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元和中兴”之主唐宪宗,究竟是因何而死?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元和中兴”之主唐宪宗,究竟是因何而死?》,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元和中兴”之主唐宪宗,究竟是因何而死?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以繁盛著称的王朝,而它之所以能被后世称为盛唐,这要多亏了它历代的皇帝,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唐朝“元和中兴”之主唐宪宗,究竟是因何而死?

首先从李纯的爷爷辈唐德宗李适说起。唐德宗,于唐玄宗天宝元年四月十九日(742年5月27日),生于长安大内宫中。当时,父亲唐代宗为广平郡王,母亲沈氏是他的妾室,出生后八个月便被封为奉节郡王。

【天宝元年四月癸巳,生于长安大内之东宫。其年十二月,拜特进,封奉节郡王。《旧唐书·本纪十二》】

他的青少年时期由于安史之乱可谓颠沛流离,辗转大半个中国,嫡母崔氏(同时也是杨贵妃的姨妈)家族在马嵬驿之变中遭到诛杀,其后广平王跟随父亲太子李亨到达朔方灵武,崔妃也随至灵武,但恩顾渐薄。至德二年(757年),广平王收复西京,而崔氏则在回京后逝世。

【初,妃挟母氏之势,性颇妒悍,及西京陷贼,母党皆诛,妃从王至灵武,恩顾渐薄,达京而薨。《旧唐书·列传二·后妃下》】

自己的亲生母亲沈氏也在战乱中失踪了。

【及代宗破贼,收东都,见之,留于宫中,方经略北征,未暇迎归长安。俄而史思明再陷河洛。及朝义败,复收东都,失后所在,莫测存亡。代宗遣使求访,十余年寂无所闻。《旧唐书·列传二·后妃下》】

就这么熬啊熬,唐玄宗死了,唐肃宗也死了,自己老爹唐代宗也死了,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37岁的李适终于即位登基。唐德宗李适有感于国家经历内乱,外患(吐蕃),国家已然千疮百孔,一即位便改其父执政时期的诸多乱政,停止四方进贡奢侈无用之物,遣散唐玄宗时痴迷的梨园戏子、乐工三百人,一扫奢靡之风。

【丙子,罢诸州府及新罗、渤海贡鹰鹞。戊寅,罢山南贡枇杷江南甘橘非供宗庙者。辛巳,罢邕府岁贡奴婢。癸未,罢梨园乐工三百人、剑南贡生春酒。甲申,郭子仪为尚父,兼太尉、中书令。丙戌,罢献祥瑞,贡器以金银饰者还之。丁亥,出宫人,放舞象三十有二于荆山之阳。《新唐书·本纪七》】

次年,德宗皇帝采纳宰相杨炎所创之税法。由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秋季及夏季征税),是为两税法。

【建中元年二月,遣黜陟使分行天下,其诏略曰:“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行商者,在郡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各有不便者,三之。余征赋悉罢,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数为准。征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违者进退长吏。《旧唐书·食货志上》】

因为武周末年均田制颓萎,均田制其实就是土地公有和私有的折中制度,其目的在于制止土地兼并及增加税收,并鼓励民众垦荒,由官府授田,等于是为民置产,使人民从事生产的意愿提高,经济逐步发展,奠定了盛唐境况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之壮大,朝廷能用来授的田越来越少,到了武周末年均田制形同虚设,这是由于官僚地主和贵族权势所占有的土地太多。

如高宗时,王方翼占田“数十顷”。中宗时,太平公主“田园遍于近甸膏腴”;开元时期,进士柳芳称:“人逃役者,多浮寄于闾里,县收其名,谓之客户,杂居于人者,十一二矣。”乾元三年(760年)四月敕云:“逃户租庸,据帐征纳,或货卖田宅,或摊出邻人,展转诛求,为弊亦甚”。所以唐初的租庸调法到这个时候早已不适用了。

作为亲历过安史之乱的目击者,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带来的痛苦,德宗深刻认识到藩镇余毒将会葬送祖宗江山。他一改前代姑息政策,坚决削弱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但是由于智商不在线,处置不当,往往在消灭旧叛之后又激起一批原本忠于朝廷的节度使的叛乱。搞得安史之乱过后又来个奉天之难,叛军攻陷首都长安,自己只能仓皇出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更引发皇帝被叛军包围一月余,这就是有名的“泾原兵变”。自此事件后朝廷威严扫地,还下了罪己诏,向各位大佬道歉。

【丁未,泾原军出京城,至浐水,倒戈谋叛,姚令言不能禁。上令载缯彩二车,遣晋王往慰谕之,乱兵已陈于丹凤阙下,促神策军拒之。无一人至者。与太子诸王妃主百余人出苑北门,右龙武军使令狐建方教射于军中,闻难,聚射士得四百人扈从。其夕至咸阳,饭数匕而过。戊申,至奉天。《旧唐书·本纪十二》】

泾原兵变后,文官武将的相继失节与宦官集团的忠心护驾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德宗彻底放弃了以往的观念,认为自己的家奴更加可靠。改元贞元后,德宗就开始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掌握监军以防兵变,宦官监军的制度也开始确立。

晚年的德宗日益变得贪婪自私,不但经常把国库赋税收入划拨到自己的内帑,还纵容在外宦官强令地方官进奉贡物,感觉是要把之前装X废除的、遣散的全都要回来,甚至在长安施行宫市以充实自己的小金库。这样还不够,晚年的德宗为弥补中央财政,德宗在全国范围内增收茶叶等杂税,导致民怨日深。这位虎头蛇尾的皇帝唐德宗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逝世,终年63岁。

【二十一年正月癸巳,皇帝崩于会宁殿,年六十四。《新唐书·本纪七》】

接下来的顺宗皇帝可就倒霉多了,还没即位就已经中风偏瘫说不出话了。

【贞元二十年,太子病风且瘖。《新唐书·本纪七》】

这还不止,在德宗弥留之际就已经预感这大儿子的悲剧,却无可奈何。

【二十一年正月,不能朝。是时,德宗不豫,诸王皆侍左右,惟太子卧病,不能见,德宗悲伤涕泣,疾有加。癸巳,德宗崩。丙申,即皇帝位于太极殿。《新唐书·本纪七》】

这位唐肃宗即位时候已经中风,喑哑不能言,故而也没掌权也没享福多久,无论士大夫朝臣,宦官,藩镇各方势力都想利用他来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即位初期,肃宗在柳宗元、刘禹锡等大臣的支持下从事改革德宗以来的弊政,贬斥贪官,废除宫市,停止盐铁进钱和地方进奉,并试图收回宦官兵权。

【罢宫市。..乙丑,罢盐铁使月进。三月庚午,放后宫三百人。癸酉,放后宫及教坊女妓六百人。..乙未,皇太子权句当军国政事。《新唐书·本纪七》】

这就动了好多人的蛋糕了,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勾结部分官僚和藩镇,逼其退位,传位于太子李纯,自己做了太上皇。

【永贞元年八月庚子,立皇太子为皇帝,自称曰太上皇。《新唐书·本纪七》】

好好的革新只进行了七个月就彻底失败。柳宗元,刘禹锡等’二王八司马’遭到贬斥。最后肃宗这个可怜人也被宦官暗害于皇宫之中。

终于到了我们的主角登上历史舞台,唐宪宗李纯,一个决心再现大唐辉煌的男人。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继唐太宗、唐玄宗之后最高者,他即位之初便奋发有为,时常学习前朝优秀经验,手不释卷。

唐宪宗李纯(778-820年), 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重振中央政府威望,史称“元和中兴”。 “他是晚唐最强有力的皇帝。”

即位后,他经常阅览历朝实录,每读到唐太宗和唐高宗的故事,就敬慕不已。所以,他的皇帝干得还不错,尽管也像他的老祖宗唐玄宗相同虎头蛇尾,但终归仍是开创了一段“元和中兴”的好时光。他继位后尽管免除了“永贞改造”的“二王八司马”,但却没有中止削弱藩镇实力的改革,对藩镇展开了一系列战役,先后修理了刘朋、杨惠琳、李锜、田兴、吴元济等节度使,有的被杀,有的归顺,全国所有的藩镇至少名义上悉数臣服唐朝。

元和中兴,使唐王朝一度回光返照。但由于宪宗的位置是由宦官强逼老皇帝退位获得的,所以他信赖宦官,提拔了不少宦官将军,并且有些具有很高的军权。这种做法开了恶例,使原本只把握禁军的宦官,又把握了班师作战的权力,他不光没有限制宦官擅权,反而从他开始加强了宦官擅权的弊端,然后错失了唐朝处理宦官问题的最好时机。导致后边的皇帝要么是有心无力(如文宗和宣宗);要么是有力无心(如武宗);再就是根本漠不关心的(如穆宗和敬宗)。最后一向到宦官和唐王朝玉石俱焚。不光使唐王朝深受其害,就是宪宗自己也没能逃脱被宦官杀戮的命运。李纯获得一系列成功后,也开始寻求长生不老,开始服食丹药,服药后变得性情暴烈,动辄就对身边的宦官进行责打、诛杀,最后竟被宦官陈志宏所杀。为所欲为的宦官杀了皇帝后,禁绝朝臣入内,伪称皇上“误服丹石,毒发暴崩”,并假传遗诏,命李恒继位。从此,唐朝皇帝的废立,都由宦官所操作。宪宗委任宦官的行为,为人们验证“种恶因必得恶果”供给了最佳证明。

宪宗除了留下了宦官擅权的危险,还留下了不立皇后的恶例。他不立皇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不让皇后干与自己恣意宠幸女性,《旧唐书·后妃传》记载宪宗说,“帝后庭多私爱,今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所以册拜后时。” 从宪宗开端,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相继效法,也都没有立皇后,原因与其类同。这一时期史书上所称的皇后,其实都是她们的儿子当上皇帝今后加封的。但是物极必反,宪宗经常吃长生不老药以及壮阳药,越吃身体越虚弱,性情变得浮躁无常,身边亲信人人自危。

而他的死因也与其有关,846年,唐武宗死后,其叔父李忱在宦官的支持下,继承皇位,是为唐宣宗。唐宣宗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他在父皇死后26年揭开了事情真相!

“宪宗皇帝晏驾之夕,上(唐宣宗)虽幼,颇记其事,追恨光陵(指唐穆宗)商臣之酷。即位后,诛除恶党无漏网者。”唐宣宗继位后,一方面诛杀参与谋杀宪宗的党羽,另一方面废除大臣祭拜光陵之礼。已经成为太后的郭氏,“以上英察孝果, 且怀惭惧”,居然想跳楼自尽。当天晚上,“太后(郭氏)暴崩, 上(唐宣宗)志也”。

对于唐宪宗之死,王夫之评论道,“则宪宗之贼,非郭氏、穆宗而谁哉?穆宗以嫡长嗣统,逆出于秘密,故大臣不敢言,史臣不敢述,而苟且涂饰”。

发布时间:2023-06-22 04:29

上述文字是💠《“元和中兴”之主唐宪宗,究竟是因何而死?》✨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周昌是谁,为何刘邦会怕他?

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但其实他除了用人方面的才能外,并没有其他的才能,能够开创西汉王朝很大程度上有运气成分,那么在做上皇帝之后,他最怕的人是谁呢? 说刘邦是流氓皇帝...

[历史] - 2023-03-28 18:57:37

在原子弹爆发之际 有什么办法可以躲过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日本败局已定,但日本在冲绳等地的疯狂抵抗导致了大量盟军官兵伤亡。当时美军已经制订了在九州和关东地区登陆的冠冕行动和奥林匹克行动计划,出于对盟军官...

[历史] - 2022-10-14 01:24:39

作为千古明君康熙晚年为何会出现九子夺嫡的情形?

在中国历史上,皇子为了争夺皇位往往是争的头破血流,而历史上最精彩的莫过于康熙年间发生了九子夺嫡。九子夺嫡是中国历史上竞争最激烈的皇位争夺战。而康熙帝无论是功绩,还...

[历史] - 2022-09-17 18:47:17

面对刘邦残忍的清洗,张良是如何做到善终的呢?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是刘邦手下最为可靠的谋士之一,也是善于政治的能人,有着非凡智慧的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最终得以善终。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

[历史] - 2022-03-23 01:36:31

​秦琼到底有没有随李世民参加玄武门兵变?玄武门之变后秦琼为何养了十二年的伤?

秦琼是隋唐时期的名将,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秦琼到底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后,秦琼为何养了十...

[历史] - 2023-05-26 00:57:17

韩信为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何最后却惨遭杀害?萧何一语道破原因

在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开辟除了其开国皇帝的功绩外,还有诸多大臣将领的辅助,然而这些开国功臣大多数的结局都非常凄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韩信为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何...

[历史] - 2023-05-14 01:49:08

康熙陵墓定为景陵是什么缘故 景陵有何含义

“景”就是“大”、“光明”的意思,所以以此宣扬康熙功德。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位于唐山遵化马兰峪清东陵昌瑞山脚下,清孝陵东侧1公里处。该陵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

[历史] - 2022-12-15 02:29:01

武则天的第一个男宠,曾被此人上书武则天建议实行阉割之刑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繁盛的王朝之一,其中历代皇帝中武则天的功绩绝对算得上佼佼者,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她也曾昏庸过,例如她晚年大肆收受男宠,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武...

[历史] - 2023-06-11 17:02:37

秦惠文王有哪些杰出功劳?如何评价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秦惠文王为何一即位便杀掉了功臣商鞅?

秦惠文王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是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君王。当政期间,文有张仪连横六国,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

[历史] - 2022-05-30 08:29:52

中国当时实力明明很强 为什么会错过大航海时代呢?

大航海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时代之一,随着各个国家新航路的不断开辟,世界逐渐连成一体。科技文化等在不同的大陆之间逐渐传播,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也更加频繁。也正是因为...

[历史] - 2022-09-28 02:20:55

二战时期 假如德国没有攻打苏联 那么苏联会打德国吗?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起“巴巴罗萨”行动,大举入侵苏联,这是二战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时苏德还是友好邻邦,互相签订了苏德友好条约,但德国为什么向苏联突然发难,进攻苏联呢...

[历史] - 2022-07-29 06:18:55

揭秘古代礼教严谨婚前性行为也很普遍?

古人婚前性行为普遍吗?可能绝大多数人认为不普遍,因为古礼教严谨,少女大门不出,小门不迈的,何来婚前性行为? 可是,我个人以为,古人婚前性行为是普遍的,甚至可以大胆说一...

[历史] - 2023-02-27 15:59:40

匈奴部落受到重创竟然是因为解忧公主 解忧公主做了什么

匈奴属于游牧民族,匈奴人有奋勇抗战的精神,同时也是欲望很大的野心家,所以匈奴始终都觊觎着中原的领土,他们也曾经多次向中原展开攻势,可以说匈奴的存在让当时的汉朝国力...

[历史] - 2022-12-11 14:28:12

乱世出英雄,五代十国中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朱温 (825—912)即“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创建者(907—912)。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早年参加黄巢起义军,为大齐政权同州防御使。后叛变投唐,赐名全忠,任唐宣武节度使,与李克用等...

[历史] - 2021-07-08 03:15:06

你还以为高宗要杀岳飞是因为他要迎还二圣_岳飞的政治头脑绝没有那么简单

关于岳飞之死,历史上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岳飞是因为要迎还二圣,以至于惹怒了高宗,从而被杀的。可是岳飞的政治头脑真有那么简单吗? 1140年,完颜兀术毁...

[历史] - 2023-02-20 02:01:57

大将见群雁飞鸣,大败叛军

雍正作为大清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让天下人最津津乐道的是他皇位的来源问题,据说雍正自己的同胞弟弟十四阿哥比他英明神武,其实是深得康熙和宫廷的喜爱的,那时候甚至很多...

[历史] - 2022-11-03 06:57:23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