,最初的时候水镜先生司马徽只向刘备推荐了...
朱常洛虽然是万历皇帝的长子,但是却没有得到万历帝的喜爱。在万历皇帝执政期间,曾经不止一次想要废除朱常洛的太子之位,但是朱常洛也十分幸运,最终得以化险为夷,成功地登...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明朝没有汉朝那么强悍,没有唐朝那么繁荣昌盛,也没有宋朝的灿烂文化。但是仔细去研究这...
明朝时期的发展用强盛两字来形容不算太过,明朝的皇帝基本上都是精明能干的,当时的军事力量也比较雄厚。 由此可见大明王朝的辉煌,不是用一言两语并可以概括而出的。今天要说...
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诞生于希腊西西里岛叙拉古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他出生于贵族,与叙拉古的赫农王(King Hieron)有亲戚关系,家庭十分富有。阿基米德的父亲是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学...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神秘消失的人,但是谈论到最让人津津乐道的,那么非西施,徐福,杨玉环,朱允炆这四人莫属了,之前小编说到了西施的去向,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下徐福最后的...
导读: 窦皇后,唐高祖李渊的皇后(约569年—约613年),京兆始平(今兴平县)人,是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武帝姐姐襄阳长公主的女儿,出身鲜卑贵族。唐高宗李世民的生母。 窦...
典籍厅 典籍厅是内阁的秘书部门,学士10人(满 6人,汉 4人)、典籍6人(满、汉、汉军各 2人),供事22人。此外侍读学士、侍读、中书等兼在典籍厅办事者,由大学士派委,无定员。其办事...
秦始皇到底传位给谁了?秦始皇的遗诏有没有被篡改?你真的了解秦始皇传位吗?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我国的历程进程中,出现过这么一个短暂的历史朝代,在短...
在古时候的中国,人乳消费并不少见。早在西晋的时候便出现了人乳宴,清朝乾隆皇帝甚至无一日不服用人乳制成的龟龄集,慈禧更是将人乳作为“美容秘方”。那么,人乳真的有这么...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距离我们现代才一百多年的历史,清朝有十二位皇帝,二十七位皇后,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讲的是乾隆时期的一位皇后,在清朝27位皇后中,乾隆继后无...
在我国历史上自秦始皇称帝开始至清朝没落约有四百多位皇帝,在大多数皇帝等心中都有着一统天下等愿望,也因此历史上发生了多次等北伐战役,然而在这众多的战役中唯独明朝成功...
说到被小说和电视剧误解的历史人物,刘备要算一个,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刘备这个人没什么才能,靠着身边一众出色的人才,以及仁慈的心肠才能够做这个皇帝,事实真的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