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李自成为何最终起义失败?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历史解密:李自成为何最终起义失败?》,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历史解密:李自成为何最终起义失败?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李自成实行的政策是打击官僚地主阶级、保护农民阶级利益。这种政策在李自成起兵的初期起了很极积的作用,最起码得到了农民阶级的支持,这就是大顺军在初期发展得很快的主要原因。李自成在1643年以前,为了维护农民阶级利益实行了三年免赋,李自成推行的“免赋”政策并不是减免而是全免。“跟了闯王不纳粮”这可不只是口号,李自成确实做到了“不纳粮”。而被打得就剩几百号人的李自成从深山老林里出来,然后很短的时间内东山再起,就是靠“不纳粮”这政策得到了农民阶级的支持。

“不纳粮”之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李自成的大顺军吃、喝、拉、撒、睡都是要花钱的,打起仗来那就不叫花钱了,那叫烧钱。农民免赋了,那钱从哪里来?这钱是不会从地里长出来的,总得有人出吧。李自成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以“追赃助饷”代替田地的赋税,农民不出钱那就让地主出钱,反正地主有的是钱。这个“追赃助饷”其实就是抄地主、富商、王公、贵族的家,没收他们的所有财产,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收他们的所有非法所得。

网络配图

1643年十月孙传庭的部队被大顺军消灭后,明朝官员知道明朝已经不行了,政治态度发生了转变。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把这看成是历史上习以为常的改朝换代,为了自身的利益纷纷归顺李自成。他们会归顺李自成,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切自利益不受损害。

而这时的李自成并没有放弃维护农民阶级利益的基本原则。在“追赃”过程中官僚地主们“非法”得来的家财难以保全,有的官僚地主甚至还要遭受牢狱之灾,这对于归顺大顺政权的官僚地主阶级来说确实是想不到的。官僚地主们之所以会归顺大顺政权,正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然而,整个官僚地主阶级却成了李自成打击的对象,李自成的政策使官僚地主们失望了,彻底失望了。他们在饱尝李自成的铁腕政策之后,不惜愤愤地骂道:这算是什么新朝廷,简直就是一群飞贼,贼性难改呀(岂兴朝之新政哉,依然流贼而已)。

[page]

本来这些明朝的官僚地主阶级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才投靠大顺的,没想到自己的利益不但没有得到保护,而且受到了损害,这时投降大顺的前明官僚地主阶级就产生了心理落差,然后满清政府给这些官僚地主阶级点好处,这些官僚地主阶级就会效忠清朝。想一想以前投降大顺的前明将领,在后来基本上清一色地又投降了满清,并不是他们想当汉奸,而是他们认为跟着李自成太没前途了。

官僚地主们归顺大顺政权,正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惜当汉奸,要知道这些官僚地主阶级是没有政治信仰的,今天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归顺大顺政权,明天他们会因为自身的利益投降清朝政权的,这就看谁给得自己好处大了,而以后的事实证明,清朝在拉拢前明官员上是舍得花血本的。

网络配图

大顺政权追赃助饷的政策的确是革命性的,它证明李自成虽然已经成了皇帝,他并没有忘自己的出身,并没有忘记天下所有受苦受难的“难兄难弟”们,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要指的一点是李自成称帝后他就是中国最大的地主,如果李自成还打击地主阶级那他就是自己打自己。这时李自成应该从打击地主官僚阶级变为保护地主官僚阶级,毕竟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如果他还想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最多来个“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而“追赃助饷”的打击面太大了。因为“追赃助饷”李自成失去了地主阶级的支持,在古代地主阶级可以称得上是精英阶级,不管大家承认不承认,我都要负责任地说:任何一种政体,任何一种社会,他的统治阶级都是精英阶级。而李自成却失去了精英阶级的支持,这就是李自成失败的主要原因,该争取的没争取,不该打击的却打击了,这就是李自成的战略失误。

当李自成当了中国最大地主的时候,他的思维还是老农思维。因此李自成最后的失败是注定的,而且还被列为千古罪人。这只能说是李自成没有把握好大局,最终将优势变为了劣势。

发布时间:2023-06-22 19:53

上述文字是💠《历史解密:李自成为何最终起义失败?》✨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唐朝最后一位皇后为何贤淑貌美却死的凄惨?积善皇后死因揭秘

古者,有皇帝则有皇后,然而在唐朝,有那么一百多年都没有设立皇后。后来唐昭宗继位,册立何氏为皇后,即积善皇后。 何氏出生于四川三台县,家族并不显赫。当昭宗还是寿王的时...

[历史] - 2021-07-17 11:09:56

玄武门之变后,朝臣为什么都倒向了李世民?是因为太强大吗?

玄武门之变后,为什么朝臣都倒向了李世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皇帝即位都是嫡长子,可是在唐朝建立第二个皇帝却不是的,李世民通过...

[历史] - 2021-07-22 01:58:23

水浒传里最天真的好汉不是鲁智深、李逵,而是看上去聪明的他

说起水浒中的好汉们,大家大概能想到好多,他们性格直爽没有心机,却又嫉恶如仇,那么要说到最天真的好汉,你觉得是哪一位呢? 亲们觉得水浒传里最天真的好汉是谁呢? 是鲁智...

[历史] - 2022-05-07 08:05:03

吕布知道其忠心为何不敢用高顺?

高顺是谁?高顺,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同时也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据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屡进忠言于吕布,吕布...

[历史] - 2023-04-17 04:37:05

中原汉族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众所周知,因为气候的变化或是战乱等原因,能够一直待在一处繁衍后人的人很少,大多数人的祖先都迁移过。有的是小范围的迁移,还有的则是举国迁移。历史上永嘉南渡就是汉族的...

[历史] - 2022-10-25 04:27:46

袁绍实力比曹操雄厚,为何会在官渡惨败?

作为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官渡之战的结果充满了太多了偶然性和必然性。袁绍能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除了他的对手曹操能力很强以外,还与自己的愚蠢有关。袁绍实力比曹操雄厚,...

[历史] - 2023-06-05 19:40:00

唐肃宗真的是被太监吓死的?唐肃宗死因揭露

唐肃宗李亨应该算得上是唐朝天子里面死的比较窝囊的一位了,首先他这个人一生看来都是比较窝囊的,不过这点也不能全都怪他,因为他碰上了一个权力狂的老爹李隆基,这就搞得作...

[历史] - 2021-07-18 00:13:28

故宫离奇事件,坤宁宫28位主人全部不得善终

我们在各种鬼故事中,经常能听到凶宅的说法,住过凶宅的人全部都没有好下场,其实在历史上的紫禁城中,坤宁宫就是这样一座凶宅,明清两朝一共有28位主人先后入住这里之后,竟...

[历史] - 2022-02-08 16:14:14

大闹天宫的时候 十万天兵为何打不过孙悟空?

在《西游记》中一直有个巨大的疑问,那就是十万天兵打不过孙悟空。这个原因让人很费解。是孙悟空真的很厉害吗?其实不是,要想知道背后的原因需要看看十万天兵的构成。 网络配...

[历史] - 2023-03-06 14:41:47

揭百年疑案 光绪遗骨竟含2000倍的砒霜

崇陵是光绪死后,才开始修建的,直到到清朝灭亡时,仍尚未建成,后由大臣梁鼎芬向逊清遗老捐集款项,才得以继续修建完成。崇陵地宫虽规制并不宏大,但工料之精、耗银之多,也...

[历史] - 2023-03-29 02:13:06

从筹海之争到隆庆开关 明朝海禁有哪些变化?隆庆开关对海外贸易产生了哪些影响?

明朝的海禁政策自洪武年间开始到明末海禁的废弛经历了一个多变的过程。从明初严厉的海禁政策,永乐年间海禁的松弛,永乐后海禁政策的再强化,嘉靖年间的海禁政策高度强化,隆...

[历史] - 2022-05-23 01:01:08

道光皇帝在位多少年?一生有何功绩,为何人们都称他为最抠门的皇帝?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历代皇帝中有许多著名的皇帝,说到最抠门的皇帝,大家大多数都会想到道光,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道光皇帝在位多少年?一生有何功绩,为何...

[历史] - 2023-05-19 15:39:39

历史上有钟馗这人?

钟馗,字正南,中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旧时中国民间常挂钟馗的像辟邪除灾。是中国 传统文化 中的“唐·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 终南 人,(据古籍记...

[历史] - 2022-11-11 13:24:59

晚唐才子温庭筠,不仅风流而且爱帮人作弊

温庭筠是晚唐的大才子,作诗与李商隐齐名,又是“花间词派”的首要词人。看他那些温婉香软的诗词,很容易让人以为他是一位倜傥潇洒、玉树临风的大帅哥,其实他形象不佳,素有...

[历史] - 2023-02-27 20:36:30

不可思议的希特勒_希特勒有哪些奇怪的怪行

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说起他这个人很多说他是个大恶魔大独裁者,又有人说他如果不死的话他就是德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人物。希特勒这个人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

[历史] - 2023-01-11 03:03:49

司马家族最后一统天下 却为什么不讨人喜欢?

司马懿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纵观他的一生应该说也是颇有建树。 他先后跟随曹操南征百战出谋划策,曹操去世后,他多次挂帅出征击退蜀汉和东吴的进攻,更于238年一举荡平...

[历史] - 2022-11-10 13:55:32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